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768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井陉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

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

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

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

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

“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

”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

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

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

在《明史·舆服志》上载:

“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

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拢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

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

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1.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成帝让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当时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拢络了人心。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母亲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

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

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

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身难忘的画面:

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

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

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

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

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

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

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

人应该有骨气!

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⑧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

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多年后,当我拿起笔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

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残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

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在饥饿缠绕的苦难岁月里母亲优秀的品质。

B、这篇散文与传统的叙写母亲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一样,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全文主要赞美了作者母亲的勤劳乐观和坚韧。

C、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平淡中见警策,平凡中显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D、文中“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

面对苦难也要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是文学保持生命力的根本。

5.请简要分析文章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分)

答:

6.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日: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丁母忧。

嘉佑五年,调福昌主簿。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

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

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即诏罢之。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

“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

“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而卒不得大用。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许之否乎许:

答应。

B.惊喜,欲擢冠多士擢:

选拔。

C.轼庐于其上庐:

房屋。

D.以虞水之再至虞:

防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日夜望将军至

B.吾侪小人,当效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愿大王少假借之

9.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民皆动摇,吾谁与守②大王来何操

B.①是擅造律也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①筑室于东坡②具告以事

D.①欧阳修以才识兼茂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B.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C.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D.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11.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官员在官府内为去世的父母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

B.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词人,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父苏辙、其弟苏洵并称“三苏”。

C.殿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廷试”,又称“御试”。

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D.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小受母亲的教育,领悟概括能力比较强,而且有远大的志向,母亲程氏就很赞许他的志向,并激励他说自己也能像范母一样。

B.苏轼写文章不预先打草稿被指责态度不够端正,开始起草之后,文采意思都粲然可观,对答制策考入三等,因而才学受到欧阳修赏识。

C.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生活安定,他还

警告提举官不能擅自制定危害百姓利益的律法。

D.宋仁宗初读苏辙、苏轼的制策,认为他们兄弟有宰相之才;宋神宗读完苏轼的文章,称他为天下奇才,只是最终都没有重用他们。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后两联诗句作具体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夜缒而出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B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使使以闻大王

C①函封之②吾得兄事之

D①群臣怪之②道芷阳间行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B.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C.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再结城下之盟,签署建立统一地区防空系统协定。

分析人士认为,俄借世界金融危机之机,扎牢了自己后院的樊篱。

D.他去国外工作了五年,回国后朋友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民族联欢节,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B.记者从石市公交部门了解到,空调公交车每年实行“一元一票制”有5个月,即3-5月、9-10月;而其他月份实行“两元一票制”。

C.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限广令”,自2011年1月1日起,电视剧每集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违规者将予以暂停商业广告播出。

D.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许多留守儿童过早的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将近一半以上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

20.下列句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

C.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D.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

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写(6分)

请根据荆轲、樊哙的事迹,叙写下面的话。

要求:

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事迹;所写句子与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内容充实。

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勇敢的人。

烛之武是勇敢的人,强秦压境,兵临城下,他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以智慧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孩子,我的宝贝儿,

你正幸福地睡着,妈妈静静地坐在你身旁,

守候着你甜蜜的梦呓。

妈妈小时候,也是

爱做梦的呀,却不能

像你一样,身旁有妈妈守候。

以“感受幸福”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文体;不要脱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期中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1.C(C项中“标准官帽”表述有误,文中无相关信息。

2.B(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在民间流行”,是否后世在宫中流行原文没有信息支持;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D颠倒因果,原文中末段“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拢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

”可见收留降臣,笼络人心为因,穿明朝朝服,戴明朝乌纱帽为果)

C(A.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管职的象征”“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不对;B项“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根本没资格戴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原文没有依据。

D.“巩固清初政权”错。

4、BB项从传统类的叙写母亲及母子亲情之外拓开一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由衷尊敬和感恩,并且把这种感情上升为作者对生命本体的终极崇拜、珍惜、尊重和热爱,充分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母性意识与生命意识。

5、

(1)母亲勤劳能干。

如:

在艰难的岁月,母亲捶打野菜;

(2)母亲乐观开朗。

如:

在辛苦劳作时,母亲哼着小曲;(3)母亲坚韧顽强。

如:

在绝望的时候,母亲安慰我: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6、

(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2)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3)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

(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7C(修建房屋)8C9B(判断句;定语后置句)10B11、C12、B(理解错误)

13、翻译8分

译文: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到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

苏轼说:

“(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

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驱赶(富民们)让他们又回到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

“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共8分,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各1分,“败”“诣”“虽”各1分,句意2分。

14、描绘了一幅春城败象图: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所写景物荒凉凄然。

15、

消息隔绝久盼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

②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情。

③感叹衰老之意。

(结合诗句分析,每点2分)

16.古诗文默写略

17、C18、B19、B20、C

21、答案:

①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③可以转变风气

22、荆轲是勇敢的人,易水风寒,壮士难返,他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以生命报答了太子丹的青睐;樊哙是勇敢的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以气势挽救了刘邦的生命。

23、作文略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

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

“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程氏说:

“你能做到范滂,我难道就做不了范滂的母亲吗?

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后来读《庄子》,感叹说道:

“我以前也有一些见解,但总是表达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觉得真是深入我心!

”嘉佑二年,参加礼部的考试。

当时文风崇尚诡谲不合正道,主考官欧阳修想拯救这种现象,看到了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大为惊喜,想要选拔为众人之冠(第一),但犹然怀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只排在第二。

后来用《春秋对义》考试又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了乙科。

苏轼因为母亲去世服丧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