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453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docx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重点提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及其评价;汇率决定理论及其主要模型;汇率制度理论及、汇率制度比较;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新进展;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替代与麦金农计划。

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8世纪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就提出了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目前出现了众多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弹性论

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纷纷采用货币贬值的手段调节国际收支。

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提出了弹性理论。

弹性论(ElasticityApproach)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探讨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1.弹性的基本概念

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一般说来,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

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其公式为: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其公式为: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其公式为: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其公式为:

从这四个公式可见,弹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

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弹性就越大;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弹性就越小。

2.马歇尔一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Condition)

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

显然,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

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研究的是: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可以证明,在不考虑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前提下,货币贬值后,只有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l,贸易收支才能得到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这就是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3.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即使在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

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必须经过一段时期,贸易收支才能得到改善。

为何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滞后才能反映出来呢?

主要原因是存在以下时滞:

(1)认识时滞。

本币贬值后,出口产品价格价格下降的信息,不能立即为进出口商所了解。

(2)决策时滞。

进出口商在认识到货币贬值带来的产品价格变动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进而作出改变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决定。

(3)生产时滞。

面对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国内生产商要获得足够的资金、人力资源,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需要一定的时间。

(4)取代时滞。

进出口商在货币贬值前签订的合同不能被取消,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需要一段调整时间。

正是由于这些时滞的作用,一国货币贬值后,其出口商品的数量不能立即增加,进口商品的数量不能立即减少,而且相同数量本币的出口商品换回的外汇收入反而下降,因此,在短期内,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

经过一段时间,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

一般认为,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该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

因此,在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被称为丁曲线效应(见图10-1所示)。

图10-1J曲线效应图

图10-1表明,在t1时刻,货币贬值,贸易收支状况从A点恶化到t2时刻的B点,逆差扩大,然后,随时间推移,在t3时刻,经过C点,t4时刻,经过D点,表明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

4.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又称交换比价,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T为贸易条件,

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对外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

贸易条件T上升时,称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它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贸易条件T下降时,称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它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

因此,当贸易条件恶化时,实际资源将会流失。

贬值会带来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但是否能改善贸易条件,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如果:

,贸易条件改善;

,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不变。

得到上述结论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1)在供给弹性趋于无限大时,以本币衡量进口价格上涨,出口价格不变,贸易条件将恶化;

(2)在供给弹性无限小时(等于零时),进口价格不变,出口价格上升,贸易条件可以改善;(3)在需求弹性趋于无限大时,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不变,贸易条件可以改善;(4)在需求弹性无限小时,出口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上升,贸易条件恶化。

上述结论目前只是理论推导的结果,还有待更充分的实证检验。

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

一般说来,贬值或使一国的贸易条件不变,或使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例子极其罕见。

5.对弹性论的评价

弹性论是在金本位制全面崩溃及20世纪3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适合了当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该理论也有不足:

它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只局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忽视了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在资本流动规模巨大的今天,其局限性非常突出。

另外,该理论在实际应用时,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因为弹性的估计非常复杂,难以测算。

二、吸收论

吸收论(AbsorptionApproach)是由当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Alexander)等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的。

它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张。

1.基本理论

按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基本关系式为国民收入恒等式:

国民收入(Y)=消费(C)十投资(I)十政府购买(G)(10-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虑对外贸易,有:

国民收入(Y)=消费(C)十投资(I)十政府购买(G)十(出口(X)一进口(M))(10-2)

经移项整理后得:

X一M=Y一C一I一G=Y一(C十I十G)(10-3)

在(10-3)式中,X一M为贸易收支差额,用B来表示,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

C十I十G为国内总吸收,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来表示。

由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即:

B=Y一A(10-4)

亚历山大赋予这一会计恒等式以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认为右端(Y-A)是因,左端(B)是果,由此得到结论:

国民收入大于国内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国民收入小于国内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国民收入等于国内总吸收时,国民收支平衡。

2.政策主张

吸收论所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就是改变总收入与总吸收的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表明一国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即总吸收超过总收入。

这时,就应当运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商品(进口)的过度需求,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

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减少进口需求的同时,也会减少对非贸易商品的需求和降低总收入,因此,还必须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消除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便进口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能增加。

这样,使贸易商品的供求相等,非贸易商品的供求也相等;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增加,就整个经济而言,总吸收等于总收入,从而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

吸收论特别重视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它认为,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

只有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

其次,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

收支。

比如,出口扩大时,出口部门的投资和消费会增长,收入也会增长。

通过”乘数”作用,又引起整个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多倍地增长。

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只有当这个百分比小于l时,整个社会增加的总收入才会大于增加的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

3.对吸收论的评价

吸收论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国际收支和整个经济的诸多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克服了弹性论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较之弹性论前进了一大步。

同时,吸收论还具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若国内存在闲置资源(衰退和非充分就业时),在采取本币贬值的同时,应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来增加收入;若国内各项资源已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处于膨胀时,应采用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吸收,从而使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平衡。

因此,吸收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但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并没有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

实际上,收入与吸收对贸易收支确实会产生影响,但反过来贸易收支也会影响到收入与吸收。

(2)同样忽略了资本与金融帐户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仍然把贸易收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分析不够全面。

三、货币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变量的运行环境。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哈里·约翰逊(HerryJohnson)和他的学生雅各布·弗兰科(JacobFrenkel)等共同提出了货币论(MonetaryApproach)。

它是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是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1.货币论的假定前提

(1)各国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2)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而对其它变量如资产报酬和利率变动等不敏感。

(3)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影响到实物产量,即货币中性假定。

(4)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即国际间的套利活动使同一商品在各国之间有同一价格(以共同货币计价)。

2.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货币论是通过下面的三个模型来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0-5)

(10-6)

(10-7)

其中,

为名义货币需求量,k为一个正的常数,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PY)的预期比例,P为国内价格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

为名义货币供应量,D为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即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或支持货币供给的国内资产;F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它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以国际储备作为代表,m为货币乘数。

显然,可得:

(10-8)

为分析简化,设m=l(实际上,根据研究目的不同,

有不同的定义和范围,从而M也有不同的对应值),可得

(10-9)

(10-10)

上述(10-10)式便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

其中,

为外汇储备的变动,

为货币的流量需求,

为国内信贷扩张。

该方程式表明:

(1)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2)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是一国国内的信贷扩张(

)超过了名义货币的流量需求(

)。

在货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量,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要寻找出路。

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就会增加货币支出,以重新调整它们的实际余额;对整个国家来讲,实际货币余额的调整便表现为货币外流,即国际收支逆差。

反之,当一国国内的信贷扩张小于名义货币的流量需求时,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的缺口就要寻找弥补。

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就要减少货币支出,以使实际货币余额维持在所希望的水平;对整个国家来说,减少支出维持实际货币余额的过程,便表现为货币内流,国际收支盈余;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国民收入、产量等)所决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相一致时,国际收支便处于平衡。

3.货币论的政策主张

(1)从本质上说,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货币性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2)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指货币供应政策。

因为政府可能操纵的是货币供应量的规模,而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的稳定函数,受政府的影响小。

因此,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3)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且这种影响是暂时的。

若在施加干预措施的同时伴有国内信贷膨胀,则国际收支不一定能改善,甚至还可能恶化。

总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

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应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4.对货币论的评价

货币论的提出,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使被遗忘的货币因素在国际收支调整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2)它考虑了资本在国际间移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弹性论和吸收论有很大进步。

(3)从实践上看,其某些观点已被IMF所接受。

如IMF往往要求会员国在接受贷款援助时严格控制信贷,就是基于货币供应决定国际收支这一基本认识。

当然,该理论也存在诸多不足。

(1)货币论认为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但如果它不是稳定的,那么国际收支就不能仅仅从货币供应的变化中预测出来。

另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产量和收入没有影响,也不尽切合实际。

(2)货币论研究的是长期货币供求平衡在国际收支上的平衡效果,即长期的国际收支问题,却忽视了短期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这是货币论的一个重要缺陷。

(3)货币论对国际收支长期均衡的分析,相当程度上是将结论建立在一价定律或购买力平价基础上。

但现实生活中存在运输成本、贸易障碍、关税及信息不完全等因素,一价定律并不完全成立,完全按照货币论关于国际收支的调节措施,在实际上就会出现政策预期偏差。

(4)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含义或必然后果,就是以牺牲国内实际货币余额或实际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

这一点,受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批评与抵制。

四、结构论

作为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独立学派,结构论(StructuralApproach)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赞成结构论的经济学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从事发展问题研究的学者,如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保尔·史蒂芬爵士(PaulStephen)、英国海外发展署的托尼·克列克(TonyKlick)等,他们都是结构论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

1.基本理论

货币论、吸收论等都是从需求角度提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忽视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货币论实际上是主张通过压缩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来减少实际需求;吸收论是主张通过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当成员国国际收支发生困难而向基金组织借用款项时,成员国必须按基金组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调节政策;但紧缩需求实际上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增长来换取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在国际收支发生普遍困难的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成员国在执行了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调节规划后,经济活动普遍受到压制,有的导致国内经济、社会甚至政治动荡。

结构论提出:

国际收支失衡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失衡引起的。

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

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以下几种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

第一,经济结构老化。

指由于科技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及世界市场的变化,使一国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失去了竞争力,而国内因资源没有足够的流动性等因素,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由此造成出口供给长期不足,进口替代的余地持续减少,结果导致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或逆差倾向。

第二,经济结构单一。

其一是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其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国际收支呈现不稳定现象。

因为,在出口多元化的情况下,一种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会被另一种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所抵消,整个国际收支呈稳定状态。

而在出口结构单一的情况下,价格在任何程度上的下降,都会直接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其二是由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的选择余地几乎为零。

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机械、电力设备、交通工具等等只能依靠进口。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愿望越高,国际收支逆差或逆差倾向就越严重。

第三,经济结构落后。

指一国产业生产的出口商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低而对价格的弹性高,进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高而对价格的弹性低。

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低时,别国经济和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不能导致该国出口的相应增加;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高时,本国经济和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却会导致进目的相应增加。

当出口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高时,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会导致出口数量的相应减少,当进口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低时,外国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却不能导致本国进口数量的相应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的收入性不平衡与货币性不平衡均具有不对称性,只会发生国际收支的收入性逆差,不会发生国际收支的收入性顺差。

货币贬值不仅不能改善国际收支,反而会恶化国际收支。

2.政策主张

结构论认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面,以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和品种供应。

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使生产要素能顺利地从传统行业流向新兴行业。

因此,一方面,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要积极增加和充分利用国内储蓄;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经济与金融组织应增加对落后国家的投资。

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通过改善经济结构和发展经济,不仅有助于克服自身的国际收支困难,同时也能增加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进口,从而也有助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出口和就业的增长。

3.对结构论的评价

结构论是作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特别是货币论的对立面出现的,它自然会受到许多批评。

对于经济结构老化引起的国际收支困难,一些批评者认为:

若一国出口商品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出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就会较低。

这与其说是缺乏价格竞争力,不如说是缺乏非价格因素的竞争力,如产品质量低劣、售后服务质量差、产品包装和款式不能满足消费心理等。

对于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结构落后引起的国际收支困难,结构论的批评者认为:

所谓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实际上是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失衡。

国际收支困难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事先的概念,另一种是事后的概念。

事先的概念是指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而不是指失衡本身。

只要财政与货币政策适当,就能避免失衡本身的发生。

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

结构论讲的实际上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国际收支问题。

经济发展政策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常常是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的。

另外,要求以提供暂时性资金融通为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提供长期性国际收支贷款,同时又不施予必要的调节纪律和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犹如把资金填入一个无底洞,既不利有关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又违背了基金组织本身的性质和宪章,基金组织在客观上是无力做到的。

以上四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前三种理论相互之间并不排斥,而是互为补充,只是出发点不同、政策结论不同而已。

结构论同前三种理论实际上也有互补的地方。

有人把结构论比喻为处在调节理论的极左端,把货币论比喻为处在调节理论的极右端,把弹性论和吸收论放在两者的中间,这种比喻并不十分恰当。

吸收论、货币论和结构论都十分强调政府的作用,都主张以政府干预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它们都是“干预派”,而不是“自由派”。

在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它们的异同,灵活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节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是用以说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如何决定的理论。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萌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复兴于20世纪70年代。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概况。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种货币同另外一种货币的比价即该国货币对另外一国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支配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其对内价值,这便是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确定的基本原理,各种货币汇率均以此来进行确定。

虽然现实的市场汇率可能与购买力平价水平不完全一致,但实际汇率围绕购买力水平波动,并最终趋向于PPP水平。

各国经济学家在阐述购买力平价理论时,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最典型的形式,其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的。

由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上,是商品价格的倒数,故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水平是由两国国内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分别表示本国(A国)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外国(B国)商品价格水平,则本国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为其商品价格的倒数。

而按照卡塞尔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货币汇率应该等于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之比,故购买力平价可以写成:

     

(1)

以上公式表示,在某一时期,当A国价格不变,而B国价格上涨,则B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表现为一单位A国货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B国货币,即A国货币出现升值,B国货币出现贬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按照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确定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

当实际汇率与长期均衡汇率之间出现偏差时,实际汇率将不断调整,最终要趋向均衡汇率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卡塞尔认为,在计算绝对购买力平价时,首先必须获得两国物价水平的数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而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即物价指数或通货膨胀率,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他提出了另外一种根据货币购买力确定汇率的方法,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其基本公式为:

    

(2)

其中,

为相对购买力平价,

分别为国内价格指数、国外价格指数及基期时的两国货币汇率。

由以上可以知道,若基期的汇率是已知的话,购买力平价汇率便可以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化中计算出来。

公式

(2)还表明,若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则本国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种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同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上。

购买力平价理论虽然在汇率决定理论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本身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矛盾。

具体表现在:

(1)价格指数问题。

价格指数的正确选择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问题。

物价水平是确定汇率的基础,但价格指数的选择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始终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难点。

(2)购买方平价理论是在假定不存在贸易壁垒即自由贸易及运输成本的条件下提出的,但这与现实经济中的管制与干预不符合,使得货币汇率不能真正地反映购买力平价水平。

(3)购买力平价理论比较注重国际收支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