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6942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docx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模拟训练题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模拟训练题

(一)

一、单项选择:

1.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物价水平长期保持稳定,则(D)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恶性通货膨胀

C存在公开的通货膨胀

D存在抑制的通货膨胀

2.如果A年的CPI为200,

B年的CPI为225,则可以认为通货膨胀率为(A)

A12.5%

B5%

C7.5%

D25%

3.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名义利率,则(A)

A债务人受益

B储蓄率大幅提升

C经济将处于充分就业

D实际利率为正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可能由以下哪种情况引起(C)

A工会罢工

B煤价上涨

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

B通货膨胀必然表现为物价上涨

C贸易顺差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D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6.下列属于通货紧缩现象的是(C)

A凭票供应

B强制储蓄

C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D持币待购

7.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持(A)的观点

A促进论

B促退论

C中性论

D以上均不对

8.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出现滞胀的主要原因在于(A)

A总供给减少

B总需求减少

C总供给增加

D总需求增加

9.我国1988-1989年度的严重通货膨胀属于(B)

A成本推进型

B需求拉上型

C外部输入型

D以上均不对

10.GNPDeflator是指(A)

A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报告期GNP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GNP的比率

B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报告期GNP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基期GNP的比率

C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GNP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基期GNP的比率

D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报告期GNP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基期GNP的比率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认识,正确的是(ABCD)

A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B一般表现为CPI指数持续高位运行

C物价基本稳定,不代表不存在通货膨胀

D凭票供应、持币待购也是通货膨胀

E通货膨胀百害而无一利

2.下列通货膨胀类型是根据形成原因划分的是(CDE)

A公开型通货膨胀

B隐性型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E结构型通货膨胀

3.预期心理导致通货膨胀的表现在于(BCE)

A增加货币供给

B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C提高名义利率

D政府开支增加

E提高对货币工资的要求

4.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ABC)种情况

A需求转移型

B部门差异型

C外部输入型

D预期引致型

E技术改进型

5.通货膨胀的效应包括(ABCD)

A产出效应

B强制储蓄效应

C收入分配效应

D财富再分配效应

E失业效应

6.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B)

A削减财政支出

B增加税收

C工资管制

D利润管制

E收入指数化

7.关于通货紧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D)

A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B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下降

C并没有什么危害性

D只要出现物价的大范围下降,就是通货紧缩

E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

8.下列属于通货紧缩成因的是(ABC)

A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经济周期变化

D政府开支增加

E本币汇率低估

9.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包括(ABCDE)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引导预期行为

D鼓励消费

E汇率调节

10.收入指数化政策的作用包括(ACDE)

A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

B是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的一种方法

C维持原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

D可防止盲目的资源分配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配置

E割断通货膨胀与实际工资、收入的互动关系,稳定或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

答: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这里包含着四层意思:

⑴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所谓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在内的总物价水平,而不是指个别物价或部分物价的上涨。

⑵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季节性的、偶然的或暂时的物价上涨均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

⑶在自由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明显上涨,而轻微的物价上涨,就很难说是通货膨胀。

在非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以一种隐性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商品短缺、凭票供应、持币待购以及强制储蓄等形式。

⑷高通货膨胀只能在高货币增长率的情况下发生,即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

通货膨胀率很高的国家,货币增长率也很高。

2.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答: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价格水平指标,反映了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报告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名义值GNP)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实际GNP)的比率。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的优点在于其涵盖的范围广,包括消费品和劳务、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较全面地反映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但是,编制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所需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一般一年只统计一次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因而不能迅速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和趋势。

3.成本推进

答:

成本推进主要从总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的生成机理。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

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4.强制储蓄效应

答:

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储蓄。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物价的普遍上涨,信用扩张导致的货币价值下跌使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并导致在通货膨胀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资源被得到信用的生产者所利用。

此时,投资增量所需的生产要素来源于对消费的强行挤占。

也就是说,一些本来被用于消费的资源被强制性地用于投资,这叫做“强制储蓄”。

如果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强制储蓄,因为全社会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源总量实际上并没有增加,而只是通过强制储蓄的形式,在资源的分配上向投资倾斜,会造成经济过热。

而且,强制储蓄引发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家庭和企业所持有实际货币余额,而这部分失去的货币价值实际上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形成了所谓的“通货膨胀税”。

这就是说,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获得了超额收入,它以隐蔽的手段增加了政府的投资。

5.单一规则

答: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造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导致了通货膨胀预期提高、总供给曲线左移、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因此,对付滞胀的根本措施在于,政府必须首先停止扩张性的总体经济政策,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最适当的增长率率上,即采取所谓的“单一规则”政策,以避免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和预期的干扰。

货币主义学派强调,在已发生滞胀的情况下,只有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才能使物价稳定,总体经济和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尽管货币供给量的降低在短期内会引起失业增加、经济衰退加重,但付出这一代价将换来通货膨胀预期的下降和菲利普斯曲线的回落,并最终根除滞胀。

“单一规则”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确实比较有效,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是成功的证明。

但是对于一些将经济增长作为首要政策目标的国家来说,尤其对那些经济严重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家来说,这一政策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顾一切推行的结果可能导致社会经济的动乱。

四、简答题:

1.简述需求拉上引致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答:

 

如图:

AS表示总供给曲线,AD0表示总需求曲线的初值,二者的交点决定了在供求平衡条件下的物价水平P0和收入水平Y0。

当总需求增加,曲线AD0移动至AD1时,会使收入水平提高至Y1,同时拉动物价水平上升至P1。

由于经济离充分就业差距较大时,总供给曲线AS比较平坦,因此收入水平提高较快,而物价水平变动较小。

当总需求继续增加,曲线AD1移动至AD2时,收入水平提高至Y2,同时拉动物价水平上升至P2。

此时AS曲线倾斜度增大,物价水平提高加快,进入凯恩斯所说的“半通货膨胀”状况。

经济愈是接近充分就业时的收入水平Yf,AS曲线愈是陡峭,表示收入水平难以进一步增长,因此,当曲线从AD2移至AD3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AS曲线变为垂直,收入水平不再增长,总需求的增加几乎全部通过物价的上涨(提高至P3)反映出来,即进入凯恩斯所谓的“真正的通货膨胀”。

2.简述成本上升的原因

答:

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的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是提高生产成本并进而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

工会要求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垄断性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也可能人为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此外,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简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措施

答: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质可以归结为控制货币供给量。

但这种控制通常并不是指货币存量的绝对减少,而只是减缓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以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正因为过多地增加货币量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所以,降低货币增长率也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

即只有将货币增长率最终下降到接近经济增长率的水平,物价才可能大体稳定下来,即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抽紧银根。

中央银行通常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⑴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缩小货币乘数,压缩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从而减少货币流通量;⑵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抬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小信贷规模;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在政府直接控制市场利率的国家,中央银行也可通过直接提高利率或直接减少信贷规模来减少货币的供应。

4.简述凯恩斯学派对于经济滞胀的治理对策

答:

凯恩斯学派认为,总供给减少是导致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而总供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影响供给的一些重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如战争、石油危机或重要原材料短缺、主要农作物歉收、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以及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变化,因而造成了总供给减少并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治理经济滞胀必须从增加供给着手。

凯恩斯学派提出的对策主要包括:

政府减少失业津贴的支付、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改进就业信息服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税收结构等,其目的是降低自然失业率,使总体经济恢复到正常状况。

5.简述经济衰退效应的表现

答:

通货紧缩导致的经济衰退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降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将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结果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二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

而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的加重无疑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三是物价下跌引起的企业利润减少和生产积极性降低,将使失业率上升,实际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五、论述题:

1.简述通货膨胀的度量方式。

答:

在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是通过物价指数来衡量的,常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

(1)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亦称为消费物价指数。

它表示的是在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它是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

由于消费物价指数能够灵活地反映居民日常生活成本的变化,而且资料容易收集,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被多数国家所采用。

但是,消费物价指数不能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所以,仅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度量通货膨胀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

(2)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大宗商品包括最终商品、中间产品及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

由于大宗商品的交易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工业品的交易,所以该指数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变动,为广大企业所广泛关注。

但该指数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而且不包括劳务价格,不能准确反映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未必能真正反映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

(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价格水平指标,反映了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较全面地反映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但是,编制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所需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一般一年只统计一次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因而不能迅速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和趋势。

除了以上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各种物价指数以外,我们还可以用生活费用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实际工资指数、利率等指标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2.有人说“政府具有诱发通货膨胀的利益动机”,你同意这一观点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

这种说法是符合现实的,它体现了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与实际货币收入之间会产生差距,只有剔除物价的影响,才能看出人们实际收入的变化。

由于各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多少并不一致,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提高。

这样,通货膨胀实际上在社会成员之间强制进行了一次国民收入再分配。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在通货膨胀期间,通常固定收入者的收入调整滞后于物价水平,实际收入会因通货膨胀而减少;而非固定收入者能够及时调整其收入,从而可能从物价上涨中获益。

比如,依赖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工资调整总是落后于物价上涨,所以该阶层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再如,依赖退休金生活的退休人员,退休金不易随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增长或增长滞后,所以也会深受通货膨胀之苦。

对于非固定收入的企业主而言,在通货膨胀初期企业主因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增加而获益。

但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随着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的调整,企业利润的相对收益就会消失。

因此,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

在累进所得税制度下,名义收入的增长使纳税人所适用的边际税率提高,应纳税额的增长高于名义收入的增长。

而且,政府往往是一个巨大的债务人,向公众发行了巨额的国债,价格水平的上涨使政府还本付息的负担相对减轻。

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具有诱发通货膨胀的利益动机”。

第17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模拟训练题

(二)

一.单项选择:

1.2007年,我国由于“猪蓝耳”病的爆发,猪肉供应偏紧,导致猪肉价格连续攀升,根据这一现象,可以认为(D)

A存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存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C存在混合型通货膨胀

D倘不能确定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表现为(B)

A大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

B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下降

C通货膨胀率的下降

D季节性的清仓大甩卖

3.伊拉克战争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持续走高,有关专家预计石油价格不久将突破100美元一桶的大关,这种情况将会首先导致(A)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以上均不对

4.2006年,某饭馆的营业收入为100,000元;2007年,该饭馆的营业收入为104,000元,倘若通货膨胀率为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饭馆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均有所上升

B该饭馆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均有所上升

C该饭馆的名义收入下降,实际收入上升

D该饭馆的名义收入上升,实际收入下降

5.下列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A)

A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再贴现率

C回购国债

D以上均不是

6.2007年度,若某国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导致(B)

A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出现通货紧缩

B国际收支顺差增大,出现通货膨胀

C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出现通货膨胀

D国际收支顺差增大,出现通货紧缩

7.认为对付滞胀的根本措施在于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在适当的增长率上,这是(C)的政策主张

A凯恩斯学派

B供应学派

C货币主义学派

D以上均不对

8.供应学派认为Philips曲线右移的主要原因是(B)

A企业逃税严重

B政府税率过高

C企业开工不足

D失业率过高

9.1993-1996年间,为抑制通货膨胀,我国实行了保值储蓄,它属于(D)政策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利润管制

D收入指数化政策

10.若存在一个仅有两种商品的经济:

在2000年多数人应消费4单位的A商品和3单位的B商品,其中,A的单价为25元,B的单价为50元;在2007年,A的价格上升至40元,B的价格上升至100元,若以2000年为基年,则2007年的CPI为(C)

A130

B146

C184

D无法计算

二、多项选择:

1.根据严重程度,通货膨胀可划分为(ABC)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急剧的通货膨胀

C恶性的通货膨胀

D隐性型通货膨胀

E公开型通货膨胀

2.下列属于通货膨胀的度量方式的有(ABCDE)

A消费者价格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D货币购买力指数

E利率

3.总需求膨胀的原因在于(ABCE)

A消费需求增加

B投资需求增加

C政府需求增加

D货币供给不变时,经济体系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E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过快

4.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学界争论激烈,其主要观点可以分为(ADE)

A促进论

B温和论

C消极论

D促退论

E中性论

5.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CDE)

A增加税收

B工资管制

C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出售政府债券

E提高再贴现率

6.下列属于凯恩斯学派治理滞胀的主张有(CD)

A稳定货币供给

B增加失业救济

C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D减少失业津贴的支付

E以上均不是

7.在实体经济中,判断某国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标准是(BE)

A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

B通货膨胀率由正转变为负

C下降持续时间超过二年

D下降持续时间超过三年

E就我国而言,物价水平下降持续时间超过一年

8.通货紧缩的效应包括(BCDE)

A强制储蓄效应

B财富缩水效应

C经济衰退效应

D财富分配效应

E失业效应

9.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则可能引起(ADE)

A本币汇率高估

B本币汇率低估

C物价持续上涨

D物价持续下跌

E贸易逆差增大

10.同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的优点在于(ABC)

A动员迅速

B作用直接

C以公益目的为主

D“挤出效应”

E以上均不是

三、名词解释:

1.消费者价格指数

答:

消费者价格指数,亦称为消费物价指数。

它表示在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它是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

这种指数是由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主要食品、衣物和其他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居住、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费用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

由于消费物价指数能够灵活地反映居民日常生活成本的变化,而且资料容易收集,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被多数国家所采用。

但是,消费物价指数也有其缺点,如无法考虑商品质量的改进、新产品对消费者福利的增进以及商品间的相互替代性;还有消费品仅仅是社会最终产品中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所以,仅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度量通货膨胀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

2.需求拉上

答:

西方经济学家早期主要从需求方面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认为当经济中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3.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答:

它是指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的总体物价上涨。

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相信,工人对相对实际工资的关心要超过对绝对实际工资的关心。

因此,货币工资的整体增长水平便与较先进部门一致,结果就是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并进而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瓶颈”制约而引起的部门间的差异。

如在有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却严重滞后,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

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包括生产过剩部门的价格上涨。

4.收入指数化政策

答:

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这种措施主要有四个作用:

⑴能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⑵可以消除物价上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保持社会各阶层原有生活水平不至于降低,维持原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⑶可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微观主体的消费行为,避免出现抢购、囤积商品、储物保值等加剧通货膨胀的行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并可防止盲目的资源分配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配置;⑷可割断通货膨胀与实际工资、收入的互动关系,稳定或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

5.通货紧缩

答: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的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给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

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⑴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

实体经济中的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是产生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

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实际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⑵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地下降。

个别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是由于某些商品或服务供大于求或技术进步、市场开放、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了成本所致,反映了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比价的变化,不是通货紧缩;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暂时或偶然下跌是受诸如消费心理变化、季节性因素等某些非货币因素影响而引起的价格变化,它们与货币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是通货紧缩。

⑶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

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的边际效益下降和投资机会相对减少,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加速度持续放慢,各个市场普遍低迷。

四、简答题:

1.试述总需求膨胀的原因

答:

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可以从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两个方面考察。

从实际因素来看,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构成,因此,总需求增加包括了消费需求增加、投资需求增加和政府需求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