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281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实习报告.docx

《庐山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实习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庐山实习报告.docx

庐山实习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

庐山实习报告

(2014届)

 

学院:

强化培养学院

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

姓名:

王顺利

学号:

23140203

指导教师:

龙毅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庐山实习报告

 

一、前言

1.庐山概况

庐山地区(29°22′~29°46′N;115°52′~116°13′E)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九江市、庐山和庐山南北麓的星子县、九江县的大部分,总面积800km2。

北临长江,东和东南部被鄱阳湖环绕。

总体走向为北北东,长约30km,宽约10km,山体呈椭圆形,是平地拔起的一座海拔为1473.8m的断块山。

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

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

苏轼有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图1-谷歌地球中的庐山

2.实习工具及方法

(1)实习工具及作用

工具

作用

罗盘

测量产状

铁锹

挖土壤剖面

GPS定位仪

定位实习点坐标

庐山教学地图

辨别方向、寻找路线

表1-实习工具及作用

(2)实习方法

1)植被:

样方法

●拍照记录样方内植被的基本图像,并给每种植被编号。

●植物群落调查所用的最适样方大小:

乔木层惯用样方大小为10×10~40×50㎡,灌木层为4×4~10×10㎡,草本层为1×1~3×3.3㎡。

●记录样方内各种植被的数目,以便后期处理分析该地区的植被群落特征。

2)土壤:

土壤剖面对比法

测量土壤剖面中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的厚度以及采样区的海拔高度。

通过多个不同海拔高度样区的对比,分析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异。

3)地质构造:

产状测量

罗盘白色指针为指北针,罗盘测量走向与倾向时,0°-90°为东北方向,90°-180°为东南方向,180°-270°为西南方向,270°-360°为西北方向。

测量岩层产状主要是走向、倾向、倾角的测量。

具体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

图2-岩层产状测量

运用两个样区的产状可以判断两个区域之间的地址构造类型。

例如:

在谷地两侧相向的山体表面测的岩层产状走向相同、倾向相反时可以说明该谷底为向斜谷地。

3.实习目的

(1)更好地将野外地理实习与GIS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数字庐山”实习平台

(2)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培养实践技能、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3)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4)认识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

(5)掌握地质地貌、土壤及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6)野外实测地质数据、水文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数据来判断庐山的地质结构、水文情况和气象类型;

(7)庐山风景优美,感受庐山的自然之美,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4.实习路线

序号

日期

天气

路线

1

8月27日(星期三)

莲花洞-竹林棵-好汉坡入口-半山亭-望江亭-如琴湖

2

8月28日(星期四)

虎背岭-如琴湖-飞来石-月照松林-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女儿城-大校场谷地-芦林一号

3

8月29日(星期五)

月照松林-女儿城-含鄱口-含鄱亭-庐山植物园-芦林湖大坝-大校场谷地-庐山博物馆

4

8月30日(星期六)

锦绣谷-天桥-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悬索桥-电站大坝

5

8月31日(星期日)

庐林湖—交庐桥—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电站大坝

6

9月1日(星期一)

五老峰—青莲寺—三叠泉

7

9月2日(星期二)

专业调查:

庐山老别墅信息采集(GIS第五小组)

表2-实习路线

二、庐山地质构造与地貌

庐山整体是一个地垒式的断块山,其西北方有一个西南-东北走向的莲花洞大断裂,其东南方向有一个同样走向的温泉大断裂,两个断裂分别向当中收敛,绘出了庐山的总体轮廓。

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主要以断层和褶皱为主。

在九奇峰逆断层东北方主要受到褶皱作用的控制,在九奇峰的西南方主要受到断层的控制。

图3-庐山地区地质简图

1.褶皱构造地貌

(1)虎背岭:

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图4-从虎背岭西南方向远看虎背岭背斜

(2)西谷次成谷:

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

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西谷产状测量结果

走向

倾向

倾角

西谷西侧

55度

145度

33度

表3-西谷岩石产状

由测得的产状可以看出,西谷的东西两侧产状大致相同,走向略有偏差,结合地形图,推断出西谷是断裂带处受侵蚀而形成的次成谷。

(3)女儿城及牯岭次成山:

位于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

(4)东谷:

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受牯岭向斜控制,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东谷产状测量结果

走向

倾向

倾角

东谷西侧

56度

146度

37度

表4-东谷岩石产状

东谷为向斜谷,两侧的山体为相对方向,故测出的产状应满足相反的方向。

(5)大月山:

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

大月山产状测量结果

走向

倾向

倾角

大月山西侧

240度

330度

80度

表5-大月山岩石产状

(6)七里冲:

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

(7)五老峰:

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断层共1300多米。

五老峰高1358m,岩石为含砾石英砂岩,上部岩石坚硬,下部抗侵蚀能力较弱。

表6-五老峰岩石产状

2.断裂构造

(1)正断层:

在庐山,属压扭性的断层沿横向断裂发育而成。

山体之东南麓有温泉正断层,穿过五老峰东南侧,在五老峰表现为阶梯是式断层。

山体之西北麓,有莲花洞正断层、仙人洞正断层。

山体有大月山正断层。

(2)逆断层

在庐山,属压扭性的断层沿横向断裂发育而成。

东自含鄱岭、梭子岗起,经仰天坪、西至九奇峰附近为一东西向逆掩断层,凡此一带的岩体,皆经历了猛烈的挤压。

因此,据东西这一山体中部的逆掩断层,庐山即被分为南北两大块,南北两部地层不同,构造亦异,自庐山山体构造上看,庐山中轴线在仰天坪一带。

(3)纵向断裂:

在山体内的表现直观显著,如五老峰阶梯状断层。

(4)横向断层:

山体内横断裂使得褶皱岭谷中断,如天桥、石门涧

三、庐山植被

1.植被类型

庐山地区植被类型多样,有阔叶林(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如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草丛及草甸植被等,各个植被组中又含有许多群系以及更多的群从,它们覆盖着庐山地区大约45%的面积以及庐山80%左右的山体。

2.地带性植被

庐山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缘,又由于庐山为一座中山,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庐山存在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分异。

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

其南北坡分布上限大致分别为常绿落叶林带600~800m、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带900~1100m和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900~1100m以上。

图5-地带性植被分布

3.植被演替

庐山的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主要是人为的经济活动所致。

因此,该地的植被演替主要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次生演替。

对于植被次生演替规律的研究在人们利用和改造植被的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月照松林黄山松演替规律

黄山松为阳性树种,能适应温凉的山地气候,耐寒、耐瘠薄土壤、抗风、适应性强。

但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段生长更好,在其林下原来残留的落叶阔叶树的幼林生长良好,并且随着林冠郁闭度的增大,林内光照减弱,以至黄山松幼树生长不良,不易自然更新。

然后,待黄山松衰老而逐渐被落叶阔叶林所代替。

因此如任其发展,它将首先与阔叶落叶树组成针阔混交林,而后黄山松将逐渐为阔叶树取代,形成更加稳定的顶级群落——落叶阔叶林。

图6-月照松林地区植被图

(2)龙首崖植被演替趋势

此区域为针阔混交林,其中常绿阔叶林居多,主要与海拔有关(气候带不同),在植被垂直群落分层上,有大乔木,小灌木居多,而相较而言,月照松林处包含了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

两处的黄山松都很少有幼苗,且黄山松粗细较为均匀,显示都未人工种植,两者自然演替方向都可能为阔叶树种取代目前的黄山松,当然了,这是不在人为干扰的前提下才会成立。

图7-庐山植被演替图

4.实习中与植物学相关的探索

(1)大月山植被群落调查

具体操作步骤:

在选定的样方上进行调查,根据要求测定并记录各项数据。

在测定过程中必须按照既定标准来区分在样方边缘的植物是否包括在内或在外,以减少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而造成的误差。

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的汇总和整理,并确定各个种的密度、优势度、频度值等指标。

密度反映单位面积的个体数,优势度反映单位面积的植株底面积或植冠覆盖面积,频度反映包含该种样地的样地数目。

对一定的种,这些值各以绝对方式或以表示该种的值对所有种的百分比的相对方式来表示。

密度、优势度和频度的相对值可以合并为一个综合值(重要值),即该种以此三种不同测量值所反映其在群落中的重要性。

具体数据如下

规格

科目

名称

数目

密度

相对密度

10*10

乔木

柳杉

7

0.0700

1.0000

4*4

灌木

枸杞

2

0.1250

0.0488

桂树

1

0.0625

0.0244

野漆树

4

0.2500

0.0976

绣线菊

23

1.4375

0.6098

柃木

1

0.0625

0.0244

青榨槭

2

0.1250

0.0488

1*1

草木

蕨类

254

254.0000

0.7840

淡竹叶

64

64.0000

0.1975

沿阶草

5

5.0000

0.0154

藤类

1

1.0000

0.0031

表7-大月山植物样方数据

(2)植物园选址原因分析

●植物园海拔很高,山下为亚热带气候而山上不仅可以引种本带植物且利于其他带植物生长。

●植物引种,栽培方便,有利于农业、林业的研究

●有保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植物都是有功能的,保留植物有利于对未知功能的研究;可扩大生产化,形成种子库或基因库。

四、庐山土壤

1.土壤分布规律

庐山地区受到湿润的东亚季风控制,具有山地垂直性地带气候特征,同时在生物、地形、母质、时间与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之下,庐山土壤的分布也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点。

图8-庐山土壤垂直分带示意图

2.主要土壤类型

(1)垂直地带性土壤

【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

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

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

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2)非垂直地带性土壤

【山地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

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

【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红土】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

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

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

3.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

土壤的发育过程主要受六大成土因素的影响:

(1)气候因素。

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水、热直接影响着母质的风化过程和物质的淋溶过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植物和其他土壤生物的生长,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着养分物质生物小循环的速度和范围。

(2)生物因素。

植物、动物、微生物是土壤环境形成过程中最活跃和其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植物一方面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无机质,使营养元素相对富集到上部;另一方面又把制造的有机质回归到土壤中,成为腐殖质或被再次分解为无机质。

动植物残体形成腐殖质与土粒结合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以及动物的活动,协调了水、肥、气、热条件。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使土壤更具有肥力。

(3)地形因素。

主要影响母质在地表的重分配,以及成土过程中气候要素的差异。

(4)母质因素。

影响土壤的发育速度以及土壤的物质组成。

(5)时间因素。

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一般来说,时间越久,发育的程度越高。

(6)人为因素。

影响土壤的发育进程。

4.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设置】土壤剖面的选择,主要是基本剖面的选择问题。

它既要满足一定比例尺的要求,依土壤、自然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又要求每一种土壤类型均有其代表性的主要剖面,因此选择时必须根据植物、地形、母质等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剖面观察。

【土壤剖面挖掘】在选择好剖面位置后,就要进行剖面的挖掘。

土壤的剖面一般为宽1m,长2m,其深度则随土壤情况而定,一般1.5m~2.0m。

在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地方,以挖至地下水面为止。

土层较浅的挖至母岩母质层即可。

【土壤剖面观察】剖面挖好后,就应着手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土壤剖面的形态的主要特征有土壤剖面构造(土体构型)、颜色、质地、湿度、结构、垒结状况、空隙状况、新生体、侵入体和层次的过渡特点等。

图9-土壤剖面示意图

(1)好汉坡顶土壤

海拔:

830m

图10-好汉坡顶土壤剖面

日期:

2016年8月27日(晴)

调查小组:

2

土坑编号:

1

土坑类型:

土壤剖面

地点:

好汉坡顶

地形部位:

坡顶

土层

剖面厚度

土壤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颜色

植物根系

状态

O层(枯枝落叶层)

4cm

深棕色

粉状

A层(有机质层)

7cm

较松

较小

棕褐色

少许

块状

B层(淀积层)

27cm

黄棕色

较多

块状

C层(母质层)

45cm

很紧

最小

浅黄色

块状

表8-好汉坡顶土壤数据

(2)大月山土壤

经纬度:

115.98529°E,29.56185°N

海拔:

1290m

坡向:

326°

坡度:

24°

图11-大月山土壤剖面

日期:

2016年8月28日(晴)

调查小组:

2

土坑编号:

1

土坑类型:

土壤剖面

地点:

大月山

地形部位:

山腰

土层

剖面厚度

土壤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颜色

植物根系

状态

O层(枯枝落叶层)

2cm

一般

深棕色

粉状

A层(有机质层)

15cm

较湿

较松

较小

褐色偏黑

少许

块状

B层(淀积层)

26cm

很湿

棕褐色

较多

块状

C层(母质层)

16cm

较湿

很紧

最小

土黄色

块状

表9-大月山土壤数据

(3)大校场谷地

经纬度:

115.97494°E,29.55700°N

海拔:

1050.1m

坡向:

266°

坡度:

17°

图12-大校场谷地土壤剖面

日期:

2016年8月29日(晴)

调查小组:

2

土坑编号:

2

土坑类型:

土壤剖面

地点:

大校场谷地

地形部位:

山腰

土层

剖面厚度

土壤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颜色

植物根系

状态

O层(枯枝落叶层)

3.5cm

一般

深棕色

粉状

A层(有机质层)

23.5cm

较湿

较松

较小

黑褐色

少许

块状

B层(淀积层)

31cm

很湿

棕褐色

较多

块状

C层(母质层)

22cm

较湿

很紧

最小

黄褐色

块状

表10-大校场谷地土壤数据

五、庐山水文特点与地貌形态

1.水文基本形态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由于受华南静止锋及江淮梅雨锋的影响,降水丰富,牯岭镇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900毫米。

庐山是我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区,植被保护很好,有利于水分的涵养和径流的调节,水资源丰富。

庐山是一个典型的断块山,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复杂,地貌类型多变,水体存在形式多样。

广泛分布的的瀑布、众多的深潭、溪流、天然或人工的湖泊和泉水等共同构成了庐山的水文网。

(1)水文特征

庐山是一个典型的断块山,断裂显著,岩层节理发育,为地表水储存、排泄提供了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

庐山是我国旅游重地,山上植被相对说来保存较好,对水源的涵养、径流调节有一定的作用。

庐山地质、地貌条件,为瀑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匡庐瀑布天下奇”。

庐山瀑布数量多,规模大,形态美、气势雄,素与雁荡龙湫、黄山石笋并称“天下三奇”。

著名的有三级总落差达120米的三叠泉瀑布;有20米宽、落差60米,由一股逐渐分为十一股倾泻而下的谷帘泉,即陆羽品评的“天下第一泉”;有被李白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开先(庐山)瀑布。

另外,还有玉帘泉、石门涧、马尾、王家坡双瀑等十多处。

与瀑布相关的还有许多深潭,著名的有黄龙潭、乌龙潭、玉渊潭、青玉峡、碧龙潭等。

(2)水环境

根据庐山若干水样分析表明:

庐山水环境素质较好,接近自然状态,一些主要离子含量,均在正常含量范围之内。

作为庐山各种天然水体主要补给来源的大气降水,为洁净的天然水,其PH值、硬度及各类离子组成均宜于作饮用水。

物理性状基本优良,大多为无色、透明、无臭、无味、水化学成分为洁净天然水体,PH值多在中性范围,硬度低,属软水,重金属铜、锌含量甚微。

从以上分析可见,庐山水体基本上属于未受污染水质。

图13-清澈见底的秀峰泉水

但是,有个别水域,如花径的如琴湖水,庐山大厦向东北的东谷,由于近几年来,其上游段众多宾馆、饭店、疗养院、招待所、幼儿园、中学、小学、居民、商业流动人口、旅游者大大增加,生活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进入的生活污水量不断增大,湖岸周围可见各种废弃的固体废物飘浮,因而水体PH值比其他水体明显为高,感官性状表现为灰黑色、气味腥臭。

图14-如琴湖

庐山水,首先作为庐山生活饮用水源,其PH值、硬度、主要水化学成分、重金属Cu、Zn含量及某些物理感官性状,都符合卫生标准,至于未加处理地直接作为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的卫生检验,即使水化学性质符合饮用卫生标准,还需注意生物学卫生标准。

庐山水又是庐山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风景点主要是由水环境构成,这些水域供游人休息、游览,有较大水面的芦林湖、如琴湖,还可供游人划船、钓鱼、游泳。

由于庐山水体多数尚未受污染,水环境生态平衡未受破坏,这是庐山环境素质较好的一面。

2.流水地貌

庐山自第三纪形成夷平面及之后,遭受了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山上、山间、山麓不同地带形成了不同的流水地貌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河流地貌保留了许多河流演化、构造抬升的信息,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流水地貌特征。

(1)坡面流水

指雨水或冰雪融水汇集在地表形成的薄层片流和无固定流路的细流。

有人称散流,属间歇性流水。

由深凹地和浅凹地、侵蚀纹沟、坡积裙组成。

(2)沟谷流水

坡面流水汇集到低洼的沟中而形成的水流。

有人称洪流,属间歇性流水。

沟谷发育的一般过程为细沟→切沟→冲沟→坳沟。

但由于气候、地形、土质和植被等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的不同,各地侵蚀沟谷的发育程度和演化阶段颇有差异,同一区域内各冲沟可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对于同一冲沟系统而言,不同地段的冲沟所处的发育阶段也可能有所差别。

沟谷流水地貌一般由集水盆、沟谷主干、扇形地三个部分组成。

图15-沟谷流水地貌

(3)河流袭夺

由于庐山山体的走向,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袭夺流向东北或西南的河流,并使水系发生变化。

原因主要是:

山体上升前,地面发育已处于成熟阶段,河谷沿着较弱岩层发育,故流向呈东北或西南向;当山体大量上升后,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因流路短,比降大,再加上沿断裂或垂直节理发育,下切、溯源侵蚀强烈而迅速,以致袭夺东北或西南流向的河流。

图16-河流袭夺地貌特征

1)锦绣谷河流袭夺

基准面较低的锦绣谷天桥支谷在如琴湖大坝处袭夺了基准面相对较高的西谷。

河流本应从花径注入石门涧谷底,然而却从西谷右侧的天桥流出。

理由:

花径风口:

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天桥袭夺湾及裂点:

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

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图17-锦绣谷袭夺示意图

2)汉口峡河流袭夺

该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成因:

女儿城坡度大,使得河流纵比降大,河流的溯源侵蚀强烈,使得汉口峡河流成为袭夺河。

而大校场坡度小,地势平缓,河流的侵蚀能力较弱,使得其中的河流成为被袭夺河。

总之,是两条河流的纵比降差异导致的河流的侵蚀能力不同所形成的。

图18-汉口峡袭夺手绘图

3)芦林大坝河流袭夺

原因分析:

①山体抬升,河流从山外向山体内溯源侵蚀,峡谷不断向上游推进

②交庐桥下的山体多节理,易在此切穿袭夺

4)三叠泉河流袭夺

原来的青莲寺河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河流溯源侵蚀,袭夺了青莲寺谷,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青莲寺谷上溯2公里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秀谷。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

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

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

图19-三叠泉图

六、结论与讨论

1.五老峰四峰与五峰之间裂谷

图20-测五老峰产状

现象:

五老峰测量了一峰、二峰、四峰、五峰四组产状数据,其中一峰、四峰的倾向、走向基本相同,而五峰岩层产状的倾向相对于一峰顺时针旋转了55°,相对于二峰顺时针旋转了65°,相对于四峰顺时针旋转了47°,而且在四峰五峰之间存在一个大的谷地,且四峰朝五峰方向断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