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547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建设史大纲.docx

城市建设史大纲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

城墙

城郭之别: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

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续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1、选址原则:

(1)择高而居,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2)临近自然水源,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3)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地。

2、布局特征:

(1)规模普遍较大。

原始的居民点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一般规模较大。

(2)村落平面形状复杂多样。

以方形、长方形居多,也有一些圆形的。

(3)功能分区。

分区较为简单,首先有住宅区与墓葬区之分,还有手工业区(一般为制陶器,相应有窑地)。

城内没有“市”,商业贸易尚未形成。

4)建筑布局。

为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即公共建筑),周围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着大房子。

(5)防御设施。

如壕沟、夯土墙、石墙。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

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

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我国城市产生的时期、基础及其条件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

原始社会的末期

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

(2)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

(3)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评判的标准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

原始社会的末期

评断我国早期城市形成的标准:

(1)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规模;

(2)需要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宫殿庙宇等行使政治文化职能);

(3)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城市经济中心职能);

(4)要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给水、排水、城墙、壕沟);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的意义

《周礼·考工记》是记录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的文献。

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营国制度的所奠定的规划系统的主要内容是:

整体规划结构:

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南北轴线作为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围绕宫城对称布置。

以礼治国的规划秩序。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前朝后寝

棋盘式道路(经纬涂制的道路系统),具有方位感——井田方格网的规划方法。

营国制度主要反映了城邑建设体制,提出了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内容,即王城——都城——诸侯城建设的差异。

反映了礼制营建建筑制度,依据爵位、尊卑而定。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

(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分封制度);但城市规模偏小(等级制度严格限制)。

(2)形成三级城邑网。

(周天子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

(3)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考工记》记载的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名词解释:

城与廓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战国纷飞,百家争鸣)

一、社会背景

1、东周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

2、生产力的提高——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3、诸侯混战,城市的防御作用突出

4、诸子百家时代,因此东周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

二、城市建设实例

1、赵邯郸特点:

a、由宫城与大城两部分组成

b、宫城独立成城,与大城相隔一段距离

c、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成“品”字形。

2、齐临淄特点:

a、内外城组成

b、内城镶嵌在外城西南角

c、城市形态不规整

d、城墙和道路并不很直,而是根据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灵活设计,尤其是东城墙

e、体现了管子的规划思想

3、淹城特点:

a、三道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

b、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

c、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不在一个方向。

三、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

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形制多不规整。

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城廓分工明确,城是政治中心,廓是经济中心。

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管子》)

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

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

鲁国曲阜——内外两重

燕大都——大小城并联

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

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建设背景

秦: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郡县制

汉:

文景之治

西汉:

城市发展以北为主(长安)

东汉:

南方城市大为发展(洛阳)

二、秦汉都城

秦:

咸阳——天然要塞,易守难攻,水资源丰富,已成一定规模,气候好,植被茂盛,粮食丰富

西汉:

长安东汉:

洛阳

1、秦咸阳:

秦统一六国,都市急剧扩大规模到了无以加的程度

咸阳之旁,二百里观二百七十复单道相连

a、主要城市建设:

六国宫室于渭水北岸;迁徙六国贵族和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城;作朝官于渭南上林苑中

b、特点:

规模大,用地规模无法确定,人口将近百万,占地很广,布局较松散

2、汉长安:

是在长安、阳乡和建章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求规整

a、规划布局与战国时期很不一样

b、部分体现《周礼考工记》的记载

c、宫殿占据城市的很大空间

d、居住实行“闾里制”,共有160个闾里

3、东汉洛阳

a、邙山、洛水

b、“九六城”

c、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

d、12城门不均匀分布

e、以南宫和北宫为主的宫殿占洛阳城总面1/3以上

f、已不拘泥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

三、秦汉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

1、郡县制的推行,行政中心城市得到了大量发展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

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

城市建设方面:

居住实行“闾里制”,都城实行“多宫制”

补充:

论述自然环境要素在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作用

试述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并阐明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名词解释:

礼治营建制度——《考工记.匠人》是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制度,反映了城邑建设的体制是礼制营建制度的特定手段,是城邑规划布局的具体建设制度,反映了王城、诸候都城、士大夫都采邑在城市规模、城市道路、城市门阿之制上的等级关系。

第五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

1、大分裂,大统一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

2、封建经济逐步走向鼎盛,至南朝,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并重

3、城市发展和分布重心明显南移,“南开北降”

4、形成了我国十分典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二、主要城市

1、曹魏邺城(“七五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

a、平面图(略)

b、平面布局:

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分成南北两部分,御苑—铜雀园兼具游赏与军事堡垒功能

c、曹魏邺城规划特点

*城市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

*宫城由多宫变为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

*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

*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

*中轴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这种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分布有很大影响

2、北魏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朝历代的都城,为了便于统治全国和进一步学习汉族先进文化,501年新筑城郭,即外城。

套城制→明清城厢制

a、平面图

b、城市布局

c、规划特点:

单一的宫城;

三套城垣:

宫城、内城、外城

道路成方格状

中轴线(自南向北,干道—衙署—宫城—御苑)

全城寺院多,重视宗教

d、意义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时期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为完美

城市完全成熟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定了以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2、隋大兴、唐长安城

城址选择:

汉长安城规模较小,缺乏整体规划,水灾频发,渭河水患。

西北→东南,地势逐渐变高

隋大兴城,人口多大100多万,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a、平面图、规划师

隋大兴城:

宇文恺

b、城市布局

1)方城——宫城、皇城、外郭城

2)宫城居中

3)中轴对称

太极殿——唐初政治中心

大明宫——盛唐政治中心

兴庆宫——玄宗政治中心

4)方格网道路系统

宫城前横街宽441米,东西向

丹凤门大街宽186米,南北向

皇城前大街宽120米,东西向

朱雀门大街宽150米,南北向

5)坊里制:

各坊面积不等,偏大,坊内一般设十字街,实行宵禁制度

6)集中设市

c、规划思想

承袭《周礼.考工记》中传统的王城制度

规模宏大

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

d、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宫城由多宫制变为单一的宫城,且北移居中。

市场位置从城北移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长安道路网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

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是福寺大量增加。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

e、长安城市规划的缺点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太大

*东西大道应成为主要干道,但规划强调南北轴线

*政治中心的转移造成东北部交通、居住的拥挤

补充:

绘出曹魏邺城的复原想象图,并说明曹魏邺城规划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意义。

第六章宋元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呈“南开北降”态势(始于两晋,逐渐南开)

2、兴起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

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元)

5、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较频繁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城市的建设

1、北宋东京汴梁(开封)

历史悠久,既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发达的商业城市。

城市不是十分方正规则,道路划分有一定的自发倾向。

开封的三道城墙,宫城居中和井字形道路系统等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

选址:

城处中原,接近东南经济中心,繁华的商业城市

总体布局:

宫城、里城、外城,三道城墙,三道护城河

规划特点:

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而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2、南宋临安(杭州)

规划特点:

(1)除了集中市制,建立多种商业行市和新型服务商业网。

(2)改革旧坊制,按坊巷制规划城市居住区。

(3)改变了旧的城市分区规划。

(4)保持了“前朝后市”、宫城内“前朝后寝”的传统布局。

(5)积极经营郊区卫星市镇,合理解决城市扩张问题。

(6)城市为了配合地形,城垣不规整,道路系统也很杂乱。

(7)御道与商业街道结合,部分宫殿、官府分布于城中各处,没有体现帝王尊严。

规划思想:

因地制宜,道法自然

2、元大都(公元1267年,汉人刘秉忠主持规划和设计,以大宁离宫为中心进行规划,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面积49.1平方千米)

a、北京历史:

时期名称

春秋战国、隋唐蓟城(燕国都城,贸易中心,军事重镇)

晚唐以后幽州(边防中心)

辽燕京南京

金中都

元大都

明、清北京

b、元大都的城市规划:

设计师:

刘秉忠

城市布局: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偏南;

中轴对称;

三个中心(中心阁,鼓楼,钟楼)

C规划特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

明显的向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传统的儒家礼制观念和风格复归的举动;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宫殿建筑群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2)完善的上、下水道。

3)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与贯彻。

补充:

名词:

平江图

为什么说唐长安城与宋汴梁城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建设的两个阶段?

试分析原因。

试画出宋代东京汴梁城平面图并简述其特征以及对会使城市建设活动的影响

第七章明清时期的城市(1368-1840)

一、社会背景

二、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2、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密切;

3、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4、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加强;

5、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有了扩大扩展;

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

7、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选址。

建设特点:

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特征集中表现为规划建设和自发建设相融合,而后者的影响不断扩大。

1、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

明清北京城严格按照《周礼》等儒家思想规划布局。

2、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由自发建设形成的更为灵活自由的布局形式的发展。

3、城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城市军事防御设施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

4、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三、城市建设实例

明城南京

(南京各朝定都:

吴、东晋、宋、齐、梁。

陈、五代南唐、明)

1、明代的南京城,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

a、钟山龙蟠,石头虎踞

b、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c、集庆路(元)----应天府(1356--1368)----南京

d、366—1386,南京城市规模的改建和新建

2、城市布局特点:

a、皇城及宫城沿袭历代都城的规划模式,以北部富贵山为中轴线的基本点向南展开;

b、宫城居中;

c、前朝后寝;

d、中轴对称;

e、御道前、左文右武

3、应天府城

a、包括居民市肆,西北部的军营;

b、布局呈不规则形

c、13个城门、城墙坚固;

d、在居民市肆中,与西北部的军营交界处的中心高岗位置上建造钟楼和鼓楼

4、城市建设特点:

a、城市形态不规整,并考虑到旧城的利用和对自然地形的顺应。

b、由外城、应天府城、皇城三重城组成。

c、皇城规划布局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传统礼制。

d、市肆区集中于鼓楼以南直至秦淮河,是繁荣的商业中心,主要为自发形成的区域,布局不规则。

e、城内道路多呈不规则的东西、南北向,也有弧形和斜街的形式。

明代北京城

(一)城市建设

1、明定都南京,改大都为北平,修复城墙,为燕王朱棣封地,以武力夺取帝位。

将都城迁往北平。

a、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

b、明初的改变如下:

---北部向南收缩5里

---拆除元代宫殿

C、营建工作如下:

--营建紫禁城960*760㎡

前朝三殿:

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

后寝三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开拓南城左祖右社,开凿南海

3、开辟天安门前宫廷广场

4、堆筑景山

5、建南北相望的钟楼和鼓楼

6、嘉靖三十二年,加筑外城墙

《从南到北:

永定门(外城)---正阳门(内城)----大明门(皇城)---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宫城)---太和门》

(二)城市规划特点:

a、继承历代都城的特点;

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

c、东西方向交通不便;

d、明代商业中心南移(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斜街)

e、居住区在皇城周围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北京城的基础,整个城市布局没有变化

2、清代北京城变化之处:

a、部分宫殿重修;

b、雍正、乾隆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三山五园:

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

3、“贵西城,富东城”,政治生活西移,商业中心偏东;

4、调整部分居民地段外移,内城多置王亲贵族府邸,体现阶级矛盾;

5、清代崇尚喇嘛教,增建喇嘛庙,如北海琼华岛的广寒殿---白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

补充:

简述我国古代中轴线的特征

第八章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结

1、政治、军事因素是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后期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

a、早期城市基本可分为2种:

一种为政治军事目的而兴起;

一种由于区位。

经济等条件,依靠经济力量来聚集人口而自然形成;

b、明清之前,中国主要经济生产场所是在农村,所以,城市建立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政治和军事;

c、宋代开始,城市工商业开始繁荣,城市经济职能加强,城市空间结构开始变化:

----不规则城址形态出现;

-----唐以后城市中坊里制解体;

----市肆的广泛分布;

----街道尺度变化;

----新兴无城墙市镇的出现。

2、城市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形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

a、几乎每一个王朝的末期,城市都面临毁灭性的灾难;

b、发展——衰落——破坏——恢复——发展——衰落——破坏

3、城市分布和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逐渐分离

a秦汉时期,中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中原地区

b、明清时,东南地区城市增多,西部和北部城市减少,城市分布不均横日益严重

c、中国历史上,政治中心总体在北方

d、隋以后,经济中心开始向江淮及江南一带偏移

4、城市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除秦外,其余各朝大致上城市个数在1200—1700之间,清达到2000以上。

5、大一统体系中城市的有限变化

---基本上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的剧烈的变化;

---按政治军事要求建设的城市。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总结

影响中规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形态或文化思想

1、早期的耕作制度-----“井田制”

2、传统的营造技术a、单体建筑的布局规划

b、筑城材料

c、施工技术(城市多为夯土板筑)

3、特有的文化观念

a、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人感应的思想,

------天圆地方,中国古代方形城市

b、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

c、风水说

艮:

东北负阴抱阳、四面环山、背山面水------风水宝地

4、封建政治制度

a、收以礼制为核心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

b、城市的轴线形成尊卑分别的功能;

c、封建政治制度的内涵,直接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较为突出的秩序感、整体感和统一感的礼制规划风格

5、社会经济形态

a、早起附城建郭

b、中期的套城制及严谨的坊里制

c、后期的城厢制及较为自由的街巷制

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缺陷

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长期受到封建主权,礼教思想的束缚,城市规划建设中过于追求礼制封个和象征意义,与城市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节(坊里制,集中设市)

2、“宫城居中”的营建模式造成城市其他功能分区的不合理;

3、道路网的布局和道路尺度与交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

4、坊里制和集中设市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中国古代城市中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广场和公共场所,体现了民主思想的淡薄及封建集权的强大;

6、城市的公共绿化一直很落后。

第二篇近代部分

一、中国近代社会背景

19世纪中叶到1949年(1840-1949)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1、部分城市性质改变,沦为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香港。

澳门、上海)

a、受帝国主义控制的城市

特点:

城市布局与建筑形式模仿帝国主义国家,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

实例:

香港、澳门、九龙等。

b、租界城市

特点:

----旧城市和租界之间呈现强烈对比;

----个租界之间也壁垒森严;

----道路管线互不联系;

----建筑形式、风格互不统一。

实例:

上海、天津、汉口等。

c、约开商埠城市

特点:

在城市近旁水陆交通方便处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区,与原有的旧城区形成截然不同的格局和面貌。

实例:

福州、宁波、重庆等。

2、工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军事工业)

3、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1876年第一条铁路--沪淞铁路;第一条公路--长湘公路)

4、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市两极发展

5、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城市不平衡发展加剧

如:

东北城市聚集区的形成

沿海城市带的兴起

沿江城市带的进一步发展

6、城市物质要素增加,功能结构复杂化

如:

工业区、交通站场的出现;

公共设施内容增加;

市政公用设施发展;

资本主义商业街和新的市中心的出现。

补充:

名词:

租借城市

简述中国近代城市的特点

外国城市建设史

欧洲古代城市建设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城市公共场所

奴隶制社会的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

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城堡、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广场

君主专制时期城市放射轴线

古希腊的城市

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

自然条件:

多山、曲折的海岸线,亚热带气候适宜。

历史背景:

大致分四个时期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

一、古希腊城市生活形态(雅典是各城邦中的中心,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边有若干城镇)。

1、城邦与公民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50年,建立了众多奴隶制城邦。

公元前479年,建立了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自由民)。

2、人本主义的生活形态

信奉多神教,庙宇众多。

人本主义——在崇拜众神的同时,更承认人的伟大与崇高。

庙宇不仅是宗教场地,也是建筑群和公共活动的中心。

3、积极地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

市民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