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528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docx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

论农村反贫困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

课程名称:

社会政策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一、概念界定和研究的背景意义4

(一)贫困的概念界定4

(二)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4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5

(一)文献综述5

1、国外文献综述5

2、国内文献综述6

(二)研究方法6

1、问卷调查法6

2、其他方法6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可能性分析7

1、当代大学生关注贫困话题、对农村扶贫认可度不高7

2、关注农村贫困并认为城乡差距扩大8

(二)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可能性分析12

(三)基于国家农村扶贫的优惠政策的可能性分析13

四、高校大学生介入农村反贫困政策路径探索14

(一)发展农村知识型经济的同时进行资产建设14

(二)大学生入乡牵引反物质贫困到反文化贫困15

(三)重视社会工作毕业生,运用专业方法反贫18

(四)引进师范生、医学生、心理咨询师,投资农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19

(五)培养乡村规划师,为乡村做合理长远规划20

五、结束语21

六、参考文献21

论农村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

 

摘要:

反贫困一直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主题,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的反贫困社会政策都是“补偿式”“救济式”的,社会政策附属于经济政策,在农村反贫困进程中忽视了对农民自身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心理的疏导等,从而未能克服“贫困文化”。

而当代许多农村孩子进入大学,他们求学若渴,希望改变自己,改变家乡,而城市大学生也很关注农村贫困问题,在就业竞争压力大的今天,向农村进军或许是一条罗马大道,时下国家和政府鼓励大学生进驻农村、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为此,我们可以从高校切入视角,在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建设层面探索发展型社会政策背景下农村反贫困新路径。

关键词:

社会政策、农村反贫困、高校学生、贫困文化

 

引言:

贫困问题居于联合国所列社会发展三大主题之首。

而农村贫困问题则更为突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社会政策建设日见成效的同时,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呈现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贫困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存的多维状态。

本文旨在坚持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前提下挖掘高校学生的力量,论述把大学生和农村反贫困结合的路径探索,为反贫困提供一个新的主体视角。

 

一、概念界定和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贫困的概念界定

“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

”信息时代的今天,贫困依然困扰各国政府,依然是威胁公民生存发展的“刀刃”。

“贫困”最早由经济学研究和定义,经过了不断完善的过程。

本杰明·朗特里最早系统研究贫困,在《贫困:

城镇生活研究》(1901)中他认为贫困是指家庭收入不能维持成员生理需要的开支。

舒尔茨提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

”以上关于贫困的理论均局限在物质层面上,并没有剖析贫困所依附的非经济原因及非经济贫困状态,比如能力、权利、心理等方面的失衡。

世界银行曾指出贫困不仅仅囿于物质范畴,还包括风险和面对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缺乏影响力。

世行在其报告里指出贫困者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能力的人。

贫困理论者开始跳出定义贫困为“物质贫困,收入低下”的思维定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提出能力贫困新指标。

其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对贫困做了更广泛定义。

“人类贫困指的是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健康、长寿、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自尊和他人的尊重”。

阿玛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中引出“可行能力贫困”的概念,他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

(二)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截至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主要表现在:

1、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2011年底扶贫标准的提高使得概念上的农村贫困人口增加到1.22亿。

2013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依然有8249万;2、返贫率高,目前高达15%到20%;3、特困的顽固性。

4、农村教育和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从高校学生角度切入农村反贫困的视角,是对反贫困主体的一种思维创新,除了政府、企业(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等之外,扶贫主体还应包括贫困者本身,贫困大学生不容忽视,也应包括知识分子,城市大学生应当被纳入反贫困队伍中。

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另一方面,契合了发展型反贫困社会政策的研究理论。

徐月宾等指出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可以为我国克服开发式扶贫的局限性提供借鉴。

在农村反贫困中引入高校学生符合“上游干预”反贫困策略。

基于生命周期的反贫困政策视角认为,人前一阶段的生活质量影响甚至决定后一阶段的生活质量。

农村大学生为自身反贫困积累资本,能帮助农村摆脱贫困的代际循环。

社会风险管理理论也是以预防贫困为首要目的,只有预防贫困才能彻底消除贫困。

在贫困农村,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条件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农村大学生在将来由于逆城市化趋势或者政府的农村扶贫项目很可能留在农村,他们将帮助农村扫除贫困文化、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

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进入基层,符合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涵,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公民尤其是贫困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其目的之一是贫困者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和自助自救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入乡可以带去先进观念,促进教育和卫生事业,还能指导农民有效发展特色经济,精准地进行扶贫。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梅志力、吉登斯等提出发展型社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可以和谐发展的,主张提高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强调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融合。

一是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包容性增长、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均能共享发展成果。

注重福利性投资,把福利投放到促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劳动技能、就业水平以及成本低效益高的社会项目上,提升人的隐性资质。

二是强调贫困者的自我主体地位,非盈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及社会各方的合力。

总之,社会政策要以实现人们的独立能力、健康卫生、学习创新、提升自我等为出发点,同时也要防护风险。

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的研究建立在国外发展型社会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

张秀兰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从而构建了我国发展型社会政策某些思路,主张增强整个社会风险预控能力,把“发展”要义日益凸显在社会政策的核心地位。

王思斌则认为当今国际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政策时代,政府需加强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发挥好社会政策这一生产力。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网络问卷,按照推荐的条件,通过互联网形式发放给全国高校在读大学生填写,实时监控填写情况,在调查时间截止后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图表、文字形式的调查报告。

2、其他方法

本文视角为农村贫困治理中对高校大学生的运用,涉及人文学科政策理论,所以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

如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来获取理论和数据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三、高校大学生介入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可能性

从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可能性分析;二、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可能性分析;三、基于国家农村扶贫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可能性分析,得出高校大学生介入农村反贫困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可能性分析

借助问卷星平台共回收了257分有效问卷,填写对象均为各高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男女生分别为123人、134人各占约50%,大四、大三、大二、大一学生比例分别为14.01%、25.68%、34.24%、26.07%,填写对象以湖南省为主涉及21个省级行政单位,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一系列原始数据。

1、当代大学生关注贫困话题、对农村扶贫认可度不高

许多大学生关注贫困话题,彰显了有志青年关注国计民生的良好风貌,他们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正逢投力于我国农村反贫困浪潮的时候,农村扶贫也能成为他们寻梦的契机,超过三分之一学生表示愿意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对于城乡大学生的数量比例,这个比例是较高的,这表明有许多城市大学生也愿意“屈尊降贵”进军农村。

调查问卷第9题你平时关注贫困话题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50

58.37%

107

41.63%

从图中可以看出58.37%的学生关注贫困话题,对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有一定兴趣。

调查问卷第22题你对目前农村扶贫的认可度怎样?

[单选题]

显而易见,对当前我国农村扶贫状况没有感觉或不太认可、不满意的大学生占了调查对象的54%左右,而认可的比例只占到约46%,没有达到一半,这和很多农民的想法一样,这两个群体具有一定共鸣。

2、关注农村贫困并认为城乡差距扩大

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比较关注农村的贫困情况,关注是一种情感付出,这种情感付出经过一系列努力是可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的,发动大学生进入农村,为农民的致富提供建议、进行规划、筹措资源具有情感和动机优势。

调查问卷第13题你认为城市和农村谁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单选题]

从由折线图可以看出73.54%的大学生认为农村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排除农村大学生的真切感受外,城市大学生也对农村贫困问题表示出同情。

调查问卷第12题在你看来,城乡贫富差距的变化趋势如何?

[单选题]

分析可知近70%的同学认为城乡贫富差距在扩大,而不太关注的同学仅占约5%。

3、大多认为自身贫困,且认为贫困给人严重负面影响

绝大部分(78.21%)被调查者来自农村,他们深切体会过农村生活,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城乡的贫富差距,无论是物质还是文化,农村的城镇化道路漫长而遥远。

调查问卷第4题你在校每月生活费范围是?

单选题

调查问卷第7题你家贫困吗?

如果是,主要指?

[单选题]

结合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尽管有61.48%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处于700~1300元的范围,仍然只有23.7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家庭不贫困。

这种结果只能说明一是大学生们对经济有更高的预期;二是存在比自己更高消费的同学,这部分人很可能来自城市。

接下来分析他们对于贫困影响的看法:

调查问卷第15题你觉得贫困带给个人的影响是否严重?

主要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单选题]

调查问卷第16题你认为贫困会给个人带来哪些影响?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造成自卑等不良心理

209

81.32%

导致交际沟通障碍

132

51.36%

不利于学习工作

111

43.19%

限制个人能力和发展

182

70.82%

被贴标签,受到歧视

96

37.35%

促进个人改变自己

156

60.7%

其他

8

3.1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7

分析以上两图可知:

有65.76%的调查对象认为贫困给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其中认为负面影响严重的调查对象占34.24%,超过三分之一,这些负面影响主要是造成自卑等不良心理、限制个人能力和发展、导致交际沟通障碍等。

与此同时有60.7%人认为贫困可能促进个人改变自己,发奋图强,他们具有很强的改变意识。

由此可见,自我贫困的认识归属及贫困影响消极感会激发农村学生改变家乡贫困现实、和自身贫困现状的动机。

综上得出基于调查问卷的可能性,城市大学生出于关注农村的社会责任感和好奇心、同时为了施展自我才华具有前往农村开辟事业的潜在意识;而农村大学生由于自身贫困标签的存在以及贫困“恶劣”的消极影响,有着强烈改变家乡、强大自我的明确意识。

这两种意识中蕴藏着大学生投身农村扶贫事业的无穷可挖掘动机,这些人才将会为农村反贫困注入科技、知识、技能、先进思想、创新思维的新活力。

(二)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可能性分析

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加上此前失业、待业毕业生,该年大学生求职者将多达840万,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约为900万,而每年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还有150万往届生,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据调查,2015年大学生期望月薪降至2500元,创5年来新低,签约大学生的平均实习月薪更是低至1800元。

2015年大学毕业生749万与我国目前应届生创业比例1%的这种对比折射出大学生创业也是一条艰难路。

由此可从两个角度分析大学生进入农村的可能性,一方面我国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岗位需求远大于岗位供给,促使一批大学生转变思路利用国家鼓励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前往农村就业、创业,二是,城市物价高、薪资水平低,环境污染,相比农村优势丧失、劣势突出,为农村“揽才”提供可趁之机。

(三)基于国家农村扶贫的优惠政策的可能性分析

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成城乡的一体化建设,先后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在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大多立志为国为民做贡献。

深入贫困农村一则避开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二则充分享受了国家政策;最重要的是在为农扶贫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三支一扶”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

为促进农村基层农业经济、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扶贫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选调生”计划,从高校选拔优秀本科以上毕业生深入基层工作;“大学生村官”政策,鼓励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

一者培养了接地气、懂基层、爱群众的储备干部;二则加快了基层五位一体建设、活跃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援助西部,进行3年以内的卫生、教育、文化、科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免费师范生”要致力于1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在农村地区任教2年后,具有资格的免费师范生才能在城镇工作。

从2010年起,国家连续三年进行“免费医学生”计划,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其毕业后需进行6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

国家的这些支农政策会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农村扶贫,能够将大学生与农村反贫困有机衔接起来,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体现。

 

四、高校大学生介入农村反贫困政策路径探索

(一)发展农村知识型经济的同时进行资产建设

经济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贫困是贫困的主要含义,脱离了经济扶贫,文化、能力扶贫都是空谈。

城乡贫富差距首先体现在经济水平上,因此高校学生进入农村首先应着手发展农村特色经济。

发展新型经济和知识经济,可以采取直接自助创业或者引导农民发展农业或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形式,增加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增收,高质,安全,从而提高销量和单价,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旅游观光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可以作为农业的重要补充,促进三大产业结构均衡,共同发展。

在此层面,大学生可以提供市场信息、决策方案为农民服务,比如水产专业的大学生则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进行水产养殖,并延长产业链。

农村扶贫中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必要,这一点也可以从调查问卷中大学生的共识上得以验证。

调查问卷第5题你对贫困的首要理解是?

[单选题]

从调查结果看,71.98%的受访大学生对贫困的首要理解是吃穿住行用的不满足状态。

调查问卷第14题你认为城乡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多选题]

从上图不难看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们认为城乡差距的原因中经济差异所占比重最大,高达87.94%。

发展农村经济是一种“开源”,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农民资产建设也是一种“开源”,可以增强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鼓励贫困农民进行住房、教育和产业等方面的投资,资产积累能对其未来稳定、抗风险突发能力、社区参与等产生积极作用。

新加坡公积金完全储备积累制、香港以资产为本的社区经济发展、台湾的家庭发展账户等都能为农村资本建设提供借鉴。

贫困农民通过储蓄形成资本积累,符合党十七大的“财产性收入目标”,让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能增加未来的保障,以防不时之需。

(二)大学生入乡牵引反物质贫困到反文化贫困

贫困文化理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它认为,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内部交流沟通得以强化,从而与圈外相对隔离,形成区别于主流社会群体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并随着狭窄人际沟通的深入而得到固化、强化,制度化,进而封闭自守,维持贫困状态。

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递性,其塑造的贫困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贫困者往往错失脱贫机会,惯性致困。

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于“贫困文化”并不了解。

调查问卷第10题你了解“贫困文化”这个概念吗?

[单选题]

从上图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贫困文化”认识的现状,仅1.6%的人对贫困文化有透彻了解,而完全不了解的人数却占到12.45%,不了解的人数更是高达74.32%。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大学生们关于精神对于人影响程度的看法:

调查问卷第8题你认为哪种贫困状态对人影响较为巨大?

单选题

明显的,49.81%的被访者认为精神贫困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持物质影响巨大者仅占29.57%,远低于前者,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们比较重视精神力量,然而在贫困方面却缺乏对“贫困文化的”了解。

研究者们发现:

贫困表面上是经济性、物质性的;而实际上具有深层社会文化因素。

这种社会、文化或心理的因素长期积淀后就形成落后的心态和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进而形成顽固的文化习俗和意识形态,即贫困亚文化。

之所以要引进大学生,并不仅仅因为能其带来先进的技术,还应看到他们所带来的开放的学术氛围、大胆创新的思想、先进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都有利于养成农民健康的心理、培育农村清新的文化氛围,将“自甘堕落”的文化群体解救出来,做到“扶贫先扶志”。

精神扶贫还应当组织大学生们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从精神上影响人,对“困扰”农民要适时心理疏导,树立其自信心。

(三)重视社会工作毕业生,运用专业方法反贫

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较为成熟,并将其良好地运用于反贫困工作中。

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的方法,以社工组织为依托向贫困群体开展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与此同时提供准确丰富的就业信息。

社会工作者进行的助人交流,还将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克服社会排斥,扫除致贫的文化根源,最终脱贫。

社工扶贫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贫困农村思想观念陈旧、传统思想深厚,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更为缺乏,增长的社工需求和有限的社工供给之间的矛盾迫切要求快速培育农村社工。

而直接从高校中挖掘社工毕业生则是快速获取社工人才的捷径,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必将推动反贫困的进程。

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和科学方法可以调动贫困人口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转向多元化主体方向。

社工和社工机构的运作,在链接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市场组织和民间组织,形成一条扶贫运作链,汇聚合力。

社会工作者运用增能、优势、赋权视角,最大化挖掘农村贫困群体自我优势,使其增强自主脱贫的意识、提升自助能力,克服了“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实现脱贫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社工还能为农民构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其社会资本存量,为扶贫多一份外在保障。

社会工作者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专业方法运用能及时为贫困户排忧解难、纾解压力,这种温暖服务会让其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加了其持续抗贫能力。

第23题你认为哪些群体应当是反贫困的主体?

[多选题]

从图中看,在调查对象眼中政府依然是农村扶贫的主体,但是大学生们对民间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的扶贫主体地位认识不够。

因此引进社工大学生到农村宣传社工助人理念、营造良好文化十分必要。

(四)引进师范生、医学生、心理咨询师,投资农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陆游在其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中提到: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保健等投资形式形成的、依附于人身上的资本”。

通常以教育程度来反映人力资本水准。

人力资本是个人拥有的区别于他人的自我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在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下形成,且被反作用于环境之后会被惯性存储成为自身的资源。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率先突破物质资本的局限,将个人对教育、职业培训、保健以及迁移的投入视为一种投资,这一投资的产出便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损失是我国农村贫困痼疾难治的重要原因,没有健康则丧失扶贫的主体物质支撑,教育不足则会导致扶贫主体的精神动力空缺。

人力资本投资:

其一是要投资于健康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

健康和知识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和医疗的支出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农民反贫困的成效。

其二是要投资儿童和家庭,构建以支持家庭、投资儿童为目标的发展型家庭政策。

高校农村大学生的产生正是上游干预的良好成果,基础教育抓好了,农村孩子才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目前,从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大学生比例偏低并且日益呈下降趋势,这体现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加重。

因此,往乡村派驻师范和医学大学生进行支教、支医,公平分配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最终促进扶贫能力的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布迪厄、林楠和科尔曼等致力于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与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

简而言之,社会资本其实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及其资源。

大学生进入农村后能促进个体间的技术交流、文化沟通,无形之中为每一个分散的个体织造了一张社会关系网络。

打破了农民传统的封闭性,从而充分调动社会资本。

(五)培养乡村规划师,为乡村做合理长远规划

2003年成都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以来,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乡村中蕴藏着巨大的规划需求。

广大高校毕业生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大胆敢闯的作风,如果把这种激情和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将促进农村飞速发展,积极脱贫。

在所搜集的问卷当中有大学生提出了以下建议“做长远规划,为乡村设计建设蓝图。

大多乡村的建设都是自由的,没有长期规划,导致很多建设都是盲目的,不科学的,将来会相互干扰,甚至没几年就要拆除的。

美丽乡村,需要智慧的远景图。

应培养乡村规划师。

”培养乡村规划师不失为一种农村扶贫的创新型举措。

五、结束语

我国农村呈多元贫困状态,农民的可行能力被剥夺,发展机会丧失,发展权利缺失则是根本原因,物质贫困是“衣服的丧失”,文化和能力贫困则是“皮肤的丧失”。

要进行农村扶贫,要做的不是“换衣”,而是要“植皮”。

“植皮”才能焕发生机,才能使农民真正掌握谋生的手段、具有风险意识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在发展型社会政策前提下,从高校大学生切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视角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克服开发式扶贫的局限,实现农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

[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04)  

[3]杨凡,甄贞等.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思考[J] 

[4]姚云云,郑克岭.发展型社会政策嵌入我国农村反贫困路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5]魏留强,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探究[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