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0954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docx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案纸规定的位置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年的美国“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绕木星运行的极地轨道。

完成1~2题。

1.木星的“左邻右舍”是(  )

A.地球和水星B.火星和土星C.土星和天王星D.火星和天王星

2.能对“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上的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等产生威胁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和日珥B.黑子和太阳风C.黑子和耀斑D.耀斑和太阳风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回答3~5题。

3.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B.地幔C.内核D.外核

4.地震的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能B.生物转化而成的化学能

C.地球重力能D.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5.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7.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河流径流分配状况。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9.该河流的径流量最低出现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D.塔里木盆地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D.火山锥

1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区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云南昭通鲁甸“8·3”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截至7日19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615人死亡,114人失踪,3143人受伤。

根据材料,回答15~16题。

15.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活动引起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

16.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黄山松石、风蚀蘑菇、石林、大峡谷景观,读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18.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下面为“太平洋部分区域及周边海岸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20.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22.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图示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

24.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读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部分河段图,分析回答25~26题。

25.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A.①B.②C.③D.④

26.沿②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泥质地层,并含芦苇化石。

该工程地层中的岩石是(  )

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

城市是人口、工业、商业、交通高度集中的区域,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工业生产的影响,造成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异。

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

A.气温高,降水少B.气温高,降水多C.气温低,降水少D.气温低,降水多

28.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A.北半球高纬地区

B.南半球低纬地区

C.北半球中纬地区

D.南半球中纬地区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状况图”。

据此完成29~30题。

29.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0.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1~33题。

3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

3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3、4、5月

C.乙——5、6月D.乙——12、1、2月

3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

读某年5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回答34~35题。

省份

广西

广东

湖南

四川

湖北

江西

浙江

数量

91

44

21

20

16

9

7

省份

甘肃

山东

辽宁

云南

重庆

福建

青海

数量

6

5

5

5

4

3

3

省份

山西

新疆

黑龙江

贵州

西藏

其他省份为0

数量

2

2

1

1

1

34.按发生数量看,广西多于广东。

但是从造成经济损失看,广东远大于广西,其主要原因是(  )

A.广东地势低洼,受灾严重B.广东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侵袭,受灾严重

C.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D.喀斯特地貌可以减缓地质灾害的影响

35.地质灾害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干旱—泥石流B.泥石流—地震C.地震—滑坡D.水土流失—洪涝

下表是201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据此回答36~37题。

时间

气温(℃)

气压(百帕)

降水(毫米)

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

25

1002

10

30

18时前后

30

990

50

240

24时前后

27

1004

10

50

36.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低气压、伏旱B.低气压、寒潮C.高气压、伏旱D.低气压、台风

37.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C.高温晴好D.寒冷少雨

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

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38~40题。

38.造成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震B.滑坡

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

39.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40.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下图示意“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1~42题。

41.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1970年B.1985年

C.2005年D.2013年

42.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此回答43~44题。

43.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4.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正式实施。

结合图甲、图乙,回答45~46题。

 

45.“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46.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点B.②点C.③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