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3414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docx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探究

  论文关键字:

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需求 国民收入分配 制度变迁

  论文摘要:

本文就我国目前消费现状,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原因进行了再探讨。

论述了影响消费需求不足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不同的。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一、目前形式

  近年来,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十分强劲,而消费则相对滞后,消费率呈连年下降的态势。

特别是2002年后下降比较快。

根据表一,可以看到在1999至2007年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在%到%之间,远低于78%-79%的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

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从1999年的%开始基本是一直下降的,到2007年为%。

  然而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从短期来看,依靠投资与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思路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果没有有效的消费增长的支持,将带来生产相对过剩,会引起经济的停滞;庞大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其实是建立在主要进口国经济向上、需求加大基础上的。

一旦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出口受阻,以往经济发展中积累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等矛盾将面临激化的可能,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将无法预料。

面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地增长,就必须改变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此,中央政府已明确表示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的增长最终是要靠内需拉动的,单靠出口和投资无法支撑。

同时,扩大内需还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的产能,降低出口压力;外国商品也能更多地流入中国,中外贸易逆差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巨大的外汇储备也就相应得到解决。

本文着重对目前已有学者关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稍加评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表一:

各部门消费情况

年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最终消费(亿元)居民最终消费(亿元)最终消费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1991%%%1992%%%1993%%%19947398%%%1995%%%1996%%%1997%%%1998%%%199991125%%%2000987496151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3587492458128332%%%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

  观点一:

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大

  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中低收入者的支付能力受限,愿意消费的消费能力不足,高收入消费者的消费饱和,从而导致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观点二: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特点

  崇尚节俭,喜欢储蓄,消费观点为谨慎,从而导致中国居民有较高的领储蓄倾向和较低的消费倾向。

  观点三:

中国福利制度的改革

  在90年代下半期,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就业、教育制度、政府机构等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改革的共同趋势都是把原先由国家或集体负担的费用逐步转为由个人或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即个人未来预期支出增加远大于预期收入增加,这时消费者的自然反应是减少即期消费。

  观点四:

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换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在发生改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接近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未形成,同时现有的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要,这使得经济生活中持币待购和推迟消费的现象。

  观点五:

国民收入分配不均

  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给居民的越来越少,政府和企业所占比例增加。

整个国民收入增长快速,但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从而致使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始于1998年。

对于观点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扩大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不是90年代中后期,并且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高于中国,但没有出现消费需求不足,如印度。

对于观点二,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特点由来已久,1998年之前也如此,故不能用一种长期存在的行为来解释在某一个阶段才开始出现的现象。

对于观点四,中国目前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这个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还处于世界较低的水平,从国外历史发展的经验看,也不存在这种现象。

  值得争议的是观点三和观点五,这也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三、相关数据与分析结果

  1.国民收入分配与消费不足

  从表二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从1997年开始呈递下降趋势,政府消费正好与居民消费相反。

  表二:

政府和居民消费构成变化

年份

政府最终消费(亿元)

居民最终消费(亿元)

最终消费

政府消费构成

居民消费构成1991%%1992%%1993%%19947398%%1995%%1996%%1997%%1998%%1999%%20006151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3587492458128332%%

  从表三可以看出2003年前各个部门的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居民有所减少,企业相应增加。

从表一我们已经得出2002年后整个消费率下降较快,因此国民经济分配给企业的增加是导致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

表三:

国民经济初次分配  

年份政府居民企业合计政府构成居民构成企业构成1992413817433508126652%%%1993581521622712334560%%%1994758829913916946670%%%19958705372241156557495%%%199610381449471152266851%%%199711830480611325173142%%%199812983504951348976967%%%199913655523611456480579%%%200117573608141734095727%%%2002181676784517924103936%%%2003209917378121970116742%%%2004284659204639077159587%%%20053217010969842220184089%%%

  表四:

政府收入和居民收入变化对消费的拉动效果的比较

年份政府消费构成居民消费构成政府收入构成居民收入构成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1%%%%2002%%%%2003%%%%2004%%%%2005%%%%年份政府收入一阶差分政府消费一阶差分居民收入一阶差分居民消费一阶差分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1%%-%-%2002-%%%-%2003%-%-%%2004-%%-%-%2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后政府收入每下降一个百分比,相应的消费下降的百分比要比居民的大,这说明政府的收入用于最终消费的弹性要大,因此通过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并不能提高整个最终消费,只是提高居民消费而已,所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来解决中国消费需求不足是行不通的。

这也说明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只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不是整个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2.制度变化与消费不足

  由于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的不完整,我们用城镇家庭的数据来反映整个居民消费情况,下表为城镇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居民的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从图一可以看出在1997到2002呈一定的线性增长,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看,居民在这一期间会不断增加储蓄来应付未来这此方面的支出。

从而使居民的当期消费降低。

我们也可以看出2002年后的这一段时间由于政府对于民生工程的重视,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增加财政对农业、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从而使居民的这些支出有走平甚至降低的趋势。

还有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是很大的。

  因此制度变迁因素降低了居民的收入预期,居民即期消费存在后顾之忧。

这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也是制约我国消费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居民缺乏购买意愿的主要原因是预期收入下降和即期消费存在后顾之忧。

在90年代下半期,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就业、教育制度、政府机构等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改革的共同趋势都是把原先由国家或集体负担的费用逐步转为由个人或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即个人未来预期支出增加远大于预期收入增加,这时消费者的自然反应是减少即期消费。

同时,政府推行的多项制度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阻力重重,尚未到位,加上一些改革方案因其自身久议不决,变化无常,力度不够,善后工作存在漏洞,增加了居民谨慎储蓄的动机,因此,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就是必然的结果。

消费和储蓄变化的巨大反差说明前期的多重政策目标同时推进的实际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是抑制了居民消费。

加之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效益下滑,下岗人数增加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定职、定编、裁员、就业形势严峻等,大大降低居民的收入预期。

在存在收入风险预期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把现期收入转化为延期消费。

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到位,人们也不敢大量即期消费,只好把现期收入中的一部分“冻结”起来用于长远安排。

据中国人民银行近两年抽样调查表明,城镇居民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的动机第一位的是为子女教育;第二位是为住房支出;第三位是为医疗和养老。

概括起来就是养家,养老,养命;即“三养”。

“三养”的后顾之忧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即期消费与未来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

这就是为什么存款利率不断下降银行储蓄仍继续增长。

  表五:

城镇居民几项重要消费支出的变化

年份消费性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构成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构成居住支出构成(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元)(元)(元)(%)(元)(元)1991--%#VALUE!

#VALUE!

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4998%%%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图一:

几项重要消费支出构成的变化趋势

图二: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额

  四、结语

  整个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引起的,同时受到国民收入分配给企业部门的比例增加的影响。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给居民的越来越少;二是制度变化使得居民有后顾之忧,消费心理改变了,减少了当前消费,降低了消费倾向。

但是国民收入分配给居民的减少伴随着分配给政府的增加,同时政府消费的弹性比居民要大,因此国民收入分配给居民的减少并不会降低整个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导致整个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变化。

  五、建议

  努力推进多项措施,改善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储蓄,目的在于缓解未来的消费需求支出。

为了解决和扭转这一倾向,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改变教育制度,最好是能够基本实现公费制,至少对于小学、初中、高中要这样。

因此要增加财政对公共教育的支出,提高政府消费的比重。

这里强调的是要通过政府来增加这方面的支出,而不是通过社会转移等方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2)改变住房制度,保证廉价住房的数量,同时政府限定最高价格。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要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城镇养老保险等的覆盖面,充分保障中小企业的职工、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老弱人群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

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险的体系,制定适合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低收入从业人员等的医疗保险办法。

研究制定“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养老保险办法,为非正规就业人员、无法纳入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人员提供养老保障。

  数据来源:

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马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钟宏《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居民消费》,《中国统计》2006年第4期

钟宏、严先薄《中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2期

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2009-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