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196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docx

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现状

關於《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的研究現狀

陳建新、李華兵:

《〈共產黨宣言〉的統一戰線思想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陳夢焦:

《〈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周年》,《電大教學》,1998年第6期。

陳先達:

《〈共產黨宣言〉與當代中國》,《高校理論戰線》1998年第4期。

董小龍、段建海:

《當代中國的〈共產黨宣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高放: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學習與探索》,1983年第1期。

韓雲川: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人民日報》2006年6月19日,第7版。

韓雲川:

《〈共產黨宣言〉是怎樣傳人中國的》,《四川統一戰線》,2006年第7期。

賈麗豔: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探幽》,《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李鳳蘭: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85年S2期(增刊)。

李中興:

《〈共產黨宣言〉及其對後人共產主義信仰的影響》,《理論前沿》,1998年第8期。

牟豔娟:

《論〈共產黨宣言〉基本思想在中國的當代意義》,《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12卷第5期。

龐培法、丁桂田: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龐培法: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及其在中國的傳播》,《黨的生活》1999年第1期。

沈駿:

《關於〈共產黨宣言〉早期在中國的若干史實》,《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2期。

史求實: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影響》,《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孫玉祥: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出版》,《新聞出版交流》,2003年第4期。

汪佩偉、李照增:

《一九一九年〈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五期。

王列平:

《二十世紀〈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始末》,《黨史縱橫》,2007年第2期。

吳志葵: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巨大影響》,《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底1期。

曉雨: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小史》,《社會主義研究》,1982年第3期。

謝志紅:

《論〈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的影響》,《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15卷第1期。

楊惠卿:

《〈共產黨宣言〉在現代中國》,《棗莊師專學報》1991年第3期。

楊榮華:

《中譯本〈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史〉、〈階級鬥爭〉出版時間訂補》,《史學月刊》,1983年第4期。

張紅蘭: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介紹與傳播》,《黨史天地》,2002年第10期。

25、朱國明:

《〈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是怎樣誕生的》,《檔案與史學》,2004年第5期。

 

關於《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研究之觀點摘要

 

一、《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過程

(一)十月革命前的傳播(19世紀末20世紀初)

最早介紹《宣言》的是改良派在上海籌辦的廣智書局於1903年翻譯出版的《近世社會主義》一書。

此書四次提到《宣言》。

在我國最早正式開始介紹和翻譯《宣言》的,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

革命民主主義者孫中山……作為第一個中國人第一次讀到了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雄篇宏論,眼界大為開闊,並且督促留學生研究《宣言》等書。

……孫中山雖然,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但是確實從《宣言》等書吸收到營養,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在孫中山的鼓舞和推動之下,由剛滿二十歲的青年革命者、當時激進思想的先鋒朱之鑫撰寫了《德意志革命家小傳》,署名蟄伸,發表於1905年11月26日出版的《民報》第2號。

他在這一篇記敘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生涯時第一次介紹了《宣言》的寫作背景、中心思想和歷史意義,還譯出了該書的第五段話和第十二章的十條綱領全文。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對《宣言》的扼要介紹和具體瞭解。

在《民報》上介紹《宣言》的,除了朱執信之外,還有著名革命民主主義者宋教仁和葉夏聲。

1906年6月發行的《民報》第5號上發表一篇長達一萬一千二百多字的《萬國社會黨大會略史》一文。

此文是根據日本社會主義者大杉榮發表在《社會主義研究》創刊號上的同名文章編譯的,譯者宋教仁隊員為略加修改後,署名舅齋發表。

……作者贊同《宣言》中所闡發的社會主義,而不贊同無政府主義。

1907年12月出版的該刊(《天義報》——摘錄者注)第13-14期合刊上刊登了《女子革命與經濟革命》一文,文後譯載了《宣言》中批判資產階級婚姻制度的幾段內容。

1908年1月15日出版的該刊第15起上登載了民鳴翻譯的恩格斯於1888年為《宣言》英文版寫的序言全文。

……1908年3月15日出版的《天義報》第16-19期合刊上登載了《宣言》前引和第一章全文。

革命派中的井易幕於1908年2月以陝西留日學生中的同盟會會員為核心,在東京創辦了《夏聲〉雜誌。

在他的直接領導下,該刊曾三期連載《二十世紀之新思潮》一文,對《宣言》和《資本論》的主要內容也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

1912年中國社會黨紹興支部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雜誌第2期發表了《社會主義大家馬兒克之學說》(煮塵重治作、勢伸譯述)一文。

文中除緒論和傳略外,重點介紹了《宣言》和《資本論》二書的概略。

對《宣言》一書的概述近三千字,重點是介紹其階級鬥爭的思想和第二章末尾的十項綱領。

評價:

總之,在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宣言》曾經得到初步介紹和片斷傳播,翻譯發表過其中若干段落和部分章節。

一般說來,《宣言》都是某個國家形成現代工業無產階級、開展初步工人運動的基礎上由一些初步具有共產主義世界觀的革命知識份子開始傳播的。

可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則另有自己的特點。

當時中國的工業無產階級剛處於形成過程中,還不具備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條件。

領導民主革命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主要是從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理論中尋求救國救民之道。

然而,二十世紀之初已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洪流洶湧澎湃從歐美沖向東亞日本之際。

在這種國際背景下,所以戰鬥在第一線的中國激進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在主要輸入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理論的同時,也夾雜著介紹一些馬克思主義,尤其是片斷介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宣言》,甚至對《宣言》抱同情、支持的態度,有的人還試圖從《宣言》中吸收營養,用以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

當然,有的人介紹《宣言》別有用心。

不管怎樣,由於種種的局限性,他們不可能接受《宣言》的基本觀點,以致也沒有出版《宣言》的中文全譯本。

但是,正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使《宣言》在我國得到最初的片斷的傳播,這一歷史事實和歷史功績卻是應該加以充分肯定的。

—高放: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學習與探索》,1983年第1期。

從1899年2月到4月,上海基督教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連載了由李提摩太節譯、蔡爾康撰文題為《大同學》的文章。

此文為英國哲學家基德《社會進化論》一書的前三章,同年5月全部譯出並由上海廣學會出版,書名為《大同學》。

文章首次提到“馬克思”、“安民新會”(即“社會主義”)及《共產黨宣言》的一段文字。

文章寫道:

“以百工領袖著名者,英人馬克思也。

”(說馬克思是英國人有誤)然後又寫道:

“馬克思之言曰:

糾服辦事之人,其權籠罩五洲,突過於君相之範圍一國。

”這裏援引的就是《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話,現在的譯文是: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

第一個為尋求救國真理而閱讀《共產黨宣言》的是孫中山。

1896年10月,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失敗,流亡到倫敦並居住近一年。

這期間,他常常到大英博物館研究歐洲社會革命。

在這裏,他第一次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並學習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這對他形成三民主義起了重要作用。

在孫中山的影響下,許多留學生向國內介紹了馬克思主義著作。

1903年2月,馬君武在《譯書彙編》第二卷第11號發表《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一文。

文章明確寫道:

“馬克司者,以唯物論解歷史學之人也。

馬氏嘗謂階級競爭為歷史之鑰。

”顯然,這是對《共產黨宣言》思想的概括。

同年3月,上海廣智書局出版(日)福井准造著、趙必振譯的《近世社會主義》,書中多處提到《共產黨宣言》,並稱之為“一大雄篇”等。

1905年11月,朱執信在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第2卷上發表《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一文,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及《共產黨宣言》的寫作背景、基本思想和歷史意義。

1906年6月,宋教仁在《民紹了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歷次代表大會的情況,並指出《共產黨宣言》的思想是“萬國社會黨之大主義”。

在1907年,劉師培妻子何震在東京創辦無政府主義派的雜誌《天義報》。

在同年10月30日刊出的“新書預告”中,有“《共和黨宣言》”即《共產黨宣言》;後來又摘錄刊登了《共產黨宣言》第二章中關於家庭、婚姻制度的論述;1908年1月15日,第15卷上刊載了民鳴翻譯的恩格斯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寫的序言,並再次登出《共產黨宣言》等新書預告,以後又多次刊登。

到辛亥革命前後,《共產黨宣言》還有一些點滴介紹,但高潮已過。

評價:

縱觀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段時期,是中國大動盪的時代。

為了找到救亡圖存的真理,先進的中國人做了各種嘗試和理論選擇。

《共產黨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就是被當作西方哲學的一支點滴傳入的,而傳播者多是資產階級先鋒戰士。

這些人多在海外留學生中間及上海一帶,多用文言文,對《共產黨宣言》的理解還相當膚淺。

總之,這一時期《共產黨宣言》思想的傳播尚屬舊民主主義革命範疇。

—賈麗豔: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探幽》,《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相類似的論述十月革命前《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的論文還有:

1、吳志葵: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巨大影響》,《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底1期。

2、史求實: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影響》,《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3、張紅蘭: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介紹與傳播》,《黨史天地》,2002年第10期。

4、龐培法: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及其在中國的傳播》,《黨的生活》1999年第1期。

5、王列平:

《二十世紀〈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始末》,《黨史縱橫》,2007年第2期。

6、朱國明:

《〈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是怎樣誕生的》,《檔案與史學》,2004年第5期。

(二)五四運動前後的傳播

在五四運動爆發前夕,即在1919年4月6日出版的由李大釗、陳獨秀主編的《每週評論》第16號上“名著”專欄中發表了署名舍我摘譯的《共產黨的宣言》。

在1919年五四運動高潮之中,李大釗主編的北京《晨報》副刊和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月刊同時開闢了“馬克思研究”專欄。

《晨報》副刊從5月5日至8日連載了日本河上肇作、淵泉譯的《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一文,《新青年》第6卷第5號上還加以轉載。

此文摘錄介紹了《宣言》第一章,……

李大釗在《新青年》第6卷第5、6號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其中五、六部分摘譯了《宣言》關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階級鬥爭推動社會歷史發展以及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等重要論述。

這篇中國人自己第一次闡發《宣言》基本思想的宏文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

1919年北京大學經濟系學生李澤彰從英文譯出了《宣言》全文,題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在11月出版的《國民》雜誌第2卷第1號上先行發表了第1章,原擬分期連載。

可為何死屬於資產階級右翼的胡適教授把他找去,對他說:

“你快畢業了,譯出《共產黨宣言》,畢業後你還做不做事?

若要做事就不要再登下去!

—高放: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學習與探索》,1983年第1期。

還在五四運動前夕,國內一些報刊上就刊載了介紹馬克思生平和學說的文章。

1919年3月25日,譚平山在《新潮》第1卷第5號上發表了《“德莫克拉西”之四面觀一文,介紹了《宣言》的部分內容。

該文主要從政治、經濟、精神和社會四個方面,考察“德莫克拉西”即“民主”的歷史發展,論述了民主在上述四個方面的聯繫,介紹了一些社會主義流派。

4月1日到4日,在國內影響較廣、發行量較大的北京《晨報》上,又刊載了署名淵泉的《近世社會主義鼻祖馬克思之奮鬥生涯》的文章。

文章主要介紹了馬克思奮鬥的一生,熱情頌揚了馬克思的“堅忍不拔之決心,獻身救世之精神”,勉勵青年人“當知所以自奮矣”。

文章表示:

“吾儕深信馬氏學說,乃現代萬惡社會之唯一療法”。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高的評價《宣言》說:

“1845年1月,”馬氏乃移居比京(指布魯塞爾——引者),前後凡三年。

而歷史上學問上最有價值之《共產黨宣言》(CommunistManifesto),即起草與此,一八四八年二月十四日發表於世,時馬氏“年僅而立”。

這又是作者對馬克思和《宣言》的讚美。

緊接著,李大釗、陳獨秀主辦的《每週評論》,於4月6日在該刊第16搞好的名著介紹欄裏,發表了署名“舍”(即成舍我)的摘譯文章《共產黨的宣言》。

文章摘譯了《宣言》第二章末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基本任務的三個戰略步驟和十大綱領的全文。

成舍我的這篇文章,肯定了《宣言》在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重要地位,並突出地介紹了馬克思關於階級鬥爭的學說,這就在客觀上為即將到來的五四運動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

5月5日到8日,刊登了日本河上肇著、淵泉譯的《馬克思的唯物史觀》。

這篇文章是五四時期中國人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學說的重要讀物之一。

文章指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的“比較有系統的東西”,主要是在1848年的《宣言》和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裏。

所以文章“先從《共產黨宣言》說起來”先後翻譯了《宣言》的引言和第四章最後一段話,……

到了8月,年僅19歲的青年學生張聞天,寫了《社會問題》一文,連載於8月19日到21日的《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第50、51號上。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也翻譯了《宣言》中的十大綱領。

這樣,張聞天成為十月革命以來,繼譚平山、成舍我之後公開介紹《宣言》中十大綱領的第三人。

此有,9月份問世的由李大釗主編的《新青年》第6卷第5號,使一個“馬克思研究專號”,刊登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劉秉麟的《馬克思主義傳略》和源泉的《馬克思的奮鬥生涯》等文。

這是當時對《宣言》進行的集中介紹。

與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幾乎同時問世並堪稱其姊妹篇的,還有楊匏安的《馬克思主義——一稱科學主義》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發表,標誌著楊匏安由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

楊匏安和李大釗,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最早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宣傳《宣言》的基本思想,這就成為中國一代馬克思主義者誕生的起點。

1919年11月,除了發表楊匏安的文章和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下半部外,北京《國民》雜誌第二卷第一號譯載了《共產黨宣言》第一章的全一文,譯名是《馬克思和昂格斯共產黨宣言》,譯者是北京大學的學生李澤彰,……

這裏特別指出的是,1919年在介紹《宣言》的人士中,除了上述人物外,還後在上海的中國國民黨人。

……胡漢民的《唯物史觀批評之批評》是比較有名的一篇。

……多次提到並十分推崇《宣言》。

評價:

從本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思想家對《宣言》進行片面介紹開始,《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

1919年中國人對《宣言》的介紹,在《宣言》傳播史上開闢了一個新的階段。

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的歷史上,1919年寫下了光榮的一頁。

—汪佩偉、李照增:

《一九一九年〈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五期。

隨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我國五四運動的掀起,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為中國先進分子的思想武器,《共產黨宣言》的傳播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這一時期,最早以馬克思主義者的立場介紹《共產黨宣言》的是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

1918年底,李大釗在慶祝歐戰勝利的演講中就提到了馬克思主義及《共產黨宣言》的思想,並第一次在中國運用階級鬥爭的觀點深刻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他說,此次戰爭是帝國主義戰爭,中國人不應對帝國主義抱有什麼幻想;在一戰中真正勝利的是俄國社會主義革命,這才是20世紀的新潮流,是中國的希望。

實際上,李大釗研究和宣傳《共產黨宣言》還要早些。

1917年冬,他應聘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此後他迅速在進步青年中開展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為此,大量擴充了圖書館的馬克思主義書籍,包括外文的馬克思主義書籍。

他還與北京大學教授高一函等發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團體,為迷惑當局,把馬克思說成是與馬爾薩斯相似的“馬爾格士”,把研究會叫做“馬爾格士學說研究會”,對外稱研究馬爾薩斯人口論。

1918年2月,李大釗又與北京大學教授陳獨秀一起創辦《每週評論》,1919年4月6日,該刊第16號發表《共產黨宣言》第二章的最後幾段文字,包括十大綱領全文,標題是《共產黨宣言》,譯者署名舍。

1919年5月5日至8日,李大釗主編的北京《晨報》副刊連載(日)河上肇著、淵泉譯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一文;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同時於第六卷第5號轉載。

文章摘譯了《共產黨宣言》第一章。

李大釗還在同年5月、11月出版的《新青年》第5、6號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該文在當時馬克思主義傳播中起了很大的啟蒙作用。

同年11月,北京《國民》雜誌第2卷第1號刊載了北京大學經濟系學生李澤彰從英國譯出的《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全文,譯名是《馬克斯和昂格斯共產黨宣言》。

總之,在“五四運動”時期,《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得到了空前廣泛的傳播,並作為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的指導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重要內容在傳播。

傳播以北京為中心,涉及到國內廣大地區。

因此,這一時期《共產黨宣言》思想的傳播已經屬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範疇。

—賈麗豔: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探幽》,《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相類似的論述五四運動前後《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的論文還有:

1、吳志葵: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對中國共產主義運的巨大影響》,《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底1期。

2、史求實: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影響》,《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3、張紅蘭: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介紹與傳播》,《黨史天地》,2002年第10期。

4、龐培法: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及其在中國的傳播》,《黨的生活》1999年第1期。

5、龐培法、丁桂田: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6、王列平:

《二十世紀〈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始末》,《黨史縱橫》,2007年第2期。

7、韓雲川:

《〈共產黨宣言〉是怎樣傳人中國的》,《四川統一戰線》,2006年第7期。

8、曉雨: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小史》,《社會主義研究》,1982年第3期。

9、朱國明:

《〈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是怎樣誕生的》,《檔案與史學》,2004年第5期。

10、沈駿:

《關於〈共產黨宣言〉早期在中國的若干史實》,《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2期。

11、楊榮華:

《中譯本〈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史〉、〈階級鬥爭〉出版時間訂補》,《史學月刊》,1983年第4期。

(三)五四運動以後到建國前的傳播

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第一個完整的中文譯本終於問世。

1919年6月,陳獨秀因在北京街頭散發《北京市民宣言》遭到當局迫害,已經無法在北京立足。

1920年初,李大釗護送陳獨秀離京。

陳獨秀決定先到天津,再去上海。

兩個人商定,要在中國籌備建立共產黨。

這就是“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佳話的開始。

為做建黨的理論準備工作,陳獨秀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去一本英文版《共產黨宣言》,準備翻譯成中文。

當時戴季陶在上海《星期評論》社做編輯工作,有一本日文版的《共產黨宣言》。

陳獨秀到上海後,便與戴商定,將這兩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提供給在浙江一師任教的陳望道,讓他譯成中文並準備在《星期評論》上發表。

在1920年3~4月間,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譯完,然後到上海準備發表,但他到上海的第二天《星期評論》停刊了。

應陳獨秀之約,他參加了《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當時,陳獨秀、沈雁冰、李達、李漢俊、陳望道等經常在一起討論馬克思主義和建黨問題,於是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後來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內部也叫共產黨,陳獨秀是書記。

研究會想出版《共產黨宣言》,但缺少經費。

就在這時,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和俄籍華人揚明齋經李大釗介紹來到上海與陳獨秀商談中國建黨問題。

當他們知道《共產黨宣言》出版遇到困難,便資助研究會在上海拉裴德路(復興中路)成裕裏12號建起了名叫“又新”的小型印刷所。

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完整中文譯本終於在此問世。

《共產黨宣言》中譯本一經出版,就受到中國先進分子的熱烈歡迎。

該譯本當時只印千餘冊,很快就贈售一空。

1920年9月,又作第二次印刷。

在20-30年代,《共產黨宣言》中譯本曾經一再翻印,廣為流傳,對中國革命影響很大。

—賈麗豔: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探幽》,《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這一年(1920年——摘錄者注)8月,上海社會主義研究會作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鐘”出版了他(陳道望——摘錄者注)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在中國出版的這部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的第一個全譯本。

……由於它切合當時廣大仁人志士探求救國救民新路迫切需要,所以不斷重印再版,廣為傳播。

……到1926年5月,此書已經印了17版。

可以說,此書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為黨的成長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為我國培養了一整代馬克思主義者。

我們黨的主要領導人大都從學習《宣言》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並通過《宣言》努力廣為傳播馬克思主義。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秘密發起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新青年》和新出版的《宣言》中譯本等革命書刊就成為研究會的主要讀物。

研究會在一份通告中曾想會員和進步青年推薦中文書籍二十多種,其中首要的就是《宣言》。

毛澤東談到自己如何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時說過:

1920年間,“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這三本書是:

《共產黨宣言》,陳道望,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

1920年夏天,任弼時、肖勁光等六個人經湖南俄羅斯研究會介紹到上海加入工讀幫助校,主要學習俄文,準備到俄國勤工儉學。

劉少奇當時是這個團體的負責人之一。

每個星期日專學馬列主義理論,一般都是請人作報告。

經常來這裏講課的是陳道望,他主要是將他翻譯的《宣言》的基本思想。

周恩來早在1928年日本留學期間就嚮往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1919年他從京都大學經濟系主任河上肇教授創辦的《社會問題研究》半月刊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並瞭解《宣言》一書。

朱德就是這時在德國讀到《宣言》的。

……正是學習《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使朱德“認識了歷史發展的規律,結合其他的研究和經驗,我就找到了了解中國歷史——過去和現在——的一把鑰匙。

在黨的領導下,由於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宣言》很快就傳遍我國南北城鄉。

……到1926年革命高潮時。

就參加革命隊伍的許多青年迫切要求學習革命理論。

這時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主辦的《中國青年》雜誌曾經提出“革命青年必讀的書十種”,《宣言》就是其中一種。

僅是平民書社從1926年1月至5月就翻印了是次。

7月北伐戰爭開始後,《宣言》印得更多,隨軍散發。

好多人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