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732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docx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

从“问啥考虑啥”说开去

----算术法解题思路的讨论

多年的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学生,在考虑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开始考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不了解算术法的解题思路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遇到数学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思考呢?

首先我们看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当有人问你你今年多大了,你会怎么考虑?

我想你一定会说:

问我的年龄,我当然要考虑我的年龄了,难不成我还要考虑我的身高体重来回答人家?

对了,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就揭示了我们遇到问题时正确的思路,类似于“问我的年龄,我当然要考虑我的年龄了”那就是问啥考虑啥!

所有问题的解决思路都是相通的,在数学上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也是问啥考虑啥!

因此解决数学问题我们首先要关注问法,通过问法,思考算法。

一、从问法直接可以得出算法

很多问题它的问法直接就揭示了算法,比如从“甲比乙大多少?

”我们直接就可以看出算法:

甲-乙

再比如从“一班与二班共多少名学生”我们也能一下看出:

一班人数+二班人数

这时可能有的同学就说了,可是一班人数是多少人,我还不知道,怎么算一班人数+二班人数啊?

不慌,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说过的话:

可是一班人数是多少人,我还不知道,怎么算一班人数-二班人数啊?

对了,你只要算出一班的人数,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那你还不赶紧看看与一班人数有关的条件?

因为问啥考虑啥,现在你面临的问题不就是一班的人数问题吗?

你不就得考虑它吗?

下面我们我们理一理刚才的思路:

首先通过问法得到算法:

一班人数+二班人数

结果当我们试图把一班的人数,代入算法进行计算时,发现一班人数还未知,就掉头解决一班的人数,一旦一班的人数解决了,问题也就整个解决了,不是吗?

当然实际做题时我们可能还会遇到更复杂的问题,比如:

一班的人数解决了,二班的人数也未知,此时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有类似的思路来解决?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问题的一般解决思路了:

1、首先通过问法,弄清算法

2、关注算法的两个部分,比如算法是乘法,就关注它的两个因数,是除法就关注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如果这两部分已知,我们直接把数代入即可,如果某一部分未知或两部分都未知,就通过相关条件掉头解决不就行了吗?

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例1、济南到青岛全长380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76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95千米。

两车同时从济南开往青岛,小汽车比大客车提前几小时到达?

分析:

关注问法:

小汽车比大客车提前几小时到达

得出算法:

大客车用时-小汽车用时A

但这两部分都未知,所以接下来分别考虑这两部分。

考虑大客车用时,那就得考虑它是怎么运动的,找到与它的运动有关的条件:

大客车每小时行76千米

因此大客车用时:

380÷761)

同理小客车用时:

380÷952)

现在把1)、2)两式对应代入算法A中

得到:

380÷76-380÷95

注意:

用一个式代换一个量时,必须要保证这个式能够先算才行,如果按正常顺序,不能先算,就必须加括号先算!

比如本例中用1)式代换对应量大客车用时,我们能够保证380÷76,比算法中的减法先算,所以不用写成(380÷76)-380÷95。

同样2)代换对应量小汽车用时,我们也能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看出380÷95比算法中的减法先算,尽管减法在380÷95之前。

例2、某山庄1992年种植葡萄109公顷,16年后增加到333公顷。

一串普通葡萄有35粒,最大的一串居然有210,山庄葡萄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公顷?

分析:

关注问法:

山庄葡萄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公顷?

不难看出,这是问平均数的,应该用除法,谁除以谁呢,再仔细看一遍问法,显然不难看到是这些年种植面积总的增加数÷年数

因此得算法:

这些年种植面积总的增加数÷年数

分析算法的两部分,显然年数是16,不用另外计算,但被除数未知,需要考虑,由于被除数代表的是这些年种植面积总的增加数,我们就得找种植面积变化方面的条件:

某山庄1992年种植葡萄109公顷,16年后增加到333公顷。

由此看到,这些年增加了333-1091)

把1)式代入算法中的被除数,结果发现1)式相对于算法中的除法,不能先算,所以需要加括号强制他先算。

最后我们得到(333-19)÷16

二、从问法不能直接得出算法

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无法一下子从问法看出算法,这时我们关注问法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

虽然看不出算法,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问的是谁的情况,是他哪一方面的情况。

弄清楚后,就找他的,而不是别人的条件;就找他这一方面的,而不是其他方面的条件,不就可以找出算法了吗?

因此即使从问法不能直接看出算法,也至少提醒我们在繁杂的条件中先看哪一个!

例3、光明小学组织野营,报名的男生125人,女生115人。

每12人需要一口锅,每辆车限乘35人。

需要准备多少口锅?

分析

关注问法:

需要准备多少口锅?

显然单单从这句话里是看不出该用什么算法的,但我们至少看出是往锅的方面来考虑才对,所以我们就找与锅有关的条件:

每12人需要一口锅

由此我们就应该想到了,有多少个12人,就需要多少锅,这是算倍数,应该用除法。

得出算法:

人数÷12

分析被除数,人数,关于人数的条件是。

找到了:

报名的男生125人,女生115人,人数不就是125+115吗

代入算法:

(125+115)÷12

自己思考,为何加括号?

三、两种特殊问题

1、两个量的比较问题

比如“已知甲比乙大5”,这就属于两个量的比较问题,当然严格来说应该叫三个量的比较问题,因为除了参加比较量甲和乙之外,还有一个表示差额的量,这里就是问题中的5。

不过由于差额这个量(我一般更喜欢称为差,因为这样更简洁)基本不用讨论,所以我还是喜欢称为两个量的比较问题。

可能有人喜欢图示来解决这类问题,不过我更喜欢有算术法或方程来考虑。

这只是个人的习惯,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那两个量进行比较。

也许有人说,这还不简单,有时还真不难么简单,比如已知,甲是20,比乙的3倍多2,求乙。

中有的人可能会说不是甲与乙比较吗?

还真不是,第一个量是甲不错,第二个量却不是乙,而是乙的3倍,不信你再读一下试试?

是甲比乙的3倍怎么样,而不是比乙怎么样。

第二个量的正确找法,应该是在“比”与表示比较程度的词语,如本例中的“多”之间来找。

第二步判断两个量谁大,谁小。

比如本例中“甲是20,比乙的3倍多2,求乙”

多差额

大量小量差额

第三步:

看看算大量,还是小量。

算大量当然用加法大量=小量+差额

算小量当然用减法小量=大量-差额

比如本例中算乙,虽然乙本身不是小量,但容易看出,只有算出了小量,才能算出乙本身

下面是解题过程:

算小量:

20-2=18

算乙:

18÷3

下面就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看一看这三部的用法。

例4、图书馆原来每天能修补图书124本,后来来了一些志愿者来帮忙,现在平均每天比原来的2倍还多29本。

现在平均每天能修补多少本?

分析:

本题是两个量比较的问题,按步骤分析.

现在比原来的2倍还多29本

大量小量

本题算大量:

小量+差额

其中小量124×2,差额29

代入:

124×2+29

2、变化的问题

数学中有一些“变化”的问题,如行程问题(位置变了)等,这类问题考虑算术法时应借助于图示。

可能有人对怎样画图示头疼,其实对变化的问题(以行程问题为例),只要画出物体的最初和最后位置即可,如果必要的话再标清方向。

例5甲乙两列火车从同一车站相背而行,甲车早出发一小时,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10,乙车出发三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

分别画出甲乙两车的最初和最后位置,如果愿意也可标清方向。

从图上可以看出:

两车距离=甲路程+乙路程

其中甲路程:

120×(3+1)

乙路程:

110×3

代入得:

120×(3+1)+110×3

例6、一桶油连桶重20千克,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称得重11千克,问原来桶重多少,油重多少。

分析:

画出图示,画出油和桶的最初和最后状态

从图上可以看出,20千克比11千克恰好多用去的那一半:

20-11=9

因此原有油重:

2×9=18千克

桶重:

20-18=2千克

四、注意

1、本文强调了“问啥考虑啥”,即关注问法,利用问法寻找算法。

但仍然建议:

关注问法应是在通读题意的基础上关注问法,如果问题都不读,直接看问法未免太片面,有时甚至会考虑错了。

比如本文的例4,单看问法:

现在平均每天能修补多少本?

可能会以为这是道除法题。

事实上这道题与除法毫无关系。

只有在完整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关注问法,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算法。

2、本文实在笔者多年学习、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整理出来的。

所举例子皆来自于自己今天任教四年级上册教材。

不过其中所包括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供其他年级的学生借鉴。

当然由于能力有限,本文可能存在大量不足,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王训彬山东滨州西海小学2013年12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