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617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docx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历史-4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5,分数:

50.00)1.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

“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_。

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尖锐刑罚严酷土地兼并严重A.B.C.D.A.B.C.D.解析:

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

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

他的这一做法_。

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A.B.C.D.解析:

商业的繁荣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司马迁的这种做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故选C。

3.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

“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_。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A.B.C.D.解析:

从材料中“既耕以饭,亦桑贸衣”可以看出田庄依靠耕作和种植解决自己的粮食和穿衣问题,即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也就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故选C。

4.“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

体现这一思想的有_。

“政在得民”“民贵君轻”“存百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B.C.D.A.B.C.D.解析:

5.明朝思想家李贽。

藐视礼法,在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波澜。

以下对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_。

A.否定儒家思想B.强调个性发展C.挑战正统思想D.批判理学虚伪A.B.C.D.解析:

李贽也是儒家学说接受者和传承者,否认儒家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但并不否定儒家思想,故选A。

6.康熙帝曾任曹雪芹的祖父为江宁织造,关于该局产品,说法正确的是_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入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入市场D.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A.B.C.D.解析:

清朝康熙年间,仍然是小农经济,故江宁织造局的性质仍然是官营手工业从原料的进入到产品的产出,皆不通过市场环节,其产品供皇室使用,故本题选D。

7.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

“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_。

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A.B.C.D.解析:

关键信息:

1862、巡抚李鸿章、上海、洋鬼。

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进攻上海遭遇洋枪队。

C项正确。

A、B、D项与题意不符。

8.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

“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_。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A.B.C.D.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

关键信息:

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

9.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_。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A.B.C.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主义指的是:

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

而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0.下列诗句能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_。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A.B.C.D.解析: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故选C。

11.1937年,有学者在上海刊物呐喊发表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这句话的背景是_。

A.五卅惨案B.四一二事变C.二七惨案D.八一三事变A.B.C.D.解析:

本题可从题干中的关键词“1937年”着手解答。

五卅惨案发生于1925年;四一二事变发生于1927年,二七惨案发生于1923年。

唯有八一三事变发生于1937年。

12.1943年毛泽东说:

“我们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自己供给”主要原因是_。

A.人民群众主动支援抗日军队B.缴获大量的敌人的物资C.大生产运动取得成功D.人民公社化运动A.B.C.D.解析:

在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期间,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的。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_。

“两弹一星”青藏铁路大庆油田三峡水利工程A.B.C.D.A.B.C.D.解析: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卫星,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研制成功的,大庆油田是在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排除,故选C。

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_。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D.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A.B.C.D.解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都属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15.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_。

A.实行公司制B.实行股份制C.包产到户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B.C.D.解析: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做了规定:

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验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6.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_。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A.B.C.D.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努力下制定出调整罗马内部关系的法律。

17.有学者认为:

“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

”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_。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A.B.C.D.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逐渐获得殖民霸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A项是在16071775年期间;B项应是在17世纪;D项是17世纪中后期。

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_。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A.B.C.D.解析:

19.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

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_。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A.B.C.D.解析:

格尔尼卡,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因此它的历史主题是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20.垄断组织出现的实质是_。

A.资本主义的腐朽B.资产阶级走向反动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要瓜分世界A.B.C.D.解析:

21.美国人科恩在布哈林一书中说:

“斯大林的政策人为地制造了19311933年的饥馑,俄国历史上最可怕的饥馑。

”50多年后真理报报道:

“1932年和1933年冬春相交之际,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四百万。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_。

A.俄国经济的缓慢发展B.新经济政策不适合苏联的国情C.苏联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干扰D.“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A.B.C.D.解析:

在当时,不是俄国而是苏联,况且其经济发展特征是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A错;当时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而不是新经济政策,故B不正确;苏联的经济模式是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C错。

故本题选D。

22.“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

”罗斯福新政举措中能体现挽联中“大同”思想的主要是_。

A.实行工业复兴政策B.恢复银行信用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调整农业结构A.B.C.D.解析:

此对联是1945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在罗斯福逝世后撰写的挽联,赞扬他“为人类争自由”,“绎发大同思想”。

“新政”中能体现大同思想的主张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故选C。

23.美国独立之后,逐渐建立起总统共和制的政体,其典型特点为_。

A.三权分立,互相制约B.两党对垒,交替执政C.中央集权,地方分权D.国会掌权,总统无权A.B.C.D.解析:

24.2008年以来,欧洲人普遍感觉“马克思又回来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是1990年的100倍。

这一现象说明_。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B.只有资本论可以拯救金融危机C.马克思主义理论仍具有现实意义D.社会主义运动将迎来新的高潮A.B.C.D.解析:

25.下列评价方式中,在教学之后实施的是_。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预测性评价A.B.C.D.解析:

诊断性评价在教学之前实施,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之后实施。

二、简答题(总题数:

3,分数:

30.00)26.简述我国自唐代以后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这些演变过程有何特点?

反映什么问题?

_正确答案:

(我国自唐代以后的赋税制度演变是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再到清代的地丁银。

(1)演变过程:

唐代实行两税法前,规定农民向官府交租、纳绢以及纳绢、布代役,都按人丁数以实物计征;推行两税法后,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实物税。

明代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主要按田亩数征收,但改用银两收税。

清代雍正以后实行地丁银,则完全按田亩征收银两,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

(2)特点:

逐渐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变为按田亩征收;逐渐由征收实物税变为征收货币税。

(3)反映问题: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渐松弛;反映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趋势。

)解析:

2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正确答案: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等。

)解析:

28.执教鸦片战争一课时,你将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_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执教鸦片战争一课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认识到国家的强盛与自己休戚相关,是每个人的责任。

再指出,现在每个人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国家,才不至于落后挨打。

如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举出由于中国的经济、军事、思想落后,加之战争中一些将领的贪生怕死导致战败,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同样的错误导致再一次签订了割地、赔款、甚至承认鸦片贸易合法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此时,不用多说其他话语,史实就可以让学生人人义愤填膺,爱国之情立即显现。

这样一来,相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暗下决心学好文化报效祖国、强盛祖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实现了。

)解析:

三、材料分析题(总题数:

3,分数:

48.0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十条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政治权。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能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任选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权力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文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社会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决议(1946年1月28日)(分数:

16.00)

(1).概括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分数:

8.00)_正确答案:

(材料一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充任;材料二则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解析: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分数:

8.00)_正确答案:

(实质变化:

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势力和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的某位教师在讲授“满洲的兴起”时,穿插了这样一些乡土教育内容,如:

第一,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遗址(今辽宁新宾老城)。

第二,沈阳故宫(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宫殿)的图片展示。

第三,东陵(努尔哈赤的陵墓)与北陵(皇太极的陵墓)的介绍。

(分数:

16.00)

(1).以上是某教师利用乡土资源的教学片段,请对此教学设计做出评析。

(分数:

8.00)_正确答案: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应从对身边的事物调查入手,由近及远、以点带面地进行讲授、研究。

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要提高课程资源的适用性。

案例中的乡土资源,对于江苏地区来说,与现实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不一定感兴趣,选择乡土资源,要讲究针对性与适用性。

)解析:

(2).如何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教学,请举例说明。

(分数:

8.00)_正确答案: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应该因地制宜,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的变化入手来引入资源,突出生活环境的由近及远。

如苏北地区的乡土历史教学,比较好的课题应该是“苏北新四军活动印记寻觅”之类。

)解析:

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在进行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教学时,学生的教科书中描述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的关系时,喻之为“家长和长大了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孩子们:

通过回想他们的父母公布新规定和强行让他们做什么事时的感觉,来领会这一关系。

教师宣布:

“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

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

”教室里一片喧哗。

生:

“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

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

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价钱啊!

”生:

“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

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

”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

沮丧、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教师一再说:

“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

”孩子们持续不安,老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

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

接着,大部分学生垂头丧气地交了钱。

个别学生刚开始很坚决地表示:

我就不交钱。

所有学生最后都交钱买了纸,试卷上的最后一题是:

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分数:

16.00)

(1).试对以上教学活动做出评析。

(分数:

8.00)_正确答案:

(在该案例中,教师通过情境模拟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人民的苦难,让学生再根据自己显示的感受创设情境,回味历史。

这种教学过程设计的出发点是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注重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了情感体验和感受,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各种情感表现,让学生在自我感受的基础上理解和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在教师设计的试卷最后加上了“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

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学生从自我情感体验迁移到独立战争前美国人的感受。

)解析:

(2).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创设情境的途径?

(分数:

8.00)_正确答案:

(教学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情境创设途径主要有: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设置问题创设有效情境;挖掘热点创设实用情境;开设活动创设参与情境;及时反馈创设成功情境等。

但在历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情境内涵的真实性、情境内容的趣味性、情境过程的实效性、情境主体的参与性以及情境构成的开放性等。

)解析:

四、教学设计题(总题数:

1,分数:

22.00)29.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2)课文摘录:

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并说明设计意图。

(分数:

22.00)_正确答案:

(一、课前组织课前组织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等,课前组织准备的充分,才能在教学中很好地运用。

(具体内容略)二、教学过程师: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出现了伯利克里时期的全面繁荣。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时期的民主政治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雅典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这个机构负责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生: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加的。

我们国家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选派代表参加。

师:

前者是直接民主,后者是选派代表参加,是间接民主。

两者的不同是由时代、国情的不同所决定。

公民大会之下有一个常设行政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代表,这个机构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人大常委会。

五百人议事会之下,分设27个行政、军事、经济机构,具体管理国家事务,其职能类似今天的国务院以及国家各个部委。

另外,在整套行政机构之外,还有一个民众法庭,除了履行司法职能,还有产生行政公职人员、监督公职行为的职能。

师:

刚才我们已了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情况,大家觉得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

生: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师:

雅典民主政治如何体现这两个特点?

生:

人民主权所有行政机构的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轮番而治公职人员的产生由抽签结果决定。

师:

但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方式,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公正的,因为让道德学识修养不同的人享有国家管理权,这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出示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

设计意图:

雅典民主政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

在此基础上,运用古今中外对比的方式,将雅典的政治生活同现实政治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的结构。

在设计最后,提出“苏格拉底之死”的思考,期望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