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精品文档17页.docx
《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精品文档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精品文档17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精品文档17页
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
本期导读
中国园林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许多植物时常以被拟人化的方式用以表达人们崇高的理想、宏大的构想、诉求的情怀以及心绪的情趣,并由此抒发出内心的激情与深邃的理念。
事物的意义与内涵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是最为看重之处,而非事物的外在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上,上述特点反映在并非只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等外在形式,而是尤为注重植物本身的象征意义和其表达出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里,造园者经常运用园林植物来表达思想、意志。
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园林植物这个载体得以表达,园林的抒情意味从而得到极大地丰富。
于此,园林的意境得以深化,园林艺术的感染力也得以升华。
我国古人对植物怀有深厚的感情,部分场合还将树木看作为民族、社稷、江山的象征。
《论语》:
中曾有“哀共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一句。
由此可看出夏、殷、周三朝均以树木为其精神象征。
此外,传统文化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拟人化植物性格,将某种品格特征赋予其上,同时寄托己身感情、理想于植物身上,则植物部分具有了人的情操,使园林环境充满诗情画意,人文意境美在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得以体现。
在《离骚》中屈原以香草比喻君子,象征人格高洁。
康熙有言“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明确道出园林植物的比德意义。
植物在园林建设地位重要,是园林营造的重要要素中唯一的生命活体。
园林绿化美化中植物作用显著,其担负的文化符号的角色作用以及传递园林设计者寄予的思想理念等方面亦作用突出。
植物在我国园林中诸多景观的形成中均有直接或间接关联。
植物的引入一则在感官上(如视觉、听觉、嗅觉等)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在对人的情感的表达传递,人们尤为重视植物的文化属性。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将畅游灿烂的中国园林文化盛景,一起去探讨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
中国园林植物文化发展史
我国栽培园林植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甲骨文中就有观赏植物的文字记载。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各国宫室、庭院花草树木的种植便较为普遍,人们不单单欣赏植物的直观审美属性,开始赋予植物感情色彩。
而劳动与生活之中植物的文化属性得以广泛体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涉及到大量植物,那对植物栩栩如生的文字描写,鲜明地体现了植物被人们赋予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属性。
《诗经》中曾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明了当时亲友离别以柳枝表达系别之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花喻人,通过对桃花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的感情。
古时,植物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感符号,其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
尽管植物被赋予的文化内涵一般较直白浅显,但植物的文化功能应运而生。
史书曾记载,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今江苏吴县)、会景园(今浙江嘉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表明在当时的植物配置已达到一定水平。
园林发展的生成期--秦汉时期,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出现,造园的需要促进了园林植物的发展,引种繁育驯化等活动频繁,园林植物的观赏必要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
魏晋南北朝时,自然山水园林的相继出现,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也更加讲究、为人重视,人们普遍在意园林植物的审美,对植物文化在园林的实践中这一重要的造园因素有了更多的考虑。
《洛阳珈蓝记》中曾记:
“当时四海晏请,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竟夸,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入其后园,见沟读赛产,石蹬堆尧,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
”通过文字叙述可知,当时运用的植物一则种类丰富,二来配置亦有意境,人们广泛认可植物的文化意义。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同样也是园林发展的全盛期,该阶段具备较稳定成熟的园林植物文化,大批理论著作相应而生,植物文化的体现已触及整个社会。
大量植物的身影与建筑、山水、环境交相辉映,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亦或是寺观园林,皆随处可见。
植物的文化特征进一步得到加强和体现。
养花、赏花等风气在当时相当普遍。
社会上,特别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对花的欣赏成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时期花卉的科技作品、文学作品以及插花、盆景等艺术品层出不穷,园林植物文化对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元明清时期,我国的造园水平的高度前所未有。
园林植物造景独特的风格业已形成。
明朝园艺理论家计成所著的《园冶》详尽而又深刻的总结了我国的造园手法,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其理论精华广泛应用于当时的园林实践中,如“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竹坞寻幽,……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至今我国的园林建设活动仍深受这些古典植物文化的影响。
园林植物的文化意境
我国古人对于植物在造园中的运用颇具巧思,创造的大批植物景观民族特色鲜明、文化意趣独特。
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深受佛、道、儒家等思想影响。
分而述之: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为本,以乐为熏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更注重锤炼人格和培养品性;而禅宗重视人的“悟性”,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道家思想一般强调自然和无为。
在此基础上,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提出了意境,即欣赏者的思想感情与植物景观融为一体,进而升华为情景交融的境界。
同时,通过比德、比兴等手法,植物景观“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意境、情境、画境得以形成,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比德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在自然美方面其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在植物景观中欣赏和体会到人格美。
人们在“以儒化民”的文化氛围中总会寻找到植物的某些内在特性,并赋予其文化内涵,构成赏景、赏花与文化相关联的特有的传统审美方式。
如“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中以松柏的凌寒不凋比喻君子的坚强性格;如“未曾出土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中竹被喻为君子,虚心劲节;而“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自古以来也广为传诵,陆游赞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牡丹尽管为称作“富贵花”,然而单选谷雨潮,在百花盛开之后开放,不与百花争春斗妍,被誉为“非君子而实亦君子者也,非隐逸而实亦隐逸者也”,中华民族谦虚礼让、虚怀若谷、宽厚容人的品格在此得以体现,清代学者刘灏在《广群芳谱》中赞美牡丹的诗句“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
亦有“牡丹不听武则天的命令,拒绝冬于开花而被贬洛阳”的传说,它不畏强权的精神由此彰显;再如荷花之出淤泥而不染,蜡梅之标清,木犀之香胜,梨之韵,李之洁……;以爱菊著称则有东晋的陶渊明,其赞颂高洁以及卓尔不群的菊花的名句“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流传至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兴是借花木形象含蓄地传达某种情趣、理趣。
《楚辞》中有《橘颂》即赞美柑橘“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以比拟人的坚贞和忠诚。
《诗经》中也曾引用了超百余种植物运用比兴手法咏志、抒情。
人们的好恶和爱憎渗透进这些植物中,成为某种精神寄托。
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都是借植物表达爱慕之情。
植物在我国传统的花文化被赋予众多象征意义,比较常见的如桑梓代表故乡,竹报平安,石榴有多子多福之意,紫荆象征兄弟和睦,紫薇象征高官,桂花意为折桂中状元等等……在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中时常体现这些花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园林因其风格不同,其植物景观也各有特色。
皇家园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故而气势恢宏、庄重华贵的皇家气派在植物景观也要处处彰显,由此体现皇权文化。
基调树种一般选取松柏,象征其统治长存。
苍劲的古松在避暑山庄处处可见,更有多处以松命名的景点,如代表松鹤延年的“松鹤清樾”,可聆听阵阵松涛的“万壑松风”,以及“云牖松扉”、“松鹤斋”等,另外,庄内多种植玉兰、海棠、牡丹以象征“玉堂富贵”,此外天下各地的珍奇花木被搜集至此,处处体现皇家的华丽富贵。
相对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面积要小很多,体现仕文化或隐逸文化,往往充满诗情画意。
在私家园林中常用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及荷花的高洁、芭蕉的洒脱、兰花的幽芳等等作为比德、比兴的意境。
如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小庭院中,一丛翠竹,数块湖石,以沿阶草镶边,点题的海棠仲春开放,表现了“山坞春深日又迟”的意境;留园“五峰仙馆”厅内楹联: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其表达了园主治学的品格和隐逸洁身自好的情操。
凤凰在传说中“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因此古人多莳梧竹待凤凰之至,“梧竹幽居”便借用这一典故,一株梧桐和翠竹数竿的配置形式简洁,但植物景观却又富有文化意蕴。
将宗教与游览融为一体则为幽静神圣的寺观园林,寺观园林中的植物必须能够突出宗教文化、、有助于烘托宗教气氛。
道教崇尚自然,故道观植物景观尽显自然,其中桃树则非种不可,因桃木剑是道家驱灾辟邪之仙木。
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于无忧树下,成佛于菩提树下、圆寂于娑罗树下,则无忧树、菩提树、娑罗树这三种植物在佛寺中常作为“圣树”种植。
傣族佛教则有“五树六花”之说,“五树”指的是菩提树、铁力木、贝叶棕、大青树、槟榔树,“六花”指莲花、黄缅桂(黄兰)、文殊兰、鸡蛋花、黄姜花和地涌金莲。
而部分树木、植物是忌讳,禁种植,比如代表女色的桃花以及代表荤腥的香椿、葱、蒜、韭菜、大葱此外紫竹和垂柳则为供奉观音菩萨处必种植物。
植物的文化性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是典型的文人园林,造园者经常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园林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而将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创作赏心悦目园林景观,常常有效而含蓄的运用植物特有的寓意营造幽远的意境。
以园林植物命名景观的主题
园林从开始的草创阶段便离不开植物的种植,中国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园林植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如拙政园中的“琵琶园”,“海棠春坞”,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曲水荷花”,留园的“闻木樨香”等,都以植物作为主题为景观命名。
以园林植物命名单体建筑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园林植物作为造园要素,不但营造出丰富多彩、意境深远的植物景观,还为园林建筑寓情寓景的命名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苏州名园拙政园为例:
“远香堂”、“芙蓉榭”、“荷风四面亭”,皆因建筑周围遍植荷花而命名;“玉兰堂”因院内种植玉兰而得名;“兰雪堂”周围有梅林,古人以踏雪赏梅为高尚情趣,所谓“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梧竹幽居”亭得名于“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碧梧翠竹,一个高大挺拔,一个偃仰纷披,同为高洁的象征;而“听雨轩”则是更妙,轩前一泓碧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选后也有一丛芭蕉,前呼后应。
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下雨,雨水滴落在不同植物上,加以听雨人的心情,便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别有韵味。
植物配置配合象征意义
“花中四君子”,是指不用鲜艳的花朵、茂密的枝叶,单用梅、兰、竹、菊组景,营造出温文尔雅、清新舒畅、与世无争、自我欣赏的意味;“玉堂富贵”,是用玉兰、西府海棠(或垂丝海棠)、桂花、牡丹花组景,搭配成季象明显、繁花似锦的景象,在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暗示了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
北海公园濠濮涧的植物配置,意取“绿岫长林”,所谓“自然古木繁花”,“收四时之烂漫”。
骨干树为侧柏、白皮松和榆树,其间少量枸树、白蜡和桃树,林下灌木则以荆条和小榆树为主,水生植物有睡莲等,“在涧共修兰芷”之意油然而生,野趣十足。
植物的文化性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园林实践过程中,我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植物文化,各类树种感情色彩明显,十分注重根据环境的不同相应配置。
如为反映皇权的威严与至高无上,皇家园林植物配置常选用姿态挺拔的树种,如玉兰、银杏、牡丹、国槐、白皮松、芍药等传统树种。
私家园林则更注重营造意境与表达主题,常利用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松、竹、梅“岁寒三君子”等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诉求。
在当代园林中植物文化也有诸多体现。
全国已有数百个城市选定了市花市树,每年花市或专业性花卉展览活动在各地多有举办,国际间的花卉科技、花卉艺术方面的交流活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园林植物文化的深入人心与广泛应用,花文化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点。
国家对植物文化的尊重与重视还体现在的保护,古树名木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历史和发展的见证,更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当然,在园林的规划建设中最能体现植物文化。
文化一般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同样的,植物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国园林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例如盲目追求景观效果,随处可见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文化和地域性的缺失体现在千篇一律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
这既不能体现一个地区或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也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保护。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植物文化悠久并独具特色,一定要试图在园林建设中体现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文化底蕴,同时对该课题的完善解决也为解决我国“千城一面”现象提供了有益参考。
市花市树的应用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经过投票选举,并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而得出的,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其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已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
因此,利用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也可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乡土植物的应用
如果说市花市树是有限的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地域性很强的乡土植物可以为植物配置提供广阔的文化资源。
在丰富的植物品种中,乡土植物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的,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
如椰子树就是典型的南国风光的代表,而在北方城市白杨树则永远代言无畏精神。
这些生长良好、品种丰富的植物为城市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一个城市的植物景观上不仅能看出一个地方的性格和身份,同样能看出一个地方的时代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古树名木的保护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古树名木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黄山的“迎客松”、泰山的“卧龙松”、北京中山公园的“槐柏合抱”等;有的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北京景山公园内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有的以奇闻异事而闻名,如北京孔庙的侧柏,传说其枝条曾将权奸魏忠贤的帽子碰掉而大快人心,故后人称之为“除奸柏”等。
这些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资源,它们是历史遗产,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增添一笔厚重的财富。
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在现代设计中的沿用
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精品,有着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值得借鉴,特别是古人利用植物营造意境的文化成就。
由于植物具有丰富的寓意和立体观赏特征,使得文人居住的园林、庭院充满了诗情画意,声色俱佳。
如苏州拙政园中部土山上的雪香云蔚亭,亭内匾额上云:
“山花野鸟之间”,俯瞰林木葱郁,浓荫蔽日,灌木花草丛生其问,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丘壑林泉之间,山林野趣油然而生;亭前有文征明撰书对联:
“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极其有力地渲染烘托出这一意境;再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承德避暑山庄的香远溢清、冷香亭等景观,则是以植物的香味借景抒情、表情达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中也值得延续和继承。
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应当为现代园林所利用,在全新的场景中诠释植物的意境,体现城市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历史内涵,而植物文化最终所呈现出的形态是历史的、高雅的、传统的、城市的。
奥雅案例分析——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
景观设计特点分析
建筑设计风格上延续了地域文化,在保有中国内涵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吸纳东方建筑精髓,强调庭院的感觉,室外室内空间亲近而不留痕,凹庭院、内庭院的设置如同阴阳接榫,巧妙而熨贴。
在景观设计上我们沿用了建筑设计的空间理念,并研究了传统宅院及王府宅邸的建筑与庭院的关系,将几条主次道路着重在空间组织上进行重新规划,一方面设计高墙大院加强了独栋别墅的私密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整个建筑从入口到建筑及庭院的整体品质感和尊贵感。
通过对传统里弄和胡同空间的研究,以现代手法重新组织梳理街巷空间,气质与内涵则表现在居住的动和静之中,建筑、景观的形式,来自于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适应性,极具现代居住特征。
特别是对空间尺度的合理设计、比例适当和整体协调上对人居住其中的心理感受上挖掘文化内涵来作为解决景观设计的主导思路。
泰禾大宅——“庐山幽居”植物景观文化解析
庐山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竣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景观旨在营造幽居庐山中的主题,借狭长的花园空间营造丰富的竖向变化,结合自然山石与飞瀑营造出庐山俊秀的山中姿态,并通过功能空间的合理布局打造归隐山间的幽居意境。
植物配置充分表达庐山幽居的主题,通过竹子、松树、枫树等庐山颇负盛名的植物品种结合景观造石来打造庐山意境。
利用起伏的地形,高低大小远近不同的堆石,模仿身在园中却看不尽园中景色的“庐山”意境,植物搭配时充分展现植物的高低对比,疏密对比,树形丰满与消瘦对比,以及站在一个角度,能欣赏到远近不同的植物景色的要求。
空间上通过收放对比处理,体现庭院的小中见大,从大门进入长廊,同归用竹子、景石、鸡爪槭半围合的空间过渡,竹子的若虚若实,以及鸡爪槭的点缀,来到后院一片开阔的草坪开放空间,视线豁然开朗,围墙边密植一些大小乔木,把视线收住,如此空间上的收放对比,弥补大宅南北面的紧凑,达到让住户乐在其中的满足。
松,苍劲耐寒象征坚贞不渝、万古长青;竹,虚心有节,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鸡爪槭的株型独特,叶色亮丽,与景石、竹类的搭配能够表现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的意境。
泰禾大宅——“骊宫”植物景观文化解析
骊宫的主题为“海棠别苑”,设计概念是展现当年大唐盛世皇宫里所呈现的雍容华贵的场景。
植物配置充分表达海棠别苑的主题,设计有海棠林,牡丹林和梨花林等花园,烘托了皇家别院的高贵气质。
此园所呈现的是一种富贵、仙灵的庭院意境。
在种植空间上分为三个空间,开放空间、过渡空间和密林区。
密林区以白蜡、白皮松、银杏、国槐等乔木使道路和庭院分割开。
从常绿落叶的对比,高度的对比,以及树形的对比使整个林冠线更丰富。
密植的手法是的实现无法穿越,与外界完全隔离,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白蜡、银杏、国槐树形高大直立,叶色青翠浓郁,能够营造高贵、庄严、宁静和雅致的氛围。
在过渡空间中,视线虚虚实实,精彩之处随处可见。
透过植物可以欣赏到各类构筑物的精致。
牡丹历来为富贵的象征,此园中同样不可缺少。
开放空间使人心情舒畅,硕大的樱花树点缀在开阔的草坪一角,如同仙境一般。
牡丹盛放时花团锦簇,艳丽绝伦,素来是美丽、富贵的象征,樱花浪漫、灿烂、花期短,有着转瞬即逝的绝美和“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之感。
奥雅案例分析——深圳中信红树湾
景观设计特点分析
中信红树湾拥有清晰而分明的规划,是现代设计手法运用的源泉,景观依此极富肌理地生长。
奥雅让社区拥有大尺度的园林体验,恢复和挖掘“红树湾”本身名称中代表的良好生态环境意义,整个园区的景观设计延续自然淡雅的空间感受,追求高品位的审美意趣,坚持清晰明朗的软景设计。
将园林小品、植物、地形与建筑有机结合,营造极具岭南风情的自然景观。
植物景观文化解析
在植物造景方面,奥雅结合岭南气候对植物的影响,以自然群落的方式围合各个空间,通过不同空间的转换,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群落中大树、灌木、地被及地形等构成的层次丰富的美景,达到引人入胜、步移景异。
运用对景、借景、障景的手法,突出了各个区域的植物特色,并很好地运用了规则式种植和自然式种植,使得各部位景观交相辉映。
在园区主要人行步道,利用高大的阔叶树香樟、大王椰子、鸡蛋花为骨架树种,配以方阵式的灌木种植,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受。
楼边种植利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如青皮木棉与宫粉紫荆、盆架子与大叶紫薇,五味子与黄槐等,配以各类低矮灌木如鸡蛋花、桂花、红刺林投等。
地被则选择极富岭南风格的海芋类、朱蕉等以突出岭南风情。
整体植物依地势而栽,极大地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层次,实现了楼在林间的效果。
组团间多采用具有岭南风情的凤凰木、银海枣、宫粉紫荆、五味子等,以孤植或丛植的方式,配合林间雕塑小品,营造了一个个意境深远的休憩空间。
在植物题材的选择上,奥雅依据不同的花园空间,采用了不同的植物:
自然花园中利用了疏林草地和通透的低矮灌木,依地形而种观花植物;下沉花园则采用有型有冠的开花植物;山景庭园中依托地形,配植有林冠特征的群落;水边则选择岭南水生植物,打造水边景园,形成野趣之美。
中信红树湾植物设计的特点还在于小区域与设计主题配合打造特色花园,入户的小花园设计为近似私家花园的种植,水景庭院中利用水生植物制造庭院的闲逸情调,大叶灌木作为背景衬托,营造出荫生热带风情园。
尤其在别墅庭院的设计当中,奥雅在沿袭总体设计风格,配合岭南特色的基础之上,融汇国外现代设计手法,创造出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庭院景观。
别墅庭院的整体植物设计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又从造景手法中求得统一的组合,精心地营造出自然的岭南风格。
设计中采用自然的种植形式,通过微地形的营造与植物的围合,在有限的建筑范围内有效地拓展了视觉空间,达到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选择上主要运用了热带阔叶植物、色彩丰富的观叶植物、常绿开花灌木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营造出层叠茂盛,满园芬芳,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具有浓烈热带风情的植物景观。
强调个性化的植物造景主要体现为各个小院皆有其个性鲜明的植物主题。
如每个庭园都有其不同的热带水果树,形成该园中的焦点植物。
有的以桂花为主题,有的以鸡蛋花为主题,有的以小叶紫薇为主题,有的以竹子为主题。
对于个别有景观水池的庭院,采用水生植物点缀水面,丰富了水面景观,营造出主题独特、风格迥异的院落景观,使得住户漫步其中,能欣赏植物之美,倍感惬意。
分析岭南的气候特点,结合岭南生活方式中注重室外生活的特点,奥雅从“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则出发,营造出更多的活动场所和空间。
设计中利用地形、围合强调区域感,配合建筑风格的同时,将硬景与植物高度结合,层次丰富、功能多样,是依照地域与建筑风格诞生的生态型、开放式、个性化的庭院景观作品。
FEATUREARTICLE专题文章
中式园林的景观要素
国外的中式景观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
浅论中式园林的诗意画境
中国经典中式园林
向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学习
中国加速推进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
生态景观设计特点及意义
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生态城市景观设计相关概念
当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之地方性原则
当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之4R原则
方案实例解析——德国巴伐利亚州环保部新楼景观生态设计
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彼得•拉茨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
拉茨的设计思想
生态功能景观案例分享之能源篇
生态功能景观案例分享之材料篇
生态功能景观案例分享之场地精神篇
当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之最小干预原则
当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之自然优先原则
窗体底端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