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500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2、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三个主要方面。

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认知过程:

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

情绪情感过程: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等。

意志过程:

采取行动、执行决定等。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等。

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如形式及其內隐和外显行为反应。

3、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生理心理学原理》,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

4、各种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所有的心理学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冯特和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杜威和詹姆斯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苛勒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发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代表人华生,斯金纳。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带有利益的强迫性行为)。

正强化:

给人们好的东西,让好的行为继续。

负强化:

拿走人们喜欢的东西,达成需要的目的,让人不再出现不好的行为。

精神分析心理学(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弗洛伊德把人格看成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他认为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

所谓潜意识,是指个人没有觉知到然而却影响着行为的那些冲动和欲望。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人物:

马斯洛(主要发起人);罗杰斯

5、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概念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水平:

第一类是描述水平;第二类是相关水平;第三类是因果水平。

描述性研究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案例分析、访谈等方式获得证据以表明或证实关于心理学问题与规律的看法,是定性研究。

要先有一定的设想。

有观察法、访谈法、个案法。

相关研究法和因果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测量、评定、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两者属于定量研究。

也要有一定的设想。

前者有问卷法、测验法、后者只有实验法,它的实质是控制变量。

实验法的特点主要是主动性、可重复性、精确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

一、注意

1、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一切认知心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而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同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

两者是相反关系。

2、注意的种类(根据有无目的性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三种)

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诸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

刺激物本身:

例如一声巨响,引起人的注意;人的主体因素,例如口渴注意水。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诸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的听课。

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

对活动目的的认识、对事物的间接兴趣、智力活动的组织和积极性、个人的知识经验、个人的意志品质。

随意后注意(习惯。

既不需要意志努力,又具有目的性。

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一个刚学习心理学的人,为理解心理学的知识,需要花很多努力,就是随意注意;随着学习的推进,他对心理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需要花很大的意志努力,就是进入随意后注意阶段。

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范围、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注意的起伏不属于注意的品质。

(p38)

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生理变化、无关动作停止。

二、感知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

1、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形状、大小、明度、颜色恒常性)

2、错觉:

大小、方向、运动、形重、时间错觉等,以视错觉(形状、明度)最为普遍。

三、记忆

1、记忆及其分类

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內隐记忆

按记忆的时间: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按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按记忆的目的:

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2、遗忘及其规律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重现。

识记和保持是重现的前提,重现则是识记和保持的必然结果。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

识记:

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印象记住。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保持与遗忘

保持: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遗忘:

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再认与重现

再认: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重现:

经验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而能把它回忆出来。

3、遗忘规律和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

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先多后少,程负加速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发现遗忘规律的第一个人。

4、评价记忆好坏的标准:

实际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实际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四、思维与想象

1、思维的几个特征:

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创造性。

2、思维的分类

根据解决问题的方式: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进程:

直接思维(整体性、快速性、无意识性等)和分析思维(逐层分析)

根据思维活动结果: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根据探索答案方向:

集中思维(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几个品质: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流畅性:

指智力活动灵活顺畅,反应迅速,是较低层次的发散特征,表现为发散的“个数”。

变通性:

指思考方式变化多端,举一反三,是较高层次的发散特征,表现为发散的“类型”。

独特性:

指对问题提出新颖的、独特的见解,是最高层次的发赛特征,表现为发散的“独到”。

3、问题解决的特征:

目标指引、操作序列、认知操作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觉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心理定势、功能固着、情绪动机、人格因素。

五、想象

1、想象的种类:

按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做梦,还有观察天空浮云时天马行空。

有意想象:

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

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工程师根据图纸的示意,想象建筑物的形象。

看《红楼梦》,在头脑中出现林黛玉的形象。

创造想象:

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出现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艺术家创作出新的作品。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

幻想:

幻想带有向往的性质,创作的形象与个人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的活动。

六、智力

1、是一般认知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2、智力测验

一般能力测量也叫智力测验。

高尔顿是第一个提出有关智力测试的人。

系统采用测试方法研究的是法国的比纳和西蒙。

1905年,他们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法》,这就是著名的比纳-西蒙智力测验。

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公式:

IQ=100+15(X-M)/SD

X=受试者成绩

M=同一年龄组人群成绩的均数

SD=同一年龄组人群成绩的标准差

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调查统计(智力的常态分布)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四)创造力的构成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丙:

1、七个连续发出的乒乓球2、一张连续拍摄的运动着的球的照片3、一句古诗:

离愁渐远渐无穷流畅性:

3分;(一共回答了3项)变通性:

3分;(因为后两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独特性:

2分;(因为第3项全组只有这个人提出

五、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发展直觉思维(三)训练发散思维

(四)发展想象力(五)培养创造个性(六)创造技法的训练

智力激励法(Brainstorming):

延缓评价、随心所欲、追求数量、鼓励改进

第二章情意心理

一、情绪情感:

1、概念:

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情绪与情感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面部、动作、言语)

主观体验:

是一个人对情绪和情感的自我感受。

心理唤醒:

是一个人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所发生的生理变化。

例如人紧张时会伴随心跳加快。

外部表现:

指表情,表情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情绪在脸部肌肉活动上的表现,如高兴时眉毛上扬,悲哀时眉毛低垂。

动作表情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四肢动作上的表现,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爆掉如雷。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声音特征上的表现,包括一个人说话时的声调、节奏、快慢等,如悲伤时声音低沉、节奏缓慢,快乐时声调较高、节奏较快。

3、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例如:

由于饥饿而产生的烦躁;而把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感,例如爱情、友谊、责任感等。

情绪具有直觉性、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低级简单;

情感具有理解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复杂内心体验。

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者彼此依存。

4、情绪情感功能:

信号、适应、动机、组织功能。

5、情绪的种类:

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

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例如“草木皆兵”,“人逢喜事精神爽”。

激情:

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例如狂喜、剧烈的悲痛。

应激:

由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如火灾、地震以及开车过程的突发事故等。

6、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

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

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7、情绪调节的常用策略

认知转换法、情绪宣泄法、自我安慰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注意转移法

认知转换法:

(1)情绪ABC理论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部理论。

A(activatingevents)代表诱发事件;

B(beliefs)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

C(consequences)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ABC理论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即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

20岁的男生,个子矮小,身体瘦弱。

——这是A;“男孩子应该强壮高大,否则任何女孩子都不会喜欢。

”——这是B;否定自己、自卑、郁郁寡欢、退出正常社交。

——这是C。

(2)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Wessler,1980)

绝对化的要求:

“我对他那么好,他一定要对我好。

”“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过分概念化:

“我考试失败了,我是个没用的人。

”“他昨天骂了我,他是个大坏蛋。

糟糕至极:

“我是天下最倒霉的人。

”“我竟然失败了,太可怕了。

情绪宣泄法:

哭(该哭就哭)、笑(释放)、说(倾诉)、写(发泄)、听(音乐)、动(运动)。

自我安慰法:

酸葡萄法(得不到的东西,舍弃掉);甜柠檬式(对于拥有的东西,多想好处)。

自我暗示法:

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利用环境、利用动作、利用心理图像的自我暗示等。

自我放松法:

深呼吸方式法、想象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调息放松法、意念放松法。

注意转移法:

这是指在情绪高度紧张或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时,通过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且较为轻松和有趣的活动,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事物中转移开来,从而缓解不良情绪。

注意力转移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例失恋后勤奋学习,或者失恋后酗酒,沉迷网络。

二、压力

1、青少年面临的压力:

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学习方面的压力、未来前途方面的压力、与父母交往方面的压力、经济方面的压力、恋爱和性方面的压力。

应对压力的方式:

积极性分为主动认知应对模式、主动行为应对模式、回避型模式。

例如:

吸取教训;向专家请教;酗酒。

指向性分为情绪的应对和问题指向的应对。

“亲人去世”用前者,“很多作业没有做,用后者。

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寻找和化解压力源(认清压力时间的性质、理性思考及分析问题事件的来龙去脉,个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寻找帮助工具,积极处理问题。

)改变认知(积极角度)

主动寻求社会帮支持(找朋友亲人,征求意见,诉苦之类的。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规律,修身养性)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与常见问题:

1、丰富性和深刻性显著发展(社会情绪,社会成熟程度)

2、冲动性和爆发性时有体现(生物因素:

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的活动特点所照成的。

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容易情绪波动,为了一件小事大打出手。

3、稳定性与两极性同时并存(有一定的制控能力,稳定的社会性情感。

两极性是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完善,过分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任务多,人生阅历少,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容易出现各种矛盾。

性激素的分泌使下丘脑的兴奋性增强。

4、心境化和文饰化表现明显(前者指情绪反应相对持久稳定。

后者指情绪表里不一。

例如明明心里难过,却装得若无其事。

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社会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注意到自己情绪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表达的适当性。

而他们衡量这种适当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有损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对他的评价。

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与调节:

焦虑、抑郁、愤怒、嫉妒、羞涩

不合理的认识:

无事实根据的推论,以偏概全、糟糕至极、夸大和缩小。

三、意志

1、意志行动的特征:

明确的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

人们起床后习惯性的刷牙不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要有目的性。

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控制的动作,例如写字,说话等。

不随意动作例如眨眼,睡觉翻身,习惯性动作。

2意志与认识,情感联系。

意志的产生以认识的过程为前提。

意志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认识愈深,行动愈顺利。

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2、动机的类型:

形式上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

指个体面临两个同样有吸引力的目标,但是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内心矛盾状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同时喜欢两个女生。

双避冲突:

个体面临两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为个体带来不利的后果,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内心的矛盾。

如毕业工作分配问题。

趋避冲突:

指某个目标既能为个体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不利的方面。

如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习的冲突。

从内容上,动机冲突可以分为原则性和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原则性的动机冲突是涉及个人愿望与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

例如考试作弊情况。

非原则性动机与社会道德无关,个人的矛盾。

例如周末学习还是做兼职。

3、如何对待动机冲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了解自己的动机、果断作出选择、学会解除动机冲突的具体方法。

(理智分析,作出选择;折衷处理,两面顾及;以退为进,迂回而取;同时放弃,另谋出路。

4、挫折后的心理行为反应

积极的自我防卫方式:

升华作用、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改变策略;补偿作用。

消极的防卫方式:

攻击(“出气筒”)、倒退(幼稚的行为)、固执(盲目重复无效动作)厌世

妥协的自我防卫方式:

合理化效应(啊Q精神)、自我整饰(痛苦埋心里)、转嫁(推卸责任)

5、挫折感的心理调适:

积极认识挫折、理智分析挫折、主动调节情绪

6、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志向确定法、积极实践法、集体熏陶法、榜样激励法、自我锻炼法、挫折教育法。

7、品质的基本特点:

自觉性(反:

盲目和独断)、果断性(反:

优柔寡断,草率决定)、坚韧性(相反特征:

动摇性和顽固、执拗)、自制性(相反:

冲动性)

第四章人格心理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人格是一种内在的结构与组织。

人格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点

人格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2、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独特性:

每个人就其某一方面来说,a就像其他任何人一样,b像其他某一些人一样,c不像其他任何人。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格的稳定性:

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同时人格又是可塑的,它随着现实环境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

 “谁言春物荣,独见花上霜”

人格的社会性:

生物性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而人格的形成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完成的,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3、人格发展的阶段: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4、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

5、人格的结构

人格倾向性:

包括: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格心理特征:

指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人格类型

(一)内倾型和外倾型(荣格)

内倾型:

注意和兴趣倾向内部世界,冷静慎重,乐于独处,自我克制,难以适应环境。

外倾型:

注意和兴趣倾向外部世界,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大胆果断,容易适应环境。

(二)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培因)

(三)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

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利用自身内在的参照标志,独立性强,受暗示性较少,对他人不感兴趣,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交际,对抽象的内容特别关注,解决问题时不易受定势影响,比较有创造性。

场依存型的人,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标志,独立性较少,受暗示性较强,对他人感兴趣,社会敏感性强,善于交际,抗应激能力差。

(四)斯普兰格的分类(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

理论型:

表现为乐于发现真理,凭借观察和推理发现事物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具有实验的、批判的和理性的爱好

经济型:

强调事物的实用性,凡事以有效与实惠为尺度。

审美型:

总是从形式与和谐中寻求最高价值,以文雅、优美、对称和恰当的标准去判断每一种经验。

社会型:

利他与仁慈,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往往表现出宽容、富于同情心和无私等品德。

权力型:

热衷于个人权力、影响力和声望,希望通过竞争、奋斗而获得名誉与地位。

宗教型:

理想信念主义者。

工作与生活总是以自己的信仰与理想为准则。

(五)A型、B型和C型

A型:

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

B型:

休闲自得,性情随和

C型:

过度克制自己,压抑自己情绪

7、人格测验

问卷法:

16PF、MMPI、EPQ、大五人格

投射法:

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有控制的观察法

二、需要动机与自我意识

1、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定向功能、维持功能、强化功能

2、需要及其种类: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欠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的或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可以分为生物性、社会性;或者物质性和精神性。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由低到高)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重点:

1、需要是人的一切心理行为的动力。

2、人的需要有高低之分。

3、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

4、人可以同时有几种需要,但是在不同情景下有主导需要。

5、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只有在中等强度动机下,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6、学习动机的含义及种类

含义:

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性质和强弱也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学习动机的类型:

1)交往动机:

又称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获得教师和父母的奖励或避免他们的惩罚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2)成就动机:

又称提高内驱力,是指为了追求学业成就,提高个人地位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3)求知动机:

又称认知内驱力,这是一种以获得知识本身为目的的学习动机。

三、气质与性格类型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2、气质学说:

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3、气质的类型:

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外向和内向)。

4、不同的气质特点(p144)

胆汁质的人:

精力旺盛,直率热情,脾气急躁,反应迅速,容易冲动,喜怒好形异色。

李逵。

多血型的人:

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善于交际,不善独处,注意容易转移,易于接受新事物。

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领袖大都属于这种气质类型。

粘液质的人: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交际适度,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而不易转移,坚韧,执拗。

《水浒传》林冲。

抑郁质的人:

行为孤僻,反应迟钝,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而不外露,细腻柔懦。

林黛玉。

胆汁质强而不平衡,多血质强而平衡(灵活)。

粘液质强而平衡(不灵活),抑郁质弱。

5、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与一定的可塑性。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6、气质与教育

识别学生的气质类型,正确理解和尊重学生。

针对学生的气质特点,指导学习和生活。

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点

四、性格

1、概念: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的含义。

如:

诚实——虚伪、勇敢——怯懦、谦虚——骄傲、

2、性格特征分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

体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和工作的现实态度,是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如正直、诚实、积极、勤劳、谦虚,与其相反的表现为圆滑、虚伪、消极、懒惰、骄傲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

对自身行为的调节、控制水平。

个人行为的自觉性、自我行为的自制性

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坚毅性、在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果断性

如:

独立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与其相反的是易受暗示性、冲动性、动摇性、优柔寡断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活动的特点。

表现在以下方面:

强度特征、稳定性特征、持久性特征

主导心境。

如:

热情、乐观、幽默,与其相反的为冷淡、悲观、忧郁等。

性格的理智特征:

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特征。

如:

深思熟虑、善于分析与综合,与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