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458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

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④①②

D.④①⑤③②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赵策三》,《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巷道(hàng)   膺品(yàn)      出谋划策   瑕不掩瑜

B.档案(dàng)   创伤(chuāng)     纷至沓来   销声匿迹

C.解剖(pōu)    拘泥(ní)      轻歌曼舞   瞑思苦想

D.勾当(dàng)   掺杂(cān)      人才辈出   鸠占雀巢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娉婷         妥帖         告磬         拈轻怕重

B.蓬勃         迟钝         翰林         接踵而至

C.烦琐         报歉         告诫         不修边幅

D.醒悟         锃亮         争讼         张目接舌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诵读经典”读书活动,使我们的心跟着文字一起跃动。

B.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D.“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花香满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手掌里的清凉

段奇清

⑴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⑵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⑶(A)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⑷(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⑸(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

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⑹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B)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⑺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

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⑻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⑼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

“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哥哥说:

“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⑽妈妈本想告诉儿子:

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6.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天气酷热

哥哥行动

哥握弟手

感受清凉

7.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8.按要求品析语言。

(1)从修辞角度赏析(A)处句子。

(A)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2)品味(B)句加点词语。

(B)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9.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10.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

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小说粘住你我他

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

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

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读者调查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某种形式的人性。

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专家们专门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如何应用到了文学中。

他们做了一次调查,让500个读者填写了关于200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小说的调查问卷。

被调查者要填写自己认为的主角或配角的性格特点,然后描述他们的个性和动机,比如他们是否有责任心或者支配欲很强等。

③结果发现,小说中的角色可以划分为鲜明的几类。

一般来说,那些主角,比如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贝内特,她在责任心、有教养方面获得了读者的高分,而那些配角在获取社会地位、支配欲上的得分很高。

而且在小说中,有支配欲的角色受到了作者的强烈谴责,这些坏家伙都是一些想支配他人的“机器”,他们过于我行我素,很少有亲近社会的行为。

④其实,中国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现象。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作者力捧的正面人物,不仅有“携民渡江”的高度责任心,还一心一意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而曹操则是小说中的大反派,“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出自他口,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

⑤专家们分析了调查结果后认为,这些对立的小说角色其实反映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狩猎——采集原始社会后形成的集体观念,在那样的社会中,由于要和自然界进行艰苦的抗争,个人的强势被部落集体的利益所压制了。

而小说中恰恰反映了个人支配欲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根本对立,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少有人还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但这个永恒的主题依然让小说深入人心,因为它的确反映了远古形成的人性。

⑥另外一些角色的分数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比如《呼啸山庄》中的西斯科里夫或者《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他们在小说中的出现表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人产生了压力,这种冲突以这些角色的形式被反映了出来。

⑦小说就像是一种粘合社会的胶水,增强了那些能造福整个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抗争中逐渐进化出来的。

另一方面,小说和某些社会警示故事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原始社会,打猎为生的原始人谈论一些人的欺骗和欺凌弱小的行为,以达到不让坏人得偿所愿的目的。

而小说同样起到了这个效果,人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坏人的伎俩,避免自己今后上当受骗。

⑧小说不仅是进化的产物,它实际上也正在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化。

11.阅读第①段,说说“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

12.第⑤段中“永恒的主题”指的是什么?

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14.请结合《简•爱》或《水浒传》的内容,位第③段或第④段增加一个事实论据。

第()段: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

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

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

乃以一婢自监。

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

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

曹公曰:

“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④。

”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节选自袁宏道《答王以明》)

(注)①口呿(qū):

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

②帙(zhì):

量词,书一函为一帙。

③累马:

牵马,备马。

④袁伯业:

袁绍的堂兄袁遗,字伯业。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提其耳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惟吾与袁伯业         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B.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C.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D.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

18.甲乙两文所谈的学习之道有什么共同之处?

从内容角度看,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情景默写

19.默写填空。

(1)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