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第.docx
《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第.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第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与
当代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
邹 衍 李 塘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2003年4月南京
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与
当代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
摘 要:
马克思在其经济著作中提到了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并对人类发展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深刻的分析和预测。
但现实发展与马克思的理论设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看待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选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总是存在的,人类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要受到稀缺资源的约束,这是任何经济学家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因此,资源配置的问题,即稀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问题也就成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的资源配置理论就是直接从经济资源稀缺性入手,研究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而马克思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也进行了研究,而且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对资源配置的研究贯穿和包含于对商品价值的分析研究之中,并成功的运用了社会劳动的概念来解释资源配置。
虽然其理论不如西方经济学直观化和具体化,但他却能从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资源配置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并对人类社会的资源配置进行了规律性总结。
马克思在其经济著作中对资源配置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从内容上来看,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社会形态下按一定比例对社会总劳动进行全社会范围的分配是资源配置的核心内容,这也是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的特点。
社会劳动的概念与商品价值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尤其是《资本论》)中对价值的分析和对资源配置的分析其实是同一的。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们的这种生产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就是社会生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物质资料生产中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加深,社会生产逐渐转化为社会化生产,这也就要求在社会规模上分配社会总劳动。
社会总劳动是指在社会生产力中,各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生产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的总和。
社会总劳动包括从事生产活动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即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而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就是指这两种要素资源的分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
”可见,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将所有社会生产要素资源都进行了抽象化,这就使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资源配置的研究成为可能,这也是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比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更为深刻的关键原因所在。
马克思在提出以社会总劳动的社会分配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之后,接着又提出:
“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资源配置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有的、一般的普遍“自然规律”。
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是任何社会制度都不能改变或取消的,也是任何社会都必须的经济活动。
但是在不同的社会中,资源配置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又都不尽相同,那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的不同。
从形式上来看,马克思将资源配置方式分为直接资源配置方式和间接资源配置方式。
直接资源配置方式又分为前商品经济时代的封闭型直接资源配置方式和未来社会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
而所谓的间接资源配置方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
马克思提出,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定社会形态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形式和生产力水平。
因此,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替代和变革都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直接——间接——直接”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规律。
前商品经济时代以封闭型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为主。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生产分工的范围也很狭小,这就决定着当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只能是个人自给自足的“鲁滨逊生产方式”和小范围分工协作的“农村家长制小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的贸易需求”。
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后,市场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要从社会劳动分配和价值规律入手,分析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他提出:
“不同的生产领域经济力求保持平衡,一方面因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必须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即满足一种特殊的社会需要,而这种需要的范围在量上是不同的,一种内在联系把各种不同的需要量连成一个自然体系;另一方面,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这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
”
但是马克思对市场机制的分析主要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他认为“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而且他还认为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缺陷是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必须由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来代替。
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配置资源方式。
所谓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就是指分配社会劳动时间于不同的生产部门即资源配置是有计划进行的。
在马克思预见的未来社会中,已经不存在商品经济,整个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直接社会化生产和产品交换经济,并对资源配置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以此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选择资源配置方式上走过的曲折道路
应该说,马克思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出发,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因而提出了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计划资源配置方式的高效运行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学地从事社会劳动”,这就是马克思的计划经济假说。
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像马克思所预料的那样,全球经济分工不断拓展,市场日益复杂,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除了特殊时期(如战时)以外,计划经济假说根本不能成立,单纯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正是由于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上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家过分教条的依赖马克思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资源配置方式,导致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选择资源配置方式上都走过了非常曲折的道路,而这一过程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
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国家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对马克思的这一经济假说进行了充分的实践检验并得出了历史性的结论,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上个世纪之初,以列宁为代表的苏俄社会主义者们就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具体设计。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典型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都根据这种原型在本国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
而实践的结果表明,只有在革命初期和战后恢复时期,当经济结构比较简单、人民群众革命热情高涨和国家利益绝对首要的条件下,这种集中计划体制才能为公众所接受。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它有利于动员资源,集中地用于国家指定的用途。
同时,当社会经济有比较大的粗放式发展余地时,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也能够使经济发展保持比较好的势头。
苏联在二战之后和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高速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当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进入集约增长阶段以后,这种集中计划体制的缺陷就充分暴露出来,其突出表现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价值规律和价格信息失灵、激励机制严重不足。
由于经济发展不如理想,从5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主义各国陆续着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但是,由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及其根源缺乏透彻的认识,对改革的目标模式没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由于改革的实际措施和操作上有重大失误,大多数国家的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经济发展停滞落后,社会主义优越性无法体现。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半个世纪的长期计划资源配置和高度集权专政使这些国家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隐患达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而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使得计划经济的严重弊端较早的暴露了出来,社会经济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但另一方面政治上还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
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有必要也有可能集中精力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重新选择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审时度势,果断的进行了以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最终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冲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保持和提升了自己的生命力与活力。
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后,资源配置方式也必然要随之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整,运用市场来配置的资源范围也越来越大。
下一步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目标就是“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
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
三、当代我国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1、变革传统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的必要性
在对历史分析和总结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计划配置资源方式的根本缺陷所在。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要点是由集中编制的预定计划统筹宏观和微观的资源配置决策。
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完全信息假定,即中央计划机关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拥有全部信息;第二是单一利益主体假定,即全社会利益一体化,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价值判断。
但是在我们经历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上述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不可能具备的,甚至是连基本具备都达不到。
因此,采取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时,必然会遇到两大障碍。
一是信息障碍。
在现代经济中,要保证资源配置决策正确,必须解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问题。
由于生产结构不断复杂,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信息爆炸”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来说,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将全社会的信息量收集、整理和汇总是不可能。
而且即使做到了,中央决策机构要在极短的信息有效期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并通过执行机关去反馈信息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二是利益障碍。
激励机制是资源配置决策能够得到贯彻执行的保证。
在集中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下,经济决策是由中央决策机构做出的,而做出这一决策的依据是全社会的整体利益。
即使其决策是准确无误的,也无法完全代表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
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一个经济活动活动当事人,包括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有他们自身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这种矛盾冲突很容易导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发生偏离,这种偏离的累加和扩大又会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实践证明,消除资源配置障碍的唯一方法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
市场资源配置方式能够通过市场中不同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的按一定规则进行的交易活动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价值规律和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样才能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缺点。
因此,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
2、采取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保持计划调控的客观性
市场资源配置方式虽然能够克服计划体制的缺陷和弊端,但其高效运作也必须建立在完全竞争和价格完全灵敏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经济领域必须不存在垄断,同时价格也能充分及时的反映资源的供求状况。
实际上,这些条件也不可能完全具备,即使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中也只是基本具备,仍然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失误”的情况。
如果采用单纯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那么市场的失灵和失误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必要的计划调控和政府干预就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辅助手段。
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计划调控和政府干预的重点是“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倾向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越是强调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越要完善国家的宏观计划调控机制。
宏观计划调控不仅不会影响市场作用的发挥,而且还能促进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对一些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实现间接配置,使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更为合理。
3、资源配置方式变革对社会分配方式的影响
由于资源配置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生产又决定着社会剩余的分配,所以,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分配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经济资源都由国家统一配置,社会剩余也都由国家统一配置。
一方面国家注重的重点是整体利益而并非个体利益,另一方面计划机制在力保公平的同时也做不到对不同劳动者效率上的区分。
因此,“大锅饭”和“一刀切”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而在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下,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逐步得到理顺。
整个社会都认可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观,我们既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也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但是我国在分配方式上的改革仍没有完全到位,效率和公平在概念和层次上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在效率方面,要确立和落实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公平方面,改革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分配方式的变革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变革的体现和结果,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推动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赵学清.劳动与劳动价值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2
(2)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
(4)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5)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教学与研究.2002(6)
(6)赵学清、高玉林.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中州学刊.2002(3)
(7)肖启庆.马克思《资本论的》的资源配置理论及现实意义.江汉大学学报.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