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570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docx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

 

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0月

目录

一、建设基础1

(一)专业建设背景1

1.产业发展背景1

2.人才需求状况2

(二)专业建设基础3

1.专业发展迅速3

2.校企合作形成特色3

3.课程体系改革取得成效5

4.“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基本建立5

5.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改善5

6.服务社会,成效显著6

二、专业建设目标6

(一)总体目标6

(二)具体目标7

1.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推进校企全面对接7

2.探索系统培养模式7

3.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8

4.转变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8

5.建设教学团队,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实力9

6.实施第三方评价,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9

7.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9

三、建设内容10

(一)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推进校企全面对接10

1.专业与行业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0

2.课程与岗位对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10

3.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11

4.教师与企业内训师对接,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11

5.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双证书”含金量11

6.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12

7.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12

(二)探索系统培养模式13

1.明确办学定位,研究探索中高职系统培养的办学模式13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中高职课程差异,构建本专业中高职对接的核心课程14

(三)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14

1.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14

2.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

3.校企合作,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建设15

4.编写实训指导书16

(四)转变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16

1.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16

2.校企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17

3.开展“实战化”技能竞赛活动18

(五)建设教学团队,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实力20

1.专业带头人培养20

2.骨干教师的培养21

3.青年教师培养21

4.“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22

5.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3

(六)实施第三方评价,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24

1.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24

2.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4

3.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毕业生职业发展监控24

4.分析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24

(七)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6

四、举措与保障27

(一)针对性改革举措27

1.校企合作深度的解决措施27

2.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的解决措施28

3.建设高效教学团队的解决措施28

(二)保障措施29

1.组织保障29

2.政策保障30

3.人员保障31

4.资金保障32

5.质量监控保障32

五、建设进度及两年预期绩效34

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34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产业发展背景

步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已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电信业将起到增长引擎的作用,3G启动,更是提高信息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投资的重要载体。

我国现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

固定电话用户、移动通信用户、互联网网民人数均已居世界第一,CN域名成为全球第一国家域名。

我国2010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收入30955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988亿元,同比增长6.4%。

2010年,全国网民数净增0.73亿人,累计达到4.57亿人。

其中宽带网民数净增1.04亿人,达到4.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8.3%;手机网民数净增0.69亿人,达到3.0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6.2%;农村网民数净增0.18亿人,达到1.2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3%。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比上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2236万户,达到12634万户。

2010年,我国电信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发展,3G建设和业务发展稳步推进,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全行业回升调整趋势明显,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营业额和就业人数原始记录被不断刷新。

同时,中国稳定的政治、繁荣的经济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对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特别迫切。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三网融合”,2010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将酝酿已久的目标转化为现实工作。

“三网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基础电信网络容量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三大运营商实现全业务经营,三网融合已进入到实质阶段。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通信业务与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企业第一线需要大量具有高等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有素的工程技术人才,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职毕业生正好满足这种需求,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2.人才需求状况

目前,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产业对通信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伴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通信行业面临着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匮乏难题。

随着国家对3G投入的增大和“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的建设,对通信类人才的需求仍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而通信类高等职业院校总量较少,学院是目前安徽省内惟一一所通信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华东地区首家独立设置的通信类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在安徽省内乃至华东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既有的品牌优势和现实能力优势。

(二)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发展迅速

针对安徽省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学院对安徽省内的通信企业开展了深入调研,通信企业纷纷建议学院开设通信技术专业,结合学院所拥有的较深厚资源条件,学院于2004年成立之初即开设了通信技术专业。

2005年,通信技术专业开始招生,至今共向社会输送了652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541人,并迅速成长为学院的重点核心专业。

2009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功申报了“光电缆接入网通信工程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

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一直紧跟通信新技术发展,时刻关注通信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培养通信工程建设和运维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校企合作形成特色

学院依托行业背景优势,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合作内容有:

(1)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

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合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联教委),本专业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各合作企业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

通信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也积极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岗位对知识、技能、能力的需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共同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

通信技术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积极服务社会,先后为安徽电信、安徽移动、安徽联通、中通服安徽公司等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服务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

通信技术专业教师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企业培训项目、编写企业培训教材等。

(3)将优质企业培训资源引入高职教学体系,实施“教培融合”

通信技术专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将优质社会培训内容融入高职教学,通过对相应岗位技术核心能力要素的提炼,将其融入到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中,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适当增加理论知识讲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多种企业联合办学形式

近年来,通信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灵活多样的多种形式共同培养学生,如采用“校企合作共建班”、“订单式培养”等。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培养适应企业需求,满足岗位任职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3.课程体系改革取得成效

通信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贴近企业、贴近生产,实行“学校—企业—社会”工学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积极将企业培训内容与高职教学进行融合,教学过程充分面向岗位,在教学中采用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进行情境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示范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模拟企业生产过程。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安排学生到有关通信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教培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基本建立

本专业已建成一支有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参加的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校外兼职教师10人;从职称构成上看,高级职称3人,占总数的20%;中级职称10名,占总数的67%;“双师型”教师11名,占教师总数的73%;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8名,占教师总数的53%。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的各类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10篇。

5.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通信技术专业目前建有“3G实训基地”、“通信电源实训室”、“传输实验室”等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验、实训室,与3M、南京华脉公司合建了“FTTH(城市光网)建设装维实训基地”,与华为、中兴、烽火等企业联合建立了“光电缆接入网通信工程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校内实践场所均制订了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落实了专兼职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仪器设备与现代通信网同步,能够满足学生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维护、设备维护调测等方面的技能培养需要。

本专业还与安徽省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博达通信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采取定期实训和不定期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安排到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学习。

平时根据企业和学校教学需要安排校外实践活动,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

6.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本专业积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社会,先后为安徽电信、安徽移动、安徽联通、中通服安徽公司及省内外通信工程企业开展多层次、多系列的技术和技能培训。

本专业利用实践性教学资源对社会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使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室不仅能满足校内学生实训的需要,而且能满足社会培训、认证考试需要。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要求,立足通信行业,充分发挥学院的企业办学和行业背景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有效对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教培融合”为抓手构建课程新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继续完善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以岗位群任职标准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任务驱动型”的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技能竞赛以提高实战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积极服务社会,为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认证,和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和培训开发。

(二)具体目标

1.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推进校企全面对接

专业与行业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岗位对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师与企业经理(培训师)对接,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双证书”含金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

2.探索系统培养模式

探索通信技术专业“3+2”中高职衔接和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研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并形成调研报告,在充分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结合学院的实际,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上做好与中职对接的前期准备。

3.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CDMA2000、NGN、SDH、EPON四个平台以及H3C主网络实训室、WLAN组网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进行升级扩容;新建IP融合通信实训中心,其中包含H3C主网络实训室、WLAN组网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实训室(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新建);继续与通信企业合作,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建立健全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学的体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转变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打破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以任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以此搭建相关知识体系模块,选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使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采取考、评、鉴结合的测量手段,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开发与本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对应现场工作过程教学录像,与企业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开展“实战化”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引导通信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与专业调整新方向。

5.建设教学团队,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为满足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和职业岗位能力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将进一步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起一支业务水平高、专兼结合、具备双师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三个层次加强师资的梯队建设,逐渐形成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发展方向、骨干教师成为中坚力量、青年教师作为后备人才的合理梯队结构。

使专任教师总人数达18名,硕士学位达65%以上,双师素质保持在70%以上,使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等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6.实施第三方评价,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建立由行业、企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建立相关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评价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及课程改革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7.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认证基地;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校内的师资和实践性教学条件为企业开发培训、认证项目,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三、建设内容

(一)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推进校企全面对接

1.专业与行业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联教委”和“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按照《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等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工作,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根据通信行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移动、联通、电信和中通服安徽公司的调研,以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理顺通信行业的价值链,对准通信运营企业、通信工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和通信设备销售企业的相关岗位,由安徽电信、中通服安徽公司、安徽移动、安徽联通、中兴公司和学院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与岗位对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

按照通信技术专业主要岗位的能力培养要求,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企业岗位内部认证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方法是先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再确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流程,经过系统化思考梳理,构建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确定每个核心能力所对应课程模块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最后形成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的核心课程体系。

3.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继续推进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实训(实践)为突破口,以提升职业技能为落脚点,对标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整体设计”,进一步完善每一个“课程单元设计”,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使得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相衔接。

4.教师与企业内训师对接,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

依托学院行业背景优势,发挥“联教委”作用,学院教师(培训师)和企业内训师由省电信实业集团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使用,制定《中国通信服务安徽公司省级内聘培训师管理办法》,利用学院与行业企业各自优势,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成果共享”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努力实现教师与企业人员之间的身份互换,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以结对子的方式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共同编写培训教材和高职教材。

发挥学院是安徽电信、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其他通信运营商培训基地优势,抓住承担企业培训课程开发和教学的过程契机,深化“教培融合”,实现教师与企业培训师之间双向交流融合。

5.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双证书”含金量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劳动就业准入制和毕业生“双证制”要求,本专业已将光通信机务员技能鉴定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光通信机务员技能鉴定模拟实训》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

6.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

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和措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技巧、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作风、遵守纪律等职业素质,使职业素质培养系统化、具体化,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学生社团和各类兴趣小组为依托,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训练,并以美育学校、文化大讲堂等为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课外科技活动,使校园生活异彩纷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及参加“5.17”世界电信日等活动,使他们在每项活动中获取职业素质的熏陶,同时从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职业素质观念,使职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增强学生的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开展模拟就业大赛、电信业务知识竞赛和三网融合、中小企业组网技能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企业道德、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7.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

以行业、企业的实际业务发展需要为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校企共同制定刚性课程与柔性课程计划,采取分段式组织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运营性实践有机结合。

按照“六化”原则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即“设备同步化、环境真实化、教师技师化、学生员工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的基本原则,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试行分段式教学,将多个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穿插在整个教学进程当中。

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开放岗位,让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

(二)探索系统培养模式

1.明确办学定位,研究探索中高职系统培养的办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精神,明确中高职定位和各自发挥的作用,面向安徽省内的中职学校,开展深入调研工作,寻找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同或相近的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对接的洽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

在充分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结合学院的实际,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上做好与中职对接的前期准备。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中高职课程差异,构建本专业中高职对接的核心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调查研究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为满足通信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要求,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做好中高职课程对接的核心课程和技能实训环节课程的前期调研和课程计划。

(三)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

1.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1)完善校内现有实训基地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有3G实训基地、FTTH(城市光网)建设装维培训基地、光电缆接入网通信工程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等,其中3G实训基地拥有较为先进的通信网络设备,目前包含CDMA2000、NGN、SDH、EPON四个平台以及H3C主网络实训室、WLAN组网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四大平台基本上涵盖了传输、软交换和3G等通信功能,保持了与现网设备的同步。

但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数据通信模块的实训室建设体系不够完备,设备台套数偏少,支撑本专业的数据通信模块的实践性教学能力不足。

因此需要将WLAN组网实训室和H3C主网络实训室进行设备扩容,系统集成实训室需要补充设备。

(2)新建“IP融合通信网络”实训基地

为改善本专业数据通信模块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条件,将新建一个“IP融合通信网络”实训基地。

其中包括H3C主网络实训室、WLAN组网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实训室。

其中H3C主网络实训室、WLAN组网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扩容,网络安全实训室和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将新建。

2.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积极拓展与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通信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途径,通过与知名通信企业如安徽电信、安徽移动、安徽联通、南京欣网视讯、浙江八方电信等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加强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合作深度;在两年内再建设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通过制度建立与校外基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顶岗实习,还可为本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锻炼、实习等提供便利的条件。

本专业将积极组织教师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培训教材的编写、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3.校企合作,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实现校内培养与企业生产岗位实习培养紧密结合,以校内专任教师教学为主的理论教学及模拟实训与以企业技术骨干指导为主的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紧密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现场资源紧密结合。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认真执行《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试行),按企业的管理规范,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

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由本专业教师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