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docx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落实《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一、已有基础
1、学院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宣传文件精神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支持《行动计划》实施工作,《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入的传达学习,对任务(项目)申报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各系、各部门对《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相关参与部门有热情、有措施、有保障。
在学院领导的深度参与和指导下,我院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论证,确定了参与的任务(项目)。
2、学院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为《行动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学院200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0年完成新校区的一期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在校生已突破万人,是我省唯一一所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教育部、住建部确定的“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学院从成立初的5个专业,发展到目前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实训部等7个教学部门,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城镇规划、工程造价等普通高职专业27个,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院级重点专业5个,且专业特色鲜明,基本都是基于建设领域开设,突出依托行业办学的宗旨,彰显职业院校的特点。
学院近年加大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建有实验实训楼、绿色科技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拥有4类82个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98家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关系。
学院拥有江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社会服务机构,为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学生实验、实习、技能培训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全部标准教室安装触屏液晶电视,大大丰富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院着力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基本形成了全部所开设专业的教学标准体系,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16项、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先后获得建设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江西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文件和《行动计划》精神,依托任务(项目),通过三年建设,我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办学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新型城镇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发挥行业优势,始终跟踪就业人才市场,明确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不断调整专业的定位与口径,从技术性、职业性、市场性三个维度,构建建设类高职的专业模式,通过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设置论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引导加快改革步伐,主动调整专业结构。
——实训教学条件更加完善。
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建成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把实践教学的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优化实践教学条件与环境,推进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模式,逐步将实践课占总课时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相辅相成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以骨干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建设为引领,推动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
三、建设内容
1、修(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RW-17)
专业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的根本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因此,制订合理的教学标准,既是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一是按照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进行系列课程建设。
二是坚持“五突出”(实用、特色、质量、素质、能力),增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
三是坚持“四结合”(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突出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达到50%,并注意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3年努力,完成修订学院所有重点及骨干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2、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RW-36)
坚持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广泛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在调研中发现建筑类急需的专业,摸清了社会对建设类人才需求的岗位(群)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含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开发。
一是通过对学院现有专业招生情况的分析,停止不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的招生,实现停、并、转,以增加专业服务岗位的针对性,强调办学特色。
二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发新专业,加大新专业的开发力度。
充分发辉学院作为江西省唯一一家培养建设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学院良好的师资队伍和悠久的办学经验,稳定坚实的校企合作与发展之优势,为专业开发与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骨干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XM-1)
着力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突出专业特色,确保培养质量。
鼓励不同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科学组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练做”一体化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
在3年内完成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乡规划三个骨干专业建设,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实训室的扩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教材完善等方面按照一流标准打造品牌,做好引领和示范作用。
(1)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
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同开发以“基于工作过程、做学合一、理实一体”为目标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将人才培养定位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相结合,通过公共基础领域、专业技能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进修学习、课外教育等相应的获取知识方法和途径,完成包括基础学习、单项技能学习、综合技能学习及应用技能学习等技能培养。
针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发和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达到能力培养目标。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大纲,构建基于城镇规划工作过程的“三个要求,四个领域,四项技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30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进行特色教材编写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和教学实践要求。
继续推行校企合作、任务驱动、项目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深化“2+0.5+0.5”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核心技术课程一体化”特色的“设计工厂”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课堂与实训室、工作室、设计院等多渠道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服务、管理,获得职业经验和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毕业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考评机制,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资源库信息化
运用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教材等教学资源库。
(3)强化实践育人,完善实训基地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校、系、专业三级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管理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前提引企入校、延校至企,营造真实的设计项目的实训环境,通过培养主体双元化(教师、学生)、人才培养员工化、深度产学研合作,实现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共赢。
校企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习性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内顶岗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平台。
努力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进一步拓展能满足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已有校企合作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校外要建立80家以上相对稳定、合作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
基本技能与基础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岗位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校企共同建立考评制度,校企师资合理配套,共同实施管理实践教学。
(4)专兼结合,打造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外引内培、自主提升等形式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形成以教授和高级规划师为带头人,企业技术精英参与的一批教学、科研、实践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
以培养高水平“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与企业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担任的机制;引进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为补充,为教师提供入企工作机会,增强实践能力,打造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结构合理,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学团队。
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聘用和绩效考核,引导“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向。
☆优化学历结构。
制定措施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实现专业教师队伍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70%以上。
☆优化职称结构。
鼓励教师进行提升职称申报工作,力争到2017年,实现专业教师队伍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到60%以上。
☆优化年龄结构。
努力克服“年龄断层”,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引进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的力度,形成较为合理的年龄梯队。
☆优化梯队建设。
加大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建设期内每专业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10-15名骨干教师。
☆优化“双师”结构。
与企业共同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上下功夫,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现在的50%上升到60%;使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满足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要求。
☆提高兼职教师比例。
到2018年,每专业聘请20名左右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5)服务社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行业,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教师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的优势,拓展社会服务面和服务功能,开展服务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水平有明显提高。
(6)围绕中心,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监测体系
建立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着重构建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由企业(用人单位)、社会评估机构、毕业生及家长所组成的社会评价主体,建立以素养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多元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毕业生的实习阶段(面向社会顶岗实习单位和毕业实习单位)、成长阶段(面向就业单位)、成熟阶段(选择就业单位)三个阶段进行分阶段分项评价。
从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毕业生就业找症把脉。
4、以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校内实训条件(XM-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的重要专业,该专业在校生超过学院在校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且专业辐射性强,专业实训基础条件好,以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为重点,通过系统整体设计、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开放式管理的方式,,搭建三维仿真实训平台,真实还原施工现场,模拟施工管理,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带动学院整个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整个建筑工程仿真实训中心包含仿真实训室、BIM实训室和VR实训室三部分内容,在已建成5间实训室的基础上,计划在未来2-3年内完成:
至少5个仿真实训室、2个BIM实训室的建设、2个VR实训室的建设。
(1)仿真实训建设主要内容
☆土建工程信息化教学系统平台
土建工程信息化教学系统平台以提供灵活的资源类型管理,满足不同角色用户查看使用为解决要点,是一个集教育、学习、管理、交流为一体的庞大数据库系统。
整体按照资源分类,完成四大资源库建设:
学习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源库和管理资源库。
☆建筑施工工艺仿真实训软件
建筑施工工艺仿真实训教学软件,是以一幢真实的建筑工程为原型,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把工地虚拟化后搬进课堂,学生直接参与现场施工工艺和管理流程,从而了解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安全管理,技术规范等,提高施工当中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在实训平台的仿真操作中,达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更有力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应用和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识图三维仿真教学软件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专业基础课程,只有打好建筑制图与识图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
识图能力是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一项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施工现场一线工作,还是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等其它方面工作,都要求具备准确阅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建筑识图仿真实训系统,通过虚拟仿真、专项资源建设多种方法,突破传统识图教学中的二维定式,在识图教学中引入三维立体模式,形象化的为学生打开空间转换思维。
同时,针对识图教学需求,添加实物仿真模型,增加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及应用性。
☆项目施工全过程仿真实训软件
建筑工程全过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以一套真实的图纸为蓝本,以建筑物施工流程为主线,施工工艺为内容,通过虚拟三维技术展示整个建筑物全过程模拟仿真。
软件整体按照工程建造的过程分为“施工前准备”“施工进行中”“竣工验收”三大阶段,通过岗位工种的预设,实现师生自主选择,多角色扮演,掌握施工过程中各个角色的工作内容。
☆高层建筑测量任务模拟系统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为建筑工程提供基础数据与图纸的重要工作,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
加强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工程投资建设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
由此,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专业的教学中显得尤为基础与重要。
☆装饰装修工程仿真实训软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装饰装修市场也得到了不断扩展。
同时,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工艺水平的发展,原材料的不断更新,对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也有新的要求。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仿真实训以别墅、会议室及办公楼实际工程为案例,紧贴专业教学培养目标,通过三维漫游形式,将装修场景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全面体验室内精装修施工过程,将工程的装饰材料、设备、技术操作与装饰设计融为一体,达到熟识工艺技巧、理解工艺原理的效果。
☆设备安装识图三维仿真教学软件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解决方案,以真实工程案例为蓝本,利用三维仿真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
整体从工程识图与工程施工两个角度出发,以真实场景游走、任务模拟与操作、操作演示与文字解析等多种形式,分别解决设备安装工程日常教学难点,实现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教学改革。
设备安装工程教学单元,以一个地下1层、地上13层的教学综合楼实际工程项目为教学案例,通过三维建筑场景,将传统教学形式中难以用文字描述的知识内容,利用实际三维拆分演示和动画交互讲解,清楚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地隧工程仿真实训软件
地隧工程施工仿真实训软件,是针对地下隧道工程,开发制作的建筑教育软件。
其将基本理论原理、现代化施工方法、机械应用等相结合,用三维仿真的形式呈现,以实现直观高效的教育目的。
软件模拟模拟城市地铁隧道的开挖,包含三种施工方法:
盖挖法施工、新奥法施工、盾构机施工。
盖挖法施工包括顺筑式和逆筑式,施工场景设在城市街道。
新奥法施工包括台阶式、分步式、全断面开挖式,施工环境设定在山体隧道。
盾构法包括盾构机的组成、运行原理及施工工艺。
施工环境设定为过江隧道。
三种施工方法都是独立完整的施工项目,包括临建布设、施工横道图、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施工管理体系、施工准备、施工安全、施工工艺、施工管理、要点强化、工程资源等内容,还含有课程习题以及课后练习等练习考核性内容。
(2)BIM实训主要内容
☆教学模型库系统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形势下,BIM系统也建立起“信息化教学模型库”,建立土建、安装专业的以単项工程施工工艺为单个模型的数据库,并辅以配套图纸、实物照片、模型信息,实现可三位一体同步展示的虚拟数据库。
利用教学模型库完成知识要点、施工图纸、建筑模型、建筑实物之间的多重转换,让学生理解更直观、生动,教师授课更轻松。
☆BIM建模及计量计价实训系统
基于BIM土建、BIM钢筋、BIM安装的建模计量软件和造价计价软件的实训课程。
课程适合工程造价、工程管理、BIM建模等专业的学生。
学生通过课程实训,结合各专业工程计价及计量规则,独立的运用鲁班系列软件建立完整的项目三维模型并进行计量计价,了解建模及工程预结算的过程,从而成为具有从事工程建模及造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
☆BIM工程项目管理模拟实训系统
学生学习施工现场利用BIM技术进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方法。
适合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学生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管理方法之后,学习相关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了解项目中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及方法,成为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BIM项目成本控制模拟实训系统
模拟项目成本统计分析以及单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多算对比,学习项目管理的课程。
适合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学生掌握建筑工程量和价确定等理论知识后,学习相关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了解项目中成本管控相关理论,掌握工程的进度、造价的动态控制过程及方法,成为具有从事工程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BIM工程仿真漫游实训系统
结合云计算、BIM技术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学习使用互联网应用、多专业集成应用平台(BIMWorks)结合施工方案进行模型优化,并将优化后的建筑、结构、安装等各专业BIM模型进行集成应用,完成方案优化、虚拟施工和碰撞检测等实际应用。
适合工程造价、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
课堂中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虚拟仿真,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通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指导施工的能力,并借助虚拟仿真手段学会方案优化、虚拟施工和碰撞检测。
☆施工场地布置实训系统
基于鲁班施工软件,通过学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计、安全标志布置图以及模板图、钢筋图等常用图形布置的课程。
适合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等专业人才。
通过实训课程学习,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依据相关规,范,能够独立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进行三维交底。
☆碰撞检查与辅助管线综合
各专业BIM模型创建审核完成后,机电项目施工前,对各个专业进行空间碰撞检查,提前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反馈设计部门。
按照最新修改的图纸,维护模型,重新碰撞,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方案,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管线综合优化。
VR能够解决虚拟仿真实训带来的非融入式实习弊端,虚拟仿真的特点在于仿真,模仿的永远无法替代现实,而虚拟现实的特点在于现实,通过1:
1真实场景建模,对模型进行烘焙等图形处理技术,实现现实展现,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把学生带入到真实场景中,可以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实训场景中,实现360°沉浸式实习,让学生犹如在施工现场感受一样。
本方案以建筑实训教学为目的,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在360°沉浸式视觉中,学习建筑专业技术。
(3)VR实训主要内容
☆VR全景实训室
VR模型实训室,以真实图纸为基础,在图纸上进行1:
1真实建模,通过对模型进行烘焙宣传,展现真实的施工现场场景,再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360°沉浸式展示,让学生通过专业虚拟现实设备,进入封闭场景中,由于在真实模型中参观,把知识点融合进场景中,使用视觉或重力促发技术,使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宿舍里完成实训学习,教室可以实现边学习边讲解
☆VR识图系统
VR实训室系统以建筑图纸为基础,在建筑图纸基础上进行建模,实现建筑施工图、建筑结构图的真实场景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真实融入到场景中,犹如走在图纸上去学习图纸知识。
通过虚拟现实知识点触发技术,如视觉触发、手柄触发等,实现知识点和场景的全视角融合。
☆VR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专业涵盖了建筑外观设计、室内设计、结构、暖通、弱电等多方面的设计,传统的设计流程中基本从底层的CAD二维画图开始,各个部门之间针对性比较强,如何把各部门之间的设计成果进行协同可视化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普通的电脑里无法实现直观的查看,很多细微的问题无法检查出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三维的立体的视景仿真系统来进行直观的验证各部门之间的设计成果
☆VR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规划方案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常用的规划建筑设计表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建筑沙盘模型、建筑效果图和三维动画。
这三种方法虽然广泛应用。
但它们却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
制作建筑沙盘模型需要经过大比例尺缩小,因此只能获得建筑的鸟瞰形象;三维效果图表现也只能提供静态局部的视觉体验;三维动画虽然有较强的动态三维表现力,但不具备实时的交互性,人只是被动的沿着既定的观察路线进行观察。
5、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XM-7)
智能建筑是一个趋势,智能建筑检测也是一个方向,学院拟联合江西建院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建筑智能化检测实训基地”,在3年内建成具备对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等基本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功能的实训基地。
建筑智能化检测实训基地目前已具备的基础有:
多路温湿巡检测试仪;风口风量罩;电能质量分析仪;红外高温测试仪;网络分析仪;电缆测试仪(配光纤测试模块);声级计;数字接地电阻表;数显绝缘电阻表;噪声计。
现阶段可以开展的智能化检测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对绞电缆链路或信道和光纤链路或信道子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包括有线电视系统和卫星接收电视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有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有暖通空调监控系统,变配电监控系统,公共照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