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专享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docx
《免费专享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费专享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费专享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
来源:
屈老师范文网
《爱模仿的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们懂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模仿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今天我值早班,世杰的奶奶来送他,笑着对我说:
“张老师,现在世杰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
”我把世杰这段时间的表现告诉了这位大妈,他随即又告诉我,昨天晚上放了学世杰可高兴了,问他为什么,可他就是不告诉我们。
吃完饭以后,他让我们大人在椅子上做好,他来给我们当老师。
他问我们问题,我们不回答,他就生气了,还说让我们的家长来教教我们呢!
说完,这位大妈又兴奋的笑了起来。
看来这个小家伙长大以后想当一名教师啊!
这时,大妈又开口了:
“他问问题的时候很认真的!
可是我们三个大人都没有回答,所以,他就让我们站着,还说:
“谁让你不会了,听听别的小朋友说吧!
”听了大妈的话,我的心里有了很多的感想,虽然这件事对于家长们来说算不了什么,甚至还是一段值得回忆的事情,但我从这件事中找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的在提高,模仿能力也逐渐在加强,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我们要多爱孩子一点,让孩子感到温暖;多关心孩子一点,让孩子感到体贴;多鼓励孩子一点,让孩子感到自信!
我们一个好的动作,一句美的语言会让孩子想用终身,反之,就会换来更糟糕的效果!
《合作游戏》
案例描述
在建构区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搭建活动大多是自己玩自己的。
有的幼儿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像今天的董振豪小朋友虽然手里拿着积木,却在不断地观望其他小朋友,一会跑到浩浩前面看看,一会又跑到涵涵前面问问,总是在询问别人“你建的是什么呀?
”“请问我这个你需要不要?
”“你这块积木好像放的不对吧?
”董振豪在整个活动期间不是观望就是走来走去,因为三番两次的询问总是打断其他幼儿的活动,所也让别的小朋友觉得反感,而到头来自己的搭建活动也都是简单摆弄、浅尝辄止。
指导策略
针对董振豪这样的幼儿较长时间在一个区域无所事事游走和单调重复动作的现象,我想到了创造合作机会让孩子们一起搭建的方法。
自己像幼儿一样进入建构区,边玩边说“哎呀,今天我想搭建一个凉亭,这样夏天人们坐在里面乘凉就不会被太阳晒到,也不会被雷雨淋湿了。
”当我说到这里时,有几个幼儿就被吸引了过来问我:
“你想搭什么样的亭子?
”“老师,是不是像公园里那种凉亭啊?
”“那凉亭那么大,你自己能建造起来么?
”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都有想搭建的欲望,于是我想通过引发讨论的方式对幼儿的合作方法进行指导。
“孩子们,我太需要你们帮助我了,可是你们这么多人一起来会手忙脚乱的,我们一起设计一个方案好不好?
”就这样我们定好了主题和方案,因为有的幼儿经验少,一时不知所措,我们又一起讨论了大家各自擅长的事,制定了分工协作方案。
有的孩子主动提出看图解,而平时乱走乱跑的董振豪小朋友要主动搬运积木,剩下的孩子就负责搭建。
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有事可做,在活动中变得积极主动。
当凉亭搭好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合作游戏让他们感到愉悦和自豪。
案例分析
建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几乎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会被建构游戏深深吸引。
但幼儿在建构区的发展水平因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适宜的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利用同伴资源,引导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是教师隐性指导很重要的策略。
因为同伴之间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介入指导,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共同任务的设置,启发幼儿做出合理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在拼搭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并指导幼儿游戏,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指导幼儿的合作行为,同时对幼儿认真完成任务也有帮助。
通过体验合作可以让幼儿知道,原来几个人的游戏比一个人的游戏更有趣,只有让幼儿在合作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一句不经意间的赞美》
悠悠是班里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交朋友,还胆怯怕事。
因此,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每次区角和户外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玩,看到他这样孤单,我很想去和他交流,可是试了好多次,他都不愿开口讲话,为此我很苦恼。
今天早上的绘画活动,我让孩子们练习画各种图形宝宝,悠悠虽然画的不是很出色,但是他仍然很认真地画。
我悄悄走到他身边,对着他旁边的小朋友说:
“小依依,你瞧,悠悠小朋友画的多认真呀。
”我偷偷看了一眼悠悠,他脸上似乎挂满了笑容,以前的那种胆怯消失了,只见他开心地仰起头对着我说:
“王老师,我会认真把图形宝宝画完的。
”瞬间一股暖流融入我心中,这可是他第一次主动和我说话,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其实,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只有我们善于观察,抓住机会,时常鼓励他们,哪怕只是一句不经意间的赞美,相信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要在饭桌上争吵》
今天一大早,我们班的洋洋妈妈来送洋洋上幼儿园,我热情的和她聊起了洋洋最近的表现。
洋洋的妈妈和我聊了很多,不过,最另她头痛的是孩子的“挑食”。
她告诉我说:
洋洋在家吃东西很少,这不吃,那不吃,不爱吃菜,不爱喝奶,气的我和他爸爸一吃饭就吵嘴,这时就免不了训斥他,他听了里、理都不理索性一点也不吃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听了洋洋妈妈这些话后,我向她提了几点建议:
咱们大人有大人的饮食观,当然孩子也不例外,家长所选择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
这时,家长不要“强人所难”,可采取诱导法:
选好可爱的食品,然后坐下来和孩子边吃边谈,一定要让气氛保持轻松活泼,不要指责他的吃饭习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喜欢上各种食物,千万记住:
进餐是与孩子共处的大好时机,要好好享受它,不要在饭桌上挑起战争!
《请尊重孩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与时俱进。
在幼儿教育中,自认为我是一直尊重幼儿的潜能,尊重幼儿的个性,能运用“尊重”这把钥匙来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锁。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有了深刻的反思。
下午,我班一个孩子在外面走廊里发现了半个馒头,看样子是中午的,于是我在班级询问,没有人承认。
此事让人头疼呀,然后让孩子们围圈站,我说:
“如果你现在承认说明你是诚实的孩子,老师不会责怪你。
”但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便一个一个询问,让孩子们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最后还是没有查到。
我怎么也想不通,猜不到,觉得自己对他们已经很了解,看眼神可以分辨出来的,但是...于是我相信不是他们而是隔壁班,我拿着那个证据去了隔壁班,也没有。
很失落地回教室,这时在教室门口傅英豪靠在桌子旁摆弄衣物,我又随口问道:
“这是你丢的吗?
”他看着我小声说:
“不是。
”我又问道:
“真的?
”然后我看到他留下了眼泪,承认了。
我问他为什么刚才不说,为什么不主动承认错误,他哭着说:
“我怕别人笑话我...”
瞬间我感觉自己错了,不该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他们已经长大了,更在乎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于是我承诺不再提这件事,不会让他成为大家的笑话。
今天也给我上了一课,但愿以后不会再出现了。
《孩子听话就是乖孩子吗》
家长问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常会用这样一句话来问“孩子今天听话了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听话就是“乖孩子”?
不听话就是淘气鬼?
幼儿园面对的是三到六岁的孩子,淘气是他们的天性,孩子的淘气不是件坏事,关键是怎样对淘气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当初老师是一句呵斥的话,也许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对孩子应当宽容些,允许他们淘气些、顽皮些,鼓励他们对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
因为在某些淘气顽皮的背后,往往闪烁着智慧的星光。
所以我们虽然希望孩子听话,但更希望他们要有自己的思想。
小孩子如果太乖未必是好事。
在家事事都听父母的,按部就班按照大人的安排去做,长大以后孩子会十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意识和现代社会中特别强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如果在人格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也就谈不上获得成功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
可能每个教师都有同感,对于聪明可爱懂事但也很调皮的男孩子我们真的是“爱恨交加”,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是一脸的专注;但在他们不感兴趣的活动中他们不但自己不认真参与,而且还会影响别的孩子,他们有时很可爱,有时也会很调皮,如果老师批评了他,他就会乖的一声不吭,或者赶忙讨饶道歉说对不起。
但过不多久他的多动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经常会有孩子来告他的状。
这样的孩子,我们如果用教育、批评的方法去教导他们,效果可能会不是很理想。
如果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去表扬、赞赏他们,他们便会以此为契机,更上一层楼。
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调皮的孩子也有他们好的地方。
如他们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我们就应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
“XX,你真能干,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
如果以后你一直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上课时认真举手,那老师小朋友就会更喜欢你了。
”
对于类似这种表扬鼓励的话语,身为教师的我们可能都已经熟记于心,但用到实际中去的却很少,在实际的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我们可能会以严厉的表情、批评的话语去训斥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每个孩子更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上什么就会显示什么,在他们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们就会闪闪发光。
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
《让幼儿在自信中启航》
刚开课时,我根据周计划表给孩子们上了这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课的内容是折纸气球。
因为以前有过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加之这个折纸挺简单,我用图示加示范讲解的方法,挺顺利地上完了这一节课。
大多数孩子已基本上能折会了。
但课堂上陈一凡小朋友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每次我走到他身边时,他都仰起头可怜的兮兮的说“老师,我不会。
”我对他说“不会慢慢儿学,我不是正在教么?
”可他还是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我不会。
”好像他脑子里已被“我不会”占据了,已没有其他想学和学会的余地了。
陈一凡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认真的孩子,我以为耐心的教他几遍就会了,于是我很认真地教了他几遍,在我的帮助下,他已能折个差不多了,我让他自己折一个给我看时,他又说“我不会”,这时,我已能意识到他说这三个字已经习惯了,在生活中,当他说这三个字时,可能他的父母就可以包办地为他完成任何事情,这样,就使他对别人产生了依赖,从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应当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育他们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
让幼儿从小就树立自信心,在自信中启航,开创美好未来。
《先来后到》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
“老师我们小医院这一组人太多了!
是我们先来的,AA和BB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这一组。
”还没等我说话,AA接着说:
“我好久没玩小医院了,我想在这一组玩。
”原来孩子们是为了争取游戏资格而吵闹,看着大家僵持着,谁都玩不成,我就说:
“要不你们再商量一下,那边的图书区,益智区也不错哦!
”话音刚落,原本小医院组里的CC和DD马上提出他们要去其他组,CC和DD刚走,其他的孩子也都高兴的玩了起来。
这个问题看似圆满的解决了,但是却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CC和DD早就选好了活动区,该退出来的不应该是他们。
孩子们一旦在游戏和交往中出现需要协商和谦让的情景时,让步的总是这几个乖巧的孩子。
长此以往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孩子就应该谦让,而不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活动结束后,我先找来AA和BB告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则要懂得先来后到,我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选择区域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对待幼儿间的冲突教师也不要简单化,要看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有针对性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家长体验当老师》
我班徐犇的妈妈,在班上体验了一次当美术老师,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那天上课的情形至今我仍历历在目。
班上的孩子非常可爱,他们对待客人有礼貌、很热情,徐犇妈妈一走进班级,就有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椅子搬过来邀请她坐,还有小朋友不停地问她渴不渴,要给犇犇妈妈倒水喝,看着孩子们的礼貌行为,我被深深感动着!
犇犇妈妈准备开始上课了,但局面好像有点失控。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犇犇妈妈们的教学内容:
“阿姨是要教我们画大象。
”“不对,是教我们画飞机。
”“教我们画小蜜蜂。
”看到这种情形,我只好出面维持秩序,我问:
“孩子们,想知道阿姨教你们画什么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想。
”“那好,你们只要安静下来认真听阿姨说,认真地看着画,就知道阿姨要教你们画什么了。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逐渐安静下来,犇犇妈妈开始画果树,她随口问:
“大家爱吃什么水果呀?
”话音未落,安静的教室又炸开了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犇犇妈妈有点慌了,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请求我的“援助”,于是我又走到小朋友身边,请他们一个一个回答。
活动继续,小朋友们坐的小椅子从开始的一米远左右,到后来的紧紧把她包围在中间,活动虽然显得有些无计划、凌乱,但孩子们是非常快乐的!
活动结束后,犇犇妈妈感慨地说:
我自认为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但操作起来却跟当初设想的有很大的出入,看来我还是对幼教工作不是太了解,有点想当然。
我问她感觉怎样?
她说了一个字“难!
”并表示当她看到我在陪她上课时,很自然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如此亲昵的师生关系,真让她感慨!
活动后,犇犇妈妈在反思中写到:
“仓促中,一节课结束了。
不敢再提当老师,只能说在儿子的班里和他的老师、小朋友开开心心地玩了一节课,很宝贵的体验。
那天刚巧感恩节,我要把大三班全体小朋友共同完成的《橘子娃娃的家》装裱好,送给辛勤的钱老师、史老师,希望她们会喜欢这份感恩节礼物。
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幅画的橙色和绿色可是我们变出来的哟,怎么变的,回家问问宝贝吧!
家长体验当老师活动结束了,让我们彼此间多了一份理解。
”为家长搭建平台,通过让家长助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幼教工作的艰辛,从而建立互动、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使家长真实体验孩子在园情况和老师工作的情况,换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