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05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doc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BAN.CN

我们学校自2011年初就承担了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探究》的实验任务,经过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教学管理及常规等方面的问题。

一、领导引路,初显成效

1、宣传发动,加强课题研究意识

2011年9月,校领导把课题研究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

多次召集学校骨干教师讨论和研究实施方案,并利用业务学习等机会动员教师们了解课题,参与课题,实践课题。

经研究决定,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由教导主任全面负责,重点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意识。

通过开题会以及业务学习等机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小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探究》课题的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使全体教师增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然后,我们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时,为了让教师们开眼界、长见识。

我们还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并要求回到学校开展汇报系列活动,将学习经验向全体教师传达,真正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组织学习,加强领头示范作用

由于广泛宣传,我校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

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副组长,骨干教师任组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组织召开课题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课题实施阶段性计划,及时总结研究经验,领导小组成员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对实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教师尽快掌握和提高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意识到,抓好一支课题研究骨干队伍,做好课题领头示范工作成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我校首先从青年骨干教师抓起,着力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并对全校的教学课题研究工作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校领导与骨干教师一起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校领导经常听取课题小组的汇报,及时为课题研究工作出谋划策,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小组定期召集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制定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帮助制定子课题,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教科室则重点指导骨干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把新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

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分工明确,同时又密切协作。

为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取得的初步成绩奠定了基。

现在,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始由骨干教师向全体教师辐射,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转向全面推进,人人参与,个个实践的良好局面。

3、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研究

在学习研究中,我们逐步认识到:

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解读教材,有效的教学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得心应手。

有效的教学还必须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教师只有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才能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

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教师对每节课的目标有了自己独特的把握与准确的理解,才能不断引导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加强集体备课。

备课时我们注意到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个人分单元负责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强项,主备的某单元或章节,并在组内先说课,分析自己的备课思路,讲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再由全组共同探讨,使教案渐趋完善。

然后,在统一基本思路的情况下,全组教师均以此教案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后的反馈交流,对此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课例,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形成精品课,我们将这些优质典型的精品课例设计上传至学校网站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4、反思总结,全面推进,深化课题研究工作

为了增加研究实效,需要不断反思总结。

我校完成了每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任务,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计划、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全体实验教师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了初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在这一研究阶段中,有关课题研究的教研课活动,开展了十多次。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反思成败,使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高的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王怀梅、李金玉两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名师,徐立鸿、孙琦琪等老师的数篇教学研究论文获省级以上一、二等奖,多位老师的论文在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杨春霞、李晓芳老师在市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二、多方制约,凸显不足。

1、师资不足,制约发展

研究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虽然较好的完成了各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我们真实地听到了部分老师们成长的脚步声,但整体的师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视。

当前,我校师资队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为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倾向,教师惰性比较强,自认为比较有经验,抵触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靠现象比较严重。

而年轻教师的学习意识不强,导致教学能力提高缓慢。

2、培训缺失,进步缓慢

教师继续教育及培训难等一系列困难。

学习机会的缺失,专家引领的缺乏,使年轻教师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缺乏与外界接触和学习的机会,教学思路陈旧,只能靠与老教师的交流和自学进行自我提高。

3、经费制约,举步维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很实际。

经费是教科研的物质保障,没有了经费的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活动开展很艰难,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回顾总结过去的研究过程,有得意也有失意。

在今后的教育教研活动中,我们会扬长避短,克服困难。

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有利条件,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及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到与新课程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投入更大的智慧和汗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