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429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docx

快乐双休作业物理故事

苹果变成了炮弹

  1985年11月28日,沈空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张汉成驾驶104号飞机,在800米高空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进行飞行特殊训练。

突然,一群大鸟与飞机相撞,致使飞机几乎失去控制能力。

我英雄飞行员果断地采取了最难操作、危险性最大的方法进行操纵,使飞机安全着陆。

 

  机务人员当即检查飞机,发现机身上多处沾有鸟的血迹和羽毛,两台发动机严重损伤,压缩器叶片和进气整流罩全部被打坏,右机翼前沿被打裂20厘米长。

  鸟撞飞机主要发生在起飞、着陆的过程中及低空飞行的时候。

尤其是群鸟,危害飞机的可能性就更大。

飞鸟像子弹一样,除了可以打坏喷气式飞机的压气机叶片外,也可以击穿飞机驾驶舱的风挡玻璃。

风挡玻璃被击穿,不仅使飞机周围震裂,飞行员视线也会受到影响,使其不能清晰地观察外界,给驾驶飞机带来困难。

更有甚者,玻璃碎片很可能打伤飞行员。

  鸟撞到飞机上,为什么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呢?

这主要是由于飞机的速度太快了。

据计算,一只0.45公斤重的鸟,撞在每小时以80公里速度飞行的飞机上,能产生153公斤力;撞在每小时以960公里速度飞行的飞机上,则能产生22000公斤力。

倘若是一只7.2公斤的大鸟,撞在每小时以960公里速度飞行的飞机上,能够产生13万公斤力!

由此不难看出,飞机飞行的速度越高,鸟撞在飞机上的力就越大,危害也就越严重。

  飞机是这样,汽车也是这样。

1924年举行过一次汽车竞赛。

沿途的农民看到汽车从身旁飞驰过去,为了表示祝贺,向车上乘客投掷了西瓜、香瓜、苹果。

这些好意的礼物竟起了很不愉快的作用;西瓜和香瓜把车身砸凹、弄坏了;苹果落到驾驶员身上,造成了严重的外伤。

这个理由很简单:

汽车本身的速度加上投出西瓜和苹果的速度,就把这些瓜果变成了危险的、有破坏能力的炮弹。

我们不难算出,一颗10克重的枪弹发射出去以后所具有的能,跟一个4公斤重的西瓜投向每小时行驶120公里的汽车所产生的能不相上下。

眼下,普通汽车最高时速也可以达到100多公里了,赛车的车速就更高了。

所以,我们万万干不得70多年前人们干过的蠢事了。

为避免鸟撞事故,人们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比方说,清除对鸟类具有吸引力的水、食物、树木等生活条件;在机场周围设置带有声响和其他恐吓装置;在飞机上安装专门仪器,监测航线上的鸟群,提醒驾驶员避开鸟群飞行;在机场上设置雷达,监视跑道上的鸟群,指令驾驶员推迟起飞时间等。

  尽管是这样,完全杜绝鸟撞事故也是不可能的。

于是,人们又设法提高飞机有关部件,特别是提高风挡玻璃抗鸟撞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鸟撞造成的损失。

是如来佛的“神力”吗

  位于河南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石窟造像开创于北魏寿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四百余年的大规模营造,两山窟龛,密似蜂窝,共计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题记和其他碑刻3600多件,佛塔40余座。

 

  在洛阳龙门石窟中,最大的石窟主佛像,经常吸引着不少游客。

很多人争先恐后地把硬币向佛像基石的石壁按,“啪啪”的响声不绝于耳。

据说,谁的硬币能粘在石壁上,谁就有好运气。

  说也奇怪,有的硬币真粘住了。

难道真的是如来佛的“神力”吗?

当然不是,这是分子力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分子力的表现。

分子力是物质能聚成固体或液体的主要因素。

使被抻长的橡皮筋恢复原状的力,就是分子力;使荷叶上的露水聚成露珠的力,也是分子力;把邮票粘在信封上,靠的是浆糊和纸张分子间的吸引力;钢丝不易被拉断,也是由于钢铁分子间的吸引力。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分子力有吸引和排斥两种形式。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8厘米时,分子力表现为互相排斥。

当分子间的距离介于10-7~10-8厘米之间时,分子力表现为互相吸引。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7~10-6厘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小到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了。

既然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不可能把两块铁块压合在一起呢?

原来,铁块的表面,无论多么平滑,实际上细微结构十分粗糙,凹凸不平。

这样的两个表面互相接触,只有少数几个点的分子力发生作用,当然不能使两块铁块粘合起来。

有一种很精密的量具,叫标准量块。

它们是一系列厚度不等的长方形金属块,表面被加工得高度平滑。

把两块标准量块迭放在一起,稍加挤压和错动,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分子力起吸引作用的范围,便能够连在一起了。

如来佛石座吸引硬币的力,正是分子力。

仔细观察基座的石壁就会发现,石座分外细腻、光滑,所以能像标准量块那样,把硬币粘住。

凉暖不同

把你的手放在嘴的前方相距四、五厘米,轻轻对手吹气,手会感到暖和,如果使劲地吹,手又会感到凉爽。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从肺部呼出来的气,温度约是

,而手的皮肤温度只有

轻轻吹气时,暖气流与较凉皮肤相接触,使手产生温暖感觉。

使劲吹气时,气流速度增大,压力变小,手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就会挤压过来,混进呼出的气流中,这样到达手上的混合气流温度就低多了。

同时,使劲吹气还会使皮肤表面空气层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带走大量的热,所以手会产生凉的感觉。

静电恶作剧

静电会产生很高的电压,在干燥的空气里脱毛晴套衫时,会听到“劈劈啪啪”的声音,同时还会有针刺感。

如果在暗处还可以看到闪烁的火花,这就是在你身上发生的“雷鸣电闪”。

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大饭店中,时而在客人握手寒暄之际出现双方骤然缩手,几乎跳起来的喜剧场面,这是由于客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摩擦产生很强的静电,而这些积累的电荷又无法泄漏,就发生握手电击的现象。

静电电压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伏,但能量极小,一般不会在你身上引起较大的持续电流,即使偶尔感到麻电,也绝不会触电身亡。

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

大家都知道,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放出闪电,闪道中因高温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雷鸣”。

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

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内泽特·赖德尔认为,每当暴风雨来临,雨点即能获得额外的电子。

电子是带负电的,这些电子会追寻地面上的正电荷。

额外的电子流出云层后,要碰撞别的电子,使别的电子也变成游离电子,因而产生了传导性轨迹。

传导的轨迹会在空气中散布着的不规则形状的带电离子群中间跳跃着迂回延伸,而一般不会是直线。

所以,闪电的轨迹总是蜿蜒曲折的。

电的老祖宗

  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东西了。

然而在一百六十多年前,它还是一种神秘莫测的“怪物呢”。

  1745年,荷兰莱顿城的两个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放电的电容器——莱顿瓶,把过去只是在摩擦时或打雷时一瞬而过的神秘东西——电,变成了可以人工控制并反复出现的事实。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打开了电学迷宫,将磁转变成电。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泡,开创了人类用电的新纪元。

然而,鱼类用电的历史却更早。

远在35000万年以前,鱼类的祖先——古老的无颌类甲鱼,就已经有了发电器官。

而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伏特,在1799年所发明的第一个直流电源——伏特电池,就是以鱼的发电器官为模式而设计的,所以伏特把自己设计的电池叫做“人造电器官”。

由此可见,鱼类才是电的老祖宗。

现代鱼类能够生电的有许多种,电压较高的有电鳐、电瞻星鱼、电鲶、电鳗等。

  电鳐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我国东南沿海有双鳍电鳐和单鳍电鳐。

它属于软骨鱼类,体型像一把肥厚的蒲扇。

它眼睛很小,皮下粘液使得皮肤与肌肉连接得非常松弛。

虽然其貌不扬,但身上却装有两台“发电机”。

我们若将它头胸部的两侧皮肤剥开,就可以看到每侧各有一蜂窝状的器官,这就是它的“发电机”——发电器。

  这个发电器的构造十分复杂,它是由许多纤维组织隔成的若干六角形、垂直的管(电柱)组成的。

每一个管内部都贮有无色胶状物,并由许多小电板分成许多间隔,每块电板的腹面,又都有神经纤维相连接。

电板的腹面是负极,背面是正极。

每个电柱约有40块左右的电板,而每个发电器都有电柱200~600个。

如果我们按每个发电器有600个电柱来计算,那么一尾电鳐就有24000块电板。

这样复杂的电路,安排得如此精巧,就是技术高超的电工,恐怕也是望尘莫及的。

电鳐依靠这种发电器发出的电压可高达70~80伏特,而且可以自行控制,随时发出。

电鳐发电是用来捕食和击退敌人的。

当小鱼虾游来时,它放电将其击昏而饱餐一顿;当敌人来袭击时,它放电以自卫。

  有趣的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沿海居民,在很早以前就把电鳐当作“电疗机”来治病。

据说,用电鳐可治疗头痛病和风湿性关节炎。

直到现在,有时仍可看到人们在海滩上寻找电鳐治病的情景。

  触到电鳐,足以使人麻木,但它的电压在发电鱼中并不是高的,若比起电鲶和电鳗来,就大为逊色了。

电鲶生活在非洲河流中,它的发电电压可达400~450伏;电鳗生活于美洲的河流中,它的发电电压竟可达300~860伏特。

如此之高,可谓高压放电了。

  发电鱼的发电器官的排列方式和构造并不相同。

例如,电鳗的电柱不是与身体垂直,而是与鱼纵轴平行,电板虽只有6000块,但是很大,几乎占了躯干部和尾部的大部分。

一尾体重20公斤的电鳗,发电器就要占10公斤以上。

电鲶的电柱与体轴垂直,并且它的电板最多,竟有200万块。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放电鱼类无论其放电电压多么高或蓄电能力多么强,但它们的电源并非用之不竭。

如电鳐放电,每秒钟可放50次,但随着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流却逐渐减弱,经10~15秒钟后,电流就完全消失,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够恢复继续放电。

所以在过去捕鱼方法落后的时候,为捕获电鳗,是先将成群的家畜赶入河中,触动电鳗不断放电,在它们电量消耗殆尽而尚未恢复时,才下水捕捉。

  鱼类不仅有发电器官,而且有“电感器”,就是没有发电器官的鱼类也有灵敏的电感器。

鲨鱼就是一例。

对鲨鱼的电感作用,有人作过有趣的实验。

埋在沙中的比目鱼,因有微弱的电场,鲨鱼可准确地发现它;若用可通电的琼脂盒将鱼罩起来,鲨鱼照样可向其进攻;可是当在琼脂盒上覆一层绝缘的塑料薄膜时,鲨鱼就找不到比目鱼了。

从“电妖鱼”放电说起

  非洲和南美洲的土人很早就知道有一种热带鱼,当你捉它时,它就狠狠地电击你一下。

18世纪中叶,有一条英国船带了几条这种鱼到伦敦,供科学家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只有当你用两手同时去碰鱼的头部和身体下部时,才会受到电击。

由这件事以及电击的感觉,人们作出结论,这是一种放电现象。

并把这种鱼叫做“电妖鱼”或电鳗。

  鱼生电的奇异现象,引起了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的极大兴趣。

当时他正在研究青蛙腿的收缩现象。

说起来很有趣:

他用铜钩子挂在家里阳台铁栏杆上的几只青蛙腿,偶然碰到挂杆上的铁条时,蛙腿突然跳动起来。

蛙腿的复活,真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为探索其中奥秘,他认真做了一个实验:

他用一把叉子,一个叉尖是铜的,另一个叉尖是铁的,去碰蛙腿。

每碰一下,蛙腿就收缩一下。

伽伐尼就认为这和碰电妖鱼所受到的电击是一码事。

这一天是1786年9月20日。

然而,伽伐尼的朋友、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通过实验很快证明了引起蛙腿收缩的电流,完全是一种无机(无生命)现象。

因为人们把两种金属线焊接成一根导线,将其两端浸入盐的水溶液时,就能产生这种电流。

伏特把这种电流称为伽伐尼电流,让后世的人们永远纪念他的朋友。

后来,伏特还用大量铜圆片和铁圆片交替放置,中间用一层层在盐水中泡过的布片隔开,制成了一种名为“伏特电堆”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用于照明和许多现代化设备上的“伏特电池”的前身。

当时伏特无比兴奋,立即送了一份描述自己发明的手稿,给伦敦皇家学会发表(当时皇家学会是国际科学思想交流中心)。

文中说:

“……现在我就要向你们更详细地描述这种仪器和某些类似的装置,以及它们的最奇特的实验结果。

”1801年,拿破仑请伏特到巴黎表演他的“电堆”实验,并授予他金质奖章。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安培进一步研究了电流的特性,他认为电流就是电荷沿着导线的运动。

后人为纪念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就把表示电流强弱的单位,定为安培。

安培的研究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他是经过废寝忘食工作才得到这项成果的。

有个故事说,有一次他在巴黎大街上错把一辆停着的马车当成了黑板,在上面写起物理公式来。

后来马车走动了,他也跟着走;马不停蹄,他也紧跟着跑,专心致志地进行他的推算。

还有一次,拿破仑视察巴黎科学院,安培竟然不认识这位皇帝,使拿破仑也笑了。

拿破仑邀请他第二天到皇宫赴宴,但是第二天安培却把皇帝的邀请忘个精光。

  正当安培研究电流的特性的时候,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也开始研究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是科伦市一个学校的教师,他用许多“伏特电堆”串联起来,产生不同的电压,并用了首先由安培制成的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强弱。

他用不同金属材料制成不同长度和不同截面的导线做实验,发现一个重要规律:

电流强度与导线截面成正比;与导线长度成反比,即导线越长,电流越弱,这是因为电阻增大了;电流的强弱与导线的材料也有一定关系,即不同的导线,电阻大小也不一样。

  欧姆还发现,对同一种导线来说,两端电压越高,电流强度越大。

这一规律就是列入科学史册的、为电学奠定了基础的欧姆定律。

著名的欧姆定律为电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灯泡的发明

  灯泡dēngpào(英Bulb),首次使用据悉是美国的亨利戈培尔。

而最著名的发明人又莫过于美国科学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人尽皆知爱迪生于1879年10月21日试制灯泡成功。

在研制过程中,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煤气灯和弧光灯,他的主攻方向是寻找一种耐热材料。

由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程度而发出炽热的光却又不至于断裂或熔化。

他偶然发现棉线在空气中一下子烧成灰烬,而碳棉线放入处理过的玻璃球内则发出了炽光。

很遗憾,光亮只维持了几分钟就消失了。

他错误地放弃了这项试验,转而试用铯、镍、铂(白金)、铂铱合金等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收获都甚微。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重新回到了碳的研究上。

那年10月,他试验了一段长20厘米、直径为0.15厘米的碳棒,其耐热力达到5.5小时,他又不断改进着碳化方法和抽气处理。

1879年10月21日那天,他把1根直径为0.025厘米碳化了的棉线用作灯丝,发出的光度明亮、稳定,它以4烛光的照明度,1小时、2小时……足足亮了45个小时,经过1年多的努力,数千次的试验。

人们盼望已久的电灯终于诞生了。

  同年10月,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改用碳化了的卡纸大大改进电灯寿命后,生产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入生产。

1880年除夕,3,000人走上纽约街头观赏这一新发明。

成功并未使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停步。

第二年,他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

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前者才被取代。

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焦耳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18年生于索尔福,他的父亲是酿酒厂的老板。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里接受父母的启蒙教育,后来边跟父亲学习酿酒技术边自学,16岁时他得到了著名化学家道尔顿的指导,从1837年开始爱上了物理,特别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酿酒厂的一间房子布置成实验室,在里面做了一系列物理实验,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

1840年,他多次做了导体通过电流发热的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写出了第一篇科学论文《电流析热》,提出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规律,这时焦耳才22岁。

焦耳探讨了各种形式能的转化关系,1843年他在英国学术协会上作了《论电磁热效应和热功当量》的报告,报告的结论是:

自然界的能量是不能消灭的,消耗了机械能,总能得到相当的热能。

为此,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近40年间反复作了400多次实验,尤其是1847年,他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著名的热功当量测定装置(高中物理课本上介绍的),测得了热功当量值,保持了30年没有较大的变化,这在物理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焦耳是一位主要靠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对物理学所作的重要贡献不是一帆风顺取得的。

因为他没有正式学历,多次遭受挫折,但这都没能动摇焦耳对真理的信仰,对科学的追求。

他毫不气馁,勤奋实践,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1850年焦耳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55年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柯晋利金质奖章。

1872年到1887年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889年在塞拉逝世。

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

并且用焦耳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功当量。

磁的传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为了防范刺客入宫行刺,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设计安装秘密防卫装置,聪明的工匠们依据科学原理,用磁石(即天然磁铁)修建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企图进门行刺,被磁门吸引通不过,立刻就会被发现。

公元279年,晋武帝命令马隆率兵征计叛军,马隆让部下把大量磁石堆放在叛军必经的夹道两侧。

娄身披铁甲的叛军进入夹道时,奇迹发生了,他们前进不得后退不能,连手里的兵器也提不起来,仿佛中了“定身法”一般,全部换上犀甲的晋军大获全胜。

传说古希腊的海边耸立着一座大山,扛锄头、铁铲的农民从山下经过时,就像着了魔似地朝山壁撞去,轻则头破血流,重则一命呜呼。

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屿,它是由大量含有磁铁矿的大青石构成的,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磁生电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证实电流存在磁效应。

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

果然,只要导线通过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

  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

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

  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法。

  10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胜了!

随后,他又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

法拉第10年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

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给太空人捎个口信去

  古时候有个人,想托人捎个口信给远方的朋友。

他找了个瓶子对着瓶口说了一大堆话,说完赶紧用塞子把瓶口塞紧,满以为他的话就像酒一样,装在瓶子里了。

远方的朋友接到了瓶子,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当然也没有听到一点儿声音。

  声音是留不住的,它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正如俗话所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可是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人虽然没法把声音留住,却能留下声音的足迹和影像,还能让足迹和影像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发出声音来。

这是那个想把声音装在瓶子里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一百年前,留声机就出现了。

留声机的唱片并不能把声音留住,可是它记下了声音的足迹。

唱片上有一圈一圈的凹槽你用放大镜仔细看看,这些凹槽原来有无数曲折,几乎像锯齿一样。

这些曲折有的密些,有的疏些;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它们就是声音的足迹。

  声音的足迹怎么会留在唱片上的呢?

  它们用了声音的振动。

做一个喇叭,在喇叭的底部蒙上一块薄膜,薄膜上面固定一根针,细针紧贴着一种蜡制的转盘。

对着喇叭讲话或唱歌,就会引起薄膜振动,薄膜的振动带动着细针振动,振动着的细针就像一只“声笔”,在旋转的蜡盘上画出一圈一圈的凹槽。

这些凹槽就叫音槽。

把带有音槽的蜡板翻制成塑料的圆盘,就是唱片。

在留声机上放唱片是大家都见过的。

把唱针放在唱片的音槽上,唱片旋转,唱针跟着音槽振动,这种振动传到装在喇叭里的膜片上,经过放大,就把原来的声音给放出来了。

最初的留声机是用手摇的,后来改成电动的,又叫电唱机。

  这种用细针录音的方法,叫机械录音。

  后来人们发现,还可以把声音的影像留下来。

声音的影像在哪里呢?

电影胶片的边缘上有一条曲曲折折的亮纹,它就是声音留下的影像。

  声音的影像又是怎样留在影片上的呢?

  这得先把声音变成光。

对着话筒说话,话筒将声音变成电流,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可以使连接在它上面的电灯发光。

声音的振动有快有慢,有强有弱,它转换出来的电流也有快慢强弱的变化。

因此,电灯发出的光也有快慢强弱的变化。

这种有快慢强弱变化的光经过透镜,聚成光束,使感光的胶片留下曲曲折折的黑影。

再把这种胶片翻洗出正片,正片就出现了曲曲折折的亮纹,它就是声音留下的影像。

放电影的时候,光线透过胶片上的声音影像,使光电管产生有快慢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振动喇叭,就把原来录下的声音放出来了。

  这种用光学原理录音的方法,叫光学录音。

现在人们使用的录音机,采用的是磁带录音。

磁带录音的方法和机械录音的方法有点相像。

用一块小小的电磁铁做成的磁头,好比细针;磁带好比蜡盘。

对着话筒说话,话筒将声音变成有快慢强弱变化的电流,使磁头的磁力也产生了快慢强弱的变化。

涂了一层四氧化三铁粉末的磁带,由两个轮子带着旋转,当磁头在旋转的磁带上移动的时候,磁带不断被磁化,声音就录在磁带上了。

录音机里除了录音磁头,还有放音磁头和消音磁头。

录好音的磁带经过放音磁头,会产生有快慢强弱变化的电流,再经过放大,送到喇叭里,就会放出原来的声音。

经过消音磁头,可以使磁带消磁,因此磁带上录错了的声音,或不需要保留的声音,可以经过消磁随时洗掉。

  有了录音磁带,人们要想互相捎个口信,已经不成问题。

如果在地球以外的别的星球上有人这样的高级生物,我们可以利用录音机,给这些太空人捎个口信去。

1977年,科学家发射了一颗行星探测器,它将飞出太阳系去。

在这个探测器上,装了一张唱片,它不断地播送从地球上录制的用60多种语言表达的问候和100多种飞禽走兽的鸣叫声,还有各国古典乐曲的片段。

唱片是铜质的,密封在铝制的盒子里,在宇宙空间的环境里,能保存10亿年以上。

人们希望当这个探测器进入银河漫游之后,如果它有幸真的遇上太空人,那么,太空人就将听到地球上的人类捎去的内容丰富的口信

电磁铁与门铃

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指南针.自那以后,人类就开始利用磁的性能为人类服务了.但是,在十七世纪以前,人们并不知道电和磁之间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人们发现电可以生磁.

  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有一天,狂风大作,雷电交错,一家皮鞋作坊不幸被雷电袭击.暴风雨过后,作坊主回到作坊里,他很惊奇地发现,鞋钉和缝针都粘到铁锤和砧子上去了,就象磁石能把钉子和钉吸起来那样.当时科学家仔细地研究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发现这种现象是雷电使铁锤和砧子等磁化所造成的.后来,人们就把电线绕到铁块上,制成了电磁铁.到了十九世纪,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可以产生磁,磁也可以产生电.从此,科学家们把电和磁完全联系起来了.

  电磁铁具有广泛的应用,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应用可能要数电铃了.下图是一张简单的电铃结构图,主要部件是一个马蹄形电磁铁,电磁铁上有一块衔铁,它和弹簧片相连接;衔铁的一端有一个小锤,锤和铃盖之间有一个小空隙.按钮就是电铃的开关,按下按钮接通电流,铁芯被磁化,将衔铁向下吸,小锤就会碰击铃盖,发出叮呤的声音.在衔铁被吸向下的同时,接触螺钉与弹簧片断开,电流中断,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又被弹回原处,电流再次接通,小锤又敲击一下铃盖.这样,在按下电钮期间,清脆的门铃声就响个不停了.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五花八门的电铃就应运而生了.

  电磁铁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你每天都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还得靠电磁铁这玩艺儿呢,因为电视机,收音机等的扬声器中,就是由一块电磁铁和一个小振片来产生动听的声音的.在电话、电报和自动控制装置,电磁铁充当其中的主要角色.工厂里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