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214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x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Analysisof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中药及其制剂测定前的提取纯化方法。

二、熟悉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三、了解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

[本章分配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概述

用中药防病治病具有悠久的历史。

西医西药对威协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因此,世界范围掀起了中医中药热。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中药现代化,已成为中医药工作的共识。

中药生产的大桶煮提、大锅蒸熬及匾、勺、缸类生产器具当家的状况大为改善,进而出现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循环蒸发、多效蒸发,流化干燥等设备,中成药的剂型由丸、散、膏、丹为主发展成有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及少量粉针等剂型。

但是,我国现阶段中成药还难以在国外注册、合法销售与使用。

目前中国仅占全世界天然药物贸易额的l%左右。

主要原因是产业现代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制备工艺和剂型现代化方面落后;生产过程缺乏科学、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出现有效成分低、疗效不稳定、剂量大、服用不方便、外观差、内在质量不稳定;缺少系统的量化指标,多数产品缺乏与疗效基本一致的内在质量标准;许多复方制剂难以搞清楚其作用的物质基础。

“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要改变这种现状,让西方医药界接受中药,增强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主要途径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中药现代化。

即“有效、量小、安全、可控”。

涉及提取分离工艺、制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

发展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医学家们著成了中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中医药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还收载了许多有名的方剂,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成药剂概念,主张成批生产,以备急用;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了历代医药学家用药的丰富经验,著成“本草纲目”,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3000余首,剂型近40种,是中医药学中一部享誉世界的巨著。

评价历史

最初感官的检查,检验只能由有经验的人进行,外行人则完全不懂,缺乏客观指标。

50年代开始将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63版药典分两部,其中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制剂。

至95版已收载药材522种,中药制剂398种,增加44%。

剂型有注射液。

检验方法用植物形态学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感官检查方法,如显微鉴定技术,化学鉴别方法、色谱法,尤其是TLC法对制剂中所含药材的鉴别;对不同制剂的制剂规格进行检查;检查有害杂质如:

杂物、砷盐、重金属等,并对部分药物中成分已明确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水平有很大提高。

药典一部介绍:

标准内容包括[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但就整体水平来讲,还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有待完善。

特别是含量测定项目,是中药制剂分析中的薄弱环节,以药典一部为例,药典出版6部,53年无中药,63年出版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制剂,无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只以处方和传统工艺控制质量。

77年版,开始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含有原药材的粉末进行定性,少数品种增加了理化分析及个别品种按制剂通则要求规定进行有关项目的测定。

85版开始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多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后作鉴别试验。

90版,色谱分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95版更突出了中药的特色,从收载品种和检测方法都有所增加。

中药制剂中含量测定所占的比率:

77版,1.48%;85版,5.31;90版,8.73%,95版,12.81%。

所以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内容的研究是一个艰巨任务,对提高药品标准和水平,保证药品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药及其制剂定义

1,中药:

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其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并且只有当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其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才可称之谓中药。

2,中药制剂(中成药):

用中药为原料,按中医药学理论谴药、配伍和组方,以一定制备工艺和方法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制剂。

3,中成药(Chinesepatentmedicine)的定义中药制剂中的一些药品经过药品监督局审批,在市场上允许出售,可以通过医生诊断给患者使用,也可由患者根据经验与常识直接使用的中药制剂产品。

二、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

1.现状: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已收载中药品种992种,其中中药材532种,中药制剂460种。

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2.进展: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何确定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指标是关键问题。

只有在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以及临床和基础医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中药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成分及相互的作用关系后,才能评价其质量的客观指标,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质量标准。

三、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由于中药制剂的组成十分复杂,因此给分析测试带来一定困难,中药制剂分析的样品一般需要经过提取、纯化等预处理过程,以排除干扰组分的干扰。

但过于繁琐预处理不宜作为药品常规检验的方法。

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低,因此要求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

1,中药制剂的成分和作用复杂,认识其成分与作用之间的关系还需药学、中西基础和临床医学界的共同努力。

2,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多,如药材产地和采集时间、加工设备和工艺。

3,中西医学的理论和对药物的认识不同…。

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化学药品制订标准的方法。

还需寻找控制其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四、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

1.分类

中药材及其炮制品:

饮片或提取物(生产原料)。

液体制剂:

①合剂与口服液(是汤剂的改进剂型);②酒剂与酊剂;③注射剂。

半固体制剂:

①煎膏剂(通常是药材经水煎、除渣、浓缩,加糖或蜂蜜制成的汤剂剂型);②浸膏剂与流浸膏(通常1ml流浸膏相当药材1g,1g浸膏相当药材2-5g);

固体制剂:

①丸剂;②散剂;③颗粒剂(通常冲服,因此又称冲剂);④片剂;⑤胶囊剂;

2.质量分析要点

注射剂:

为了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稳定、可控,中药注射剂在固体中药材品种、产地和采收期的前提下,需制订中药材、有效部位或中间体、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包括色谱指纹图谱(HPLC、GC、TLC等),光谱指纹图谱及脱氧核糖核酸指纹图谱。

五、中药及其制剂分析中待测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

(一)提取方法

1.萃取法

2.冷浸法

3.回流提取法

4.连续回流提取法:

使用索氏提取器连续进行提取,提取效率高。

5.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挥发性组分的提取。

组分对热应稳定。

6.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具有助溶作用,提取较冷浸法速度快,一般仅需

数十分钟浸出即可达到平衡。

由于超声提取过程中溶剂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失,所以用作含量测定时,应于超声振荡前先称定重量,提取完毕后,放冷至室温,再称重,并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后,取续滤液备用。

用于药材粉末的提取时,由于组分是由细胞内逐步扩散出来,速度较慢加溶剂后宜先放置一段时间,再超声振荡提取。

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超临界流体:

是指当压力和温度物质的临界点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超临界CO2,它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31℃)和临

界压力(7390kPa),惰性、无毒、纯净、价廉。

2)特点:

首先,它具有与液体相似的密度,因而具有与液体相似的较

强的溶解能力;其次,溶质在其中扩散系数却与气体相似,因而具有传质快,提取时间短的优点,提取完全一般仅需数十分钟;超临界流体的表面张力为零,这使它很容易渗透到样品的里面,带走测定组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选择性强,通过改变萃取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可以选择性的萃取某些组分;超临界流体在通常状态下即成为气,因此萃取后溶剂立即变为气体而逸出,容易达到浓集的目的。

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

温度、压力、改性剂和提取时间。

(二)纯化

萃取的方法不仅用于测定组分的提取,也可用于纯化。

例如二次萃取和柱色谱法。

第二节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

取样、检验依据和分析方法准备、样品的真伪鉴别试验、样品的杂质检查、样品中主药的含量测定和检验记录等。

一、取样

取样原则:

供试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二、鉴别试验

1.鉴别试验的重要性:

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可以通过确认其中所含药味的存在或某些特征成分的检出而达到鉴别的目的。

目前部分中药尚无含量测定项目,因此,鉴别就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显微化学反应鉴别法

理化法鉴别:

微量升华法

荧光与光谱鉴别法

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鉴别法

色谱鉴别:

纸色谱法

毛细管分析法

TLC、GC、HPLC

1)显微鉴别:

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别。

该法通常在下列情况中应用:

药材及炮制品的外形鉴别特征不明显或外形相似难于鉴别而组织构造不同时;药材破碎或呈粉末不易用肉眼辨认或区分时;含原药材粉末的中药制剂。

显微化学反应鉴别法:

一般可取药材切片或粉末,中成药取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各种试剂,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产生的结晶、沉淀物,以及特殊的颜色变化,作为鉴别特征。

该法可以确定基础品种中特殊化学成分的存在及在组织中的分布。

2)TLC法

薄层板:

最多的是硅胶G板,也可另加0.2%~0.5%的CMC作为黏合剂,可用软铝笔在板上做标记;能经受一般的化学试剂处理,如用含浓硫酸的显色剂处理后,可将酸在水中洗去,然后烘干保存。

一般通用的展开剂:

无水乙醇-苯(1:

4)

苯-氯仿(1:

3)

丙酮-甲醇(1:

1)

显色方法:

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选用显色剂

第二节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三、杂质检查

杂质检查项目:

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砷盐、重金属、农药残留量、浸出物、挥发油、总氮测定等。

1.水分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收载以下四种方法:

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GC法。

2.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总灰分:

是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灰化遗留的无机物,包括药物本身所含无机盐(称为生理灰分)、泥土、砂石等药材外表黏附的无机杂质。

酸不溶性灰分:

主要是外来杂质,如泥土、砂石。

3.砷盐与重金属检查:

与化学合成药物不同的是,检查前必须对样品进行有机破坏,破坏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4.农药残留量:

可测定总氯量、总磷量,也可采用GC法测定某个农药的量。

采用GC时,先用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出残留农药,再通过硅藻土或弗罗里硅土进一步醇化。

测定有机氯时,使用电子扑获检测器(ECD);测定有机磷时,使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四、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的项目选择

⑴,君药、贵重药和毒性药;⑵,臣药或其它药物;

⑶,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清楚;⑷,成分类别清楚

⑸,所测成分有专一性⑹,所测成分尽量与功效相关

⑺,挥发油含量、浸出物含量

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

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和HPLC法。

1.薄层扫描法

1)对色谱条件的要求:

选择性好,组分能完全分离,斑点对称、均匀、不拖尾。

2)测量方法:

多使用反射法。

3)扫描方式:

单波长

双波长测定波长选在被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

参比波长选在组分无吸收的位置上,若背景有

均匀污染时,可选择背景光谱中与测定波长的

等吸收处。

4)散射参数SX:

由于薄层板对光的散射,其吸收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服从比尔定律,二者不呈直线,但符合K-M方程,可以进行校正,使其成为直线。

薄层扫描仪均装有线性化器,测定时需输入SX值,因为吸收度-浓度曲线的形状与SX值有关。

5)定量方法:

外标法若曲线经过原点,可用一点法校正;

若曲线不经过原点,用二点法校正;

必要时,可采用多点法校正。

内标法将内标加入供试液中,以组分与内标峰面积比

值作为定量依据。

五、检验记录

1.要求:

原始资料真实、详细、整洁。

1.内容:

送检单位、送检日期、检品名称与规格、批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者、审核者及检验日期。

对用显微镜或电镜检验所锝的图象,应真实描绘,注明放大倍数或附相片及说明。

检验中所用仪器应标明型号。

所得到得数局,应详加核对,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本章小结

一、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特点

二、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

1,中药材及其炮制品

2,液体制剂

3,半固体制剂

4,固体制剂

三、中药及其制剂分析中待测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

1,提取

2,纯化

四、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1,取样

2,鉴别

3,检查

4,含量测定

5,检验记录

[思考题]

1.中药制剂分析有何特点?

2.中药制剂分析中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有哪些?

3.简述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