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438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docx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

沼气发酵过程

沼气发酵过程,实质上是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过程。

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沼气微生物获得能量和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繁殖,同时大部分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科学测定分析表明:

有机物约有90%被转化为沼气,10%被沼气微生物用于自身的消耗。

发酵原料生成沼气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一、有机物转化为沼气的三个阶段

    几乎所有的有机物质都可以厌氧降解生成沼气。

固形有机物变为沼气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液化、产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

    

(一)液化阶段。

液化阶段也称水解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把不溶于水的固形有机物转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许多微生物能分泌各种胞外酶,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固形有机物被水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物质。

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对有机物质进行体外酶解,将多糖水解成单糖或二糖,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等。

这些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物质就可以进入微生物细胞之内被进一步分解利用。

    

(二)产酸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可溶性物质(单糖、氨基酸、脂肪酸)进入细胞内后,在纤维素细菌、蛋白质细菌、脂肪细菌、果胶细菌等各种细菌胞内酶作用下继续分解代谢转化成低分子物质,如丁酸、丙酸、乙酸以及醇、酮、醛等简单的有机物质。

这个阶段主要是生成各种挥发性的脂肪酸,最主要的产物是乙酸,约占70%以上,同时也有部分氢(H2)、二氧化碳(CO2)、氨(NH4)和少量的其它产物。

所以称该阶段为产酸阶段。

    液化阶段和产酸阶段是一个连续和交叉的过程。

它是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氢。

这二个阶段只产生合成甲烷的基质,如乙酸、丁酸、醇、CO2、H2等,不产生甲烷,因此也称为不产甲烷阶段。

不产甲烷阶段可以看成是一个原料加工阶段,即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成可供产甲烷细菌利用的物质,满足产甲烷菌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

在不产甲烷阶段起作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数量很大,并因发酵原料不同而存在着很大差异。

其中专性厌氧细菌数量最大,比兼性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多100~200倍,是这个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菌类。

产氢细菌是不产甲烷阶段微生物中很重要的菌群。

大量资料表明:

在沼气发酵中,CO2还原成CH4,必须有H2作为电子载体,其反应式为:

CO2+4H2→CH4+2H2O。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已成功从沼气池污泥中富集和分离出不同种和属的产氢细菌。

    (三)产甲烷阶段。

本阶段由产甲烷菌完成。

在这个阶段产甲烷菌将前一阶段产生的低分子化合物如乙酸、甲酸、氢和二氧化碳还原转变为甲烷。

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1)由挥发酸形成甲烷:

    2CH3CH2CH2COOH+2H2O+CO2→4CH3COOH+CH4

    (丁酸)(水)(二氧化碳)(乙酸)(甲烷)

    CH3COOH→CH4+CO2

    

(2)由醇与CO2形成甲烷

    如: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乙醇)(二氧化碳)(乙酸)(甲烷)

    4CH3OH→3CH4+ CO2+  2H2O

    (甲醇)(甲烷)(二氧化碳)(水)

    (3)氢还原CO2生成甲烷

    CO2 + 4H2→CH4 + 2H2O

    (二氧化碳)(氢)(甲烷)(水)

    二、沼气发酵三阶段的相互关系及环境影响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三个阶段是相互依赖和连续进行的,同时也是相互衔接和相互制约的。

在对农村沼气池的测定中,可以看出沼气发酵有这样一个过程:

发酵初期大量产生挥发酸,在挥发酸浓度迅速增高的同时,氨态氮浓度急剧上升。

氨态氮浓度达到高峰时,挥发酸浓度下降、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产气量和气体中甲烷含量上升并达到高峰。

这一连锁反应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pH值、氧化还原电位、产气量和甲烷含量等都基本稳定,而挥发酸浓度明显下降。

这一情况说明: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中,各个生化因子都有一个明显变化,它们彼此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约束,基质不断分解,沼气不断形成,使整个发酵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但沼气微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也是很敏感的,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会使平衡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

如:

一次进料过多、温度突然发生超过2℃的变化、料液中进入某种有毒物质等情况,就会造成酸碱度、产气量和产气成分发生变化,打破平衡影响产气。

不过沼气微生物对环境同样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只要环境因素的变化不超过一定的范围,即是平衡被打破也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间的自我调节又可达到新的平衡。

这种情况一般不需人为调节,只有环境因素变化超过了微生物的承受能力,动态平衡被破坏的不能自行恢复时,才可采取必要的人为调节措施。

    三、固体物质与沼气发酵之间的关系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液化阶段是由水解反应完成的,这些水解反应多数需要一定的能量。

但多数情况下,在沼气发酵的液化阶段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致使固体有机物质液化进展很慢,往往成为沼气发酵的限速步骤。

固体物质液化的快慢直接影响沼气生成的速度。

固体物质的液化程度对产气量也有直接影响。

多数发酵原料,尤其是各种农作物废物原料中,固形物含量高,可溶性成分少,有些表层还有蜡质,因此,在生产上应采用农作物废物预处理的方法来加快液化阶段的进行和提高液化的程度,这样既能相对加快发酵速度,又能增加沼气产量。

农作物废物预处理可通过粉碎和堆沤的办法来完成。

    当然,有些发酵原料如酒糟废液、合成脂肪酸废水、豆制品废液等,内含可溶性有机物较多,在入池发酵前就已完成了液化阶段,其发酵速度就非常快,滞留期可缩短到几十个小时或几个小时,因此,也就没必要进行预处理。

户用沼气池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结构组成

   农村户用沼气池类型虽多,但在结构组成上基本相同,都有进料口、进料管、发酵间、储气部分、出料管、水压间、活动盖、导气管、溢液口和安全盖板等几部分:

   1、进料口  进料口是日常向沼气池内进料的关口,连续或半连续进料的沼气池日常进料都要通过进料口。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进料口要设置在畜圈内靠近厕所的地方,进料口的大小要根据日常进料的类型定,一般情况下,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沼气池,进料口可适当小些,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池进料口要适当大些。

在沼气池建造中,对进料口总的要求是既要保证进料,又要利于搅拌管理。

   2、进料管  进料管是连接进料口和发酵间的一条进料通道。

与沼气池的连接有直插和斜插两种方式:

直插时,管子要紧贴沼气池内壁,下口平面要下探到沼气池墙中部;如果采用斜插,要插到池墙的二分之一高度处或稍偏下些。

斜插管插入角度的大小可根据进料类型及建池地方的宽余程度确定,如果进的是秸秆类发酵原料,在地方宽余的情况下,角度可大些,进料管子与池墙间夹角可达到40~45度,如果地方有限,角度可小些,进料管与池墙的夹角达到30度也行。

进料管的内经一般要达到30厘米左右,日常进料为秸秆类原料时,内经要不小于35厘米。

   3、发酵间  发酵间是沼气池的主体,是贮存发酵原料和产生沼气的地方。

发酵间的大小决定着沼气池可容纳发酵原料的多少,也关联着发酵原料在池中的滞留时间和产气效率的高低。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发酵间一般要点到整个池容的85%左右。

在农村户用沼气池规划设计上,确定发酵间的大小,通常要考虑当地气温、所用原料、用气要求、建池类型等多种因素,但通常把气温条件做为主要因素,在其它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常年气温偏高的地方,发酵间可设计的小点,反之要大一点,我国南北方农村户用沼气池在池容上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这方面。

   4、储气部分  储气部分是指收集储存沼气的地方,农村户用沼气池储气部分多在发酵间的上部,实际上它和发酵间是一个整体,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沼气池的池容。

通常情况下,储气部分约占沼气池容积的15%左右,但随产气用气不断发生变化。

   5、出料管  出料管是连接发酵间和水压间的通道。

出料管的安装方式有竖装和斜装两种,竖装又有紧贴沼气池内壁和外壁两种方式。

目前采用底层出料的沼气池出料管与水压间之间已没有明显的区别,与水压间相连接的已不是出料管,而是出料口。

斜装出料管一般都插在沼气池池墙的中部,与池墙成40~45度的夹角。

出料管内径多在30~35厘米之间。

在沼气池建设中,确定出料管与发酵间连接时,采用中层出料的连接方式,有利于满足杀灭寄生虫卵的需要,而采用底层出料的方式,利于出料等劳务操作和安全。

   6、水压间  水压间一般设计在沼气池进料口的对面或沼气池气室的上边。

水压间具有调节沼气池压力,防止沼气漏泄,贮存沼液肥料等功能。

水压间设计的大小和和高度对沼气池产生压力的控制及储存气体的数量具有决定作用。

通常水压间的容积要占到沼气池24小时产气所需的一半,但在实际应用中最好能建的稍大一些。

   7、活动盖  活动盖也称天窗盖,设置在沼气池盖的顶部,一般呈一头大另一头小的瓶塞状。

活动盖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是在沼气池维修或清池时,打开活动盖,利于排除池内的有害气体,利于通风和采光,利于操作及安全;二是在沼气池需要大换料时,打开活动盖,利于大量的沼渣或发酵原料进出;三是在遇到导气管堵塞、气压表失灵等特殊情况,致使沼气池内压力过大时,活动盖被冲开,可以使沼气池池体得到保护;四是在池内发酵原料表层出现严重结壳情况时,可打开活动盖破除结壳,并搅动料液。

活动盖的厚度在6~8厘米之间,直径在60厘米左右。

   8、导气管  导气管是把储气室内的沼气引入池外的通道,多被插在沼气池的活动盖板上。

导气管多用铜质管或硬质塑料管,也有用玻璃管的。

内经在1厘米左右,长度在12~15厘米之间。

   二、工作原理

   目前,农村户用沼气池均为水压式,其工作原理简单地讲就是“气压水,水压气”。

当沼气池内装入一定量的发酵原料并封池之后,在沼气池内就形成了以液面为界下为发酵料液,上为储存气体的两个部分。

发酵原料在沼气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产生沼气,因沼气不溶于水,比重又轻,就会上升到上部的储气部分。

伴随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储气部分储存的气体就会向各个方向产生压力,由于发酵间与进料管、出料管相连,进出料管连接的进料口、水压间又都与外界大气相通,当储气部分产生的气体所产生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的压力时,就会压迫发酵间的液面向下,被压入进出料管,使进出料管的液面上升。

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会有更多的料液被压入进料管及与出料管相连的水压间,沼气池内储气部分的空间也会随之不断增大,这个过程就称为“气压水”。

当使用沼气时,因沼气池内的料液平面低于进料管和水压间的料液平面,进料管和水压间中高出发酵间内料液平面的一部分料液就会产生压力,压迫沼气通过导气管向外输送,直到沼气池内外料液面相平,这一过程称为“水压气”。

“气压水”,“水压气”,沼气池内的料液平面不断变化,对发酵原料具有一定的搅拌作用,既能减轻料液在上部结壳,又能促进沼渣外排,对沼气发酵是非常有益的。

贮气室、进料管7层密封做法

①基层刷浆。

采用425号水泥,灰水比为0.3:

1,在池内贮气箱部位刷一遍水泥浆,在刷水泥浆过程中如有起泡的地方,说明此处干燥要多刷一遍。

   ②底层抹灰。

采用1:

2.5水泥沙浆,抹厚度为0.3-1厘米,边抹边找平,使池体严密。

   ③素灰层。

底层抹灰后立即抹一层素灰,厚度不超过0.1厘米为宜。

   ④沙灰层。

素灰层施工结束后抹一层1:

2水泥沙浆,厚度0.4厘米,要抹平压实。

   ⑤抹素灰层。

沙灰层抹完后再抹一层纯水泥浆,厚度不超过0.1厘米。

 

   ⑥面层抹灰。

素灰层抹完后,进行面层抹灰,抹1:

1水泥细沙灰,抹厚度为0.3-0.4厘米,要求沙子筛细,除掉大粒沙子,以防出现沙眼,要反复压光。

拱角以下20厘米均为贮气箱部分。

以上6层施工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

   ⑦刷素灰浆。

面层抹灰结束后,每隔4-8小时刷纯水泥浆一遍,共刷3遍,具体要求第一遍横刷,第二遍竖刷,第三遍斜刷。

青储玉米秸秆技术的详细解说

九月下旬至十月末伴随着玉米的收获玉米秸秆也随之大量产生。

目前,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有:

1.焚烧2.自然堆置3.发酵青贮。

焚烧秸秆不但污染环境还肯能引起火灾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已经被国家命令禁止。

自然堆置,虽然对空气环境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到处乱堆的秸秆对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最合适的玉米秸秆处理方式就是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利用微生物发酵剂发酵青贮。

   牛羊食量大且喜吃青食。

用发酵玉米青贮的方法可以解决牛羊冬春吃青问题。

青贮饲料是利用青割植株体和金宝贝青贮发酵剂中各种有益菌制造乳酸来保存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为多汁饲料,并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为发展规模养牛羊创造有利调剂,秋贮饲料成品青绿色或黄绿色,气味酸香为佳品。

   对于规模饲养肉牛户、奶牛户、养羊户青贮以窖贮为主,挖地窖或半地下窖,青贮选用地势较高,水位低的地方挖窖,最好建地下水泥窖。

如是土窖,在四周贴附塑料膜以减少损失,一般青贮量500kg/m3,每头牛贮备8m3,每只羊贮备2m3.

   青贮方法:

用金宝贝青贮饲料发酵助剂制作青贮饲料,比常规青贮成功率高,饲料的外观、颜色、口感、气味、菌体蛋白、粗蛋白、营养转化率等各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品质更好,因而性价比更优。

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1、把握好收割时间:

制作青贮玉米秸秆既不能收割太早也不能收割过晚。

收割早时秸秆水分大,糖分少,发酵效果不好;收割过晚,秸秆水分和营养流失,青贮适口性差。

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运输:

玉米秸秆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

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

此外,切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

   4、撒料装窖:

5吨青贮物料用金宝贝发酵剂1公斤。

将金宝贝青贮饲料发酵助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

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备用。

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

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却可。

将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调至60~70%,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发酵菌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1次装满全窖。

   5、盖草封土:

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

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

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制作青贮时,其他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他重物,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一般青贮饲料发酵40天左右就可以饲喂了,要从上直下垂直分层取料,每次取10厘米左右,取完密封。

初喂牛羊不习惯不爱吃,经过一段试喂调整,牛羊习惯后进行正常饲喂。

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

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是多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

微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需要多种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使沼气微生物始终处在良好的生存环境中,才有可能得到较高的沼气生产率或污水净化效率。

要保证沼气发酵正常进行,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优良的沼气细菌。

制取沼气必须有沼气细菌。

沼气细菌普遍存在于粪坑底部污泥、下水道污泥、沼气发酵料液的渣水、沼泽污泥和豆制品作坊下水沟的污泥中,人工制取沼气时可以到这些地方去收集菌种。

人们通常把这些含有大量沼气发酵细菌的污泥称为厌氧活性污泥或接种物,把为沼气发酵原料加入接种物的操作过程称为接种。

厌氧活性污泥是由厌氧消化细菌与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凝絮体、颗粒体或附着膜。

由于厌氧消化过程中有H2S的生成,使厌氧活性污泥往往呈黑色,发育良好的污泥呈油亮的黑色。

但在悬浮固体较多的消化器里,厌氧活性污泥往往呈絮状,黑色或灰黑色。

对新建的沼气池第一次装料,如果不加入足够数量的接种物,就不能很快产气,甚至还会导致因产酸过多使发酵受阻。

一般情况下,在新池启动或老池大换料时,加入接种物的数量应占到发酵料液总重量的10%~30%。

     二、严格的厌氧环境。

在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都是严格厌氧的,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尤其是产甲烷菌,它们对氧特别敏感,在生长、发育、繁殖、代谢的整个生命活动中都不需要氧气,即是微量的氧气存在,也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所以,在人工制取沼气修建沼气池时必须严格密闭,确保不漏水,不漏气,才能保证沼气细菌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

     三、充足的发酵原料。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沼气发酵原料既是产生沼气的底物,又是沼气发酵细菌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

自然界中,可用于沼气发酵的原料十分丰富,如:

家畜、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酒精废醪和味精、柠檬酸、淀粉、豆制品废水等。

沼气发酵原料因碳素、氮素含量不同可分为富碳原料和富氮原料。

富碳原料碳素所占比例多在40%以上,如:

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

这些原料发酵速度慢,产气周期长,有些表面覆盖蜡质,不易水解,入池前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富氮原料碳素所占比例多在30%以下,碳、氮比都小于25:

1,如:

人粪尿、禽粪、豆制品废液等。

富氮原料是沼气细菌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来源,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易水解,产气快,入池前不需预处理。

沼气发酵要求合适的碳氮比,一般情况下,保持20-30:

1的碳、氮比相对比较适宜,这就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对沼气发酵原料进行必要的合理搭配。

具体搭配办法应参照不同原料的碳、氮比情况进行。

 

农村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碳、氮比(近似值)

 

原   料

碳素占原料重量(%)

碳素占原料重量(%)

碳 氮 比(C:

N)

 

 

干麦草

46.0

0.53

87:

1

 

玉米秸

40.0

0.75

53:

1

 

干稻草

42.0

0.63

67:

1

 

落 叶

41.0

1.00

41:

1

 

大豆茎

41.0

1.30

32:

1

 

野 草

14.0

0.54

27:

1

 

鲜牛粪

7.3

0.29

25:

1

 

鲜马粪

10.0

0.42

24:

1

 

鲜羊粪

16.0

0.55

29:

1

 

鲜猪粪

7.8

0.60

13:

1

 

鲜人粪

2.5

0.85

2.9:

1

 

鲜鸡粪

25.2

2.5

9.7:

1

 

鲜人尿

0.4

0.93

0.43:

1

 

 

     四、适宜的发酵温度。

温度是生产沼气的重要条件。

沼气发酵的温度范围较广,一般在8~60℃范围内沼气微生物都能活动,都能产生沼气。

温度低于8℃或高于60℃会严重抑制沼气微生物的活动、生存或繁殖,影响产气。

人们把沼气发酵的温度划分为三个区域范围,即:

20℃以下为低温发酵,20~45℃为中温发酵,50~60℃为高温发酵。

多数甲烷菌活动的适宜温度在25-40℃之间,在这一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越快。

如果用工业生产排出的有机废水、废物,如酒厂排出的酒糟等作沼气发酵原料,由于排放温度都在70℃以上,就不需要补充热量来提高发酵原料温度,可采用高温发酵。

用城市污泥、工业有机废水、大中型养殖场的牲畜粪便等作发酵原料,适宜采用中温发酵。

农村建的沼气池,因条件限制,一般都采用常温发酵,冬季会因池温低出现产气少或不产气现象。

在北方寒冷地区,为提高沼气池温度,采取必要的保温、提温措施,把沼气池修建在塑料日光温室内或太阳能禽、畜圈舍内,对实现周年产气具有重要作用。

     五、合适的料液浓度。

在沼气发酵产气过程中,各种固形有机物质进入消化器后,首先要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水解,使其成为能溶于水的低分子化合物,这说明沼气发酵需要水,沼气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中需要水,水是沼气发酵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研究证明,沼气发酵需要在一定浓度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适宜的发酵浓度不仅利于产气,而且还能提高发酵原料的利用率。

沼气发酵原料浓度的表示方法较多,有总固体(TS)浓度、挥发性固体(VS)浓度、COD浓度、BOD浓度、悬浮固体浓度和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等。

沼气发酵中,只有挥发性固体才能转化为沼气,用挥发性固体浓度表示沼气发酵液的浓度更为确切,但实际用的最多的是总固体浓度。

总固体浓度是指固形物占总料液的百分比。

沼气发酵的料液浓度范围比较宽,1%-30%的范围内都能产气。

但如果水量过少,发酵原料过多,料液浓度过大,容易造成有机酸大量积累,就不利于沼气细菌的生长繁殖,使发酵受到阻碍,同时也会给搅拌带来困难。

如果水太多,发酵料液过稀,产气量少,也不利于沼气池的充分利用。

根据各地多年实践,农村沼气池料液的干物质浓度控制在6~12%这个范围内比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沼气池投料启动时浓度可低一些,6%就可以。

夏季和初秋池温高,原料分解快,浓度可低一些,保持6~8%就可以。

冬季、初春池温低,原料分解慢,干物质浓度应保持在10~12%。

     六、中性适度的pH值。

沼气发酵最适宜的PH值为6.8-7.4,在6.4以下或7.6以上,都会对沼气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产气。

pH值低于4.9或高于9时均不产气。

影响PH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发酵原料,如酒精废醪、丙酮丁醇废醪等,这些原料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有机酸;二是沼气池启动时投料浓度过高,接种物中的甲烷菌数量又不足,造成产酸与产甲烷的速度失调引起挥发酸积累;三是投料时不注意,使料液中混入了大量的强酸或强碱物质。

正常情况下,由于沼气细菌的相互作用,会使沼气发酵相对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一般不需要调节PH值,靠其自动调节就可达到平衡。

沼气发酵初期,由于产酸细菌的活动,在沼气池内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使pH值下降,但随着发酵继续进行,氨化细菌产生的氨可中和一部分有机酸,甲烷菌繁殖起来之后,又会使大量的有机酸被利用转化成甲烷,这样pH值就恢复到了正常值,使沼气发酵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但如果在生产中遇到了因投料致使发酵受阻这一情况,可采取稀释发酵料液、添加草木灰、添加稀释氨水或清石灰水、控制进出料等方法进行调节。

PH值可用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来测定。

     七、有规律的持续搅拌。

沼气池长期处在静止状态下,就会出现分层现象。

一般会分为浮渣层、清液层、活性层、沉渣层四层。

浮渣层发酵原料多,沼气菌种少,原料利用不充分,另外,浮渣过厚,还会影响沼气进入气室。

清液层水分多、发酵原料少,沼气细菌也少,不易产生沼气。

活性层是厌氧微生物活动旺盛的场所,是产生沼气的重要部位。

下部沉渣层虽然有沼气细菌,但多数原料已不具备产生沼气的条件。

因此,只有通过搅拌,使发酵料液处于均匀状态,才能增加沼气细菌与发酵原料的接触机会,才能有效产气。

沼气池如不经常搅动,对沼气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的沼气池原料加得不少,但产气量越来越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发酵液上层结了很厚的壳。

经常搅动沼气发酵料液除能使沼气池内的原料与沼气细菌均匀分布,充分接触,提高消化速率外,还能使沼气池下部附着在有机颗粒上的微小甲烷气、二氧化碳气的气泡胀大溢出,上升到气室内,另外,搅拌还能有效防止浮渣层的形成和克服沼气池内温度高低不一现象。

当然,由于产甲烷菌具有宜静不宜动的特性,搅拌应有规律地进行,一般可过3-4天搅拌一次,不能天天连续不断地搅拌,既浪费精力,也不利于甲烷菌的生存。

常用的搅拌方法有三种:

一是机械搅拌,采用安装机械设施的办法进行搅拌;二是气体搅拌,利用动力将沼气压入料液中进行搅拌;三是液体搅拌,用人工或其它动力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