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233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1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二)知识与技能:

(1)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甘油、水等配制吹泡泡的溶液。

2.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

3.铁丝或铝丝。

(二)学生准备:

盛吹泡泡溶液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

你街道什么是科学课吗?

(板题)

(二)自主学习:

1.讨论“什么是科学”

2.吹泡泡游戏里也有科学?

(1)教师演示:

吹泡泡。

(2)谈话:

关于吹泡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回答。

(3)大家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4)怎样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呢?

A.学生尝试配制吹泡泡的溶液,选择吸管吹泡泡。

B.比一比,谁的泡泡大,为什么?

(5)拓展:

吹泡泡、玩泡泡的新花样。

3.反思

(1)吹泡泡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2)谈话:

吹泡泡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吹泡泡里有科学。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4.讨论

找一找我们身边哪里还有科学?

[板书设计]

1.科学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2.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

自带各种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

(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

科学就是这样的。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

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第2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的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有生命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家们是怎样研究科学的,我们在玩的时候也有科学。

科学家研究科学的过程与我们在玩的时候也有相似之处。

今天,我们就来像科学家那样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体。

2.揭题: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二)自主学习:

1.学生到校园内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教师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如:

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等。

(2)将寻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请记在P75页的表格中或P10页的空档中。

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外形样子。

(3)学生活动。

(4)教师与学生一道外出寻找,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要求畅所欲言。

(3)老师结合学生讨论与汇报的情况,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样的物体是有生命的,什么样的物体是没有生命的,你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引导学生得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然后得出“植物”与“动物”的概念。

(三)要求课后继续研究。

[板书]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

生物    

动物

非生物

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2)意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准备]

1.几种盆栽植物

2.各种植物的投影片。

3.学生自备一些小型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上节课我们在校园里寻找了许多有生命的物体,发现了许多动物和植物。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物的问题好吗?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描述一些植物。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来的植物,让学生充分观察、描述各种各样的植物。

说出它们的名称、它们的样子等。

A.分组观察;

B.分组互相说说带来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C.全班交流。

(2)教师出示投影,介绍一些植物。

2.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看P12,找出桃树与向日葵不同与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

比谁的发现多。

(2)班级交流。

(3)教师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生长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讨论。

(4)用刚才的方法比较任意两种植物,说说它们的不同与相同点。

将结果记录在P75-76的表格中。

(三)课后继续观察比较。

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2)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小动物,与动物有亲近感。

[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的图片、录音或录像资料;狗、兔等动物的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今天,我们来研究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

(1)师出示各种动物的投影,生认识这些动物。

(2)汇报交流并叙述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

是什么样子的?

(3)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4)小组游戏:

猜一猜,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动物?

要求一方问一些动物的情况,对方回答。

如:

它长毛吗?

它是吃肉的动物吗?

它会生蛋吗?

它有四条腿吗?

它生活在陆地上吗?

……

2.比较两种动物有不同与相同。

(1)比较狗和兔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生仔细观察、比较,将狗和兔的不同与相同写在P76的表格中。

(2)学生将自己比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请小组长将本小组内的一致意见记在纸上。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比较任意两种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任选两种动物,比较它们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3.给动物分类。

(1)将搜集来的动物卡片,放在一起,把这些动物分类,把分类的结果记在P16的表格和P77的表格中。

(2)汇报交流:

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分类方法。

(三)课后继续比较一些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板书]

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4.植物·动物·人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比较植物与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与不同。

(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的结果。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2)知道人是生物世界中的一员,人与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他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1.萝卜和兔子和实物或标本

2.有关尺蠖等动物植物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上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的不同与相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今天,我们来研究动物与植物相互之间的问题。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师说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

(2)请小朋友帮助小兔子找找自己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看谁找的多。

(3)再看看P17的图,说说萝卜和兔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4)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下每组的情况。

(5)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萝卜和兔子生存条件等相似之处,从而认识到动植物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

要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支讨论:

A.不同之处:

a.植物一般固定在一个地方,而动物一般能到处活动。

b.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而动物却只靠吃植物、微生物或其他动物为生。

c.大多数动物从小到大,一般只是个子变大,器官变化不大。

而植物从小到大变化就大了。

埋种→长出幼苗→长根长叶→开花结果→一直长几十米高。

B.相同之处:

生活环境相同,都会生长,都会死亡,有的都需要氧气等方面。

学生说得越多越好。

2.认识一些奇特的动物和植物。

(1)看录像,认识一些奇特的动物与植物。

(2)交流、讨论一些动物与植物的情况。

可以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食物、繁殖等方面去考虑。

3.比较P19图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1)老虎与松树;

(2)鱼与水草;

(3)代鼠与树叶。

(4)人与动物。

有选择地比较,把结果记录在P77的表格中。

4.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1)人是动物吗?

(2)生回答。

(3)学生根据不时了解的有关黑猩猩的情况与人相比,比较人与黑猩猩的不同与相同。

将结果记在P20的表格中。

(4)比较后进行交流。

(5)师生讨论,围绕以下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人也是动物。

需要动植物的和谐相处。

(三)课后思考:

植物、动物、人应该怎样和谐相处?

第3单元 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2.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