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236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弟子规》中的“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A.孝B.义C.悌D.信

2.章太炎曾指出,庄子的根本主张就是“自由”“平等”,却又不同于近代观念里的“自由”,堪称洞见。

针对“自由”,庄子主张()

A.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B.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C.圣人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D.权不欲见,素无为也

3.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老子、韩非子B.庄子、孔子C.孟子、荀子D.墨子、孔子

4..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

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A.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B.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

C.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

5.韩非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他的这种思想()

①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②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④强调法律的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D.道家最受欢迎

8.关于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二者大同小异B.都主张实行“仁政”

C.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D.汉代新儒学反对黄老之学

9.董仲舒说: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董中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10.柳宗元说:

“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反映出当时()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11.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故其社会地位并不高。

入宋以后,宋朝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

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这反映出()

A.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D.民族融合推动民间信仰变革

1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1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5.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①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②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③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④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17.下列反映中华民族写照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18.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认为较合适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的出现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鲁迅说: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不通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20.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21.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3.清代京剧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戏曲已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B.文化专制导致了戏剧的繁荣

C.地方戏曲日益繁盛D.安徽、湖北艺人的长期努力

2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玕《资政新篇》

25.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夷制夷”的目的,是因为()

A.中体西用思想体用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6.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7.李厚泽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

“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

”下列的主张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是()

A.“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B.“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C.“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何可得开哉?

”D.“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8.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D.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29.1906年,孙中山说: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了孙中山()

①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②明确反映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③认为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④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0.新文化运动在史学界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A.它继续反对封建专制B.它反对“尊孔复古”

C.它继续主张民主共和D.它主张向西方学习

31.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B.“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

32.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仲尼是李耳的学生,墨翟接受过儒家的教育,韩非和李斯一同求学于荀况。

这些现象说明()

A.战国时期的私学发达B.儒学为百家之源

C.东周学者不盲从于师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3.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传承了春秋的民本思想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C.法律可严惩国内的任何人D.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34.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济贫以安抚广大民众B.政治的最高目标是仁政

C.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D.实行变法奖励耕战

35.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D.最高学术目标

3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37.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下列属于心学理论的是()

A.无真儒,则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D.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38.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及询以自强何术?

御侮何能?

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39.“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

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

”该观点()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40.谭嗣同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中,唯有朋友一伦对人无弊而有利,因为它自由而平等,于是他主张将其它四对关系都变成民主、平等的关系。

他还认为“西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

”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谭嗣同()

A.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圈子B.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致

C.以资产阶级学说改造传统思想D.具有托古改制消极保守的一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12分,33小题16分,共计40分。

41.(12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

“诸侯之宝三:

土地、人民、政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

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

材料二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朱熹认为: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认为: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4分)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6分)(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波及全球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既是人类社会谋求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方向。

材料:

从定义来看,“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来扭转现代化的方向,从而达到抵制现代化的实质、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

在英文中,“反现代化”应该被表述为“counter-modernization”,而不是“anti-modernization”。

“反现代化”出现的背景是,在后进入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现代化往往经历一个从“抗拒”到“接受”的过程。

一个国家接受现代化可以有两种方向上的选择:

一种是向前的,即走进现代世界,无论前途多么变化莫测;一种是向后的,即退回原有社会,但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即接受现代化的形式,但最终目标是为了抗拒现代化,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抗拒现代化的实质。

这就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分水岭,即前者目标是向前的,而后者目标是向后的;二者外表、形式相同,但其走向、实质却截然相反。

“反现代化”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化的“镜像”,它在表面上似乎与现代化归一,但它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恰恰是相反的。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对“反现代化”观点进行论证。

(12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3.(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

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被托者之大盗乡愿,而责所托之孔,又乌能知孔哉?

方孔之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动矣。

——谭嗣同《仁学》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各自思想产生的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思想主张的异同。

(8分)

 

高二月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5.DABCA6-10.DCBBD11-15.ACCAA

16-20.CBADA21-25.CBBAA26-30.CCCDA

31-35.ACBCC36-40.ACDBC

二、材料题

31.

(1)孟子:

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

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

(2分)荀子: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2分)

(2)①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②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③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

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

(3分)

(3)朱熹:

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

(2分)

32.中心观点提炼3分,论证6分,结论陈述3分。

正反立论皆可,须言之有据,论证结合,结论明确。

原则得分上不宜超过10分,对于观点明确、论证详实、严密,结论有力者酌情给分。

33.答案要点:

(共15分)

(1)背景:

黄宗羲:

对明朝灭亡的反思;(2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群体壮大。

(2分)谭嗣同:

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派力主建立君主立宪以救亡;(2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分)

(2)同:

反对君主专制,力主君民共主。

(2分)异:

黄宗羲主张限制君主权力,但未提出系统化的社会变革方案;(2分)谭嗣同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与平等,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