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60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 型 施 工 报 告方块安装.docx

典型施工报告方块安装

专项施工方案

 

龙口南山屺母岛港沉箱预制场工程

方块、卸荷板安装

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二龙口南山

屺母岛项目经理部

主办技术员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1.单位工程名称:

龙口南山屺母岛港沉箱预制场工程

2.专项施工分项工程名称:

方块、卸荷板安装

3、配备船机

苏连海起重船29号:

总长58.5m,型宽20.8m,型深4.08m;300t吊重能力,双钩,全回转趴杆式起重船,甲板可驳载约800t重块体,具备短距离自航下锚能力,船艏2口锚机、船艉3口锚机,共5口锚,锚重5t,钢丝缆,缆长250m。

4、施工概况

4.1直立岸壁长度为125.3m,两侧翼墙长度为17.15m。

主体为方块、卸荷板重力式结构,前沿设计顶高程为4.2m,设计底高程为-5.1m,按照设计要求,前沿预留9cm沉降量。

安装砼方块,钢筋砼卸荷板采用300t起重船吊运安装。

方块共分两层,顶层方块顶标高为-0.1m(预留沉降后为-0.01m),其上安放钢筋砼卸荷板(C30F250)。

出运口前沿顶设计高程为3.25m,设计底高程为-5.1m,按照设计要求,前沿预留9cm沉降量。

安装砼方块共分两层,顶层方块顶标高为0.6m(预留沉降后为0.69m),后方原设计水下砼结构变更为方块结构,共4段,每段底层块长度为5.975m,二层块长度为7.24m。

4.2预制场直立岸壁方块安装共计70块方块,18块卸荷板;其中底层方块包括①(12块,重量126.72t)③(6块,重量111.36t)⑤(8块,重量221.52t)⑦(4块,重量220.73t)共计30块;二层包括②(12块,重量106.56t)②a(2块,重量176.88t)④(8块,重量87.36t)⑥(10块,重量177.12t)⑧(8块,重量132.96t)共计40块;卸荷板X1(12块,重量94.08t)X2(6块,重量82.32t)共计18块。

4.3预制场位于方块安装基床西南侧的顺岸预制场,此预制场靠近安装现场,外边坡朝东北方向,受风浪、冲刷和淤积的影响不大,且边坡坡肩距离坡脚为15m左右,200t以上较重块置于前沿预制,可在300t起重船允许范围内起吊。

5.主要施工工艺及工序

5.1方块、卸荷板出运、安装主要工艺为:

方块安装控制线做点--起重船及载运方驳预制场前沿就位—方块、卸荷板出运(吊运上船)--起重船及载运方驳基床就位—方块、卸荷板安装---下一轮出运及安装---卸荷板安装后沉降位移观测。

5.2施工工序及方法

5.2.1安装前由潜水员检查基床是否回淤沉积物,如有过厚回淤或成块具有可塑性淤泥,应及时清除。

5.2.2控制做点:

①安装底层方块,在基床上于边线的外侧距边线的一定距离(一般为10-15cm)设控制线,控制线由混凝土小方块及在其上拉的线形成,前沿控制线按每个沉降段设2-3个混凝土小方块,其余翼墙、出运口后方亦设2-3个小方块。

埋设小方块时,在陆上用全站仪定位,在船上用垂球引点,先粗定位埋设混凝土小方块,后细定位在小方块上木板上钉铁钉。

②安装上层方块,可按下层方块偏位情况和错牙允许值,进行控制。

具体见下页附图。

5.2.3出运时,起重船就位在预制场前沿下后锚,带好边缆及抽心缆,缆绳系在方块上,注意方块边角要用护边防护,避免缆绳对成品方块造成损伤。

起重船吊运方块上船,注意起重工专人指挥,手势、号令要清晰明确,并由工人持靠球防护周围方块,避免发生磕碰;为避免方块砸坏甲板,船甲板上需设楞木或楞木上加铺木板,也可采取在甲板表面铺设砂土进行防护。

起重船预制场就位示意图(注船艏抽心缆为卷扬机上带尼龙缆上)见下图:

5.2.4方块吊起前,应清扫方块顶面的杂物,并应在吊起时检查底部是否有粘底现象,如有,应凿除、铲平,避免方块安装不平稳。

5.2.5完成方块载装后,起重船到安装方块基床处就位(此时已完成做点)安装时,300t起重船与方驳协调站位,由专人指挥吊机起吊、安放方块。

潜水员水下叫钩,控制方块安装位置、质量,并每次做好方块安装记录。

安装时,起重船从方驳吊取方块,移至距安装位置4~5m处松钩,使方块下落至其底面距基床顶面约1.0m左右再移船至方块安装位置,松钩使方块下落至距基床顶面0.2m处,由潜水员根据控制线,指挥起重船就位、松钩安装。

安装底层第一块方块时,方块的纵横两个方向都无依托,为达到安装要求,并且避免因反复起落而扰动基床的整平层,一般是在第一块方块的位置先粗放一块,以它为依托精确安装第二块方块,再以第二块方块为依托,重新吊安第一块方块。

潜水员检测缝宽、错牙和偏位,合格后摘除马腿(或卡环),起重船退船去吊方块,进行下一方块的安装。

5.2.8考虑到方块预制场采用直接吊装工艺,不采用方块陆上倒运等工序,故安装时严格按照安装顺序进行安装,避免因安装顺序混淆导致方块出运受阻,具体安装顺序图及预制场方块布置图见最后附页。

5.2.9考虑到基床倒坡及后方回填侧压力对直立岸壁的影响,卸荷板安装时,实际安装控制线预留10cm偏移量(码头前沿线向后沿偏移10cm)。

具体见附图:

5.2.10方块安装出水后、特别是卸荷板安装出水后,要定期进行沉降偏移观测,及时掌握数据。

6.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要求

6.1质量标准

6.1.1方块的型号和质量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6.1.1.1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应有严重缺陷。

6.1.1.2预制构件应标明构件型号、生产日期等标志。

6.1.1.3混凝土构件顶面应抹压密实、接茬平顺。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构件出场质量证明文件并观察检查。

6.1.2构件安装前应对基床进行检查,基床面不得有回淤沉积物。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测量或潜水检查记录。

6.1.3方块和卸荷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1

临水面与施工准线偏差

方块

50

逐件检查

2

用经纬仪测量

顶部两角

卸荷板

30

2

相邻方块临水面错台

30

1

用钢尺测量,取大值

3

相邻方块顶面高差

30

1

4

砌缝宽度

15

逐层逐段检查

1

注:

①H为结构高度,单位为mm;

②砌缝宽度是指与设计平均缝宽的偏差值;

6.2施工规范

6.2.1安装底层方块,其底面与基床面倾斜度应一致;

6.2.2多层方块安装,应在基床面设置准线,以控制方块的位置。

安装宜分层、分段,采用阶梯型安装;

6.2.3对多层方块的底层或安装后不露出水面的构件应符合其位置及标高。

7.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及危险源辨识

7.1主要危险因素

7.1.1水上作业(存在溺水,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风险);

7.1.2起重船作业(船损,溺水,起重伤害、锚缆伤害等风险);

7.1.3起重作业(指挥不当或手势混淆导致起重伤害、吊索吊具老旧带伤导致断裂、吊运重物避让不当导致伤害)

7.1.4交通船(存在船舶碰撞、船损、人员拥挤导致溺水等风险)

7.1.5船上卷扬机、缆绳防护警示不到位(存在机械伤害等风险)

7.1.6船舶上油料存放(灭火设施不完备,可能导致船舶火灾事故的发生)

7.1.7船舶上救生设施不完备(可能导致人员在发生落水时救援不及时而溺水);

7.1.8潜水员作业(潜水通讯不通畅可能导致方块对人体挤损、其他船舶及其锚缆对潜水作业区的避让、潜水员装备检查不及时导致下水出现意外);

7.2主要环境因素

7.2.1噪声污染:

施工机械作业噪声过大,影响施工人员和周边人员。

7.2.2环境污染:

船舶的油污排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未按规定处理。

7.3安全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7.3.1施工人员根据防护的危险、危害因素和危险、危害作业类别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劳动手套、防寒服、雨衣、胶鞋、救生衣、安全带、安全帽、手灯等)。

7.3.2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及安全要求;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7.3.3施工人员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定时进行安全教育。

7.3.4严格执行“三必须,五不准”规定,尤其注意不得在作业时间喝酒,甲板上走动不得穿拖鞋。

7.3.5水上作业时所有施工必须佩带救生衣,岸边或者船舶上配备必要的绳索保证人员落水后及时进行施救。

7.3.6方块吊起运转范围半径内禁止人员入内;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救生衣,戴安全帽,施工区旁防止警示标志物,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

7.3.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灯光,保证现场视线清晰;

7.3.8船上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救生器材,以备应急。

7.3.9通讯系统要保持状态良好,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与项目部取得联系。

7.3.10方块吊运装载上船时,注意使用垫木进行船体保护,避免船损.。

7.3.11定期检查吊装索具、吊点,如有损伤、老化,及时更换。

7.4环境保护措施和注意事项

7.4.1加强对施工人员环境保护的教育,遵守《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要求。

7.4.2船舶的油污不得擅自排放到海里;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按照当地相关要求执行。

7.5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作业过程中发生生产事故时,目击者要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拨打120急救,同时实施现场救援。

7.5.1机械施工(挖掘机、装载机)伤害现场处置措施

7.5.1.1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机械作业,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通知现场急救中心,以及拨打“120”等社会急救电话。

报警时,应注意说明受伤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7.5.1.2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在组织进行应急抢救的同时,应立即上报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7.5.1.3由现场人员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7.5.1.4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

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

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袋周围放在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7.5.1.5受伤人员出现肢体骨折时,应尽量保持受伤的体位,由现场医务人员对伤肢进行固定,并在其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抬运,防止因救助方法不当导致伤情进一步加重。

7.5.1.6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或人工呼吸。

7.5.1.7事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或造成群体性事件时,必须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必要的支持和救援。

7.5.1.8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配合上级和当地政府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7.5.2人员坠落处置措施

7.5.2.1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出血,应先止血后固定。

可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衣物(如汗衫、毛巾手绢等)填塞伤口、包裹外露骨折端后外加绑带(或衬衣两袖、两裤腿)加压后固定。

7.5.2.2肢体骨折应用夹板、木棍、扁担、竹竿等固定物超过上下两关节固定。

如果一时无法找到固定物,可将受伤上肢与胸部、下肢与健侧下肢一并捆绑。

这样可以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造成继发性神经、血管损伤,同时可减轻(7.5.2.1、7.5.2.2)疼痛。

7.5.2.3疑有颈、胸、腰椎骨折的伤员,应由4~5人同时、同方向、平行搬运,使伤者平卧于硬质担架、木板(门板)上,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物)垫好以防颈部左右转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