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491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XX新区小区项目

初步设计

 

二零一一年七月

 

设计说明书目录

 

一、规划设计

二、建筑设计

三、结构设计

四、给排水设计

五、暖通设计

六、电气设计

 

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

1.设计依据

1.1现行国家标准、设计规范

1.2现行地方市标准、设计规范

1.3当地《规划控制要求、控制文本》

1.4甲方提供的用地条件,设计任务书等设计资料

2.项目概况

本项目坐落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XX分局XX农场,XX农场南

二、建筑设计

1.设计依据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2《城市道路和建筑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6其他国家、地方相关法律、规范

2.建筑设计原则

结合总体规划的思想,在小区不同位置结合其具体功能要求和其特定的景观环境,将住宅通过疏密相间的空间组合,错落有致的建筑形体,丰富了整个小区的景观。

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通过幢与幢之间适当的围合形成了邻里空间使之具归属感。

3.住宅设计

3.1根据项目市场定位的要求,本项目主力户型为“布局紧凑,功能合理”的60-80m2左右的精致两室为主。

户型设计在面积标准,功能取向以及环境配合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

3.2由于本项目定位为“小康住宅小区”,因此“紧凑合理”成为户型设计的出发点。

在设计中合理分配各房间面积,不求大求全,减少消极无用空间,各功能空间布置紧凑流畅,以期给住户一个舒适合理的住房。

3.3在控制套型面积的同时,我们更注意功能的合理型。

合理性表现为明确的动静、内外分区;南北相通,既空间宽敞,又有利于采光通风;厨房、餐厅、卫生间面积合理,配置齐全;

3.4考虑到设计和施工的方便,住宅户型尽量统一。

在争取为住户提供尽可能多的房型选择情况下,减少各栋住宅间的形体差异,寻求外部形式的和谐统一。

3.5住宅立面设计通过对屋面,墙面,门窗的不同材质,色彩,肌理的变化,形成朴实,简练,多样统一的建筑总体风格。

整个小区建筑形象独特,轻巧,富于光影变化和错落的轮廓,在现代的居住氛围里渗透出传统地域文脉的亲切气息。

在立面设计中充分重视入口门厅,阳台等细部设计。

特别是结合平面,合理设置雨水管等的位置,减少其对建筑立面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其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

3.6住宅门厅,走道等公共部位的设计以在满足各项共能的要求下适当增加面积,为居民提供多层次交往的提供可能。

3.7为提高小区品质,在设计中采用一些高科技,节能技术和成套产品。

如屋面和东西山墙均采用保温隔热措施;落地窗采用节能型夹层玻璃,即保温隔热,又丰富立面造型,且使户内有良好的视野及采光通风条件;卫生间厨房采用成品变压通风道等。

4.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4.1本工程有6栋建筑,一层均为仓房和车库。

4.2使用功能:

本工程无地下建筑,小区一层为仓房和车库用房,其余为住宅用房。

4.3本工程用地面积8514平方米。

4.4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2733.43平方米。

4.5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0031.12平方米。

4.6建筑高度:

本工程建筑均为低层住宅楼,其中建筑高度最高一栋为15.15米(室外地面至檐口)。

4.7各层层高:

层高均为3.0米。

5.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以建筑为中心,景观围绕建筑形成小区景观节点,这些节点或为入口花园,或为中心广场,或为健身绿地等,给小区居民提供了各种休闲活动的可能。

在组团内部则又围合出组团绿地,绿地内多设置活动花园、儿童游乐所、花园或高层的架空层,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室外环境,从而整个小区景观绿化形成一个点、线、面完整的立体的景观体系。

6.消防设计

6.1设计依据

6.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2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住宅、仓房、车库,耐火等级为二级。

 

7.无障碍设计

7.1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2设置范围

建筑出入口、入口平台等。

8.卫生防疫及节能设计

8.1设计依据

8.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1.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8.1.3国家及地方相应法规

8.2建筑间距

平行布置的条式正南北向居住建筑,不少于南侧建筑高度的2倍。

8.3夏季防热设计

8.3.1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综合性措施;

8.3.2单体平、剖面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

8.3.3东、西向窗户采取遮阳设计;

8.4冬季保温设计

8.4.1建筑布置在避风和向阳的地段;

8.4.2控制合适的体型系数0.3;

8.4.3采用中空三层玻璃窗减少传热系统K值;

8.4.4加强屋顶、外墙壁和热桥处的保温处理。

9.环保设计

9.1住宅厨房油烟气均由排烟道自屋顶排放;

9.2水泵房置于地下室(不在住宅下),各类机械设备均选用低噪声型号产品;

9.3排水雨、污分流。

10.智能化设计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住宅的智能化已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本小区中考虑设置住处共用网络系统,管线入户预留接口,住户内相关信息以总线方式通过环网,传输至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该网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0.1与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连接;

10.2可通过户内终端享受物业管理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如购物、医疗保健咨询、家庭教育,了解市场经济与交通信息等:

10.3防盗报警

户内设红外探测器,与物业中心联网。

操作上以钥匙开关启闭。

主人外出时,将大门保险旋动两圈锁定后,室内的防盗报警装置就被自动开启,主人归来后,只要用钥匙打开门锁,防盗报警装置即被关闭。

10.4煤气泄漏报警

采用进口气敏管探测器,用于防止煤气装置不完全燃烧或煤气泄漏所产生毒气的报警。

10.5匪情求救报警

当室内由于暴力入侵而使主人受到伤害威胁时,或主人因身体不适需要求助时可按动报警求救按钮通知警卫室援救。

10.6监控中心

以声音、闪光、户门牌号分类别在监控屏指标报警,同时将报警住处和报警时间等信息存储在电脑记录里,以便日后查证。

10.7三表出户抄表

住户三表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传输至物业管理中心主机,进行记录存储。

三、结构

1、设计依据

本工程依据以下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

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1.8本地块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计算程序

1.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的08版“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软件-QITI”进行砌体计算。

2.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的08版“框排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KCAD”进行梁柱计算。

3.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的08版“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JCCAD”进行基础计算。

3、设计参数

本工程结构重要性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对应结构的重要性系数1.0;

基础设计等级多层均为丙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砖混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抗震设计的抗震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场地类别为三类,建筑抗震防分类标准为标准设防类。

4、上部结构型式

均采用砌体结构。

5、设计荷载

5.1活荷载

客厅、餐厅2.0KN/m2

卧室2.0KN/m2

消防楼梯3.5KN/m2

厨房、卫生间2.0KN/m2

阳台2.5KN/m2

上人屋面2.0KN/m2

不上人屋面0.7KN/m2

5.2楼屋面的恒载按实际

5.3墙体

承重实心砖墙为370、240厚的页岩烧结砖22.KN/m3

非承重墙体均采用120厚加气砼或轻骨料空心砌块8.KN/m3

5.4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0.40KN/m2基本雪压:

0.65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B类。

6、使用材料

6.1砼:

基础混凝土采用C30砼,上部结构楼板及梁构造柱等混凝土均采用C25

6.2钢材:

采用HPB235,HPB335,HRB400级钢筋。

6.3墙体:

砌体结构采用Mu10烧结页岩砖(±0.0000.000以下非地下室基础部分采用标准粘土砖)。

±0.000以下采用Mu10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10.0-M5.0混合砂浆。

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

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1.2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其它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

1.3现行国家设计规范:

1.3.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3.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2.生活给水

2.1生活用水量计算:

2.1.1居民生活用水量:

小区总居住户数98户,户均人口3.5人/户。

按照300L/人·d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为147m3/d;取小时变化系数Kh=2.1,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2.86m3/h。

2.1.2商业用水量:

商业建筑面积2245m2。

按照8L/m2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为15.3m3/d;取小时变化系数Kh=1.2,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53m3/h。

2.1.3绿化用水量: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0546m2,其中绿地率为45%,则绿地面积约为31748m2。

按照2L/m2·d考虑,最高日用水量为63.5m3/d。

2.1.4未预见水量按总水量的20%考虑为45m3/d。

2.1.5共计上述水量,小区生活给水总量为271m3/d。

2.2给水系统概述:

2.2.1水源拟采用城市自来水:

由小区附近市政道路市政供水管引出两路不同方向的DN150管供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网供生活及消防用水,小区室外给水和消防用水合用一套管网,在小区引入管后设总表计量。

2.2.2冷水系统:

根据地块建筑分布情况、地形特点及市政供水压力,整个小区生活用水拟采用市政直供。

2.2.3热水系统:

住宅考虑电热水器,商户自理。

3、生活排水

3.1本小区室内采用污、废水合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到市政污水管。

小区总排水量按生活给水的90%考虑,约为244m3/d。

4.雨水

4.1室外雨污分流。

雨水量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q=18.838(1+0.98lgP)/(t+10.000)0.940指数|L/S.ha|

其中:

P=5年

4.2规划区内根据地块分片,雨水按就近原则,经雨水管收集后最终排入附近市政道路市政雨水管。

雨水管管径按汇水面积、汇水量确定。

5.消防给水

5.1消防水量:

5.1.1室外消火栓系统:

15L/S

5.2消防系统:

5.2.1由小区附近市政道路市政供水管引出DN150管在小区内形成环路,供给室外消火栓用水,室外消火栓间距一般为100m左右,消火栓保护半径150米。

5.2.2各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配备灭火器,配置危险等级均按中危险级,设计采用适合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6.技能技术措施

6.1给水系统利用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

6.2小区给水引入管设总水表,每户生活给水进户管均安装计量水表。

6.3住宅卫生间坐便器采用6L两档冲洗水箱。

6.4全部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

6.5生活污废水合流至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

暖通设计

1、设计依据

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1.2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其它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

1.3现行国家设计规范:

1.3.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3《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1.3.4《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1.3.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2、设计范围

2.1单体内的采暖、通风工程。

3、采暖设计参数

3.1室外计算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3.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9m/s

3.2室内计算参数:

卧室、客厅18℃,餐厅18℃,厨房16℃,卫生间(住宅)25℃,商业、办公18℃。

4、采暖设计

4.1热源为小区换热站,供回水温度为50/40℃。

4.2住宅部分:

地板辐射采暖,地暖由专业厂家二次设计并由专业人员安装。

4.3商业部分:

采用内腔无砂铸铁散热器采暖。

4.4住宅采暖系统设进户装置并设热计量表。

5、通风设计

5.1本工程以下部分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5.1.1设备用房6次/小时,送、排风,采用轴流风机。

5.1.2封闭的卫生间10次/小时,排风,用户自理排气扇。

6、消防系统

6.1本工程设置排烟系统的原则为:

6.1.1所有需要排烟的场所尽量利用自然排烟。

6.1.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凡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其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每平米120立方米计算。

 

电气设计

电力系统

1、设计依据

1.1甲方提供的规划资料

1.2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业主的条件及要求各专业间的设计资料

2、设计目标

规划电力设施网络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用性强的目标,合理布局站点,

完善供电网络,并保证远期用电要求。

3、变压器选择

根据本小区用电情况及规模,拟在小区建设箱式变电站,箱变的数量及容量在深化施工图时根据实际计算容量具体确定。

4、供电电源及配电系统

1路10KV电源引自当地就近电力部门的环网柜,高压电缆埋地引入,高压供电系统采用环网供电方式。

5、计量方式

住宅计量采用一户一表,公建计量根据业主要求和电力公司要求确定。

6、防雷及接地

1.1接地:

本工程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

1.2防雷:

本工程为别墅建筑,防雷以三级防雷为主,利用基础内的钢筋焊接成闭合环网作接地极,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为引下线,屋面避雷带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避雷带沿女儿墙和建筑屋脊敷设做为接闪器。

7、照明

1.1设计依据:

本工程各场所的照度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GB50034-2004》确定。

1.2照度标准:

住宅建筑100-150Lx

1.3照明控制:

灯具采取一灯一控的方式。

1.4光源选择:

1)住宅室内只留普通照明灯,厨房、卫生间采用防水防潮灯。

2)荧光灯自带补偿或采用电子镇流器,COSΦ>=0.9

8、弱电系统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规划资料

2.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二、设计内容

1.电话通信及宽带网络系统

小区设总电信机房,通局电缆引入根据电信部门要求确定,采用户外型电话电缆至小区内户外式电信交接箱和分线箱,电脑网络主干线采用光缆,设置户外型光节点箱,采用绞线引入每户,每户设置住户信息配线箱,每户引入2对电话线,1根五类8芯非屏蔽双绞线。

2.有线电视系统

市有线电视网接入小区总电信机房,小区电视系统采用860MHZ双向邻频传输,系统主干采用SYWV-75-9型电缆,分支采用SYWV-75-7型电缆。

采用分支分配系统,每户引入两路电缆。

3.家庭防范系统

在每户设语音对讲分机。

4.其它系统

根据业主需要可加入其它系统,例如住户应急报警,小区周边安全防范等。

三、线路敷设

弱电线路采用排管敷设,在小区道路旁绿化带内敷设,转弯处和分支处设手井。

进出建筑穿钢管敷设。

四、其它因弱电系统与建筑直接的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建设单位需及时对弱电系统内容做出的确认或提出补充要求,以便工程的顺利实施。

燃气设计

1、设计依据

1.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及要求。

2、系统设计

2.1本地块气源采用城市天然气,由就近公路市政中压燃气管引入本规划区,在小区设两个调压箱,由调压箱减压后,经小区低压管网送至各用户。

调压箱直接安装在室外地坪上,与周边建筑保证一定的防火间距。

2.2室外埋地管采用PE管,横穿车行道或埋深太浅设钢质套管保护,室内采用镀锌钢管,穿墙或楼板预埋套管保护。

2.3采用远传表具计量,避免抄表入户。

2.4燃气管道后期由天然气公司设计安装。

3、用气量

总户数N=98户,本居住小区计算流量为23.0m3/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