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473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水银B.冰水混合物C.干冰D.苦荞酒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铁水铸成锅C.葡萄酿酒D.胆矾研碎

3.“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过节有吃咸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油脂

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B.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5.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

A.洁厕灵和消毒液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和肥皂水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离子的是(  )

A.

B.

C.

D.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成软水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模型

B.

物质分类模型

C.

燃烧条件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10.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11.

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

C.温度由降低到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

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2.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那么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固体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C.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E.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得到100mL的酒精溶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14.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实现地下交通的新突破。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性。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 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合金跟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的变化(填一条物理性质即可)。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A气体的密度比C气体密度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请规范地标出A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④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是______。

15.我市著名的纸面石膏板企业,用热电厂燃烧煤产生的炉渣来生产石膏板。

原理是: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热电厂用“碱-石灰-石膏(CaSO4•2H2O)”的方法使烟气脱硫从而生成石膏。

(1)工业烟气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______,会污染、破坏环境。

(2)写出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3)从氧化塔中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石膏(CaSO4•2H2O ),其中包括蒸发浓缩,______。

(4)生产流程中生成的______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16.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30g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1.97g,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

1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Ⅰ.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______。

Ⅱ.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______。

Ⅲ.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 (写一种即可)。

Ⅰ.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______,然后再装入药品

Ⅱ.硫燃烧的实验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

Ⅲ.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18.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与长颈漏斗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

19.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

生石灰、纯碱和食盐。

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NaOH。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

还含有______;

小方认为:

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

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小华的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______。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答案详解

1.【答案】D

【详解】

解:

A、水银是金属汞,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单质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是本质水,水使用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B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来各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纯净物,C不符合题意;

D、苦荞酒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D符合题意。

故选:

D。

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抓住关键点,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就能解答。

2.【答案】C

【详解】

解:

A、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铁水铸成锅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答案】C

【详解】

解: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咸蛋、粽子、糖包、肉包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可知食物中缺少维生素。

故选:

C。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4.【答案】B

【详解】

解: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清除垃圾,但垃圾被焚烧后,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这种方法不科学,故A错;

B、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对环境也没有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B正确;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废物,如果直接排放,对天然水体的污染很重,故C错;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些产业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不能杜绝,只能是让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故D错。

故选:

B。

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绿色化学,要求学生具备绿色化学意识,积极参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化学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这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5.【答案】A

【详解】

解:

A、洁厕灵的pH小于7,显酸性;消毒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因此两者混用会反应从而降低去污效果,故选项正确;

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的pH都大于7,都显碱性,因此两者混用不会降低去污效果,故选项错误;

C、消毒液和肥皂水的pH都大于7,都显碱性,因此两者混用不会降低去污效果,故选项错误;

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的pH都大于7,都显碱性,因此两者混用不会降低去污效果,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根据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判断各物质的酸碱性,从而判断各物质的反应情况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答案】D

【详解】

解:

A、金刚石、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详解】

解:

A、17号元素是非金属氯元素,A错误;

B、12号元素是镁元素,但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B错误;

C、8号元素是氧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错误;

D、11号是钠元素是金属元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D正确;

故选:

D。

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形成阳离子,据此分析。

一般情况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8.【答案】D

【详解】

解: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故叙述正确。

B、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的过程,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故叙述正确。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叙述正确。

D、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使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故叙述错误。

故选:

D。

A、根据可利用的淡水的量的多少分析;

B、根据蒸馏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硬水和软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答案】D

【详解】

解: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故错误;

B、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模型中化合物没包括在纯净物中,故错误;

C、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接触,模型中可燃物专指固体是片面的,对气体未予具体说明,故错误;

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正确。

故选:

D。

A、根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分析解答;

B、根据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分析解答;

C、根据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接触分析解答;

D、根据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分析解答。

本题在解答时,根据物质的构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

10.【答案】B

【详解】

解: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说明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H>丙。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弱,即乙>甲。

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

故选:

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D

【详解】

解:

A、纵坐标是剩余固体质量,温度越高,剩余固体越多,表明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故A错误;

B、t1℃时,剩余固体都是10g,说明溶解了20g,甲、乙的溶解度均为40g,故B错误;

C、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固体减少5g,应该是溶解了5g,故C错误;

D、c中剩余固体最少,a中次之,b中剩余固体最多,所以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a>b,故D正确。

故选:

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详解】

解: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故选项推理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不能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B。

A、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D。

【详解】

解:

A.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是黑色固体,故C错误;

B.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黑色固体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C.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钙固体,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错误;

D.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将银置换出来,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故正确。

E.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由于分子间由间隔,得到小于100mL的酒精溶液,故错误。

故填:

BD。

A、根据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分析;

B、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现象分析;

C、根据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分析;

D、根据铜与硝酸银的反应分析;

E、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本题所考查的内容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14.【答案】钛合金 塑料 导电 水和氧气 硬度 CH4+H2OCO+3H2 小 H4 14:

3

【详解】

解: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钛合金、钢;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导电性。

故填:

钛合金;塑料;导电。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而生锈。

故填:

水和氧气。

(3)合金跟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硬度、熔沸点等方面的变化。

故填:

硬度。

①一定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H2O

CO+3H2。

故填:

CH4+H2O

CO+3H2。

②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比一氧化碳的密度小,这是因为相同条件下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填:

小。

③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可以表示为

H4。

故填:

H4。

④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

28:

6=14:

3。

故填:

14:

3。

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金属单质,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

一定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越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酸雨 SO2+2NaOH=Na2SO3+H2O 沸点 降温结晶 NaOH

【详解】

解:

(1)工业烟气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会污染、破坏环境;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SO2+2NaOH═Na2SO3+H2O,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

(3)从氧化塔中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石膏(CaSO4•2H2O ),其中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4)由工艺流程图可知,生产流程中生成的NaOH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故答案为:

(1)酸雨;

(2)SO2+2NaOH═Na2SO3+H2O,沸点;

(3)降温结晶;

(4)NaOH。

根据操作的名称、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粉尘等,都可导致环境污染;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考虑流程图中氢氧化钠的作用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解:

(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Ba(OH)2=BaCO3↓+2NaOH

106                           197     80

x                                 1.97g   y

  =     =

解得:

x=1.06g  y=0.8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21.2%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5g-1.06g+0.8g=4.74g

答: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1.2%。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4.74g。

【详解】

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由生成的沉淀碳酸钡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性质的了解,以及各物质之间的反应的掌握情况。

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17.【答案】防止瓶口残留液体下流腐蚀标签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滤纸破损 检查装置气密性 吸收二氧化硫 滤纸破损

【详解】

解:

甲:

Ⅰ.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防止瓶口残留液体下流腐蚀标签;

Ⅱ.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Ⅲ.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乙:

Ⅰ.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Ⅱ.硫燃烧的实验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

Ⅲ.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如下所示:

Ⅰ.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防止瓶口残留液体下流腐蚀标签。

Ⅱ.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Ⅲ.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Ⅰ.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Ⅱ.硫燃烧的实验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