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464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历史事件类四.docx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历史事件类四

阅读与鉴赏历史事件类四

语文2018.1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题文)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鄙(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小题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3.(小题3)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答案】

1.2.B

3.【小题2】A

【小题3】【小题3】D

【解析】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本题中,B项,“越国以鄙远”中的“鄙”如解释为“边邑”,在语法上是错误的,句中的“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远地,远处的国家”,这就意味着“鄙”后带了宾语,而“鄙”本是名词,意思是“边邑”,此处是名词意动,意思是“把……当做边邑”。

故选B项。

3.【小题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这是考查“以为”的意思,“以为”在古文中有如下意思,如“认为”“把……当作”“认为……是”“让……担任”“任命……担任”等。

本题中,A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以为”应为“以之为”,意思是“让……做”“把……当作”。

BCD三项中的“以为”都是“认为”之意。

故选A项。

【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①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对……有恩;“许”,答应;“朝”“夕”,名词做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第②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使……成为疆界;“肆”,延伸,扩张;第二个“封”,疆界。

A项,“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的主语应是“晋国国君”,且“许”意思是“答应”。

B项,“已经”一说不当,“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不当,应该是“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C项,“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错误,故选D项。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俦、叔刘。

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

“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

“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

“无之。

”姜曰:

“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

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飨,置璧焉。

公子受飨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对曰: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其何以报君?

”曰:

“虽然,何以报我?

”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藁键,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日: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

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违天,必有大咎。

”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

奉匾沃盥,既而挥之。

怒,曰: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

他日,公享之,子犯曰:

“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

”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赵衰曰:

“重耳拜赐!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节选自《左传》)

[注]①校:

较量、对抗。

②廧咎如:

狄族的一个部落。

③唐叔:

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封于唐,其子改国号为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B.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C.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D.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

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B.古代称兵车,四马车为一乘。

“有马二十乘”说的是有马20匹。

C.“诸侯”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

D.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成语“退避三舍”就出自本文,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在国内大乱中逃亡到狄,一住十二年。

到齐国后又贪图安逸,一住五年,从者谏,姜氏劝,他都无动于衷。

这些既显出他贵公子的劣根性,也说明他胸无大志。

B.重耳面对楚王送他回国所开出的条件,先是拒绝,后被逼问,便恼羞成怒说若两军相遇只肯退避三舍,再不行就开打,这反映出他缺乏大局观,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C.在长期的流亡磨难中,重耳在逐渐成长。

在秦国娶公主,他一不小心得罪了妻子,见她发怒,赶紧脱去上衣自我拘囚请罪,以免因夫妻口角而影响秦国对他的支持。

D.这篇文章记录的时间漫长、事件众多,但精于剪裁、善于组织,清晰叙述了一个落难贵公子经历磨难成长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过程,为他后来成为霸主作了铺垫。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盍蚤自贰焉?

(2)怒,曰: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答案】

4.C

5.B

6.B

7.

(1)您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

(2)怀赢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凭什么看不起我?

(3)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整齐统一,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解析】

4.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

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注意主语常省略。

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比如本题,“降”“拜”“稽首”是三个动作,其间要断开。

“焉”是句末语气词,“衰”是人名,其间应断开。

两个“重耳”间断开。

故本题选C项。

5.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B项,错在“‘有马二十乘’说的是有马20匹”。

正确的是:

“有马二十乘”说的是有马80匹。

故本题选B项。

6.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恼羞成怒”等赏析有误。

事实是重耳被逼问后,便直言两军相遇以退避三舍为礼,决不牺牲本国利益,态度不卑不亢,这说明重耳开始走向成熟,在小事上能克制忍让,大事上决不含糊,表现出从大局着眼的政治家风范。

所以选B项。

7.试题分析:

题干是“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第一句关键点:

“盍”:

“为什么”;“蚤”同“早”,早些,趁早;“贰”:

“与……不同”。

第二句关键点:

“匹”:

“同等,匹敌,力量相当”;“何以”:

“凭什么”;“卑”:

“看不起”。

第三句关键点:

“因”:

“依靠”;“敝”:

“损害”;“所与”:

“交好的盟国,同盟者”;“知”通“智”:

“明智”;“易”:

“代替”;“武”:

“勇武”。

【点睛】

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

“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

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

”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廧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

重耳娶了季隗,生下伯俦和叔刘。

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

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

“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依礼待他。

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

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

“这是上天的恩赐。

”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待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

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

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

“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

”重耳说“没有这回事。

”姜氏说:

“你走吧,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

”重耳不肯走。

姜氏与狐偃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

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

“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担当治国的大任。

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

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

您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

”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王。

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

“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

“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

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

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

”楚成王说:

“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回答说:

“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

”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

楚成王说:

“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

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

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

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

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

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

”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赢也在其中。

有一次,怀赢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手让怀赢走开。

怀赢生气地说:

“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凭什么看不起我?

”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又有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

狐偃说:

“我比不上赵衰那样擅长辞令,让赵衰陪你去吧。

”在宴会上,公子重耳作了一首《河水》诗,秦穆公作了《六月》这首诗。

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赐!

”公子重耳走下台阶,拜谢,叩头。

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表示不敢接受叩谢的大礼。

赵衰说:

“君王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天子的使命,重耳怎么敢不拜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

匣子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

信物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

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

狠毒,刻毒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①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②乃遂私见樊於期臣

C.①可以解燕国之患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①伏尸而哭,极哀②今行而无信

10.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夫晋,何厌之有?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答案】

8.A

9.B

10.C

11.D

【解析】

8.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A项,匣: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故选A。

9.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

题中A项,“以”:

①介词,因;②连词,用来。

B项,“乃”:

副词,于是。

C项,①结构助词,的。

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而”:

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

故选B。

10.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例句和C项被动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D项,介宾短语后置句。

故选C。

11.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有误,荆轲义薄云天,视死如归,他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故选D。

【点睛】

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参考译文】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

“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荆轲说: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

“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荆轲说:

“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

“怎么办?

”荆轲说:

“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

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

“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

”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

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厌:

满足

B.焉用亡郑以陪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