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02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潍坊医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答案】C

2、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D

3、在儿童心理过程中,()。

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

B、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C、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但转折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出现的

【答案】B

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陶冶法

【答案】C

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A

6、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A、流动幼儿园

B、学前班

C、巡回辅导班

D、儿童游戏场

【答案】B

7、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l2岁

【答案】B

8、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D、问题数量的多少

【答案】C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答案】C

9、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内容的是()。

A、语言符号体系

B、知识技术体系

C、价值规范体系

D、自然环境

【答案】D

10、专家教师常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A、过程

B、工具

C、目的

D、手段

【答案】D

1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答案】B

12、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

B、先天性

C、易变性

D、稳定性

【答案】C

13、根据班杜拉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期待

【答案】B

14、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

A、热爱教育事业

B、团结同志、关心教师集体

C、热爱学生

D、严于律已、勤于进取

【答案】A

15、不属于注意的评价标准的是()。

A、注意稳定性

B、注意分配性

C、注意恒长性

D、注意转移性

【答案】C

1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D

17、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答案】B

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答案】D

19、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答案】D

20、“白板说”是由下列哪个教育家提出的?

()。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洛克

【答案】D

21、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真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答案】A

22、下列哪一项不是理智的爱的含义。

()

A、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

B、控制感情,掌握分寸

C、只在心里爱,不表现出来

D、增长儿童的爱心

【答案】C

23、“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答案】C

24、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答案】C

25、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这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C

26、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指的是操作整合阶段()的特点。

A、动作品质

B、动作结构

C、动作控制

D、动作效能

【答案】C

27、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A、逐渐分化

B、逐步严谨

C、副词运用

D、语法意识

【答案】C

28、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答案】B

29、教师的()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

【答案】A

30、根据一周内和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这样可以()。

A、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B、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C、合理利用休闲时间

D、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答案】B

31、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答案】B

32、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

A、巴甫洛夫

B、列昂捷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答案】A

33、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和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D

34、幼儿园事故中涉及赔偿主体不包括()。

A、幼儿园

B、监护人

C、教师

D、保险公司。

【答案】C

35、在原型内化阶段,言语的作用是()。

A、标志动作

B、组织动作

C、联系动作

D、巩固概况动作

【答案】D

36、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答案】D

3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答案】D

38、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违纪行为

B、多动行为

C、问题行为

D、强迫行为

【答案】C

39、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让老师尊重知识尊重学生

【答案】B

40、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答案】A

41、布鲁姆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答案】C

4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答案】C

43、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A、国子监

B、学部

C、教育部

D、大学院

【答案】B

44、游戏理论中提出“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

B、格罗斯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答案】B

45、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答案】A

46、()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A、社会文化

B、学校文化

C、社区文化

D、网络文化

【答案】B

47、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开始的。

A、教育行政机构

B、学校制度

C、师资培训机构

D、教育法律法规

【答案】C

48、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答案】B

49、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感知和表象

B、表象和动作

C、表象和概念

D、感知和动作

【答案】D

50、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是在()的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答案】C

51、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

A、情绪不稳定型

B、多愁善感型

C、掩蔽现象型

D、起动迟缓型

【答案】D

52、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行为主义

B、法精神分析

C、美精神分析

D、德行为主义

【答案】A

53、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C

5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

A、长幼尊卑

B、民主平等

C、令出必行

D、相互包容

【答案】B

55、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答案】C

56、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思维出现可逆性

B、出现具体逻辑推理

C、去自我中心

D、守恒概念的形成

【答案】D

57、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答案】D

58、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人员每()进行1次健康检查。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答案】C

59、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成绩

【答案】A

60、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答案】C

6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了()。

A、朋友关系

B、互助关系

C、授受关系

D、平等关系

【答案】C

62、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相互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指的是操作模仿阶段()的特点。

A、动作品质

B、动作结构

C、动作控制

D、动作效能

【答案】B

63、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D

6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答案】A

65、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

A、对立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权威型

【答案】B

66、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学科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答案】A

67、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答案】C

68、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答案】C

69、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