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644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欧洲大陆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意大利像一个皮靴,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

A、谐音法

B、音符法

C、经验联系

D、形象联想

【答案】D

【解析】形象联想即把头脑中的栩栩如生而又奇特的形象与眼前要记忆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增强记忆

的效果。

故选D。

2、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著名教育学家启功教授曾写下“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旨在要求教师的所学要成为世人之师,所行

要成为世人的典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道德风范将直接影响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扩散,从

而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现实需

要。

故选B。

3、关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择校问题无关教育公平,它是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内的必然体现

C、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D、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D

【解析】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很多,其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主要原因之一。

故选D。

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答案】C

【解析】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学生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

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选C。

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答案】B

【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故选B。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D、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答案】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一旦错过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只会“事倍功半”。

故选A。

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C

【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

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倡导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

合一”的思想是相符的。

故选C。

8、“藏息相辅”的含义之一是主张()。

A、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正课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答案】C

【解析】“藏息相辅”出自《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选C。

9、下列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是()。

A、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B、学校的体育设施

C、学生实验室

D、学生守则

【答案】D

【解析】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其内部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

为学校制度文化。

D项,学生守则属于学校规章的一种,因此属于学校制度文化。

故选D。

10、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答案】C

【解析】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之分;根据教学评价

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

故选C。

11、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交往动机及荣誉动机

B、工作动机及提高动机

C、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D、社会动机及个人动机

【答案】C

【解析】根据动机作用的主次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

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间接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学习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

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作用和外部动机作用。

故选C。

12、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老师的做法()。

A、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C、没有做到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答案】C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题目中张老师根据成绩调整座位,没有做到公平合理地

对待每一个学生。

故选C。

13、()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

A、课程标准

B、教材

C、课程目标

D、教师用书

【答案】A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涵。

故选A。

14、()是教师最神圣的权利。

A、管理学生权

B、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答案】C

【解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教师最基本、最神圣的权利。

故选C。

15、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

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行为取向的义利调适

B、生活工作的角色调适

C、行为选择的动机调适

D、师生之间的人际调适

【答案】B

【解析】教师角色是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所担当的职业身份的总体概括。

“欣慰于学生的成长”体现了张

老师的职业角色,“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体现了张老师社会角色中扮演的家庭生活角色。

这二者的冲突

就是生活与工作出现的角色冲突。

故选B。

16、()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答案】A

【解析】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是《教师法》,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

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

化和提高。

故选A。

17、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

A、社会主义

B、法制

C、纪律

D、道德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

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故选A。

18、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

该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干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

故选B。

19、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

该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干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

故选B。

20、就某一问题要求被研究者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从而分析相似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是()。

A、观测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D

【解析】调查法是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计划全面收集研究对象的各种资料,并作出分析、综合,从而得

出研究结论的方法。

故选D。

21、小红看到小兰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在放学时将其抄写过来,参加了学校的作文征文比赛,获得了500

元,小红的做法主要侵犯了小兰的()。

A、隐私权

B、财产权

C、名誉权

D、人身权

【答案】B

【解析】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一般而言,学生(幼儿)财产

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本题为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著作权、

专利权之中的财产权利。

故选B。

22、学生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属于()因素,它们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A、外部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直接性学习动机

【答案】C

【解析】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内部学习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

动机。

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

动直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

题干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都是个

体内在的需要,所以是内部学习动机。

故选C。

23、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模仿—定向—整合—熟练

B、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C、模仿—整合—定向—熟练

D、定向—整合—模仿—熟练

【答案】B

【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故选B。

24、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D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

展。

故选D。

25、教与学的知识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性知识

【答案】B

【解析】中小学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他们如何教好专业知识的知识。

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

识和学业成绩检查和评定的知识。

故选B。

26、某小学为了创建学校特色,组织本校教师开设了一门动漫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C

【解析】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

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故选C。

27、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

种方式。

故选B。

28、教育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时,必然有自身运动的内在规律,后者指教育具有()。

A、历史继承性

B、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C、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D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发展特点。

故选D。

29、学校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月活动,结合历史课、语文课相关内容及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

等形式,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些教育活动所运用的德育方式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C

【解析】实践锻炼法是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