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477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docx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

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师

(讲座提纲)

柯汉琳

教师担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教师是学生人格建构的主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工作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国民素质的质量,关系着民族、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优劣至关重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学生,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是教师教育的根本目标。

人文素养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宝贵品质,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

 

一、为什么要强调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作为人文素质核心的人文精神,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品格,也是教师应有的灵魂内核。

一个人文素质缺失的教师决不是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文素质或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素有的人文教养或修养。

什么是“人文”、“人文性”?

有种种说法,但要从根本上去理解。

后来主要指一种精神,称为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是一种学科,而是一种思想倾向、一种“主义”。

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也称作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思想早在古希腊已存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形成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历史学家始用“人文主义”这一术语概括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和运动。

人文主义的这种精神就叫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的实质内容应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倾向为依据。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实质内容可以这样概括:

它在资本主义初期是针对神权社会和宗教文化而提出的,是从天国走向人间,从神权走向人权,从禁欲走向世俗的感性幸福。

就是高扬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道;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

(世俗化的核心是消解神圣化。

传统社会基本是圣化的社会。

“世俗知识分子”就是对抗圣化社会的。

17、l8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l9世纪出现了各种人道主义,主要也是发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性论、人类的爱等思想,但另一方面也与宗教相结合;到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又崇尚非理性。

可见,人文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关怀等方面是相同的,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对人类命运与存在、幸福与痛苦,价值与尊严的强烈关怀和承担责任的精神,它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人文性就指这种精神内容。

(参考《在路上》197页、87页、90页101页、49页)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不可或缺的两大基本精神。

科学精神,是求真求实的精神。

求真即是追求真理。

求实即是追求实在。

不仅科学家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人人都要有点科学精神——求真求实的精神。

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美的精神。

不仅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必具备人文精神,凡人都要有点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本质上应该也可以统一起来。

科学精神包含着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推动人们去追求真理而体现了科学精神。

两者互相包含,相互相成。

一个社会应该有生态平衡,一个人也必须有精神的生态平衡。

倡导科学时不要忘了人文,否则社会就失去平衡;社会改革与灵魂救治是不可分割的。

西方的传统知识分子是富于人文精神的:

卢梭、狄德罗、伏尔泰、左拉、雨果、托尔斯泰、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萨特等被称为“欧洲良心”,就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还有高尔基、帕斯捷尔纳克等。

1894年法国德雷福斯事件;

1898年《知识分子宣言》(后来人们把为社会正义辩护、批判社会不正义的人士称为知识分子);

1967年巴黎高师哲学教师德布雷事件;

高尔基为被捕杀的俄罗斯作家巴别尔扎米亚等奔走伸冤;

诗人帕斯捷尔纳克为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申辩。

在中国,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胡适、鲁迅、闻一多、朱自清等都是富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和教师。

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崇高的社会道德境界

作为人文素质核心的人文精神,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品格,也是教师应有的灵魂内核。

一个人文素质缺失的教师决不是合格的教师。

(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必备品质

语文教育目标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

语文的性质高中《新课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指技术知识与能力。

作为语文课程的功能指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功能。

叶圣陶等一般从工具性谈语文的特点:

“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

实际上,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特点。

为什么?

——

这首先要从“语文”的含义说起。

国际上一般称“母语教育科目”;中国20世纪50年代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

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即语文是口头与书面语言。

吕淑湘:

语文是“语言与文字”。

我认为,语文是关于语言与文字及由之构成的文章的一种母语教育科目。

这种定义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人文性主要通过“文章”体现。

其次要从语文课程的学科归属去理解。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的概念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以希腊文、拉丁文为基础的某些学科如修辞学、逻辑学、哲学、文学等的称谓。

这些学科的特点,《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

“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如教材等)都涉及人类价值和精神问题。

教材课文大量文学作品就集中体现了人类价值和精神问题,人文精神是文学精神的根本。

文学是人文精神的集结地。

因此,人文性或人文精神必然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决定了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必然包含人文性内容。

蔡元培认为教育应该有两个层面:

“现象世界教育”:

德、智、体教育,服务于现实利益。

“实体世界教育”:

超越于现实世界的形上追求的教育。

人文精神属于超越于现实世界的形上价值。

《新课标》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谈到“课程目标”,强调要从“认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包含了人文精神。

《新课标》没有直接这么说,也没有对人文性或人文精神做具体解释,但它提到的培养民族精神、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展个性等,就是人文性或人文精神的一些具体体现。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是: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课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后面可以理解为对“人文性”的内涵的阐述。

就是说,人文性或人文精神的教育是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之一。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中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品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自己缺乏较高的人文素质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要特别谈教师的人文素质呢?

下面谈第二个问题——

二、现实中部分教师的历史使命与人文素质发生了严重矛盾

(一)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枯萎丧失

从“范跑跑”事件说起——

“范跑跑”事件是教师人文素质缺失的一个典型现象。

它留给我们许多思考。

(范:

“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

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

范的言行至少表明其已丢失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基本的人文精神。

有人说,讲人文就要珍惜生命,包括珍惜自己的生命,范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不应非议的。

不错,范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本能,不能说是不允许的。

但是,向频临生命危险的同类伸出手去,不仅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能,而且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和责任。

范跑跑问题既是教师中的问题、知识阶层中的问题,也是国民的普遍精神问题。

现实中发生的其他事态举例

例一彭宇案

 

例二小悦悦事件

……

…二

实际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都日益萎缩和丧失。

199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l993年,《上海文学》第6期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等的《旷野上的废墟一一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一文,直接针对文坛现状发难,认为当前文学已出现危机,它“不仅标志着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文学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当前文学危机的表现有两种:

一是媚俗,一是自娱。

这一切都反映了当代人精神信仰的破碎,反映了时代人文精神的日见萎缩。

进之,讨论中提出了作家的“灵魂救赎”和文化人的自身反省问题,呼吁回到人文精神上来,呼唤新的人文精神的诞生。

讨论后来扩展到关于知识分子应坚守何种价值体系的争鸣,把人文精神的讨论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融合起来。

人们在讨论中深感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已侏儒化。

因此,必须呼吁重建人文精神,承担起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与道德责任。

20世纪西方人文精神的萎缩

20世纪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大发展,同时也带来种种问题,特别是,人性分裂,人被工具化。

“工具理性”化的人,就是人以理性为工具来改造世界、控制自然,以求自身的生存发展。

人的生活变成单纯的工具操作,人成为单一的“理性的动物”,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也叫“单面人”);世界被程序化、符号化,精神世界“碎片化”。

韦伯说这是“除魅”的过程(“为世界除魅”)。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一书中的分析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之后说,现代社会是缺失德性的时代,我们注目于社会管理的效率和秩序,却把如何培养善良而公正的人看作一个过时的形上话题搁置起来,甚至德性已沦为实现功利的工具。

美国教育家史密斯说:

“现代社会的这一状况大大削弱了社会人文精神,挫败了人们对种种能够回答人们内心深层需要的东西的追求和热情。

20世纪60年代后法国的福柯说,知识分子从此销声匿迹,从充满激情变成各个专业领域中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专门家”。

利奥塔则说,知识分子已死。

丧失了人文精神,知识分子就不再存在。

丧失了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格就不健全,这样的教师就无法承担其历史使命。

(二)人文素质的缺失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能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结捉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杨东平:

“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精神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

钱理群批“实利性”教育,强调“终极关怀”教育

……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有应试的原因,也有教师缺乏人文素质而看不到课文的人文性问题。

三、当代教师人文素养和精神缺失的根源

(一)中国长期缺乏自觉的人文教育

(二)文化革命反人文思潮的泛滥及其后续困境

(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物质主义盛行

社会生活世俗化、商品化加深,物欲主义盛行,社会道德滑坡,人们社会责任感萎缩;知识的神圣性被消解,知识人在强烈的社会反差面前有的消沉有的世俗化,一切淹没在粗陋的利益分配之中。

(四)1990年代以来人文科学边缘化

人文科学边缘化,知识分子话语权被解构和边缘化,激情消失,温情消失,悲情消失;自我放逐,放弃崇高,放弃社会责任的承担。

(五)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缺乏视真理高于一切的精神传统

虽然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精神、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我境界,但总的说营养不良,发育不健全,容易丧失独立人格,如在从道与从势的选择中往往屈从于权势。

四、人文精神的自我培养与提高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应是一种自觉的灵魂建构。

(二)人文精神建立在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识特别是历史学、哲学等文化知识和文学艺术的熏陶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历史、现实的深刻见解上。

要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熏陶。

《在路上》中的几段议论(208——214页)

(三)学习、观察、思考是必由之路。

2011-1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