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179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docx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施工组织设计

 

浆砌石拱坝灌浆环氧砂浆治漏工程

 

 

九、资料控制

十、进度计划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所提供的招标文件、图纸以及招标文件中所提供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2.踏勘现场所了解的具体情况以及业主对招标文件的答疑。

3.根据合同工期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4.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流水作业、标准化作业。

5.加强质量管理,做到事前控制,争取达到不出质量事故。

6.增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7.总体思路:

"两个确保"第一是确保安全,质量,第二是确保工期。

贯彻"三高",即一要高水平优质建成本工程;二要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用检测控制工序,让工序控制过程,让过程控制整体;三要高效率建设本工程,各工序作业全过程控制,一次达标。

8.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

9.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将施工全过程的各类施工信息反馈到设计监理部门,再反馈指导施工。

10.本工程类型相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施工资料。

编制原则

1.依据招标人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特点,按以下原则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1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及有关规定;服从业主的安排和指挥,按谈判文件约定履行责任和义务,以业主的满意为努力的方向。

1.2积极配合和接受监理工程师和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向业主交出满意的产品,履行我们对工程质量的承诺,确保创优工程目标的实现。

1.3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以先进的施工技术,成熟的施工经验,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本项目按期交工。

1.4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充分利用项目的结构特点,采用分区分段流水作业,使项目施工紧张、均衡、安全、文明、有序地进行。

2.遵循谈判文件条款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附图、附表中,严格按照谈判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编制。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各个具体项目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的建设。

4.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及施工工期要求,优化施工组

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充分利用项目的特点,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施工工艺水平及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以合理配置人、材、机、物要素,使项目施工紧张、均衡、安全、文明、有序地进行,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5.制定施工方案时,我们首先考虑环境保护措施,注重文明施工,把确保交通畅通、居民正常生活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树立我我处的良好象。

二:

工程概况

玉女湖淤地坝地处三门峡市灵宝焦村镇娘娘山景区内,位于老天沟流域,淤地坝于2004年2月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2004年9月完成施工图设计。

2007年5月动工兴建,2008年5月建成。

原设计控制流域面积3.1km2,设计总库容54.05万m3,淤积库容22.14万m3,淤积年限20年,可淤地2.21hm2。

原设计工程由大坝、放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大坝为浆砌石拱坝,坝顶高程623.00m,最大坝高24m,坝顶长83.16m;放水工程布置在坝体附近库区左岸,采用斜卧管型式,放水工程采用城门洞形涵洞,设计最大泄量0.49m3/s。

实际施工时大坝位置顺河道下移,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66km2,干沟长3.65km,干沟比降0.0828,2014年8月实测总库容8.3万m3,大坝为浆砌石拱坝,坝顶高程为622.35m,坝长88m,坝顶宽2.1~3.0m;放水设施为坝内埋管,不同高程埋设4个放水管,管径均为150mm,利用闸阀控制。

加固项目

(1)挡水坝段加高

在现状坝顶上,对挡水坝段坝体进行加高,加高部分断面为矩形,加高后坝顶宽度与现状坝顶宽度一致,现状坝顶宽度为2.1~3.0m。

现状坝顶高程622.35m,采用C25砼加高坝体,坝体加高1m,上、下游边坡直立,加高后坝顶高程623.35m。

上游面修建防浪墙,防浪墙1.3m高,0.3m宽,防浪墙顶高程624.65m。

下游面设预制钢筋混凝土栏杆,栏杆高1.3m,具体尺寸详见设计图。

加高坝体通过锚筋与现状坝体连接,锚筋直径20mm,间距1.0m,梅花型布置,锚筋长1.0m,伸入坝体0.5m。

坝体加高部分左右岸伸入岩体1.0m。

坝体加高部分每隔5m设一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填充低发泡聚乙烯嵌缝板。

加高部分距迎水面25cm处设一排橡胶止水,采用QZ-1型橡胶止水带,规格为300×10。

加高部分与现状坝顶之间设遇水膨胀止水条。

(2)右坝肩及坝体做防渗处理,剔除上游坝面现有勾缝砂浆重新勾缝结合右岸岸坡灌浆法

(3)下游坝面:

渗漏点灌浆,砂浆脱落部分修补;

在下游坝面的渗漏点用风钻灌浆孔,采用回填灌浆法灌浆下游坝坡部分砂浆脱落,对脱落部分修补,采用施工方法。

修补部分在桩号0+057.5~0+085之间,高程611.3m以下,修补面积59.12m2,采用M10砂浆进行修补。

(4)溢流堰两侧加设导墙。

在溢流堰两侧加设导流墙,采用矩形断面,墙顶宽0.3m,通过锚筋与现状坝体连接,锚筋直径φ20mm,间距1.0m,锚筋长1.0m,伸入坝体0.5m。

溢流段导墙高度从桩号0+001.4~0+005.7由1.8m渐变为1.5m。

由于大坝右肩及坝体渗漏,现对大坝进行防渗灌浆处理。

(1)施工内容

本工程施工内容为右岸挡水坝段沿坝顶中线处钻1排灌浆孔,孔间距1.5m,孔径75mm,钻孔钻进至基岩内5m,灌入水泥浆,利用水泥浆充填岸坡岩石裂隙,达到防渗目的。

钻孔16个,预计总进尺225m。

2、浆砌石坝迎水面用高弹性环氧砂浆勾缝.

3、坝顶加高和防浪墙,导流墙用C25现场自拌砼浇筑。

4、质量标准为合格,达到防渗目的。

5、工期要求工程总工期45天。

 

六、施工组织设计

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2、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6、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7、资源配备计划

8、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9、附表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第1章、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部人员构成及机构设置

1、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其他工程装作业队

金属结构安装作业队

 

2、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是工程项目质量第一责任人。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负责制订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建立健全项目部质量责任制,并首先在项目部领导层予以落实。

依据质量体系文件及本工程项目特定情况,对本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含人、财、物、技术等),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正确处理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负责项目部内部质量审核及评审工作,向发包方(监理)单位及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3、项目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系统的质保能力,对技术系统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责。

按ISO9001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的技术管理。

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施工过程策划,主持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4、安全员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以及发包方(监理)单位关于安全的各项法律、法令、法规及规定,按合同有关条款及项目部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安全管理。

按规定参与发包方(监理)单位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负责组织班前班后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施工班组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对危险作业科目设置安全监督岗,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确保施工安全。

11、作业队队长

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和其它质量文件在本队落实。

督促检查各班组、各部位严格执行质量程序规范,按设计图纸和技术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生产。

随时掌握施工生产质量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认真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

管理和控制本队各种质量文件、资料和记录,并做到使用受控文件和资料的有效版本。

 

第2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该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总工期为45日历天。

为保证本工程尽可能有充足的施工时间,保证按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系统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测算任务工作量,在人力、资源、时间、空间安排上统筹布置。

二、施工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质检员、施工员等有关人员学习有关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和标准、建筑安装施工操作规程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熟悉设计图纸,并做好图纸的自审和会审。

2由项目总工牵头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中标后施工组织设计,对有技术难度的分部或分项工程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以及质量创优、安全达标的规划。

3依据施工图纸由技术员编制相应的技术交底,交相应的施工人员,对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组织施工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进行学习和培训。

4在业主及现场监理参与下,做好轴线控制网及水准点的交接和复核工作。

三、施工部署原则

(1)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现场规划,修通进入施工区域的运输道路。

(2)按总平面布置图安装施工机械,铺设临时供水管路及临时供电线路。

(3)平整现场材料堆放场地,修整施工临时道路,做好搅拌站及四周排水工作。

经沉淀池处理后统一流入业主指定的下水道。

(4)材料的采购与供应:

材料员根据材料计划的数量规格,按质量要求确定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供货厂商供货,并按材料检验的程序对材料进行抽检、复检,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供应及时。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1施工准备

4.1.1技术准备

(1)检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与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研究好施工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和施工要求,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交底。

(2)组织并配备施工所需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度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要组织力量进行研制试验。

4.1.2施工现场准备

(1)现场区域内,所有障碍进行清理,如可利用的尽力利用;

(2)掌握工程定位基准点,做好施工放线的前期准备工作;

4.1.3劳动力准备

(1)结合本工程特点,组织技术力量强、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施工队伍和施工班组,及时安排进场;

(2)对所有进场的施工队伍要先进行劳动纪律、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做到文明施工遵章守纪;

(3)对进场的特种工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并确认合格后方准备上岗;

(4)对进场的工人,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4.1.4材料准备

组织人员对当地建材市场进行调查,制定当地合格建材花名册制订材料技术档案及供应计划。

4.1.5机械设备准备

(1)对进场机械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行,并运到使用地点就位;

(2)右坝肩及坝体防渗施工

右坝肩灌浆在坝顶露天进行施工,灌浆施工操作平台在右岸山坡50米高处,用十立方空压机一台,六十千瓦发电机一台,注浆泵一台,高压注浆管二百米连接到坝体施工部位,空压机带动风钻打孔,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施工,灌浆段长一般为5m。

钻孔直径75mm,选用灰浆搅拌机配合中压泥浆泵进行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