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92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6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docx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

编者按:

随着《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出台,我省将从2017级高中生开始调整完善学考选考安排,2015级(现高三)学生学考选考办法保持不变。

2018年高考必考科目语文和数学考试说明内容同去年(外语科目参加全国考试,可参考已出版的相关考试说明)。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考

考试说明

语文

Ⅰ.考试性质与对象

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语文高考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语文高考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和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与要求

语文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与正确书写

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5.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6.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7.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8.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9.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和中外文学作品。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0.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11.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默写(背诵推荐篇目见附录1)

四、写作

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写作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一)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二)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旬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1.语言文字运用

6题左右,约20分。

2.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2则(组),7题左右,约30分。

3.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3则(组),10题左右,约40分。

4.写作

1题,60分。

Ⅴ.题型示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

B.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

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

D.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一项是

A.yìng响应应和应有尽有

B.xǐng省悟省略发人深省

C.zhuó着手沉着不着边际

D.lěi累赘连累长年累月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

B.货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

/兹收订金伍百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

(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

/领衔浙江,独占鳌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

4.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凋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深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A.萃孚(fóu)佳恪(gé)

B.粹负(fú)佳恪(kè)

C.萃孚(fú)嘉恪(kè)

D.粹负(fù)嘉恪(g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7.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恰当的一项是

A.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B.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C.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D.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8.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在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9.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

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

地址、姓名等信息用XX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礼!

店主:

XXX

X年X月X日

10.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

要求:

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

不超过15字。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

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大规模的主宾国活动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版权交易商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各类图书出版现状。

今年的中国展台上有近3000种英文图书展出。

书展推出的中国作品包括《钱钟书英文散文选》和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书的英文版,以及《红楼梦》、《聊斋志异》、《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名著英文版。

伦敦书展落下了帷幕.但书展对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重大推动意义,将留下长远影响。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长期以来,中英文学的交流有点失衡,不对等。

中国读者对英国文学的了解,远比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多,英方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于古典文学,像《红楼梦》等。

中国一般读者,对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直到当代作家作品,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哈利·波特》等都非常了解。

2013年度伦敦书展将于明年4月15日一17日举行,市场焦点主宾国是近年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土耳其。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4月20日第4版“要闻版”,有删节)

(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

12.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

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二、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

(1)一(3)题。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

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

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

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

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

这是不争的事实。

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

“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

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

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

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

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

“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

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

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

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

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本文有删节)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已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3)题。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

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

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

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

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

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

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

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

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

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

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

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

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

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

(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未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3)题。

张柠和格非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对话

张柠:

我觉得,大作家能够通过直觉的力量穿透文明史,并创造一种新的形式。

比如废名,他对文化史的走向和时代精神困境的处理方式,有着非常自觉的观念他具有对整个中国人的文明史和人心的高度洞察力

说到文学阅读,现在大家都这幺忙,我为什么要拿出一个礼拜时间读一个当代作家的长篇小说?

因为你的文字好、故事精彩吗,那我不如去读地球上任何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为什么一定要读你的?

你一定要有那些经典作家不可替代的东西,或者说,你的创作要跟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相关我想要从当代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的阅读中,获得对重大精神现象问题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仅仅期待故事的精彩、语言的精美,后面这种作品,对我而言读不读都无所谓。

现在经常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所谓“新”作家,生物学意义上的年轻,成了他们的文学通行证。

在文学史权威和市场权力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力量他们作品的基本叙事功能没变,变化的是装饰性东西,不是本质,没给文学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元素。

文学创造不是造反,仅靠胆量是不够的。

格非:

你刚才说的这个东西很难得。

废名是一个怪人,我们今天没有怪人,这很可怕。

大家都被规训的东西弄得灰头土脸,没有异己者、他者的力量。

文学是他者的东西,是跟社会异质的东西,文学需要独断的、冒犯性的东西出现。

我认为,没有这样的人格,就不要指望有这样的作品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流行文化,吞噬的力量巨大,恐怕我们还是要重建专家批评,构成某种最低限度的支撑和循环系统。

我们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文学批评的权威。

我倒不担心没有大作家,担心的是文化自身的恶性循环,比谁更肤浅、更庸俗、更孤陋,还以此为荣,这对整个文化艰难的积累是很不利的。

好的东西从来是很罕见的,它需要被人发现、讨论、评价,作为一个新的因素,进入文学结构并产生影响。

我觉得批评应该承担这样的功能。

张柠:

批评和创作的环境都重要,它保护特别独立的一些人,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肯定是不随波逐流的,也肯定是被不随波逐流的批评家发现的,整个社会文化机制里应该鼓励和保护与众不同的东西,创造性的东西。

传统的意识形态制度和正在流行的意识形态制度都在鼓励重复的、流行的、程式化的东西,这种东西是迅速更新换代的速死的东西。

鼓励和发现特异的独立的作家和批评家,特别是年轻一代,是优化文学环境的重要工作。

(节选自《当代文学的精神裂变》,有删改)

(1)下列对废名的认识和判断,不符合对话本意的一项是

A.废名能凭借高度的洞察力通过直觉来穿透文明史。

B.废名凭借应有的力量自觉地解决了时代精神困境。

C.废名是—个不愿被社会驯服得规规矩矩的人。

D.废名是一个能用文学作品表现独断东西的人。

(2)下列不属于“要重建专家批评”的原因的一项是

A.当代一些年轻人作品的基本叙事功能没变,也没给文学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元素,却被称为“新”作家。

B.在文学史权威和市场权力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意识形态制度日渐式微,文学难以显示出他者的力量。

C.部分作家被当代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吞噬,陷入到文化自身的恶性循环中,显得肤浅、庸俗和孤陋。

D.好的文学作品风毛麟角,作为新的因素进入文学结构并产生影响,是需要被发现、讨论和评价的。

(3)概括张柠和格非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共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西湖的风

柯灵

地上的乐园早经失去,人间的天堂都已毁灭……

我们的艺术家常常精通商业三昧:

而商人却总兼有着名士才情。

多谢那一片玲珑心机,如今我们闲情的士女,只要略略破费,在“孤岛”上也得从容地欣赏沦陷了的西子风光了。

哦,这一带木头的雉堞,俨然是杭州城廓,围着一片扰攘与太平。

灵隐古刹也建立在缭绕的脂粉香中了,虽然缺少些参天的古木,四周未凋的绿树,在游客的心里也该有些凉意?

这里是紫霞洞,过去点儿还有飞来峰,人工的堆砌也居然不缺乏丘壑之胜:

小沟里一样浮着游艇,且有着比湖上更加美艳的船娘。

“三潭印月赏中秋”,难得是团圆佳节,先别管世乱年衰,万人失所,我们也得有一夜狂欢。

你看着电炬下的长堤蜿蜓,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