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291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docx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22页doc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地点

起止时间

17-18周

设计内容及要求

某油田初期产量油18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达到350万吨/年,计划将原油输送到480km外的炼油厂,需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

设计要求:

(1)确定管道材质及规格;

(2)一期数量(180万吨/年)条件下,设备选型,确定运行方式;

(3)布置热站和泵站

(4)一期条件下(180万吨/年)条件下,考虑翻越点,若存在翻越点给出解决措施;

(5)绘制一期工程首站工艺流程图(2#)1张;

(6)确定二期(350万吨/年)条件下,泵站数及热站数;

(7)二期热站、泵站的布置、翻越点校核;

(8)静水压以及动水压校核;

(9)最小输量;

(10)绘制二期工程中站站工艺流程图(2#)1张。

设计

参数

原油性质表1:

表1某原油性质

含蜡量,%

沥青质,%

密度,kg/m3

初馏点,℃

凝固点,℃

粘度,50℃,mPa.s

36.87

5.78

8548.6

76

30.5

8.9

里程和高程见表2:

表2里程和高程表

里程,km

0

70

146

178

220

287

347

410

480

高程,m

210

270

208

237

170

280

215

250

236

地温资料见表3。

表3管道经过地区的地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温℃

3

4

6

7

8

9

15

18

13

10

8

6

输送压力7.5MPa,最高输送压力9MPa,末站剩余压头70m,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的1.2%计,20℃相对密度0.8546,50℃粘度8.9mPa.s。

粘温指数0.036。

进站温度控制在38℃。

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35mm。

土壤导热系数1.1W/(m﹒℃),埋地深度1.5m。

最高输送温度68℃,最低输送温度36℃。

进度

要求

17周:

周一上午:

9:

00-12:

00:

发任务书,讲解任务书内容和设计要求,然后学生查找相关设计手册,查资料,开始做课程设计;下午:

14:

00-5:

00答疑,指导;

周二~周四上午:

9:

00-12:

00:

个别指导;下午:

14:

00-5:

00集中答疑、指导;

周五上午9:

00-12:

00:

个别辅导;下午:

14:

00-5:

00检查本周设计内容,对未完成要求任务的提出警告。

18周:

周一~周三上午:

9:

00-12:

00:

个别指导;下午:

14:

00-5:

00集中答疑、指导;

周四上午:

9:

00-12:

00:

学生交设计初稿,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改进;下午:

14:

00-5:

00集中答疑、指导,修改设计报告及流程图;

周五上午:

9:

00-12:

00:

个别指导,修改修改设计报告及流程图;下午:

14:

00-5:

00交设计报告及流程图。

参考资料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张其敏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泵与压缩机》,钱锡俊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油气储运概论》,张劲军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油气管道工程概论》,中国管道公司主编,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油气地面工程设计手册》第四册,石油工业出版社;《石油专用管》,石油工业出版社等。

其它

正式提交的文档必须严格按学校的格式来写,不能有计算错误;不能有错别字。

说明

本题目有两名学生完成;一名学生完成一期工程的设计内容,即任务书中的

(1)~(5)部分;另一名学生完成二期工程的设计内容,即任务书中的(6)~(10)部分。

系主任: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管道输送工艺》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__

设计题目:

__________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二期_______

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29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_

 

 

1总论

1.1设计依据

(1)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

(2)相似管道的设计经验;

(3)设计任务书。

1.2设计原则[1]

(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

(2)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高水平、高效益,确保管道安全可靠,长期平稳运行。

(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合理布站,站线结合。

站场的布置要与油区内各区块发展紧密结合。

(4)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工程概况

某油田初期产量油18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达到350万吨/年,计划将原油输送到480km外的炼油厂,需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

设计要求:

(1)确定二期(350万吨/年)条件下,泵站数及热站数;

(2)二期热站、泵站的位置、翻越点校核;

(3)静水压及动水压校核;

(4)最小输量;

(5)绘制二期工程中间站工艺流程图(2#)1张。

2.1管道设计参数

表2.1管道经过地区的地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温

3

4

6

7

8

9

15

18

13

10

8

6

表2.2里程和高程表

里程(km)

0.0

80

173

236

292

353

430

480

520

高程(m)

210

270

208

237

170

280

215

250

236

输送压力7.5MPa,最高输送压力9MPa,末站剩余压头70m,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的1.2%计,进站温度控制在38℃,最高输送温度68℃,最低输送温度36℃。

2.2原油物性

表2.3某原油性质

含蜡量,%

沥青质,%

密度,

初馏点,

凝固点,

粘度,50

,mPa.s

36.87

5.78

854.6

76

30.5

8.9

20℃相对密度0.8546,50℃粘度8.9mPa.s,粘温指数0.036。

2.3其它参数

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35mm,土壤导热系数1.1W/(m·

),埋地深度1.5m。

 

3工艺计算

3.1采用的输送方式

密闭输送也叫“从泵到泵”输送,这种输油工艺中,中间输油站不设供暖冲用的旁接油罐,上站来油全部直接进泵。

其特点是:

整条管道构成一个统一的密闭的水力系统,可充分利用上站余压,节省能量,还可以基本中间站的轻质油蒸发损耗;但对自动化程度和全线集中监控要求较高;存在水击问题,需要全线的水击监测与保护。

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离心泵大都采用“从泵到泵”的方式。

现代的管线均为密闭输送方式,如我国近些年建成的铁大线、东黄复线等。

所以本设计的输送方法为密闭输送方式。

3.2管道规格

已知的热油管道年输量为350万吨。

3.2.1平均温度

(3-1)

——加热站的起点,终点温度,

℃。

3.2.2油品密度

(3-2)

式中

——温度t℃及20℃时的油品密度,

——温度系数,

3.2.3流量计算[2]

(3-3)

式中G——年任务质量输量,

Q——体积流量,

——油品平均温度的密度,

3.2.4油品粘度

(3-4)

式中

——运动粘度;

——平均温度,℃。

3.2.5管道内径

(3-5)

式中Q——体积流量,

——经济流速,

经济流速取值范围是1~2之间。

假设

=1.6m/s。

3.2.6壁厚

查规范,选规格为X70的管材,其最小屈服强度为485MPa,故其壁厚:

(3-6)

式中t——壁厚,m;

P——设计压力,(取1.1倍的最高工作压力)MPa;

Di——管道外径,m;

[σ]——许用压力,MPa;

许用应力:

(3-7)

式中σs——最小屈服强度,MPa;

K——设计系数,根据规范站外管道取0.72;

φ——焊缝系数,根据X70取1

3.2.7管道外径

查规范,没有管壁为4.7mm的,所以选8mm的φ325×8和φ377×8的标准管道。

(3-8)

式中D——管道内径,m;

Q——体积流量,m3/s;

V——实际流速,m/s。

经济流速的校核:

当选φ325×8时,

当选φ377×8时,

所以φ325×8符合设计要求。

故选用φ325×8规格的钢管。

3.2.8验证经济流速[3]

根据选择管道,内径

经济流速满足在1~2之间,所以,选择的管道

符合。

3.3热力计算

3.3.1雷诺系数

由于

,所以成紊流状态。

管道中的实际流速为:

选取黄夹克作为保温材料,第一层低合金钢管,国标GB/T1591-1994中,16Mn对应的是Q345,它的热导系数:

第二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为

保温材料厚度为35~50mm。

假设取厚度为35mm。

3.3.2总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

(3-9)

总传热系数

式中d——管内径,m;

——第i层的外径,m;

——第i层的内径,m;

——最外层的管外径,m;

D——管径,m。

,D取外径;若

,D取算数平均值;若

,D取内径

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

,在紊流情况下比层流时大得多,通常情况下大都大于

.因此在紊流情况下,

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在层留情况下就必须计入。

管最外层至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

:

(3-10)

式中

——土壤导热系数,

——管中心埋深,m;

——最外层的管外径,m。

在紊流情况下,α1对总传热系数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3.3.3原油比热容[4]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比热容通常在1.6~2.5KJ/(Kg.℃)之间.

时原油的相对密度为:

(3-11)

式中

——15

时原油的相对密度;

——温度系数,

——温度为20

时的油品密度,

原油的比热容为:

(3-12)

式中

——15

时原油的相对密度;

——比热容,

T——原油温度,

3.3.4加热站布站

质量流量为:

(3-13)

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