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0380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docx

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

遵义医学院神经病学“十三五”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和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打造现代化高校,使我校成为西部一流医学院校,科研水平高低也是评价一个高校的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和教师立足的根本,在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的生存、教改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神经病学作为我院校级重点学科,为了加快科研工作的发展和推进实现我院神经病学发展目标,学校高度重视我学科的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力求充分调动和发挥我科全体医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研推动学校的发展;为迎接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届时会提出我国在“十三五”时期的科学研究具体思路,我校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前瞻性的规划和部署我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事关我校、我院、我科的发展大计,紧紧围绕我科未来五年发展需求,本着事实求实的态度。

根据《遵义医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遵医党发〔2015〕35号)的通知精神,现正式启动遵义医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现制定遵义医学院神经病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目前学科建设现状

制定“十三五”规划要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的完成的各项指标、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各项指标完成、主要成绩与经验:

1.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10余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4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5篇,SCI、EI、ISTP收录3篇以上,参编、(副)主编专著(含教材)2部。

2.资队伍建设,晋升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4人,引进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

3.2013年获得贵州省卫生计生委重点临床专科。

4.拓展学科亚专业研究方向如癫痫基础、临床与神经电生理方向。

5.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和其他级别项目基金10余项,发表高水平的SCI收录论文4篇。

6.科室编制床位达98张,建立如下3个专业组/病区:

脑血管疾病组/病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病区;心身疾病组/病区。

建立视频脑电监护仪,逐渐充实神经电生理的人员队伍,更好地开展重症监护及神经康复等工作,加强管理的系统化。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科师资队伍高学历人员数量不足,缺乏高精尖端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

2.科研基础仍较薄弱,承担的各类课题和获得的成果奖励较少。

3.医疗、科研与教学工作欠协调。

4.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较少,不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信息和前沿研究课题的动态情况。

5.在国内核心期刊、SCI等发表文章少,影响因子低。

6.学科建设投入不足,学科建设基础底子薄,无专门神经病学实验室,缺乏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制约学科的发展。

7.学科宣传力度不大。

8.对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疾病处理条件欠缺,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科室临床投入偏少。

9.教学管理缺严谨。

10.高级职称人员仍学加强培养,为后备人才培养作准备,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名额不足。

二、“十三五”学科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我院的“弘扬长征精神,注重实践教育,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临床医学需要,具有一定神经病学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神经疾病诊治工作甚至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神经病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学科自1972年起即承担本科生培养工作,多年的教学,全体教师积累了一整套传授医学知识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神经病学的教学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

强调基础知识教学与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社会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变革。

本科生的培养数量目标为所有由学校统一安排的需要学习本门课程的本科生全部合格。

建立一个和谐的创新的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本学科人员的教学、科研及临床诊疗水平。

到2020年在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战略思想,构建一支学历层次和职称合理、治学严谨、创新意识强、攻坚能力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依托人才研究团队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医学博士、硕士科学研究团队,为本学科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所突破,加强其他亚专业方向的发展,为以后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建设目标分年度与阶段进行,并在团队中组织精干力量对各项目标发展定期进行督导、检查、评估工作,随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度,对工作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按时按期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3、“十三五”学科建设任务

(1)在学位点与重点学科建设方面:

在神经内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十二五”期间获得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以此为契机,在未来5年后积极准备冲击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在目前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硕士点建设,力争为申请博士点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探索参与完善学位与学科的评估机制。

(2)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

在本建设周期内学科带头人将通过各种方式带动本学科的发展。

在本规划期末力争成为本专业国内知名的学者,本学科成为省内领先学科;经过五年,培养年轻的后备学科带头人1名。

学科将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促进中青年临床医疗骨干的培养,特别是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使科室有足够医疗人才储备力量,保持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及医疗质量的优势,以使学科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进博士研究生1~2人。

(3)科学研究方面:

紧密跟踪神经内科的学科前沿,明确学科发展目标,以贵州省发病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到国民健康的脑血管病及癫痫作为较稳定的学科重点主攻方向。

创新科研思路,整合学校及省内外的相关优势科研资源,必要时,可以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围绕学科各亚专科的关键学术问题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在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的支撑下,为未来形成不同亚专科方向的研究团队打下坚实基础,力争每个亚专科方向在确保承担省级科研任务的同时,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形成不同方向的科研团队;在课题经费方面,除申请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的经费外,还需向相关部门积极申请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并与相关团体合作争取科研经费的投入;发表论文以国家级核心期刊为主,并争取每年都能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根据自身的强项,主编及参与编写相关方向的学术专著,取得一批代表学科不同亚专科水平的高层次科技成果,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学科的科技竞争力和知名度。

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奖项,并积极申报相关的成果转化,优秀的科研成果能申请专利。

(4)科研平台建设:

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方面,随着我科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不断扩大,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完善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为5年后申请省级甚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做准备,打造一个特色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实验室;积极与多学科研究机构合作,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将来为打造一个特色神经病学产学研基地做准备,发展一个癫痫研究中心,形成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5)教学与人才培养:

在教学方面,以本科教育基础上,响应国家号召毕业后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强本科毕业后继续教育,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有用型人才做贡献;研究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形成一个体制完善的研究生工作站,积极申请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病案库,完善神经病学精品专业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争取5年后校级精品专业目标,提升办学实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6)基本条件建设: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是贵州省最大的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之一。

是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及贵州省卫生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也是遵义医学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双料重点学科,为独立的二级学科。

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亚专科设置合理,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

本科开展了神经内科所有常规与疑难病例的诊疗工作。

在现有的专科建设基础上,我科将贵州省发病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到国民健康的脑血管病及癫痫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使本专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再上一个台阶,达到省内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临床重点专科水平,成为当之无愧的区域性神经内科诊疗中心。

必须在基础条件建设上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教学设备投入、实验室、图书资料库的建设,利用当今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一个完善的现代化教学、科研网络信息化平台。

4、“十三五”学科建设的具体机制

(1)管理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建立神经病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体系。

管理机构图如下:

机制保障措施:

学科带头人作为神经病学第一负责人,首先要自己带头,起到模范先锋作用,对在教学、科研、临床不断的创新,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发展壮大,做到产、学、研完美结合;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1.在以政府、学校为主导前提下,以医院为依托,形成临床、科研、教学的创新格局;拓展科研发展渠道。

2.科学规划对课题的研究,定期对研究进度督导,监督各级人员加强协作,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及时完成。

3.增强学科建设凝聚力,人才队伍结构要合理,进一步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加强对人才的优惠政策,使人留得住,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4.进一步精细优化管理体制创新机制,保障神经病学学科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健全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制度,并覆盖整个学科的方方面面,构建一个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职能作用。

5.加强对临床、教学的建设,形成教学促进临床,临床更好的与教学结合,在科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临床、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科知名度,提升竞争力,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2)经费投入保障措施:

积极向政府、学校申请经费对学科的投入,还可以通过社会团体、协会申请课题,进一步争取科研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高校、企业的合作;成立经费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对学科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使经费运用更加合理化;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经费用途,加强透明度;设立意见箱,对意见及时回答。

定期召开经费专题会议;成立经费保障监督小组,进一步民主理财、优化决策;设立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学习交流专项资金,保障学习能按时保质完成。

(三)学科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动态分析和考评,针对每位成员的特性,分析规划,制定个性化的个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我神经科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潜力。

定期组织检查各亚专科中实施上级医师分级带教情况,了解各级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和思想动态,根据情况调整带教教师,培养各级医师的临床带教能力,以储备临床后备力量。

定期选送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临床医疗骨干到国内外研修,鼓励中青年医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科室提供资金保障。

推荐科室中青年骨干医师,争取国家级、省级、校院级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

推荐骨干人员进入国内和省内专业学术团体,增加国内外同行交流,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而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能力,并增加自身在同行内的影响力。

优化医师队伍中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临床医师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使得高、中及初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较为理想的比例。

优化神经科护理队伍的学历结构,使得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比例达到25%。

增加临床和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有利于神经科专科医疗和护理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储备。

(4)推进科研创新与重大科研成果突破的措施:

在科研能力方面,要贯切落实国家对科研的自主创新号召,进一步在科技能力上深入探索、大胆创新,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