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93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勘报告.docx

《地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勘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勘报告.docx

地勘报告

 

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云南省丽江市建筑设计院

二0一一年五月

 

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项目负责:

曾永红

报告编写:

刘锋

审核:

申云成

审定:

 

提交单位:

云南省丽江市建筑设计院

提交时间:

二0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Ⅰ文字部分

 

 

Ⅱ 图表部分

序号

图名

张数

附录No:

1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2

附表No:

1-1、2

2

各土层工程地质主要参数汇总表

1

附表No:

2

3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汇总表

2

附表No:

3-1、2

4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1

附表No:

4-1

5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

3

附表No:

5-1、2

6

颗粒分析汇总表

2

附表No:

6-1、2

7

勘察钻孔平面位置图

1

附图No:

1~4

8

工程地质剖面图

13

附图No:

5~17

11

钻孔柱状图

13

附图No:

18~30

Ⅲ 附件

1、西华苑二期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

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丽江玉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东界河中段西华苑住宅小区(一期)西侧拟建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

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工程:

建筑用地面积34665.20M2,总建筑面积:

45595.00M2,总建筑占地面积为:

10333.55M2,公寓式建筑348户,建筑层数为6层,砖混结构;庭院式建筑36户,建筑层数为3层,砖混结构。

其中B户型建筑物下设有一层地下室,深度为-4.50米。

1.2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受丽江玉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院对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的目的和要求:

1、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其整治方案的岩土参数。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型、厚度、分布、工程特性,评价地基稳定性和持力层特征。

3、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分析判定饱和砂土、粉土地震液化可能性,对整个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

5、提供地基基础方案及有关技术参数。

6、提供基坑开挖方案及基坑设计参数。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12条规定,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标准设防类(丙类)。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3.4条款,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及地基复杂程度均为二级,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根据《工程勘察资质分类标准》工程项目划分表,该项目为丙级工程勘察项目。

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79-2002);

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以钻探为主,辅以地质调查、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室内水质分析实验。

各专业工序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操作。

勘察工作严格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规划总图》组织勘察施工,野外勘探工作于2011年5月3日—2011年5月23日完成,完成工作量如下表1.1。

 

表1.1完成工作量情况一览表

工 作 内 容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勘探点测放

109

/

钻探总进尺

m

1796.70

/

跟管钻进

m

949.80

/

取原状土样

34

/

取扰动土样

8

取水样

2

标准贯入试验

34

/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2.30

/

波速测试钻孔

2

静止水位观测

109

2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概况

2.1项目区位置及地形、地貌

西华苑二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区位于丽江盆地中部,东界河中段西华苑住宅小区(一期)西侧。

拟建项目区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坡度约为1度,地形平坦。

拟建项目区位于断陷盆地内,区域上最高峰玉龙雪山,海拔标高5596m,西部山峰海拔标高3357m-3182m,为剥蚀中高山地貌,盆地东部象山一带,山顶高程2700m左右,为中低山地貌,由三叠系(T2b2)灰岩组成,岩溶不发育,山顶为浑园形,深部岩溶发育,出露黑龙潭泉群,盆地西部龙泉寺,出露三叠系(T2b2)灰岩,灰岩分布区有地下暗河出露,局部沿盆地边缘为洪积地貌,拟建项目区为湖积、冲、洪积沉积的山间盆地地貌。

2.2水文气象概况

2.2.1气象

拟建项目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大陆性高原气候。

总的特点是:

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变化显著,而气温季度变化不大明显。

据丽江市气象局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2.9—13.5度;降雨量894.6—927.40毫米;蒸发量2177.1—2399.9毫米;相对湿度63.6—69.3%。

雨季是五月至十月,温湿多雨,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旱季是十一月至下年四月,天气晴朗干燥,蒸发很盛。

2.2.2水文

拟建项目区属于金沙江流域,拟建项目区范围内未见泉眼出露,场地区域内所汇集的地表水体,由北向南顺着田间水沟流入漾弓江,最后进入金沙江。

2.3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

2.3.1地质构造

拟建项目区位于青藏—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和经向构造体系及华夏系构造的复合部位,构造复杂,断裂发育。

丽江盆地处于三江褶皱系之金沙江系,区域内主要断裂有金棉断裂、象山断裂、玉龙雪山断裂等。

(1)金棉断裂:

走向北东,通过评估区附近,为隐伏断裂,倾向南东,倾角45o-60°,区域上长度大于40km,为活动断裂,沿断裂带多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

(2)玉龙雪山断裂:

长10km以上,倾向东,倾角70o-80°,

(3)象山断裂:

分布于盆地东部,长5km以上,倾向西,倾角80度。

2.3.2区域地壳稳定性

拟建项目区地处冲、洪、湖积盆地内,岩性比较单一,构造较不发育,区域构造复杂。

根据丽江地区地震资料,自1624年至1996后2月丽江地区共发生4.5级以上地震17次,(不含余震),其中对丽江城区及附近地区影响最大的是1996年2月3日7级地震。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规定,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VI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分组为第二组,另据《云南省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遥感综合调查报告》,拟建项目区为地壳不稳定区。

2.4地层岩性

拟建项目区出露第四系全新统(Q4al+pl+l)冲、洪积、湖积物,基底为三叠系(T2b2)灰岩。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基土岩性构成

根据钻探揭露地层表明,拟建项目区主要分布的地层为:

第四系人工堆积(Q4ml)杂填土(局部为耕土)层、第四系冲、洪积(Q4al+pl)粉土、圆砾层,现据揭露顺序由上至下叙述如下:

3.2.1第四系人工堆积(Q4ml)层

杂填土(局部为耕土):

褐灰、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夹粘性土、植物根茎等组成。

顶板埋深为0.00~0.00m,揭露厚度3.00~0.40m,平均厚度为1.10米,场地以杂填土分布为主,局部分布耕土。

3.2.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

②粉土:

灰色、深灰色、灰黄色,稍湿、中密,干强度、韧性低,局部夹钙质胶结层,厚10--20cm不等,摇振反应迅速,偶夹薄层泥炭质粉土,厚30--40cm不等。

顶板埋深为0.50~3.40m,揭露厚度3.90~0.60m,平均厚度为2.43米,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间夹②1圆砾层透镜体。

②1圆砾:

浅黄、灰色,稍密、饱和,砾石粒径在2-20mm之间约占55%,粒径大于20mm的约占5%,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及石英砂岩组成,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分选性一般,颗粒间主要由粗、中、细砂、粘性土充填,颗粒间具定向排列。

顶板埋深为0.40~2.50m,揭露厚度2.40~0.50m,平均厚度为1.10米,仅分布于场地内部份钻孔中。

③粉土:

灰色、深灰、灰白色,稍湿—湿、密实,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韧性低,局部夹薄层泥炭质土,厚30--40cm不等。

顶板埋深为3.00~4.80m,在勘察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未揭穿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间夹③1、③2、③3、③4圆砾层透镜体。

③1圆砾:

灰色、中密、饱和,砾石粒径在2-20mm之间约占50%,粒径大于20mm的约占25%,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及石英砂岩组成,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分选性一般,颗粒间主要由粗、中、细砂、粘性土充填,颗粒间具定向排列。

顶板埋深为2.00~5.50m,揭露厚度3.00~0.60m,平均厚度为1.59米,仅分布于场地内部份钻孔中。

③2圆砾:

灰色、中密、饱和,砾石粒径在2-20mm之间约占40%,粒径大于20mm的约占35%,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及石英砂岩组成,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分选性一般,颗粒间主要由粗、中、细砂、粘性土充填,颗粒间具定向排列。

顶板埋深为5.30~10.20m,揭露厚度2.80~0.70m,平均厚度为1.68米,仅分布于场地内部份钻孔中。

③3圆砾:

灰色、中密、饱和,砾石粒径在2-20mm之间约占45%,粒径大于20mm的约占35%,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及石英砂岩组成,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分选性一般,颗粒间主要由粗、中、细砂、粘性土充填,颗粒间具定向排列。

顶板埋深为8.50~14.20m,揭露厚度0.70~3.90m,平均厚度为1.79米,仅分布于场地内部份钻孔中。

③4圆砾:

灰色、中密、饱和,砾石粒径在2-20mm之间约占35%,粒径大于20mm的约占45%,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及石英砂岩组成,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分选性一般,颗粒间主要由粗、中、细砂、粘性土充填,颗粒间具定向排列。

顶板埋深为15.20~16.30m,揭露厚度2.60~1.60m,平均厚度为2.13米,仅分布于场地内部份钻孔中。

以上各工程地质单元层空间展布及详细描述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附图№:

2~59)。

3.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为获取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本次勘察共取原状土样34件,扰动土样8件,现场完成标准贯入试验34次、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30米。

各土层的室内试验结果及原位测试成果归纳统计于附表No:

3~No:

6;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汇总表详见附表No:

3;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详见附表No: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详见附表No:

5;土颗粒大小分析成果汇总表详见附表No:

6。

4水文地质条件

4.1地下水类型

拟建项目区地下水赋存于松散土体孔隙中、灰岩裂隙中,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岩溶裂隙水二大类型,见(附表4.1-1)

地下水含水层特征表附表4.1-1

地下水

类型

含水层

时代

含水层

岩性

含水层分布及补给源

富水性

孔隙水

Q4

圆砾、砾砂、粉砂、粉土

场地中上部位,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

中等-强

岩溶

裂隙水

T2b2

灰岩

项目区基底有分布,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①第四系松散层(Qhal+1)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圆砾、砾砂、粉砂、粉土层,分布于场地中上部位,地下水位0.6m-0.9m,接受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补给,在地表未见泉点出露,含水性中等-强。

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

②三叠系灰岩(T2b2)岩溶裂隙水

分布于拟建项目区盆地底部,灰岩中裂隙较发育,含岩溶裂隙水。

4.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第四系全新统(Qhal+1)冲积、湖积成因的圆砾、砾砂、粉砂、粉土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冰雪融化水的补给。

三叠系(T2b2)灰岩岩溶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在低凹处尚接受孔隙水的补给。

地下水流向为自北向南流,然后流入金沙江,拟建项目区处于地下水赋集区或排泄区。

勘察期间所有钻孔均见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70~1.20m,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

主要赋存于②1、③1、③2、③3、③4层圆砾中,属潜水类型。

5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5.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拟建项目区位于冲、洪积、湖积成因的山间盆地中部地带,地形平坦,勘察过程中未发现地质灾害及明显不良地质现象,也不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属于稳定场地,交通方便,适宜建设。

5.2岩、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根据钻探揭露地层结构,结合原位测试结果,对场地地基土评价如下:

杂填土(局部为耕土):

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强度低,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使用。

②粉土:

孔隙比e平均值为0.92,液性指数IL平均值为1.19,压缩模量Es100~200平均值为6.84MPa,压缩系数a100~200平均值为0.40MPa-1。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平均值为4.61击,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力学强度低,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不宜选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应全部清除。

②1圆砾:

稍密,饱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N63.5为7.39击,力学强度较好,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为透镜体,不宜选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

③粉土:

孔隙比e平均值为0.54,液性指数IL平均值为0.70,压缩模量Es100~200平均值为13.66MPa,压缩系数a100~200平均值为0.12MPa-1。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平均值为9.11击,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力学强度一般,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可选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

③1圆砾:

稍密—中密,饱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7.37击,属中低压缩性土层,力学强度好,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为透镜体,不宜选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

③2圆砾:

中密,饱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9.31击,属中低压缩性土层,力学强度好,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

为透镜体,不宜选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

③3圆砾:

中密,饱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8.92击,属中低压缩性土层,力学强度好,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Pa。

为透镜体,不宜选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

③4圆砾:

中密,饱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8.92击,属中低压缩性土层,力学强度好,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Pa。

为透镜体,不宜选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使用。

5.3地震效应评价

5.3.1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的《西华苑二期工程建筑场地波速测试报告》,场地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Vse=256.80m/s,属中硬场地土;根据场地勘察钻孔资料,该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米,属Ⅱ类建筑场地,建筑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5.3.2砂土液化判定

根据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的《西华苑二期工程建筑场地波速测试报告》,场地内20米深度范围的饱和粉土实测剪切波速Vs均大于临界值Vsr,初判为不液化土层。

场地内②层粉土粘粒含量范围值为13.4—18.3%,③层粉土粘粒含量范围值为13.2—18.8%,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规定,可判为不液化土层。

5.3.3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西华苑二期工程建筑场地波速测试报告》,场地卓越周期估算值Ts=0.355sec;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相关规定,丽江市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5.4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场地在基础底面以下地基土层厚较稳定,层面一般坡度小于10%,但局部大于10%,且土体强度不均匀,相邻两孔间的地基土压缩模量加权平均值之差不满足Es1—Es2<1\20×(Es1+Es2),因此,场地属不均匀性地基。

5.5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及金属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场地ZK4、ZK105钻孔所取水样的分析成果,地下水的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钠型中性水。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中表G.0.1划分,场地环境地质条件为湿润区直接临水的强透水层,属Ⅱ类环境类别。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如下:

(1)按环境类型水评价

地下水中SO42-=37.60~36.80mg/L<300mg/L,Mg2+=20.14~19.86mg/L<2000mg/L,NH4+=0.77~1.29mg/L<500mg/L,总矿化度=583.03~532.00mg/L<20000mg/L,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2)按地层渗透性水评价

地下水中PH值为7.63~7.59>6.5,侵蚀性CO2=0.00—0.00mg/L<15mg/L,HCO3-=6.20~6.31mmol/L>1.0mmol/L规范指标,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3)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地下水中Cl-含量=25.53~25.53mg/L<10000mg/L的规范指标,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综上所述:

拟建项目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请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相关规定进行防护处理。

5.6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5.6.1基坑开挖

经勘察该场地周边现有建筑物较少,已有建筑物距基坑开挖范围较远,该建设项目基坑开挖深度<5m的地段均可采用放坡开挖。

基坑开挖时,应分段施工。

各土层的边坡容许坡度值见表5.6.1--1。

边坡容许坡度值一览表表5.6.1—1

地层代号及岩性

状态

坡高在5m以内容许值

①杂填土

松散

1:

1.0-1:

1.15

②粉土

中密

1:

0.5-1:

0.75

②1圆砾

稍密

1:

1.0-1:

1.15

5.6.2基坑支护方案

经勘察该场地周边现有建筑物较少,已有建筑物距基坑开挖范围较远,场地土层赋水性弱,基坑涌水量较小,可以直接按1:

0.75放坡开挖基坑。

也可采用“支护桩支护+锚杆挂网喷锚”方案,即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桩挡土,桩间土体采用锚杆挂网喷锚联合方案,其支护机理是综合的,通过锚杆及喷锚钢筋网混凝土面层,再加上钢筋混凝土支护桩的联合作用,形成类似悬背支撑作用与锚杆拉力联合作用,具有阻止坑壁土体滑移破坏的抗滑作用,确保基坑壁的安全与变形控制。

5.6.3基坑降水

由于场地地下水富水性弱,影响半径较小,故而基坑开挖可采取“坑内积水井+明排降水+小群井降水”方案,主要措施如下:

(1)在基坑开挖范围内沿开挖边线设置6~10口积水井,直径1.50米,深度进入基础底板以下1.50~2.00m,底部0.50m回填碎石作滤水层)。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孔,砖砌(厚度240㎜)。

(2)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壁底根据需要可在坑内设置宽×高为300×300的盲沟疏排坑内积水;盲沟成井字形布置,间距10~15m。

把坑内地下水引入集水井中抽排出坑外。

(3)为便于整个基坑地下水的疏排,在基坑顶距离基坑壁1.00m处设置连通的300×500㎜砖砌排水沟,把集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引到沉淀池,地下水流经沉淀池,过滤去泥砂后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1)拟建项目区附近无发震断裂通过,拟建场地内无断层通过,区域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地段。

拟建场地位于山间盆地中部地带,无土洞、滑坡、暗塘、暗滨等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设。

(2)根据勘察结果,本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米,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相关规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建筑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拟建场地内②、③层粉土可判为不液化土层。

(4)丽江市古城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设计时请按有关规定设防。

(5)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6.2建议

(1)各土层工程地质主要参数按附表No:

2采用。

(2)建议拟建项目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基础类型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以③层粉土和③1层圆砾为基础持力层;设计时应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可采取调整基础尺寸、加强基础刚度等措施解决差异沉降问题。

②层粉土力学强度较低,应全部清除,采用3:

7砂、石置换至基础底部,换填施工时,必须先进行局部降水,并在③层粉土上铺一层厚度不大于50cm的毛石(粒径不大于50cm),以避免③层粉土因振动碾压产生液化。

(4)场地土层赋水性弱,基坑涌水量较小,建议按1:

0.75放坡进行开挖基坑。

基坑开挖应采取“先放坡,后开挖,分层开挖”的施工原则,并应综合考虑基坑的防渗水及降、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应逐层开挖,严格避免某一侧一次开挖到底,以免使应力过于集中,产生较大变形。

(5)降水措施可考虑采用坑内积水井+明排降水+小群井降水。

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周围建筑物的观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6)在基础施工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对异常情况需进行施工阶段勘察,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7)基坑开挖后,应立即施工,不宜长时间暴晒,雨季期间施工应采取相应的降排水、防扰动措施,以避免粘性土、粉土浸泡、扰动而降低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