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336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学校:

教师:

 

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

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教学活动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学困生转化措施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教学任务与目标

课时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

原因

1

第一单元

工具

和机械

1、使用工具

1

2、杠杆的科学

1

2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

4、轮轴的秘密

1

3

5、定滑轮和动滑轮

1

6、滑轮组

1

4

7、斜面的作用

1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

5

第二单元

形状

与结构

1、抵抗弯曲

1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

6

3、拱形的力量

1

4、找拱形

1

7

5、做框架

1

6、建高塔

1

8

7、桥的形状和结构

1

8、用纸造一座“桥”

1

9

复习

2

10

知识竞赛

2

周次

教学单元

教学课题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

原因

11

第三单元

能量

1、电和磁

1

2、电磁铁

1

12

3、电磁铁的磁力

(一)

1

4、电磁铁的磁力

(二)

1

13

5、神奇的小电动机

1

6、电能和能量

1

14

7、电能从哪里来

1

8、能量与太阳

1

15

第四单元

生物的

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1

2、校园生物分布图

1

16

3、多种多样的植物

1

4、种类繁多的动物

1

17

5、相貌各异的我们

1

6、原来是相关联的

1

18

7、谁选择了它们

1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

19

期末复习

2

20

期末考试

2

1.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

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准备,必须强调安全使用);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

(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

(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

(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

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

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便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简单机械:

机械式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五、全课总结: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板书设计】

1.1使用工具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简单机械:

机械式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课后反思】

1.2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杠杆有三个点:

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

(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

(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具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

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

给全班学生准备:

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法】图示法

【学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

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底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

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

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

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

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

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

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2杠杆的科学

杠杆: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阻力点用力点

支点

【课后反思】

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

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

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具准备】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