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047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

大 中小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符号填入下表中(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

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3.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唐朝设置节度使D.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4.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这一描述反映

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分割

5.西方人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源。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

“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

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

6.李华看到《德意志帝国宪法》这样规定: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

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

帝。

”由此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7.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中。

符合这种历史现象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形成责任内阁制②法国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共和政体③美国建立了联邦共和体制,人民享受到一定的权利和自由④德国从封建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政体,迅速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

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

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①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②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④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

”“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

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雇佣劳动制③主张改革

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援诸君努力而行。

”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

出的历史信息是

A.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B.五四运动的地域范围扩大

C.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11.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

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2.鲁迅先生说:

“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

一首诗吓不走

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1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

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14.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魂。

双十协议应运生,

中华人民主浮沉。

”能准确反映该诗歌的历史史实应该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

C.政协会议召开D.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5.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

多中国军民。

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6.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分析批判当时

社会思潮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社会思潮是

A.卢梭天赋人权思想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C.法国启蒙运动思潮D.孟德斯鸠分权思想

17.史学界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其主要理由

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

B.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它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口号

D.它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18.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

他们当前的纲领。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D.获得“面包”与“和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重要领导干部组成比例表

 

中国共产党党员

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3人

3人

政务院副总理

2人

2人

部级正职

19人

15个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表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0.当前我国法律不允许“安乐死”,而李某身患绝症,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并决定是否立法

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D.国务院

21.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历史史实,其中践踏法制、践踏人权

的是

图①红卫兵捣毁孔庙图②批斗干部大会

 

图③老舍被迫害自杀图④武斗中被烧毁的民房

A、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2.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祖国统一”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事实发生的先后

顺序分为四个板块,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②胡锦涛会见连战③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④中葡澳门政权交接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

23.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

出现这种现

象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多极化局面形成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遭遇严冬

24.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指

的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D.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5、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

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D.冷战出现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三个小题,26题19分;27题17分;28题14分,

共50分)

26.政体的演变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9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利法案》确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

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

非法而有害。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

员组成……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

康有为说: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人群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

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材料四: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官独立审判,不

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据此英国

确立了什么政体?

(6分)

法律、司法、财政、军事。

君主立宪制。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2分)

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3)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4分)

 放弃专制政体,立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

 

(4)结合材料一、二,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中国资产阶级在推进近代政治民

主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了什么?

(4分)

 

 民主、平等、自由;三权分立

(5)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各国政体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分)

专制走向民主;政体多样化;政治文明不断推广与传播。

 

27.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17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美国国务卿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

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4分)

拼凑政治军事集团;制造国家分裂;挑起局部战争;进行政治与经济控制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率(%)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5.6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

“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

“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

时代已经过去了。

(2)从材料二、三中能够看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

了哪些变化?

(6分)

 经济上,欧共体、日本与美国激烈竞争。

政治上,日本和西欧逐渐放弃追随美国的政策。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3)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

请举例说明。

(6分) 

 

展开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或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亚太经合组织等);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28.某班的同学在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收集了不少有关法律的条文。

(14

分)

第一小组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作了相关整理:

“盗陟封,赎耐。

”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

严禁对私有土地

的侵犯。

“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

“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可以论妻?

妻智夫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不智,为收。

”大意是:

如果丈夫偷钱一千元,妻子藏匿三百元,妻子应该怎样定罪?

如果妻子知道丈夫偷钱而藏匿,当以偷钱三百元论处,如果不知道,不追

究。

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

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

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

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第二小组查找到是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部分条文。

其中这样描述: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如果手和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第三小组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他们从中看到了这样的一

些条文: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

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

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

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各组利用收集的资料进行相关探讨,请你参与讨论:

(1)根据第一小组搜集的信息,请你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法律的哪些特点?

(5分)

 

1维护等级制度;

②法律涉及内容广泛、细致;

2保护土地私有权;

3法律较为严厉;

⑤一些法律较为公正

(2)你认为第三小组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与《十二铜表法》相比,

增添了哪些合理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材料)?

(4分)

  

 内容:

不得缺席审判;注重证据;注重保护思想自由;注重保护未成年人

(3)从三个小组收集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和罗马维系统治的共同点是

什么?

(2分)

 

古代东西方都比较注重用法律来维系统治或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

  

(4)假如你参与了材料的收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收集来的历史资料?

(3

分)

 鉴别真伪;归类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历史(必修一)结业考试试题答案(人教版、岳麓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C

B

B

A

B

A

C

C

C

C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C

A

C

A

D

B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三个小题,26题19分、27题17分、28题14分,共50分

26、共19分

(1)法律、司法、财政、军事。

(4分)君主立宪制(2分)

(2)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2分)

(3)放弃专制政体,立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

(4分)

(4)民主、平等、自由;三权分立(4分)

(5)专制走向民主;政体多样化;政治文明不断推广与传播。

(若还能回答出其它答案:

如,注重立法等也可酌情给分)(3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27、共17分

(1)拼凑政治军事集团;制造国家分裂;挑起局部战争;进行政治与经济控制。

(5分)

(2)经济上,欧共体、日本与美国激烈竞争。

(2分)政治上,日本和西欧逐渐放弃追随美国的政策。

(2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2分)

(3)展开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或加入世贸组织)(2分);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亚太经合组织等);(2分)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2分)

评分说明:

①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②史实回答错误,不给分;③对第(3)小题的回答,如能答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同样得分。

28、共14分

(1)①维护等级制度;②法律涉及内容广泛、细致;③保护土地私有权;④法律较为严厉;⑤一些法律较为公正(5分)

(2)内容:

不得缺席审判;注重证据;注重保护思想自由;注重保护未成年人。

(4分)

(3)古代东西方都比较注重用法律来维系统治或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

(2分)

(4)鉴别真伪;归类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3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