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962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docx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

课内古诗词曲对比整合

角度一情感主旨整合

主题一边塞征战

总体特点:

以边塞战争、边塞的风土人情为主要描写对象,一般抒发因战争而生发的复杂情感,如爱国、忧民、离别、思乡、不得志等。

风格特点:

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苍凉。

1.《使至塞上》:

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

2.《渔家傲·秋思》:

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3.《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惆怅之情。

4.《十五从军征》:

揭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乱世中人被迫裹挟于时代潮流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主题二山水田园

总体特点:

对山水田园、自然美景的喜爱或向往之情。

1.《竹里馆》:

创设了一种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晚春》:

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

3.《游山西村》:

表达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提示了人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的人生哲理。

5.《约客》:

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烦躁不安、茫然若失的复杂心情。

6.《野望》:

描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

7.《钱塘湖春行》:

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8.《饮酒(其五)》:

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9.《采桑子舟短棹西湖好)》:

抒发了词人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

10.《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表现了词人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11.《题破山寺后禅院》:

抒发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12.《行香子(树绕村庄)》:

用白描、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表现了诗人安静闲适,与世无争的心态。

主题三美好爱情

总体特点:

执着追求、思念绵绵。

1.《关雎》:

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2.《蒹葭》:

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斥着一种难言的惆怅与伤感。

3.《子衿》:

表达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观念和思想。

4.《无题》:

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主题四友谊送别

总体特点:

离愁别绪,依依难舍。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2.《赠从弟》:

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和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送友人》:

诗人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营造,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主题五咏史怀古

总体特点:

借景物或历史事件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登幽州台歌》: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寂寞苦闷的情感。

2.《泊秦淮》:

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3.《贾生》:

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予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4.《赤壁》:

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5.《长沙过贾谊宅》:

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婉喟叹和对现实的讽刺。

6.《咸阳城东楼》:

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8.《山坡羊·潼关怀古》: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对人民的同情。

9.《山坡羊·骊山怀古》:

从王朝统治者的角度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评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

主题六思乡怀人

总体特点:

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因一事、一物而生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1.《次北固山下》: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天净沙·秋思》:

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3.《峨眉山月歌》: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5.《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歌前两句交代环境的凄清与寒苦,后两句通过“芦管声”引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6.《夜雨寄北》: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寂寥和渴望与亲人、好友团聚的思归之情。

7.《春夜洛城闻笛》:

叙述诗人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逢入京使》:

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9.《黄鹤楼》:

抒发了诗人的吊古怀乡之情。

10.《渡荆门送别》:

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11.《庭中有奇树》:

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却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1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13.《月夜忆舍弟》:

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14.《商山早行》:

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1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和落寞孤寂的情感。

主题七忠君爱国

总体特点:

忧虑国家命运,渴望为国捐躯、奉献。

1.《木兰诗》:

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

淡和疏远。

2.《己亥杂诗(其五)》:

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3.《春望》:

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4.《雁门太守行》:

表现出全体官军的忘身报国之情。

5.《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6.《过零丁洋》:

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7.《南安军》:

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主题八忧民爱民

总体特点: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表达诗人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2.《梁甫行》:

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3.《式微》:

一首劳役者的悲歌,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诗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表达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博大胸怀。

5.《卖炭翁》: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朝天子·咏喇叭》:

作者借咏喇叭,刻画了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

主题九即事抒怀

总体特点:

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1.《观沧海》:

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2.《望岳》: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3.《登飞来峰》:

表达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前四句写诗人忠而受贬,后四句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

6.《江城子·密州出猎》:

表达了词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抒发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

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词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将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义融为一体,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9.《别云间》:

诗人慷慨赴死,用可歌可泣的诗篇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

主题十理想追求

总体特点:

表明远大志向和对理想的坚守。

1.《秋词(其一)》:

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2.《潼关》:

抒发诗人博大昂扬的情怀,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3.《龟虽寿》:

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显示出锐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出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6.《卜算子·咏梅》:

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7.《行路难(其一)》: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8.《满江红(小住京华)》:

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渴望为革命效力的雄心壮志。

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主题十一感慨时运

总体特点:

感慨人生命运,传达出的感情或消极感伤或乐观积极。

1.《江南逢李龟年》:

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物是人非、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现了诗人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豁达乐观的胸襟。

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表达了作者受排挤的压抑,报国无门的愁苦之情。

角度二意象整合

(一)山

一、神圣之山:

通过对自然风光中“山”的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烘托坚强的意志和宽广胸怀;借仙山表达理想。

如: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二、隐逸之山:

蕴含着隐逸情趣。

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三、永恒之山:

由于山的稳固,常以山喻国家、朝代。

历朝历代战争纷繁,更迭频繁,但山经世事变迁,却永恒矗立。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四、阻隔之山:

雄伟的高山原本象征国界,标志疆域之阻隔。

有疆界沦丧时,亡国之君对故土的相思之情;有阻挡游子归家脚步时,游子的无限惆怅之情;有阻断情人视线,离人被阻拦在天涯海角的凄苦之情……此类多为离情旅愁诗。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与友人)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与家乡)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与亲人、好友)

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被贬谪的诗人与京城)

(二)风

一、东风:

一般指春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

如:

1.倚东风,豪兴徜徉。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特殊使用:

渲染离别情绪,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比喻重要条件,如: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二、西风:

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包含凝重的悲凉色彩。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三、北风:

即冬风,常象征冬之苦寒,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四、其他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其二)》)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曹植《梁甫行》)

(三)月

一、以月渲染清幽氛围,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如:

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如: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以月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

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四、以月渲染凄清的氛围,烘托孤独、凄凉的心境。

如: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四)花

一、表达忧伤国事、感时伤世的深沉情感。

如: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以花烘托哀伤之情,寄托离愁别苦。

如: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三、寄托物是人非的伤感,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

如: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四、表明心志,寄托理想与情操。

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其他常见的“花”意象:

菊花:

象征诗人品行的高洁。

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梅花:

表达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五、描绘自然风光,抒发诗人的惊喜、喜爱之情。

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五)云

一、以“云”咏叹,表达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如: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二、以“云”抒怀,表达不畏困难、实现抱负的决心和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如: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三、以“云”烘托,渲染暗淡、紧张的氛围。

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四、以“云”写情,寄托思念、惜别之情。

如: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五、以“云”渲染,烘托愁惨的心境。

如: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六、以“云”抒发喜悦之情。

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六)酒

一、传达愉悦的感受。

如: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二、展示豪迈的情怀。

如:

1.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抒发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如: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四、以“酒”感怀,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如: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五、以“酒”赠别,抒发离愁别绪。

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六、以“酒”解忧,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如: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2.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七)其他常见意象

雨: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借雨写生活环境之艰苦。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借雨渲染愁绪。

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隐喻情思浓烈绵长。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表达离别伤感之情。

3.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流露出词人对千古成败的无穷思绪。

4.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游子的孤寂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子规(杜鹃):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苦。

草木: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写生机勃勃之景,沧海》)表现诗人的开阔胸襟。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抒发诗人忧国伤时之感。

雁: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把雁视为传递音讯的“使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借雁抒情,表达诗人的飘零之感,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愤激不平之情。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用雁来反衬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戍边将士的艰辛。

燕: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表现春光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抒发欣喜之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世变迁、国破家亡等感慨。

柳: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柳”多植于庭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且“柳丝”绵长,表达思念之长。

羌笛: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抒发思乡之情。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离别之苦。

夕阳: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又暗含诗人的孤寂之感。

2.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渲染边地荒凉、肃杀的氛围,表现守边将士孤独难耐的悲凉之情。

3.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抒发了词人的迟暮之怀。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抒发了羁旅之思。

5.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抒发了羁旅之思。

霜:

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营造了悲壮、沉重的气氛。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渲染了边塞萧瑟荒凉的氛围。

角度三常见相同表现手法

典型篇目及赏析

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典型篇目: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秋词(其一)》、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赏析:

以鹤于秋日晴空振翅高飞、排云而上,赞美秋天的开阔明朗,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昂扬不屈的斗志。

2.渲染——典型篇目:

《蒹葭》、陆游《游山西村》、王绩《野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牧《泊秦淮》、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杜甫《月夜忆舍弟》、温庭筠《商山早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文天祥《过零丁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借压城的黑云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氛围和危急形势。

3.象征——典型篇目:

陶渊明《饮酒(其五)》、李商隐《无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王湾《次北固山下》、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李白《行路难(其一)》、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例: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仕途艰难,寓含无限悲慨。

4.对比——典型篇目:

《十五从军征》、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刘桢《赠从弟(其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许浑《咸阳城东楼》、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白居易《卖炭翁》、王磐《朝天子·咏喇叭》、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秋词(其一)》、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赏析:

通过“十五”“八十”的对比,突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揭露兵役制度不合理,反映出连年战乱不息使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5.虚实相生——典型篇目:

李商隐《夜雨寄北》、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温庭筠《商山早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时空转换,虚实相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6.白描——典型篇目:

曹植《梁甫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温庭筠《商山早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连用九个名词,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淡淡哀愁于萧瑟苍凉的暮景中表露无遗。

7.烘托

——以乐景写哀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花”“鸟”代表美好事物,诗人移情于物,以“花”落泪、“鸟”惊心表达感时伤世之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用“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的欢快盛宴气氛衬托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

——以哀景写哀情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十五从军征》)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边上生出了旅葵。

间接书写庭院的荒芜,烘托出老兵内心的悲凉。

角度四常见相同修辞手法

(一)比喻

1.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赏析:

以“落红”自喻,用落红护花形象生动地表明诗人虽然辞官,但仍旧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2.诗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赏析:

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坎坷命运的悲叹。

3.诗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赏析:

拉弓时弓箭响如惊雷,说明战斗激烈,刻画了一位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4.诗句:

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赏析:

“布衾多年冷似铁”写出被子的寒冷;“雨脚如麻未断绝”写出外面大雨持续不停,形象地表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