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004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试题A.docx

九年级物理试题A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测试号      

……………………………………………密……………………………封……………………………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物理、化学两部分。

试卷满分170分,其中物理为100分,化学为7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物理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体中是导体的是

A.塑料尺B.保鲜膜C.橡皮D.2B铅笔芯

2.以下涉及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A.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B.使用测电笔时,手与笔尾部金属电极接触

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D.用湿布擦抹插座

3.标有“220V40W”的字样的电视机、电风扇、电热毯和日光灯四种电器,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A.电热毯B.电风扇

C.电视机D.日光灯

4.将一根电阻丝拉长后,电阻丝的阻值

A.减小B.增大

C.不能确定,与流过它的电流有关

D.不能确定,与两端所加电压有关

5.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改变小车质量

B.实验中要尽量保持水平面光滑

C.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D.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6.下图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下列四个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8.火箭点火后,载着神八加速上升过程中,神八的机械能变化情况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9.小华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将A、B连接,闭合开关后电路短路

B.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接在A点,“-”接在B点

C.在A、B间接电压表,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无示数

D.在A、B间接另一灯泡,两灯泡是并联的

10.干簧管是一种磁控制的开关,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的薄铁片,固定在玻璃管上.如图乙,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接通;当条形磁铁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分开.关于干簧管的工作原理的解释,合理的是

A.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异名磁极,移走磁铁后磁性消失

B.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同名磁极,移走磁铁后磁性消失

C.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异名磁极,移走磁铁后仍有磁性

D.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同名磁极,移走磁铁后仍有磁性

11.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12.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LED灯接在3V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

A.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V

B.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D.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他灯还亮

二、填空题:

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家庭电路中电压是▲V.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是▲联的.熔断器是在电路超负荷运行或发生▲(选填“短路”或“断路”)故障时起保护作用的装置.

14.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方式来▲(选填“增大”或“减小”)反应堆的内能.

15.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仪表.小红家的电能表9月底的示数为,10月份小红家共用电50kW•h,10月底小红家的电能表的示数为▲kW•h.50kW•h合▲J.

1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支点右侧15cm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方向,此时读数为▲N.

17.标有“9V18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流是▲A,灯丝电阻为▲Ω.如果电源电压是12V,为使照明灯正常发光,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18.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转动,此过程中▲能转化为动能.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是▲生电的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

19.完全燃烧100g汽油,可以将23kg,初温为70℃的水加热到100℃.汽油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水吸收▲J的热量,效率为▲%.

20.如图是额定电压为3.0V的小灯泡的I-U图线,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正常工作时电阻▲Ω.将两只这样灯泡串联后接在3.0V电源两端,每只灯泡消耗的功率是▲W.

三、解答题:

本题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

(2)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磁感线分布图,标出螺线管的磁极和磁感线A的方向.

(3)如图丙所示,杠杆OA可以绕O点转动,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画出最省力时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力臂.

 

22.(6分)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将质量为50kg的物体10s内匀速提高30c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300N.g取10N/kg.求:

(1)拉力做的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3.(9分)如图是某电烤箱的内部简化电路图,S是一个温控开关,R1、R2为电热丝,R2=66Ω.高温档功率为1100W.求:

(1)电烤箱在高温档工作时的电流.

(2)电烤箱在低温档工作时,R2消耗的电功率.

(3)R1在低温档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

 

24.(7分)在研究两个靠近的异名磁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时,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1)利用所学知识,断定猜想▲和▲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极指向▲极.

(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两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主要器材:

▲;简要做法:

▲;判断方法:

▲.

25.(8分)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2节干电池、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缺少的两根导线接好.

(2)若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A.更换开关B.更换小灯泡

C.检查电路是否断路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中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A,额定功率为▲W.

(4)小明在实验时使用了旧电池,实验中发现,即使不移动滑片,灯泡的亮度也逐渐变暗.小明猜想:

“灯泡逐渐变暗是因为电池输出电压变小了”,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帮助小明检验他的猜想.

①主要器材:

旧电池、导线、灯泡、▲;

②简要做法:

▲.

 

26.(6分)小明用右图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

(2)小明先后用两木块做实验探究重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实验次数

木块重G/N

木块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木块沿斜面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0

0.10

0.9

0.39

57.0

2

4.0

0.10

2.7

0.20

小明第二次实验所用时间为3s,拉力的功率是▲W.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关系的结论?

如能,写出结论,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

▲(能/不能).结论或理由:

▲.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A.镍、铬B.铜、银C.铜、铬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

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选填

“大”或“小”)得多.

(5)丙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铁、铬复合膜制成的“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丁图中的▲.

 

化学部分(70分)

温馨提示:

1.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作答,体验成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Cl—35.5,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 D.米酒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淮南汤沟酒B.加碘食盐C.食醋D.干冰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FeC.N2 D.C60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6.用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B.向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