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113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6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

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解析版

2021年山东新高考适用性考试预热训练卷(七)

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本草述钩元》中的“石碱”条目下记载“采蒿蓼之属。

开窖浸水。

漉起。

晒干烧灰。

以原水淋汁。

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

久则凝淀如石。

连汁货之四方。

浣衣发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碱”的有效成分为碳酸盐B.记载中包括石碱的制法与用途

C.制取过程中包括浸取、过滤、煅烧、蒸发结晶操作D.“浣衣发面”都与石碱的碱性有关

【答案】C

【解析】A.“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成分来自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原水淋汁”,说明该成分易溶于水,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能去污亦能能作为发酵剂,说明“石碱”的有效成分为碳酸盐,故A正确;B.记载中包括石碱的制法与用途,故B正确;C.制取过程中包括浸取、过滤、煅烧等操作,但没有蒸发结晶操作,故C错误;D.“浣衣发面”,碳酸盐用作去污和发酵剂是利用碳酸盐水解显碱性,故D正确

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

C.酸性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

D.漂白液(有效成分)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产生氯气:

【答案】C

【解析】A.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可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将瓶口粘住,不易打开,化学方程式为:

,A正确;

B.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可除油污,但还是以第一步水解为主,,B正确;

C.酸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离子方程式为:

,C错误;

D.盐酸和混合使用,氯元素价态归中放出氯气,离子方程式为:

,D正确;

3.实验室常利用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的原理,用浓硫酸与硝石(NaNO3)反应制备HNO3,反应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温度如果过高,制得HNO3可能会呈现黄色

B.反应方程式为:

NaNO3+H2SO4(浓)NaHSO4+HNO3↑

C.可从实验室中选无色透明洁净的试剂瓶盛装制得的硝酸

D.曲颈甑不适宜制备沸点过低的物质

【答案】C

【解析】A.硝酸在温度过高时能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4HNO3=4NO2 ↑+O2 ↑+2H2O,NO2溶于水呈黄褐色,A正确;

B.该反应利用高沸点的浓硫酸制取低沸点的硝酸,反应为:

NaNO3+H2SO4(浓)NaHSO4+HNO3↑,B正确;

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用棕色玻璃细口瓶盛装浓硝酸,C错误;

D.若沸点过低的物质,用曲颈甑来制备较难分离反应物和生成物,D正确;

4.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

Fe-3e-=Fe3+

B.Cl−的结构示意图:

C.硅酸盐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2CaO•5MgO·8SiO2•H2O

D.氯化镁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A.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

Fe-2e-=Fe2+,故A错误;

B.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硅酸盐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2CaO•5MgO·8SiO2•H2O,故C正确;

D.氯化镁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5.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肿瘤鉴别诊断用磁共振造影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为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前景。

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B.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FeOOH+CO=2Fe3O4+3H2O+CO2

C.在反应②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它与溶液分散质直径相当

【答案】D

【解析】A.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A正确;

B.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CO=2Fe3O4+3H2O+CO2,B正确;

C.因反应②环丙胺不参加反应,但能加快反应速率,即促进了氯化铁水解,C正确;

D.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属于胶体分散系,不同于溶液的溶质微粒直径,D错误。

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

B.在强碱溶液中:

Na+、K+、、-

C.在c(H+)=10-13mo1/L的溶液中:

NH4+、A1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

【答案】B

【解析】A.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

B.强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

C.c(H+)=10-13mol/L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NH4+、Al3+、HCO3-,且Al3+、HCO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

D.pH=1的溶液,显酸性,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

7.为防止废弃的硒单质(Se)造成环境污染,通常用浓硫酸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硒(SeO2),再用KI溶液处理后回收Se。

发生的反应为:

①Se+2H2SO4(浓)=2SO2↑+SeO2+2H2O;②SeO2+4KI+4HNO3=4KNO3+Se+2I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SO2是还原产物,SeO2是氧化产物

B.②中KI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剂

C.②中每生成0.2molI2共转移0.4mol电子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4(浓)>SeO2>I2

【答案】B

【解析】A.反应①中,硒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硒是还原剂,SeO2为氧化产物,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浓硫酸是氧化剂,SO2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反应②中,硒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二氧化硒为氧化剂,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碘化钾是还原剂,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硝酸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

C.反应②中,生成2mol碘单质,转移4mol电子,则每生成0.2molI2共转移0.4mol电子,故C正确;

D.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①中硫酸为氧化剂,二氧化硒为氧化产物,氧化性H2SO4(浓)>SeO2;反应②中SeO2为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SeO2>I2,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4(浓)>SeO2>I2,故D正确;

8.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二酯(CPPO)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发出荧光。

草酸二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草酸二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二酯属于芳香烃

B.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3O8Cl6

C.草酸二酯难溶于水

D.1mol草酸二酯最多可与4molNaOH反应

【答案】C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草酸二酯含有氧元素、氯元素,属于芳香烃的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4O8Cl6,故B错误;

C.草酸二酯含有的官能团为氯原子和酯基,表现氯代烃和酯的性质,难溶于水,故C正确;

D.草酸二酯含有的官能团为氯原子和酯基,氯原子和酚酯基水解生成酚,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草酸二酯中每个氯原子消耗2mol氢氧化钠、每个酚酯基消耗2mol氢氧化钠、每个醇酯基消耗1mol氢氧化钠,则1mol草酸二酯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6×2+2×2+2×1)mol=18mol,故D错误;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分子簇,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球的大小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W、X位于不同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和X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

1和1:

1的离子化合物

B.工业上可采用电解Z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得单质Z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Y的强

D.X、Y、Z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为Z

【答案】D

【解析】A.W为H、X为O,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

1和1:

1的化合物分别为H2O、H2O2,都为共价化合物,A错误;

B.Z为Al,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得到铝,B错误;

C.Y为Mg、Z为Al,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即金属性:

Mg>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Y>Z,C错误;

D.X、Y、Z三种元素的离子分别为O2-、Mg2+、Al3+,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故X、Y、Z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为Z

答案选D。

10.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在给定条件下都能实现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根据N2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①能实现;

②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②能实现;

③铜属于不活泼金属,与浓盐酸不反应,故③中铜→氯化铜不能实现;

④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能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④能实现;

二、选择题:

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俩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四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我国某科研机构设计如图装置,利用K2Cr2O7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一段时间后,中间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该电池的正极

B.该装置在高温下处理含苯酚废水效果更佳

C.a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

D.N电极反应式为:

Cr2O+6e-+8H+=2Cr(OH)3↓+H2O

【答案】C

【解析】A.M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

B.高温条件下微生物失活,电池的效率降低,故B错误;

C.放电过程中,苯酚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结合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该装置的目的是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所以废水中不应含有大量氢离子,则负极生成的氢离子要迁移到中间室,所以a为阳离交换膜;正极反应为反应式为:

Cr2O+6e-+7H2O=2Cr(OH)3↓+8OH-,氢氧根要迁移到中间室,所以b为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中间室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使NaCl溶液浓度降低,故C正确;

D.N电极为正极,Cr2O得电子被还原为Cr(OH)3,结合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Cr2O+6e-+7H2O=2Cr(OH)3↓+8OH-,故D错误;

12.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PdC1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H2、NH3等气体

B.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

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PdC12+CO+H2O=P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