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932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docx

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设计

 

王母山风电场工程植被恢复及绿化方案

 

 

一、概况

1、自然环境

华能街津口风力发电站一期工程地处省东北部,松花江与汇流处——三江口南岸,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东北部,距离同江市区约45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32°18′22″~134°7′15″,北纬47°25′47″~48°17′20″,路线所经地带为山岭重丘区,平均海拔在150m~200m。

场址最高峰为街津口山,海拔高度553.3m,山顶呈浑圆状。

山谷南坡地势平缓,北坡陡峭,下临大江。

沿线以柞树、桦树为主。

场区地层分为腐殖土、碎石土层,下伏为玄武岩、陆相碎屑岩类、花岗岩等组成。

华能街津口风电场所在地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初春受冬季季风控制,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受东南季风影响,秋季海洋性暖气团开始南撤,西伯利亚冷空气侵入,冬季高空为西风环流控制,地面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使该地区明显的产生四季差别。

年平均风速7.33m/s,最大冻深2.17m,标准冻结深度为2.15m。

2、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为华能街津口风电站道路及绿化工程。

拟安装风力发电机组67台,全部安装在街津山山脊上。

本段设计的道路工程走行于街津口山脊处,分为主线、A线、B线,全长55.77公里。

本次道路工程其用途是为了安装,维修风力发电机组。

工程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复林措施。

二、生态影响

1、生态影响分析

该工程场址的植被主要是针阔混交林及草本植物,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区域地表起伏较大,风化作用较强,在多风多雨季节里,区域存在土地风化、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项目建设中施工期对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风电机组轮毂地基的施工、公用设施的施工、风电场外道路的修建、临时便道修建等工程,不仅需要动用土石方,而且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及人员活动,这将造成植被破坏、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新增水土流失;同时,项目建设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破坏和暂时性改变原有区域植被、地貌,将对区域现有植被生态环境和景观生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1)合理规划和设计

使项目对土地的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达到最少程度,尤其是合理规划运输路网,根据公路削坡的高度、坡度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护坡形式;公路填坡面做好砌石护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随坡溜弃土石碴,压埋植被,并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树木。

(2)施工阶段

①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

严格按照设计规划的施工程序及机械放置位置来进行施工。

施工围严格控制在规划围,防止施工机械对土壤、植被进行扰动和破坏,并尽量减少大型机械施工,有效的控制占地保护稀薄植被或采用必要的措施保护周围植被。

②料场、临时弃土弃渣,要采取遮挡、苫盖措施,避免产生水土流失和大风扬尘污染。

在林木稠密地段施工,要控制施工场地围;加强施工人员安全防火教育,注意林区防火;规施工人员的行为,严禁砍伐、破坏施工区以外的作物和植被: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生态重建,同时收集、处理施工场地及周边因施工而产生的垃圾与各种废弃物。

③各种施工行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取、弃土(渣)等工程采取先取后弃方式,在取土时,应将表层土皮(10~20cm)保留,待施工结束后,恢复表土和植被;弃土要平整、压实,对取土场的平整恢复责任应在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中予以落实,以减少运营期水土流失和大风天气的扬尘污染,尤其在K12取土场附近有村屯,更应及时、有效做好土地恢复工作。

(3)施工结束

对临时占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和相应的绿化,项目永久占地采取异地还林植草的方式进行生态补偿,以减少风沙化面积,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不利影响。

(4)野生动物保护

项目区域的野生动物很少见,动物主要以小型动物为主,多为鼠、兔类等。

预计工程建成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区动物数量在施工期将减少,营运期将会恢复到原有水平。

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

(5)严格执行区域水土保持设计中提出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

项目在建设、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全面实施将会得到基本控制,即工程施工扰动破坏的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拦渣率达到90%以上;植被恢复率达90%以上,施工区林草植被覆盖率约45%。

总之,风力发电机组的规划布局应严格按照经批复的环评文件要施,如发生原机组点位区域植被繁密或发现保护植物等特殊情况,可有针对性地考虑对点位进行局部调整,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对无法避让的林木尽量采取异地移植;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尽量减少施工占地;挖方时应尽量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以便施工结束后,用表层土进行回填,恢复土壤理性,下层土可用于平整道路;坡地施工时,应在施工后对挖土及时回填,对坡面进行平整,恢复原有植被,防止造成水土流失;进行道路施工时,应严格执行符合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的道路宽度和围,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做好场区的植被恢复工作,对升压站和综合楼区域进行绿化。

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期环境工作,将有效地避免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实现风力发电项目与区域生态环境及景观的有机融合。

 

三、植被恢复及绿化

1、植被恢复生态学原理

(1)天然植被的主要作用

①保持水土和营养;

②防止水灾、旱灾、火灾、暴风雨、虫害;

③防止污染;

④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⑤调节地区与全球气候;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可再生能源等。

(2)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

恢复生态学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的现代生态学分支,其理论已被广泛用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态学所指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植被恢复与植被重建、植被修复、生物多样性恢复以及生物工程治理等都是涵基本相同的词语,它既是一种治理手段,同时也是治理的过程和目的。

“生态恢复”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

人类没有能力去恢复出真的天然系统,但是我们可以帮助自然,把一个地区需要的基本植物和动物放到一起,提供基本的条件,然后让它自然演化,最后实现恢复。

生态恢复的目标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或者说目标是为当地的各种动物提供相应的栖息环境。

“生态恢复”的含义远远超出以稳定水土流失地域为目的种树,也不仅仅是种植多样的当地植物。

(3)天然植被恢复技术

物种框架方法:

建立一个或一群物种,作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这些物种通常是植物群落中的演替早期阶段(或称先锋)物种或演替中期阶段物种。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只涉及一个(或少数几个)物种的种植,生态系统的演替和维持依赖于当地的种源(或称“基因池”)来增加物种和生命,并实现生物多样性。

2、植被恢复及绿化措施

(1)种草措施

根据公路削坡的高度、坡度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护坡形式。

修建风机基础平台时,沿基础的施工场地边坡下方向应设置挡土墙,防止渣土下滑,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对深路堑边坡采用绿化方式进行防护。

草种根据护坡部位的立地条件选取,以当地乡土草种为宜。

①种草护坡:

在路基边坡、排水沟坡埂、弃土场山坡采取种草护坡。

例如:

护坡草坪遮荫地带可选用90%紫羊茅与10%黑麦草混合播种。

草种播种数量为35g/平方米。

其特点:

叶片纤细,致密,根系发达,耐荫,耐旱性强,可粗放管理。

种植方式采用植生网或穴播,株行距0.15m×0.15m,相邻上下两行成“品”字型排列。

②平地种草:

复绿区因地块分散,面积较小,故采用人工撒播种草,草种选用当地耐水湿的草种。

例如:

道路、小地块景观性普通区域可选用70%早熟禾/20%紫羊茅/10%黑麦草混合撒播草种。

草种播种数量为25g/平方米。

其特点:

草坪颜色墨绿,质地良好,可粗放管理。

③草坪养护:

a、灌溉浇水:

让人工草坪生长良好,正常的养护浇水是十分必要的,草坪宜用喷灌系统浇水,对于新建的采取少量多次的浇水方法,尽量避开中午暴晒时浇水,应尽可能安排在早上与傍晚前后进行;对于已建成的成熟草坪,浇水最重要的就是一次浇足浇透,避免只浇表土,湿透的土层至少应该达到10cm以上,在正常情况下,无雨季节每周浇水1~2次。

其中两次浇水对北方草坪来说十分重要,一次是封冻水,一次是解冻水或返青水

b、修剪:

修剪是所有草坪管理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修建的最大优点就是促进禾草进行分蘖,增加草坪的密度与平整度。

草坪修剪的高度、次数常因季节、地区、草种不同而不同,一般草坪修剪遵循1/3原则,第一次修剪在草坪草长到7cm左右时则应进行修剪。

成熟草坪在返青前进行低修剪,可促进草坪提早返青。

当草坪受到不利因素威胁时,要适当提高修剪高度,以提高草坪的抗性。

研究表明修剪频率低的草坪比修剪频率高的草坪粗糙。

草坪修剪高度因不同草种,不同用途而有所不同。

草地早熟禾一般留茬高度为3~5cm,高羊茅为3~6cm,多年生黑麦草为2.5~5.0cm。

c、施肥:

理想的施肥方案应该是在整个生长季节每镉一或两周使用少量的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其中NPK被称为肥料三要素施用氮肥主要是促进草坪的茎叶繁茂生长,施用PK肥则能增加草坪的抗病性。

(2)造林措施

本项目造林工程地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林型采用乔灌带状混交。

造林密度:

乔木林株行距2.0m×2.0m,灌木林株行1.0m×1.0m,乔木穴状整地,灌木扦插,三角形配置,林草成活期采取幼林抚育措施,补植、扶正、培土。

造林施工措施:

①施工程序:

场地清理—混凝土基础及构筑物拆除—回填土—定位放线—挖种植穴—更换穴坑土—施底肥--树木栽植—浇水--养护管理

②场地清理:

清除残土和垃圾

③苗木栽植

选择本地乡土树种一种或几种栽植,具有一定的抗盐碱性和抗病力,能够保证成活率。

④乔、灌木的施工方法

a、行道树的定点放线方法:

行道树要求栽植位置准确,株行距相等,一般情况下要找出道路的中心线,然后用钢卷尺定出中心线,定出行位,约每十株定一木桩。

然后用白灰标出单株位置。

定点时遇下列情况要留出适当距离:

道路转弯处在弯的侧留出50米的空档不栽树;

交叉路口各边30米不栽树;

道路与高压线交叉15米不栽树;

b、刨坑

操作方法:

手工操作:

以定点标记为圆心、以规定的杭径为直径,先在地上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坑底刨松、铲平。

栽植露根苗木的坑底刨松后,最好堆一个小土丘以使树根舒展。

注意事项:

位置准确、规格适当、坑的上下口大小一致;

刨出的表土与底土分开堆于坑边,因表土有机质含量高,还土时先还表土。

在斜坡上挖坑时先铲一个小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挖坑,坑的深度以坡的下口计算。

土质不好应加大坑号,并将杂物筛出清走,遇炉渣、碎石、混凝土等有害物应将坑径加大1~2倍,将有害物质全部清除干净,换上好种植土。

坑槽规格:

见下表

常绿乔木类种植穴规格表(单位:

cm)

树高

种植穴高深度

种植穴宽度

150

50~60

80~90

150~250

80~90

100~110

250~350

90~100

120~130

400

130以上

130以上

胸径

种植穴深度

种植穴宽度

2~3

30~40

40~60

3~4

 

40~50

60~70

4~5

50~60

70~80

5~6

60~70

80~90

6~8

70~80

90~100

落叶乔木类种植穴规格(单位:

cm)

花灌木类种植穴规格表(单位:

cm)

苗高

种植穴深度

种植穴宽度

100

60~70

60~70

150

70~80

7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