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6946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33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电可靠性题库.docx

供电可靠性题库

供电可靠性题库

填空题

1.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

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即,以用户供电状态为研究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评估或评价供电企业对用户供电的能力。

2.用户随时可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称为供电状态。

3.用户不能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包括与供电系统失去电的联系和未失去电的联系,称为停电状态。

4.电力可靠性数据管理包括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指标数据三类。

5.供电系统可靠性统计的对象是供电系统(即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状况,并且以是否对用户停电作为统计计算的依据。

6.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用户”作为统计单位。

7.在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过程中,需要统计用户的容量,我国现行统计评价规程中规定:

一个用户统计单位的装见容量作为用户容量。

8.供电系统停电性质划分故障停电、预安排停电。

9.供电可靠率计算公式:

10.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计算公式:

11.用户平均停电次数计算公式:

12.平均停电用户数

13.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14.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15.双电源用户是指用户能从供电系统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源同时供电,或一回供电,其余作备用(指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且任一电源的供电能力均能满足该用户的全部负荷)。

16.在停电性质中,内部停电与外部停电的划分是以本企业管辖范围为分界点,“本企业”指直辖市、地市级供电企业或独立的县级供电企业。

17.停电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按供电设施开始停运,到供电设施重新投入电网运行进行统计。

18.预安排停运:

事先有计划安排,使设施退出运行的计划停运(如计划检修、施工、试验等),或在6小时以前按规定程序经过调度批准的临时性检修、施工、试验等的临时停运。

19.可靠性三性指:

及时、准确、完整

20.“投运日期”一般指电力设备或用户接入电力系统的最初日期。

21.“注册日期”是可靠性基础数据注册线段和用户的一项基本信息,一般采用线段和用户投运日期或变更完成日期的后一天。

22.“注销日期”是可靠性基础数据注册线段和用户的一项基本信息,一般采用线段和用户变更的日期。

23.“退役日期”一般指电力设备或用户从电力网停运拆除的日期。

24.当基础数据将要随供电设备与用户变更时,则应先将变更前发生的运行事件维护完成后,再进行基础数据的变更。

25.中压用户编码采用20位的编码方式:

1~4位两个汉字,表示该用户主电源线路电源端变电站名称,5~7位3位数字,一般采用所在线路调度编号,8~20位为自由编码。

26.修改:

一般指对线路或用户的可靠性基础数据录入错误进行修正采取的处理方式。

使用修改时,不会产生基础数据新记录,但进行修改会影响当前时间段的可靠性基础数据,并可能对上次变更时间点到修改时间点内的历史统计结果产生影响。

建议只对刚进行变更的基础数据和刚注册的错误数据使用此方式进行处理。

27.用户供电可靠性运行数据的维护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录入、审核等几个环节。

28.故障停电是指供电系统无论何种原因未能按规定程序向调度提出申请,未在6小时(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前得到批准并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

29.预安排停电是指凡预先已做出安排,或在6小时(或按供用电合同要求的时间)前得到调度批准并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

30.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设施故障引起其他用户停电时,属内部故障停电。

在统计停电户数时,不计该故障用户。

31.用户供电可靠性运行事件的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是可靠性系统统计计算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32.对于预安排的计划停电工作,停电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应选取开关实际停、送电时间。

33.对于预安排的计划停电工作,如不能采集开关实际停送电时间,应选择操作票上停电操作的开始时间与送电操作的结束时间。

34.对于预安排的计划停电工作如果没有操作票,则按照调度日志上的停、送电时间进行选取。

35.故障停电要根据故障记录选择开关动作时间确定停电起始时间,如没有开关动作时间则按照故障报修时间填写,停电终结时间采用全部用户送电的时间。

36.线路检修、改造或故障停电时,其同杆并架或由于其他原因必须配合停电的(陪停线路本身没有工作),此事件中所有停电线路必须在同一事件中录入。

37.停电设备按照直接故障点(故障停电含6小时内的临停消缺)的最小元件进行选择,应选择到设备分类的最末一级。

38.对于多个故障点同时故障的情况,如果是相关联的故障现象,应按照直接故障点设备选择。

例如车挂线,停电设备应选择裸导线(或绝缘线)。

39.如果一次停电可能由多个原因造成,则应选择主要原因的停电设备。

40.对于同一电压等级不同故障点或不同原因的,按照影响面最大或主要故障原因选择。

如线路上出现倒杆塔和鸟巢故障,一般应选择杆塔故障

41.对于多个故障点之间有关联关系的故障现象,应按照直接故障点选择。

如发生车挂导线,杆塔倒塌故障,停电设备应选择裸导线(或绝缘线),而不能选择杆塔。

42.对于多个故障点或多种原因造成故障停电的,停电设备的选取首先按照故障点的电压等级判断。

先后顺序为发电设备、35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10kV母线设备、10kV馈线设备、10kV配电设备。

43.基础注册数据的维护,要及时随配网系统及用户的变化情况进行修正,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单线图与现场实际相符。

44.供电可靠性统计的地区特征种类有四种:

市中心区、市区、城镇、农村。

45.在数据变更时,注销日期与新注册日期应相差一天。

46.停电设备按照直接故障点(故障停电含6小时内的临停消缺)的最小元件进行选择,应选择到设备分类的最末一级。

47.停电设备的选取,对于同一电压等级不同故障点或不同原因的,按照影响面最大或主要故障原因选择。

48.对于预安排的计划停电工作,停电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应选取开关实际停、送电时间。

49.对于预安排的计划停电工作,如不能采集开关实际停送电时间,应选择操作票上停电操作的开始时间与送电操作的结束时间;如果没有操作票,则按照调度日志上的停、送电时间进行选取。

50.供电系统按其是否对用户供电可分为供电状态和停电状态。

51.为便于供电系统设施可靠性的统计,按其是否与运行中的电网相连,供电系统设施可分为运行状态和停运状态。

52.如果站外分支开关跳闸,没有准确的跳闸时间,则应以用户反映停电的时间为准,如没有用户反映的停电时间,则以供电抢修人员到现场确认开关跳闸的时间为准,送电时间以开关的实际送电时间为准。

53.根据《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按其电压等级可分为低压用户供电系统、中压用户供电系统、高压用户供电系统。

54.配电网开关优化就是确定馈线上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分支线上熔断器以及切换开关等的最佳位置和数量。

55.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指由各变电所10kV出线母线侧隔离开关开始至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为止,及10kV用户的电气设备与供电企业的管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及其连接的中间设施。

56.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单位是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和分析的基础,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用户”为统计单位。

57.停电持续时间大于3分钟的停电被称为持续停电状态。

58.停电持续时间小于等于3分钟的停电被称为短时停电状态:

59.内部故障停电指凡属本企业管辖范围以内的电网或设施等故障引起的停电。

60.外部故障停电指凡属本企业管辖范围以外的电网或设施等故障引起的停电。

6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和用户供电可靠率是供电可靠性管理中最常用的指标,减少每次停电持续时间和每次停电用户数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途径。

62.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按停电原因可以分为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和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

63.电力可靠性目标管理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目标的设置、目标的过程管理、测定与评价成果。

64.数据审核:

各级可靠性管理人员对已录入“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核对检查,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其中停运事件的定性、停运事件的起止时间和停运事件的编码是重点审核对象。

65.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数据管理、过程控制与监督和分析应用。

按照供电可靠性管理要求,各级单位在不同的管理流程阶段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

66.用来描述停电范围、停电时间的指标有停电持续时间、停电户数、停电时户数。

67.故障停电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应以变电站开关实际跳闸时间和送电时间为准,不应以用户反映停电的时间及供电抢修人员到现场确认的时间为准。

68.某新投运用户6月10日在可靠性系统注册,则该用户6月份的等效用户数=(1-10/30)≈0.67户。

69.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被称为目标管理.。

70.需要将一个线段拆分为两条线段时,可以直接使用“线段拆分”功能将一个线段拆分为两个新线段。

71.线路改造停电工作必须先录入运行事件再进行变更操作。

72.填报停电运行事件时,如为同时进行多项检修工作的,按照停电检修时间最长的工作选择停电责任原因。

73.停电按其性质可分为故障停电和预安排停电。

74.故障停电分为内部故障停电和外部故障停电。

75.预安排停电分为计划停电、临时停电、限电。

76.计划停电分为检修停电、施工停电、用户申请停电、调电。

77.限电分为系统电源不足限电和供电网限电。

78.停运持续时间是供电设施从停运开始到重新投入电网运行的时间段。

79.停运持续时间分强迫停运时间和预安排停运时间。

80.对计划检修的设备,超过预安排停电时间的部分,记作强迫停运时间。

81.双电源用户是指用户能从供电系统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源同时供电,或一回供电,其余作备用(指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且任一电源的供电能力均能满足该用户的全部负荷)。

82.在停电性质中,内部停电与外部停电的划分是以本企业管辖范围为分界点,“本企业”指直辖市、地市级供电企业或独立的县级供电企业。

83.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设施故障引起其它用户停电时,属内部故障停电,在统计停电用户数时,不计该故障用户。

84.出线断路器是指变电站出线间隔所对应的能够实现控制和保护双重作用的断路器。

85.供电系统按其电压等级可分为低压用户供电系统、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和高压用户供电系统。

86.以380/220V电压受电的用户,称为低压用户。

87.供电企业直接供电的10(6、20)kV电压受电用户,称为中压用户。

88.以35kV及以上电压受电的用户,称为高压用户。

89.在一次停电事件中的停电时户数为该次停电涉及的用户数与本次停电事件停电小时数的乘积。

90.供电可靠率RS-1和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1指标反映出统计期间内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时间,是供电可靠性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对供电企业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

91.用户平均停电次数AITC-1指标反映出统计期间内,供电企业预安排停电和故障发生频次,既受停电施工和停电检修计划合理性影响,又受供电系统健康水平和故障发生率影响。

92.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指标反映供电企业在统计期间内故障发生的频率,是供电设施健康水平、外部因素影响和供电企业运维管理水平直接体现。

93.故障停电平均用户数反映供电企业在统计期间内故障停电平均影响范围,是中低压配电网络合理性和上一级电网网架结构水平的直接体现。

94.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反映供电企业对每次故障停电恢复能力的水平,是供电企业事故预案、故障查找、故障处理及抢修人员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

95.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指标反映供电企业在统计期间内预安排停电发生的频率,是供电企业年度预安排停电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

96.预安排停电平均用户数反映供电企业在统计期间内预安排停电平均影响范围,是中低压配电网络合理性、工程施工方案合理性和检修方案合理性的直接体现。

97.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反映供电企业年度预安排工作合理性,是供电企业停电检修计划管理水平和供电企业施工作业水平的直接体现。

98.停电容量指供电系统停电时,被停止供电的各用户的装见容量之和

99.在中压用户统计中,一个用电单位接在同一条或分别接在两条(多条)电力线路上的几台用户配电变压器及中压用电设备,应以一个电能计量点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100.根据供电对象,线路可以分为公用线路和专用线路两类。

101.根据资产归属及供电方式,用户可以分为公用用户、专用用户、专线用户和双电源用户四类。

102.在可靠性系统用户基础数据属性中加入了载容比信息,主要是为了在统计计算中,确定用户停电的电量损失。

103.投运日期:

一般指电力设备或用户接入电力系统的最初日期。

104.注册日期:

是可靠性基础数据注册线段和用户的一项基本信息,一般采用线段和用户投运日期;当线路和用户发生变更时,对应注册线段和用户的注册日期为变更完成日期的后一天。

105.注销日期:

是可靠性基础数据注册线段和用户的一项基本信息,一般采用线段和用户变更的日期

106.退役日期:

一般指电力设备或用户从电力网停运拆除的日期。

107.所有注册数据编码唯一,对于已经退出的数据,其编码可重新注册使用。

108.当基础数据将要随供电设备与用户变更时,则应先将变更前发生的运行事件维护完成后,再进行基础数据的变更。

109.跨月事件按照实际停电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录入,如果在数据上报时用户还没有得到供电,则按照上报时间录入停电终止时间(截止到次月第一天00:

00),然后在送电后修改停电终止时间。

110.可靠性管理中停电设备与配电专业管理中的概念有所区别,可靠性管理中的停电设备是指造成线路停电主要原因的设备。

111.限电是指在电力系统计划的运行方式下,根据电力的供求关系,对于求大于供的部分进行的限量供应,包含供电网限电和系统电源不足限电两类。

112.经过上一级可靠性管理人员锁定的数据,修改后会自动生成待审核数据,需经上一级可靠性管理人员审批通过,该数据方能变为正式数据,在审批之前,该数据不参与统计计算。

113.其他气候因素是指雷害、大风大雨以外气候因素造成的故障停电。

114.强迫停运(故障停运)指由于设施丧失了预定的功能而要求立即或必须在6小时以内退出运行的停运,以及由于人为误操作和其他原因未能在6小时以前向调度提出申请的停运。

115.依据《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日常工作,并承担电力可靠性管理行业服务工作的部门是电监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

116.按照地区特征分类定义,市区内人口密集以及行政、经济、商业、交通集中的地区是市中心区

117.按照地区特征分类定义,市区是指城市的建成区及规划区。

一般指直辖市和地级市以“区”建制命名的地区。

其中,直辖市和地级市的远郊区(即由县改区的)仅统计区政府所在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范围。

118.按照地区特征分类定义,城镇是指县(包括县级市)的城区及工业、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地区;直辖市(由县改区的)的工业、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地区。

119.按照地区特征分类定义,农村是指城市行政区内除市中心区、市区和城镇以外的其他地区。

120.对于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内的村庄、大片农田、山区、水域等农业负荷,仍按“农村”范围统计。

121.对于公用配电变压器停电,采取负荷转移或其他措施未导致所供低压用户停电的情况,不应视为对用户停电。

122.对于从变压器停电发生至通过负荷转供或其他措施恢复低压供电之间的事件,按照中压配电变压器的停电事件进行统计,计为1户,停电起止时间从停电发生至通过负荷转供或其他措施恢复低压供电为止。

123.对于两台或多台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在不影响用户供电的前提下,采取经济运行等措施而停运其中某台(或多台)变压器的情况,不应视为对用户停电。

124.当双电源用户全部电源全停时,视为对用户停电。

125.配电变压器单相停电不视为停电状态。

126.2011年,为适应电力可靠性工作发展需要,颁发了新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并严格规范了电力可靠性工作制度要求,严格实施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制度,制度包括专责人制度、数据审核制度、分析会商制度、发布制度、培训制度等。

127.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数据管理、过程控制与监督和分析应用。

128.数据管理是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基础。

129.基础数据是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基础,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统计范围的基础信息,运行数据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在统计期间内配网整体运行情况。

130.描述用户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有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用户平均短时停电次数、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

131.描述用户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参考指标有平均停电用户数、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用户平均短时停电时间、用户平均重复预安排停电次数。

132.由于供电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保证可靠性统计数据的规范、准确,供电可靠性基础数据要随着配电系统的变化而及时变更,准确反映变化前后的供电设施与用户实际情况。

133.中压供电可靠性基础数据的维护主要是对中压线段与中压用户的数据维护。

134.线段编码总长度为14位,由3段组成,1~4位为变电站的名称,数字为4位,汉字则为两个,如果变电站的汉字名称超过两个,则必须缩减为两字。

5~7位为线路的编号,可自行确定,此3位编码只能是数字,一般采用线路的调度编号。

135.分步送电停电录入,按照最长停电时间选择全部停电范围录入停电事件,然后在中压线段与用户维护界面修改提前送电部分线段、用户的停电终止时间。

分步送电只能按照1次停电事件统计。

136.线路检修、改造或故障停电时,其同杆并架或由于其他原因必须配合停电的(陪停线路本身没有工作),此事件中所有停电线路v必须在同一事件中录入。

137.用户基础数据的变动主要是包括三种情况:

用户新增、用户变更、用户退役。

138.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设施故障引起其它用户停电时,属内部故障停电。

在统计停电户数时,不计该故障用户。

139.由于电力系统中发、输、变电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未能在6小时(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以前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不同于因装机容量不足造成的系统电源不足限电,其停电性质为故障停电。

140.用户申请(包括计划和临时申请)停电检修等原因而影响其它用户停电,不属外部原因,在统计停电用户数时,除申请停电的用户不计外,对受其影响的其他用户必须按检修分类进行统计。

141.由一种原因引起扩大性故障停电时,应按故障设施分别统计停电次数及停电时户数。

142.“低压设施故障”统计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套管以下低压设施故障造成的中压用户停电。

对于用户自管低压设施故障影响到中压系统的情况,如只影响用户自己,则不参与统计;如造成其他中压用户停电的,责任原因应按“用户影响”填报。

143.“责任原因不清”归入“运行维护”类,目的是尽力查找故障停电原因,并填到相应的故障停电类中,减少故障原因不清的事件数量。

144.“其他外力因素”项中填报的故障事件应是有明确原因的其他类型故障,填报时应在“用户供电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说明”栏中说明故障原因。

145.“自然灾害”限定于台风、地震、海啸、洪水四类,其中洪水,要求应为30年及以上一遇洪水。

其他天气影响均填报为“气候因素”。

146.预安排停电原因类分为“检修停电”、“工程停电”、“用户原因”、“调电”、“限电”和“低压作业影响”六类。

147.用户原因是指由于用户本身的停电要求得到批准,且影响其他用户的计划停电。

148.对于检修、工程、用户原因等工作的交叉作业,预安排停电责任原因按照停电时间最长工作的类别填报。

149.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两种。

150.如果一个自然用户在不同地点或不同用途有两块或多块电表计量,则按装设的用于计费的表计数量统计用户数。

151.重复停电分析是停电次数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152.对预安排停电工作的重复性停电统计分析可以判断综合停电计划管理水平,可以看出具体是计划检修停电还是工作计划施工停电管理存在问题。

153.对故障停电中的重复性停电统计分析可以找出电网设施运行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线路改造工作。

154.内部监督主要是指电力企业按照电监会《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各类可靠性评价规程要求,认真开展本单位及所属所管企业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自我约束行为。

内部监督一般采取上级单位督查、同级单位互查、单位内部自查三种方式。

155.电力系统可靠性成本可定义为:

电力企业为使电力系统达到一定的供电可靠性水平而需增加的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

156.可靠性效益定义为:

因电力系统达到一定的供电可靠性水平而使用户减少的停电损失,即获得的效益。

157.当每增加一个单位供电可靠性水平所需的投资成本等于因该可靠性提高而获得的效益(或由此减少的缺电成本)时,供电系统的边际供电总成本最低,这时的供电系统可靠性水平才是最合理的。

158.对供电企业来讲,停电成本应该包括因为供电系统可靠性问题造成停电而由此产生的三类费用损失:

少售电而无法获得的电费收入;因为设备故障而增加的检修费用或更换设备而产生的费用;对电力用户停电损失的赔偿费。

159.供电可靠性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规范的可靠性管理体系是确保供电可靠性目标实现的重要组织保障。

160.一般设备的失效率曲线形状类似于浴盆的剖面图形,故又称浴盆曲线,浴盆曲线明显地分为三段,分别对应着产品的三个不同时期:

早期故障期、设备偶发故障期、设备耗损故障期。

161.工程建设施工人员应提前做好停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如人员准备、物资进场准备、施工工器具准备、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外部协调准备等。

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按计划停送电,减少无效停电时间。

162.随着电网发展和设备不断增多,因设备检修、预试、缺陷处理、业扩工程、市政工程、用户申请的停电越来越多。

特别是非计划性停电、重复性停电,成为影响供电可靠性指标的一项重要原因。

实施综合停电管理,控制停电次数,已成为提升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163.编制综合停电计划需统筹考虑设备检修、维护、改造、基建(含用户接入)施工等工作需要的停电状况,相关停电工作应遵循检修配合工程、二次配合一次的原则。

164.可靠性通常是指元件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区间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65.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用户得到电力系统供给电能的可靠程度。

166.用户注册信息中,专用设备主要指不通过配电变压器而直接取电的用电设备,如高压电机等

167.线段合并操作必须先变更主线段(即合并后保留的线段),再将用户变更到线段,而不能反向操作,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