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docx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4、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5、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乐正克)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年。
6、1632年,著名的(捷克)国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学校教育)有时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学校始建于(奴隶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和(雅典)。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骑士)和(教会);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
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环境、教育)
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基础_和_可能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卢梭、洛克)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8.体育的内容是_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人本主组织形式是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19.美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0.美育的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
21.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
22.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
2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国民教育制度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_和有关规章制度
25.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_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
26.建立学制的依据是(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27.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1902年,壬寅学制、
28.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1903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癸卯学制。
体现了“中学为体,_、西学为用\”的精神是。
\
29.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30.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_“六三三制_,或新学制。
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31.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1951_年。
32.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原则。
3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4.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35.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教书育人_。
具体任务包括、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37.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3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领导者_,在教育过程中起_主导作用)
39.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40.教师的素养包括(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1.教学是_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42.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
43.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44.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教学大纲__。
_教科书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基本技能__,发展学生的__智力和体力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道德品质的过程_。
教学过程是一种_特殊的认识过程_。
4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形式教育论者__和_实质教育论者__曾有过长期争论。
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形式教育论者___。
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47.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教育性_规律。
()48.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49.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启发式__和_、注入式)
5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班级授课制__。
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
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京师同文馆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
51.课的类型分为_单一课_和、综合课)
5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3.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5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56.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平时考查_、和_考试_。
、)
57.考试一般有__(学期考试_、_学年考试__和_、毕业考试_三种、)
58.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百分制记分法_、_、等级记分法_。
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_文字等级记分法_,另一类为_数字等级记分法_等。
5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品德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
60.道德和品德不同。
道德是_(社会现象_,品德是_个体现象_。
6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区别_学生思想品德形成_的过程。
62.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3.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
65.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因材施教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环境教育的原则,法国的卢梭提出_自然后果原则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爱的原则_,美国的杜威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原则。
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67.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6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70.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71.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纽带_,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7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
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
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
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六、论述题(共22分)
1、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10分)
1、答:
提示: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
①统一性:
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知是基础。
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
情是动力。
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
意是支柱、杠杆。
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
行是关键。
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
②矛盾性:
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
2、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
(12分)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
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
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七、实例分析(8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
“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
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
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
)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2、学制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
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5、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和创造美能力的活动。
1、教育学是以研究_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1、狭义教育:
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广义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么样的结果。
3、学校课程: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班级的目标管理:
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P67)
答: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
(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嘉奖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简述学校课程及其形式。
(
: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5、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P118)
答: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包括: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P80)
答: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P182)
答: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110)
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P102)
答: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P32)
答: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试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
(P33)
答: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19)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
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略)
(3)其优点在于: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
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
(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
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
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