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076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docx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作者:

————————————————————————————————日期: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思考

一、课题的界定

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

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学生口算这个基础抓好。

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说既要口,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

口算不仅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中,我也发现班级的学生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1、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

我们知道,明确与熟练算理是计算的前提与基础。

针对算理不熟练导致计算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解决。

一是注重新课的有效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表内乘、除法》等内容时都主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使之较熟练地掌握算理,加深其起始印象。

但只明理,不实践是仍无法使学生融会贯通的;第二,我们要安排一定的训练量。

怎样安排合理呢?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精讲,让学生以练为主,主要是完成课本和《天天练》里的作业。

课外,我就自己动手编制了一份配套的口算练习卷,为的是让学生通过书面计时形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口算速度。

这是我们一、二年级所涉及到的口算教学内容,出题的标准为一年级每张练习卷50题,二年级每张练习卷60题,要求将每个知识点全面在练习卷中出现。

如二上内容《用乘法口诀求商》,我们出了这样的四张,前两张是以前学的1-4的乘法口诀所涉及到的相关乘法算式,如四九36这句口诀,我们分别出现了4乘9,9乘4这两种不同的形式,这是为后两张用乘法口诀求商作铺垫。

同样,后两张的除法里都出现了36除9和36除4的算式。

另外,我们还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增加训练量。

如一下的1-4的乘法、二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等,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题量就增加了。

这些练习卷都只出现一种运算符号,属单项练习,我们将它安排在学完相关知识后进行,使基础更扎实。

在学生单项训练后,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训练,因为一种运算符号与多种运算符号同时随机的出现相比,后者难度更大些。

为此,我们还出了综合练习卷,如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后,我们就安排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综合练习卷,又如学完了表内乘除法内容后,就安排学生进行乘除法的综合练习卷。

在学完所有的口算内容后,就开始进行这些加减乘除的综合练习卷。

2、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多

针对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的问题,我们是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灵活计算。

如计算8+7,我们可以用拆大数凑十或拆小数凑十计算;也可以将8和7都拆成5,5加5再加多出来的5计算;又可以将8看成10,10加7再减2或将7看成10,10加8减3计算;还可以从7+7=14或8+8=16推算出答案。

计算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适合自己的都是好方法。

(2)帮助学生梳理易错题。

对于学生来说,同一类型的口算题中也是有难易之分的。

如涉及到7+8、6+7、5+7、8+5这四类加减法算式与涉及到7×8、6×8、7×9、6×7这四句乘法口诀的相关乘除法算式,学生容易卡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出了两份易错题,这是乘除法冲刺卷,其中七八56的口诀出现了8次,而六七42、七九63、六八48分别出现了6、6、4次,其他口诀至少出现1次。

加减法冲刺卷也如此。

这样同一张练习卷中增加出现的频率,来突破难点,效果理想。

3、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

口算练习本身便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学生往往会提不起兴趣,所以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计算习惯:

如定性不好,即使短短5分钟也集中不了精神,容易分心,还有些学生喜欢东张西望、抓耳挠腮等,这些都直接导致计算慢。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个别谈话,适当地加以指导与教育。

除此以外,在学生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有的学生比较马虎,虽然算得快,可是老是出错;有的学生看题不准,刚算的时候就错了,自己还不知道;有的学生对口算不感兴趣,不想学习口算,老想着动笔去算,等等。

因此,我认为,为了研究好本课题,除了以上所说的方法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要让学生感觉到口算是一件有意义,又有趣的事,从而想去做;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2、寻找方法,切实提高。

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寻找适合班级学生情况的方法,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数学课堂氛围,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

南关小学三年级三班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口算习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口算方法;

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

3.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的兴趣。

4、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实际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2、案例分析法:

每一环节实施后,细致地进行阶段性分析。

3、测试法:

通过对学生的学科测试,了解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情况。

在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情况进行检测时,我们的方法是:

(1)我们梳理出易错题;

(2)形成了一份系统地口算训练卷,这份口算训练卷题量合适,题型适宜,时间安排妥当,可以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较科学地训练,以达到提高口算速度的目的。

(3)经过检测,一、二年级分另经过24张和22张口算练习卷的训练后,在上学期的校口算达标测试中,除了一个班的达标率为96.4%外,其余各班均为100%。

(三)剖析影响口算能力的因素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对学生的口算的积极性调动的不够,使得练习形式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待提高。

2、学生个人原因,有的学生比较粗心,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有的根本就没有仔细看题,也有的学生记忆力差。

(四)探索对策

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笔算速度也慢,正确率低。

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

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

例如:

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想、算、检要个环节。

看:

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

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想:

确定运算步骤。

算:

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检:

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

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检查”,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3、培养演算的习惯。

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口算题也要谨慎。

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口算题还复杂的口算题都要耐心细致地口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重视口算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

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

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

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到课前口算练习,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探索出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措施方法:

(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

(4)培养坚强的意志。

(5)重视口算训练。

(二)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提高产生的效果:

A、学生对于口算题的兴趣正逐步增强。

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中,我逐步改善了数学教学的模式,坚持口算天天练,充分利用挂图、教具和教学光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B、学生的口算能力在逐步增强。

一年来学生做口算题由原来错的较多到现在错的较少。

C、学生口算能力的增强对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口算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随着提高了。

(三)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经验增强了。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

通过对本课题研究,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通过读教育专著、教育理论书籍、撰写课题博客、写读书笔记,我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的能力提高了。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让我对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使我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使得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逐步改正。

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责任心。

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尚处在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一般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活动,概括为伴有词语的表现,保留在头脑中,进而借助于表象在练习中形成思维定势。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都是通过摆小棒,移小棒,凑小棒的操作活动,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找规律,让学生强化理解记忆。

低年级儿童思维表象性强,易定势,如果得不到合理训练,很难形成技能,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

旧知识和新知识一起练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也快的特点,我采用新旧知识同步练习,从而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今年的二年级口算,就是把一至二年级所有类型的口算练习整合一些口算卡片上,使新旧知识能互相沟通,也加深对新旧知识的印象,减少对知识的遗忘。

这样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又复习旧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认识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结构

第二:

多种算法结合起来练

视算是通过眼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