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870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 1.docx

法律职业资格A司法卷二171

(A)司法卷二-17

(总分:

39.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总题数:

1,分数:

39.00)

刁某,男,35岁;华某,女,30岁。

某日,刁某趁华某丈夫不在家之际,在华某的住所内将其强奸。

华某羞愧至极,便服毒药自杀,因其丈夫回家发现后及时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至痊愈之日,共花去医疗、交通、工资等费用约5万元。

之后,公安机关将刁某捉拿归案,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分数:

39.00)

(1).对于本案:

∙A.华某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华某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C.华某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D.人民检察院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分数:

1.00)

 A.

 B. √

 C.

 D. √

解析:

[解析]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是:

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单位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此题不属于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

(2).本案中,如果刁某在强奸华某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华某的头部,胳膊及生殖器多处受伤,花去医疗费1万多元,而且,这一事件使得华某在家与公婆关系紧张,在外则羞于与他人说话,对此:

∙A.华某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1万元

∙B.华某可以在公安机关侦查本案的时候就提出赔偿要求

∙C.华某应当在本案移送起诉至人民法院之前提出赔偿要求

∙D.华某不能对精神损害部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分数:

1.00)

 A. √

 B. √

 C.

 D. √

解析:

[解析]附带民事诉讼只针对犯罪行为引起的直接物质损失,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宣判以前提起。

(3).在一起诬告陷害案中,如果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刘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但是刘某表示不服,则刘某可以:

∙A.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申诉

∙B.必须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提出申诉

∙C.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分数:

1.00)

 A. √

 B. √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6条的规定,刘某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而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如对判决不服,是否可以提出上诉?

∙A.对刑事部分或附带民事部分可提出上诉

∙B.只能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

∙C.只能对刑事部分提出上诉

∙D.对刑事部分或附带民事部分都不能提出上诉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232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判决或者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

(5).某县山坡上发现一具男尸,县公安局侦查人员接到报案后赶往现场进行了勘验和检查,勘验检查结束后,侦查人员制作了包括文字记载、绘制图片、照片等多种形式的勘验笔录,请问这些勘验笔录具有哪些作用?

∙A.固定证据

∙B.固定证据所表现的各种有关特征

∙C.确定侦查方向

∙D.鉴别其他证据

(分数:

1.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证据的相关理论,这四项是勘验笔录的主要作用。

注意现在的司法考试越来越重视理论考察。

(6).唐某杀人一案由人民检察院提起了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决定开庭审判,在审判组织的组成上,下列各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B.由人民陪审员一人独任审判

∙C.由审判员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D.由审判员一人、人民陪审员两人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合议庭人数有以下几种:

(1)第一审基层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由3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由3人、5人或者7人组成。

(2)第二审的由3人或者5人组成。

且只能由审判员组成。

(3)死刑复核的由3人组成。

(7).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

∙A.只能是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人

∙B.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C.可以是在自诉案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D.不能提起反诉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在公诉案件中,自立案后到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这段期间被追诉的人称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公诉案件中被提起公诉的人,另一类是自诉案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提起反诉的权利。

(8).某抢劫案经县人民检察院起诉至县人民法院,在法院审判过程中,因证据不足,县人民检察院提出撤诉请求,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

之后县检察院又对该案重新起诉,经法院审查,发现没有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人民法院对此应:

∙A.裁定驳回起诉

∙B.不予受理

∙C.直接退回检察院要求其补充侦查

∙D.受理后,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1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9).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1条的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

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

试分析此处的“拘留”与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有何异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这两个“拘留”没有区别,都是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有关人员采取的强制措施,只不过适用于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

∙B.这两个“拘留”不同。

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是临时性的羁押措施,目的是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本条规定的“拘留”是对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实施的惩罚措施,是对其违法责任的追究,其性质更接近于行政处罚中的拘留

∙C.这两个“拘留”相同,都是为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采用的,本条规定的拘留适用于行为人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情形,此时行为人应当被迫究妨害公务罪的刑事责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考生应当注意把握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拘留”。

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不带有惩罚目的,只是为了控制犯罪嫌疑人以便侦查活动顺利进行,是临时性措施;对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人适用的“拘留”,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一种终局性惩罚措施。

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

本条规定的“拘留”并不是为了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也不一定构成妨害公务罪(构成该罪一般要求行为人对司法工作人员实施暴力),因此C项错误。

(10).被告人史某因对本单位领导梁某不满,捏造事实说梁某同本单位的一个女同事有不正当关系,并且到处散播,该领导知道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为了洗清坏名声,梁某决定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史某诽谤的刑事责任。

但他自己因病住院,不能到法院起诉,那么下列人员可以代为起诉的有:

∙A.梁某的妻子

∙B.梁某的上级领导

∙C.梁某委托他人聘请的律师

∙D.梁某的侄子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87条的规定,如果被害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告诉,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由于年老、患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化为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11).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件。

公安机关经过侦破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从王某的住处查获被盗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同时还收集到一张写有盗窃计划的纸(经查是王某在作案前所写)。

随后公安机关对王某进行了审讯,王某写了一份叙述作案经过的文件,并签字。

目击证人张某以书面形式向公安机关提供了一份关于目睹王某携带笔记本电脑离开案发现场的证词。

公安机关将笔记本电脑送到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该机构出具一份鉴定书证明笔记本电脑价值人民币12000元。

对本案中涉及的各种证据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A.王某所写的关于盗窃计划的纸和查获的笔记本电脑是物证

∙B.鉴定机构出具的证明笔记本电脑价值的文件是鉴定结论

∙C.证人张某所写的证言和王某所写的作案经过都是言词证据

∙D.王某所写的关于盗窃计划的纸和所写的作案经过都是书证

(分数:

1.00)

 A.

 B. √

 C. √

 D.

解析:

[解析]笔记本电脑属于物证,写有盗窃计划,的纸是书证。

王某所写的作案经过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张某提供的书面证词是证人证言,两者都属于言词证据。

鉴定机构出具的文件是鉴定结论。

(12).根据我国刑讼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A.只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C.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D.可以由被害人自主选择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中哪一个机关直接受理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六机关规定》第4条的规定,上述所列八项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13).在一起诽谤案件中,江某以李某捏造事实、致使自己的名誉受到巨大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人民法院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

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江某和李某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调取新的证据。

据此,对于本案,负有证明责任的人员应当是:

∙A.江某

∙B.李某

∙C.李某和江某

∙D.李某仅有责任证明自己不构成犯罪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14).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对于我国与相关国家没有协定的,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由该列车最后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管辖

∙B.由该列车目的地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C.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

∙D.由该列车始发地的法院管辖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0条的规定,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有关管辖协定确定管辖。

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15).在某案的法庭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母亲张某对公诉人不满,冲进审判区,出言辱骂,并将一茶杯向公诉人掷去,严重扰乱了法庭秩序。

对张某这一行为的下列处理办法中正确的是:

∙A.合议庭当庭以藐视法庭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

∙B.审判长决定将其强行带出法庭

∙C.审判长决定处1000元以下罚款

∙D.经院长批准,处15日以下拘留

(分数:

1.00)

 A.

 B. √

 C.

 D. √

解析:

[解析]罚款、拘留应当经过院长批准,审判长无权作出处理。

(16).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小李被小张用木棍打伤,后小李被人送到医院由医生赵某治疗。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刘某和徐某调查此案,向目击者小夏提取了证言,小李的伤情由法医胡某作鉴定。

小李为未成年人。

在这起案件中,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

∙A.小李的父亲和医生赵某

∙B.小张和小李

∙C.警察刘某和法医胡某

∙D.小夏

(分数:

1.00)

 A.

 B. √

 C.

 D. √

解析:

[解析]诉讼参与人的范围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

小张和小李是案件的当事人、小夏是证人,均属诉讼参与人。

法医胡某是鉴定人,小李的父亲是小李的法定代理人,也属诉讼参与人;警察刘某和医生赵某不是诉讼参与人。

(17).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哪些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A.公开审判了强奸案件

∙B.未向当事人交待回避的权利

∙C.陪审员是本案唯一的目击证人

∙D.没有通知被害人的委托代理人到庭

(分数:

1.00)

 A. √

 B. √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的规定,A项违反了公开审判的规定,B项违反了回避制度,C项证人不能再做陪审员,D项没有通知被害人的委托代理人到庭,不属于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18).在一起水上浮尸案的现场,侦查人员发现了一封遗书,根据遗书记载的内容,侦查人员推断出死者的家庭、身份,同时,又根据笔迹鉴定,推断出此遗书确实是死者所写,对于本案中的遗书,属于哪种证据:

∙A.书证

∙B.物证

∙C.既属物证,又属书证

∙D.被害人陈述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证据的相关理论,遗书记载的内容反映出死者的身份,因而是书证;而遗书本身的字迹又能证明系死者所写,因而是物证,故该遗书既属物证,又属书证。

(19).赵某与罗某系邻居。

两人常因日常小事纠纷不断。

某日,两人又起纠纷,争吵中罗某抄起木棍,打在赵某头上,致其严重重脑震荡,左耳失聪。

赵某因受此生伤而报至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认为本案系邻里纠纷,以民事调解为宜,不予立案。

赵某又告知检察院,检察院以同样理由不予立案。

赵某即将本案诉至法院。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法院在决定是否立案之前应审查的内容?

∙A.本院是否有管辖权

∙B.自诉人是否有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C.被告示是否下落不明

∙D.被告人是否会提出反诉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被告人是否会提出反诉并不影响案件的受理。

前三项会影响案件的受理。

(20).某法院一审审理一起抢劫案件,案中被告人有甲、乙、丙、丁四人。

经过审理,该法院认定四名被告人均犯有抢劫罪,对四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期限不等的有期徒刑。

一审宣判之后,甲认为该法院对自己的量刑过重,认定自己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有误,提出上诉;乙认为自己并无抢劫故意,只参与了事后的运送行为,并不知道甲、丙、丁三人实施了抢劫行为,也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在接到甲乙二人的上诉后,应当如何处理?

∙A.由于本案中只有一半的被告人提出上诉,因此二审法院只需要对两个上诉人涉嫌的事实和罪名进行审理,这是不告不理原则的必然要求

∙B.乙在上诉后死亡,人民法院应当以乙已死亡为由,终止对乙案的审理

∙C.乙在上诉后死亡,人民法院应当对乙的涉案事实进行审查,如认定乙与其他三人间确实不存在抢劫的共同犯意,应当宣告乙无罪

∙D.二审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理,鉴于乙已死亡,只需审理甲、丙、丁三人的案件,乙案自然终止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以及《刑诉解释》第247条、第248条的规定,二审法院对本案应当坚持全面审查原则,不能仅就两个上诉人的案件进行审理,因此A项错误。

上诉人死亡的,也必须对其行为性质作出认定,根据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作不同的处理决定。

(21).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于死刑判决的一种程序,关于这种程序,下述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普通程序中的一个审级

∙B.死刑复核程序由作出死刑判决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

∙C.死刑复核程序由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依法提起

∙D.死刑复核程序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审级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死刑复核程序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审级,而是一项特殊程序。

(22).陈某,无业,同军队某部门孙某勾结绑架某富商的儿子,勒索钱财,那么,对此案如何处理?

∙A.陈某和孙某都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

∙B.陈某和孙某都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C.陈某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D.孙某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

(分数:

1.00)

 A.

 B.

 C. √

 D. √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20条规定,现役军人(含军内在编职工,下同)和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专门法院管辖;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

(23).赵某涉嫌犯罪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并发现该案属于一起侵占案,则人民检察院:

∙A.应当撤销案件

∙B.应当不起诉

∙C.可以决定起诉

∙D.退回公安机关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42条规定可知侵占案属于自诉案件,本案中没有受害人的告诉,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4).王某故意伤害案,其上大学的弟弟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对该辩护人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B.经证人同意,有权向其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

∙C.在法庭审理中,有权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D.对第一审法院的判决在法定期限内独立提出上诉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非律师辩护人查阅、摘抄、复制材料须经专门机关的许可,并且非律师辩护人没有调查取证权。

另外,非法定代理人的辩护人不享有独立的上诉权。

(25).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又具有哪些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A.犯罪时不满18岁,开庭审理时已满18岁

∙B.可能被判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C.盲人

∙D.聋哑人

(分数:

1.00)

 A.

 B.

 C. √

 D. √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36条的规定,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不是指定辩护的法定理由,另外尤其要注意《刑诉解释》第36条第

(2)项是“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6).刑事决定也是人民法院解决案件问题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说,刑事决定具有以下特点:

∙A.人民法院适用决定只能解决诉讼程序上的问题

∙B.决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上的

∙C.决定一经作出即不准上诉

∙D.决定一经作出不准抗诉

(分数:

1.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此题考查决定的特点。

(27).某公安局刑警队的一名中队因为涉嫌利用非法拘禁他人而被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移送至本院的审查起诉部门审查起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本案中,这名中队长打算委托一名辩护人,他从什么时间起有这个权利?

∙A.自案件进入人民检察院之日起

∙B.自其第一次被讯问以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C.自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

∙D.自案件起诉至人民法院之日起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律师依法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可以是在侦查阶段,但是作为辩护人最早是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以后。

(28).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性质,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间:

∙A.不应计入刑期内

∙B.应当计入刑期内

∙C.是否计入刑期,由监狱机关决定

∙D.是否计入刑期,由人民法院决定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暂予监外执行只是执行场所的变更,而不是刑期的改变,所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间应当计入刑期内。

(29).在刑事诉讼中,哪些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A.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

∙B.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C.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分数:

1.00)

 A. √

 B. √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人是辩护人。

(30).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及实践,我国的刑事司法协助属于狭义的刑事司法协助范畴。

据此,我国的司法协助包括哪些活动?

∙A.刑事诉讼的移转管辖

∙B.询问证人和鉴定人

∙C.搜查和扣押及移交物品

∙D.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分数:

1.00)

 A.

 B. √

 C. √

 D.

解析:

[解析]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属于广义的司法协助,刑事诉讼的移转管辖不属于司法协助的范畴。

(31).某案,被告人涉嫌故意伤害,他在审查起诉阶段,委托崔律师为其辩护人,而到法院审判阶段,被害人又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

被告人还想请一个作为其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诉讼代理人,那么有关他请诉讼代理人的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他不必另行委托诉讼代理人,崔律师自动成为其诉讼代理人

∙B.他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

∙C.他可以委托崔律师同时担任其诉讼代理人,但必须另行办理委托代理手续

∙D.他应当委托其他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

(分数:

1.00)

 A.

 B. √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41条的规定,要注意刑事辩护和代理是两种不同的诉讼业务,即使被告人委托同一律师做辩护人和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也必须另行办理委托代理手续。

(32).被告人徐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某外国驻我国使馆工作人员轧成重伤后,开车逃跑,此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被害人所在国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此案不是外国人犯罪的案件,而是外国人是被害人的普通刑事案件,故应该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33).对于下列各项中哪种情形,人民法院不应当受理自诉人的起诉?

∙A.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B.因证据不足而撤诉后,又提出新的证据就同一事实再起诉的

∙C.人民检察院已正式决定不起诉的案件

∙D.公安机关书面决定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88条的规定,对BCD三项,人民法院均应受理。

(34).某案,经过某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后,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0年,宣判后,辩护人认为判得太重,提出上诉,但被告人明确表示不上诉,而且不同意辩护人提出上诉,那么应当如何处理?

∙A.辩护人的上诉有效,因为根据两审的原则,刑事案件必须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才能生效

∙B.辩护人的上诉有效,因为他可以根据自己对事实和法律的理解独立行使诉权

∙C.辩护人的上诉无效,因为辩护人不是独立的上诉主体,他如果要上诉必须征得被告人的同意

∙D.辩护人的上诉无效,因为辩护人的工作到第一审宣判就告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