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956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docx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

--吸附指示剂滴定法

固体酸(碱)催化剂表面中心的酸(碱)性质会直接决定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因此,在研究固体酸(碱)催化剂的作用原理、改进现有的固体酸(碱)催化剂、研制新型酸(碱)催化材料和研究催化剂酸(碱)位的性质、来源及结构等方面,都离不开对表面酸(碱)性的表征。

科学工作者在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质表征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研究,建立了许多测定方法,如吸附指示剂滴定法、程序升温热脱附法、红外光谱法、吸附微量热法、热分析方法和核磁共振谱等。

其中,操作简便的吸附指示剂滴定法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阐述吸附指示剂滴定法操作体系。

1固体酸表面酸性测定—吸附指示剂胺滴定法

早在50年代初,Walling提出利用吸附在固体酸表面的Hammett指示剂的变色的方法来测定固体表面酸的酸强度;Tamele用对二甲氨基偶氮苯为指示剂,以正丁胺滴定悬浮在苯溶剂中的固体酸来测定酸量。

随后Benesi做了重大的改进,先让催化剂样品分别与不同滴定度的正丁胺达到吸附平衡,再采用一系列不同pKa值的Hammett指示剂来确定等当点。

这样就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测得酸强度分布,形成了一个测定固体表面酸酸强度分布的吸附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又称非水溶液胺滴定法。

由于操作比较简便,指示剂法广泛被采用。

但是这个方法从理论依据到试验操作都有不少缺陷,如到达吸附平衡耗时长等;几十年来,这个方法有了一些改进,包括使用超声波振荡器加快吸附平衡的到达,选用硝基取代苯类具更弱碱性的化合物作为指示剂测超强固体酸酸性,针对不同的样品体系选用合适的滴定用有机胺和溶剂等。

1.1基本原理

1.1.1酸强度:

酸强度是指给出质子(B酸)或是接受电子对(L酸)的能力。

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参数来表征。

指示剂法用Hammett酸度函数H表示,H有oo明确的化学概念,使用广泛。

Hammett酸度函数H将固体表面酸的酸强度定义为:

固体表面的酸中心使吸o

附其上的中性(不带电的)碱指示剂(以B表示)转变为它的共轭酸的能力。

指示

+剂B本身呈碱型(或中性)色,接受一个质子后转变成其共轭酸BH,呈酸型色。

+示剂碱性的强度用其共轭酸BH的离解常数的负对数pK来表示。

指示剂碱与其a

共轭酸存在以下平衡:

,,BHBH,

(1)

+此平衡常数也是共轭酸BH的离解常数:

aafca,,BBBHH,,K

(2)aafc,,,BHBHBH

式中,a为活度;f为活度系数;c为浓度。

(2)式两边取负对数,并整理得到:

af,cBBH(3)ploglog,,,Kacf,,BHBH

plogKK,,其中,aa

当指示剂加到酸溶液中,建立新的平衡,

(1)式到(3)式的关系仍成立。

酸溶

cc液使指示剂质子化的程度可通过测定酸型与碱型的浓度比/来鉴定。

对,BBH

cc给定指示剂,pK是定值,/的数值就由(3)式中最后一项来决定。

于是定,aBBH

义:

af,BH(4),,logHof,BH

则有:

c,BH(5),,plogHKaocB

+cc从(5)式可见,H愈小,则/愈大,即酸溶液使指示剂B质子化成BH的程,oBBH

度愈高,酸性愈强。

所以称H为酸度函数,是表征溶液酸强度的对数标度。

o

将H推广应用到固体表面酸,这时,假设指示剂吸附到固体酸表面并达到吸o

+附平衡,其平衡时表面的质子酸位(H)与指示剂(B)反应的关系仍符合

(1)式到(5)式。

当固体表面酸与给定pK值的指示剂作用后,可能有三种情况:

(1)固体a

cc酸表面呈酸型色,这说明>,称固体酸的酸度函数H

(2)呈过渡色,,oaBBH

cccc则?

H=pK;(3)呈碱型色,则,,H,pK。

,,oaoaBBBHBH

表1用于测表面酸性的Hammett指示剂

颜色

pK指示剂a碱型酸型

+6.8中性红黄红

+4.8甲基红黄红

+4.0苯偶氮基萘胺黄红

+3.3对-二甲氨基偶氮苯(二甲黄)黄红

+2.02-氨基-5-偶氮甲苯黄红

+1.5苯偶氮二苯胺棕黄紫

+1.24-二甲基胺偶氮-1-萘黄红

+0.8结晶紫蓝黄

对-硝基苯偶氮-(对′-硝基)-+0.43橙紫

二苯胺

-3.0二苯基壬四烯酮橙黄砖红

-5.6亚苄基乙酰苯无黄

-8.2蒽醌无黄

-10.102,4,6-三硝基苯胺无黄

-11.35对-硝基甲苯无黄

-11.99间-硝基甲苯无黄

-12.44对-硝基氟苯无黄

-12.70对-硝基氯苯无黄

-13.16间-硝基氯苯无黄

-13.752,4-二硝基甲苯无黄

-14.522,4-二硝基氟苯无黄

-16.041,3,5-三硝基甲苯无黄

这样,便可用指示剂的pK值来表示H值。

指示剂的共轭酸的pK值愈小,其aoa碱性愈弱,能使其质子化成酸型的固体酸则愈强。

于是选用一系列碱性由强到弱,其共轭酸的pK值由大到小的指示剂与固体酸作用,通过颜色变化便可确定固体a

酸的酸强度范围。

能用作这类碱性指示剂的指示剂物种需满足条件:

一是其酸型色与碱型色间有明显的变化;二是酸型与碱型的活度系数之比为一常数,即

fff,,,BHBHBH312,,,,,,,,(6)fffBBB123

式中B、B、B表示不同的指示剂。

所谓Hammett指示剂是指能满足上述要求的123

指示剂,常用Hammett指示剂见表1。

严格来说,酸度函数H只能用于表征B酸;虽然L酸也能使某些指示剂变色,o

但引起变色的酸强度则不一定能用该指示剂的pK值表示。

对于L酸强度,不仅与a

其内在的接受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的能力有关,而且受到固有的配位能力和吸附分子空间位阻的强烈影响,所以,H应用于L酸强度是有一定限度的。

o

1.1.2酸量:

固体固体表面酸的酸量一般表示为固体单位重量或单位面积上所含酸中心数或毫摩尔数。

按实际需要可用不同的单位,如单位质量或单位表面积样品上

2酸位的量,记作mmol/g或mmol/cm(毫摩尔每克或毫摩尔每平方厘米),又如对沸石样品,可用单位晶胞上的酸位数表示。

1.1.3酸强度分布:

固体表面酸的酸量(酸量随酸强度的分布)通过有机胺滴定法测得:

采用已知pK值的吸附指示剂,以碱强度比指示剂强的有机胺(最常用的是正丁胺,也a

可按实际需要选用别的胺,如测沸石外表面酸性用三丁基胺等)做滴定剂,对悬浮在惰性溶剂中的固体酸粉末进行滴定;吸附在固体酸表面的指示剂呈酸型色,使指示剂刚刚恢复到过渡型色时的胺的滴定度,即为酸强度H小于或等于该指示o

剂的pK值的酸量;用具有不同pK值的指示剂进行滴定可以测定出不同酸强度范aa

围的酸量-酸强度分布。

由于胺滴定法中的反应是在两相间进行的,达到反应平衡比较费时,特别是快到等当点时,每加一滴滴定剂都需等待一定时间,要完成

一个酸碱滴定相当费时,要测酸量-酸强度分布耗时更多;为此发展了一种称“渐近法”的技术来测定酸强度分布,其原理如下:

称取若干份等质量的样品,依次加入滴定度成等差的正丁胺溶液,使各份样品被中和的程度不同,由不足到接近等当点到过量。

经充分振荡达到平衡后,再分别取样加入指示剂,检查每份样品分别与各指示剂作用后颜色的变化,确定由不同指示剂滴定得到的等当点。

当试验用样品的份数不够多时,各份样品的滴定度间隔较大,得到的等当点是比较粗的;这时,须再按需要称取若干份样品,在初测得到的等当点附近截取适当的滴定度范围,按上述方法再进行滴定,直到测得的等当点范围足够窄为止。

与普通的酸碱滴定比,固体表面酸的滴定有以下特点。

(1)反应达到平衡比较慢,要多采取措施加快平衡的到达。

(2)固体表面酸会含有比较强的酸位需用非常弱的碱性指示剂(如pK?

-3)a

+进行滴定。

这些指示剂的碱性会比HO(其共轭酸HO的pK=-1.7)弱,23a

HO的存在会与指示剂发生竞争吸附,中毒酸强度H?

-1.7的酸中心而干2o

扰测定结果;所以所用试剂都需脱水干燥,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暴露

于大气中。

(3)用作滴定剂的正丁胺能与B酸和L酸反应,所测得酸量是两种酸之和。

3仪器及实验操作:

3.1仪器设备与试剂

表2仪器设备

名称数量备注

1超声波发生器

1干燥器用于存贮样品、指示剂等

带塞10ml小试管若干至少15支

2100ml容量瓶

2200ml锥形瓶

带塞磨口玻璃瓶若干装指示剂溶液用

15m注射器

12m注射器

11ml注射器

120ml移液管

110ml移液管

125ml滴定管

表3试剂

名称级别

苯分析纯

高氯酸氢钾分析纯

正丁胺分析纯

冰醋酸分析纯

醋酸酐分析纯3.2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2.1正丁胺-苯溶液配制与标定

以0.01mol/L正丁胺-苯溶液配制与标定为例

3.2.1.10.01mol/L高氯酸-冰醋酸溶液配制与标定

50ml冰醋酸加入100ml容量瓶中,接着加入2.2ml马路醋酸酐,摇匀,然将

后加入0.9ml70%的高氯酸,最后再以冰醋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数小时后补加冰醋酸至刻度、再次摇匀,放置过夜。

所用的苯二甲酸氢钾预先经110-120?

干燥2小时,然后准确称取两份(各约0.04g)分别置于清洁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4.0ml冰醋酸,微微加热待其全部溶解后,滴加2到3滴0.5%甲基紫指示剂,然后以配制成的高氯酸-冰醋酸溶液滴定,当溶液由紫色变为蓝绿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滴定所消耗的高氯酸-冰醋酸溶液的

M体积读数V,按下式计算其摩尔浓度:

1chl

苯二甲酸氢钾重量(g)1000,M,(10)chl204.21(),Vml1

3.2.1.20.01mol/L正丁胺-苯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1.0ml比重0.7390-0.7395的正丁胺于100ml容量瓶中,以经过5A分子筛干燥脱水的苯稀释至刻度,混合后放置过夜。

准确移取上述已配制成的正丁胺-苯溶液20ml于锥形瓶,用已标定的标准高氯酸-冰醋酸溶液进行标定,并记下滴定消耗的高氯酸-冰醋酸溶液体积读数V根2据下式计算正丁胺-石油醚溶液的摩尔浓度M:

bna

MVchl2M,(11)bna20()ml

滴定时务须仔细缓慢,以防白色烟雾喷出影响滴定结果。

3.2.30.1%指示剂苯溶液配制

称取0.0439g各种Hammett指示剂,以50ml预先经5A分子筛干燥脱水处理的苯溶解后即得各种指示剂溶液。

3.3.滴定操作步骤:

3.3.1测酸强度:

第一步:

将待测样品过100目筛(最好过300目以上)并按要求的活化条件进行活化,置保干器冷却到室温。

第二步:

用活化过的A型分子筛将用做催化剂样品悬浮溶剂的苯进行干燥。

第三步:

快速称量0.1g样品放进透明无色的小试管中,加入约2ml溶剂覆盖,加入几滴指示剂的苯溶液,摇动,观察样品表面颜色的变化;从pK值最小的指a示剂试验起,按pK值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试验。

a

若指示剂呈酸型色,则样品的酸度函数H等于或低于该指示剂的pK,这样,oa其它pK较大的指示剂不用试了。

若呈碱型色,说明样品的酸强度为H>pK,需aoa按pK顺序试验下一个指示剂,直到能使其呈酸型色,则样品酸强度为H?

pK。

aoa例如某固体酸能使1,3,5-三硝基甲苯呈黄色,则此样品为固体超强酸H?

-16.04。

o如某样品不能使亚苄基乙酰苯变色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