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3511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 给力版.docx

中医学基础考试参考资料总结给力版

神农本草经东汉最早药学专著。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

(秦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辩证论治。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宋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元素代表“寒凉派”,强调降火;张子和代表“攻下派”,强调汗、吐、下法;李东恒代表“补土派”,强调补益脾胃;朱丹溪代表“滋阴派”,作用于更年期。

中医学主要特点(理论体系):

1、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与社会环境统一。

2、恒动观念生理上恒动观,病理上恒动观,疾病防治恒动观。

3、辨证论治,也叫辩证施治,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

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施治:

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若出现了相同的症候,则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

在阴阳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医学基本理论,认为阴阳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相反相成的关系贯穿于自然与人体等一切事物之中,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及规律。

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

四气:

温、热—阳,寒、凉—阴

五味:

辛甘淡—阳,酸苦咸—阴

五行: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是指行列次序,运动变化。

五行各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相生的次序: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相克,相克为互相克制制约。

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土

母病及子:

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子病犯母:

又称子盗母气,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藏象学说是研究和阐述人体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理联系,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藏:

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象: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五脏:

即心、肺、脾、肝、肾的总称。

六腑:

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

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

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三焦:

1.上焦上焦的部位,为横膈以上的胸部。

2.中焦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

主要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

3.下焦下焦的部位,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归于下焦。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即水谷之精)

精:

1、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2、是人体生命的本质3、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狭义之精:

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广义之精:

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

五脏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联系:

1心主血脉,主藏神。

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2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3脾主运化,主生清,主统血。

脾合胃,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4肝主疏泄,主藏血。

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5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肾合膀胱,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分类:

1、元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2、宗气:

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作用:

司呼吸、推动心血运行。

3、营气:

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助血液运行及营养作用。

4、卫气:

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内至胸腹脏腑,外至皮肤肌肉,具有护卫肌表调节汗孔开合及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的作用。

气的作用: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2气为血之母:

气能养血,气能载血。

病因:

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因,即致病因素。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六淫致病的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寒邪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

寒邪入侵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消耗。

所以,寒邪最易损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寒邪侵入,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阳气受损,失其温煦,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3.寒性收引:

寒邪侵袭人体,可致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4.寒性清澈。

常见寒证:

伤寒、寒痹、中寒;内寒

风邪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2.风性轻扬3风性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

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挾湿常见暑证

湿邪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易袭阴位

燥邪1其性干燥,伤津耗液2.燥易伤肺、胃

火邪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热易扰心神3火热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致疮痈。

七情:

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是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发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

七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思气结、沉,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影响病情变化。

痰饮:

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淤血:

指体内有血液滞留,包括离经止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

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

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二是由于外伤、气虚失摄等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淤血。

淤血的致病特点:

1、疼痛:

以刺痛为主,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

固定不移。

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痞块或积块,按之痞硬。

3、出血血色多呈紫暗色,或夹有血块。

4、面色、皮肤: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下紫斑或青筋暴露,口唇紫绀,爪甲青紫。

5、舌象: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青紫、曲张迂回。

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

正气:

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产生抗病,康复的能力。

简称正

邪气:

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

正邪相搏:

正气抗邪,抵御外邪入侵,影响发病症候类型,疾病的不药自愈。

邪气损正,导致机体机能失常,形成形质损伤,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

望神:

是通过观察人的生命活动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神(广义),指人的生命活动的外在综合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得神:

即有神,为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失神:

即无神,为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少神:

为轻度失神的表现,介于有甚于无神之间。

假神:

是病人垂危之时,突然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

诊法:

指中医调查病情、收集资料进行疾病诊察的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简称为“四诊”。

正常舌象:

舌质为舌色淡红,明润鲜活,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为舌面上生有薄白而润的苔状物质,不满舌,不板滞。

(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诊病的原理:

1舌与脏腑经络相连2舌象与气血津液相关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边—肝胆

舌象分析要点:

1、察舌的神气和胃气2、舌质与舌苔综合分析3、舌象的动态分析

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的盛衰2辩病位的深浅3区别病邪性质4推断病情进退

望舌的五色主病:

1青色—肝经,属木,朱寒症、痛症、血瘀、惊风2赤色—心经,赤色属火,主热证3黄色—脾经,黄色属土,主湿症、虚症4白色—肺经,白色属金,主虚、寒、失血5黑色—肾经,黑色属水,主肾虚、水饮,淤血.

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影响:

光线充足,以自然光线为佳。

2饮食或药品影响。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如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

4其他:

病人应自然伸舌,不可用力太过。

医生按照舌尖、舌中、舌根、两旁顺序观察,先看舌苔,后看舌质,注意辨别染苔。

诊脉的部位:

寸口诊法,分为寸(食)、关(中)、尺(无名)三部

诊脉方法:

(平臂、布指、指力)时间、体位、指法(布指,运指)、平息、五十动。

诊脉的指力:

举.浮取;按.沉取;寻.中取

三部九侯: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

寸口诊脉法术语,在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分别进行浮、中、沉三种不同指力的脉诊,合为三部九候。

三部(寸关尺),九候(浮中沉)切脉时间应大于1分钟。

一息:

一次呼吸

正常脉象:

又称为平脉、也称常脉。

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

是人体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健康的征象。

特征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在成年人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正常脉象的特点为“有胃”、“有神”、“有根”。

促、结、代脉象:

1共同:

有歇止。

2异:

促、脉来急促,间有不规律的截止,多主阳盛之证;结、脉来缓慢,间有不规律的截止,多主阴盛气结;代、脉来迟缓,间有规律性的截止,多主脏器衰微

常见异常脉象:

1按脉位深浅:

浮脉---表证:

表虚---无力;表实---有力;沉脉---里证:

里实---有力;里虚---无力。

2按脉的速度:

迟脉---寒证:

虚寒---无力;实寒---有力:

数脉---热证:

实热---有力;虚热---无力。

3按脉动的波幅大小:

洪脉---实证,常指热盛;微脉---虚证,常指气血虚按。

4脉道粗细:

大脉---实证,常主热盛,但大而无力为虚证;细脉---虚证,常指气血虚。

5其他较常见的脉象:

弦脉---主肝病、痛证或有痰饮;滑脉---痰饮、邪盛、妊娠。

八纲:

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的纲领。

八纲辩证:

将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八纲理论进行分析,从而辨别疾病部位的深度,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以及病症类别的阴阳,最后综合归纳为八类证候。

心气虚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

【辨证要点】心悸与气虚证表现共见。

【治疗】补心气安心神四君子汤加味。

心血虚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眩晕,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

【辨证要点】心悸,失眠,多梦,血虚症表现共见。

【治疗】补心血安心神四物汤加味。

心脉痹阻证【临床表现】心悸,心胸憋闷或疼痛,痛引肩背内壁,时疼时止。

或见疼如针刺,舌质晦暗或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或心胸憋闷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其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以胀痛为主,其发作于加剧与情志变化相关,太息,舌淡红,脉弦。

【辨证要点】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疼痛,其疼痛因成因不同而各具特点,并伴有相应表现。

【治疗】通阳化瘀,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血府逐瘀汤。

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肿块。

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舌苔薄白,脉弦。

病情轻重与情绪变化的关系密切。

【辨证要点】肝经所过部位胀痛,情志抑郁,或妇女月经不调。

【治疗】柴胡疏肝散。

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泄久痢不止,五更腹泻或下利清谷,小便不利,面浮肢冷,甚则腹胀如鼓,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于寒虚表现共见。

【治疗】温补肾阳,泄泻为主:

四神丸水肿为主:

真武汤。

中医治疗学分为治则和治法两部分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形神供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

中医治疗与护理原则:

护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病治异同。

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三因制宜:

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由于时令气候、地理环境、个体体质等因素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治疗疾病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区别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治则。

1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2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3因人制宜指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正治:

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逆治。

具体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具体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中药性能的含义: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高度概括。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

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便于贮存和制剂。

修治整理除去杂质。

归经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即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等部分有选择性作用的一种性能。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气:

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热证温热—祛寒、温里、助阳—治疗寒证

五味:

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药的功能:

能散:

治表征能行:

行气(气淤)、行血(血瘀)能开窍:

窍闭昏迷,麝香润养:

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辛凉解表药柴胡:

舒肝、升提中气(肝郁、中气下陷)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清热透表、止痢(表热证、痢疾)黄芩:

清肺热、燥湿、安胎(肺热、泄泻、黄疸、胎动不安)上焦之实热黄连:

泻火、燥湿(高热神昏、湿热泄泻、黄疸、热淋)中焦湿热黄柏:

滋阴降火、清湿热(肾阴虚、湿热泄泻、黄疸、热淋)下焦湿热

祛湿药之渗湿利水药茯苓:

健脾、安神(脾虚湿困、失眠、心悸)

祛湿药之清利湿热药茵陈:

退黄疸(各型黄疸)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痰

藿香:

化湿解暑止呕

方剂的组成原则为“君、臣、佐、使”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诉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臣药:

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是针对兼病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一是佐助药,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是减轻或消除君、臣药峻烈之性或毒性的药物。

三是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一般起引经药和调和的作用。

和解剂:

小柴胡汤:

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半夏清,(9g);炙甘草(5g);生姜切,(9g);大枣擘,(4枚)。

功用:

和解少阳主治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辩证要点,本方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以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化痰剂:

小青龙汤:

麻黄9芍药9细辛3干姜3炙甘草6桂枝9半夏9五味子6。

功用:

止咳平喘。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补益剂:

四物汤:

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干地黄12g,水煎服。

功用:

补血调血。

主治:

营血虚滞症。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

用法:

现代服法:

作汤剂,水煎服。

一剂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补气剂:

四君子汤:

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 辨证要点: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

水煎服)。

方论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

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泻下剂:

大承气汤:

大黄12,厚朴12,枳实9,芒硝9。

主治:

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通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

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热结旁流。

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辨证要点:

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痞:

心下闷塞坚硬;满:

胸胁脘腹胀满;燥:

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

痛而拒按临床应用现代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清热剂:

白虎汤:

生石膏(碎片)30g知母12g甘草3g粳米9g水煎服,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伤寒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气分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现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叶性肺炎,夏季热等属于热在气分者。

辨证要点:

四大症:

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方论方中知母、石膏清肺胃之热而除烦渴;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养胃和中。

四味合用,共收清热生津之功。

理气剂:

柴胡疏肝散:

组成: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

功用: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

肝气淤滞症。

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辨证要点:

胁肋疼痛,喜太息,脉弦。

补阴方: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水煎服---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速。

方解:

三补: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泻:

泽泻、丹皮、茯苓

解表剂:

麻黄汤: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解:

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与膀胱经,辛开腠理,具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为君药。

桂枝辛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解表,又温通经脉,使疼痛之症得解,为臣药。

杏仁苦温,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以增强宣肺平喘之力,为佐药。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祛风湿剂:

独活寄生汤:

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止咳化痰平喘方:

二陈汤:

组成: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症。

咳嗽,恶心呕吐,痰多色白易咯,胸膈胀满,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

晕针:

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者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表现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脉象沉细。

甚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欲绝。

晕针的处理办法:

处理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扶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

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茶或糖水,即可恢复。

重者可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

若病情危急则应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预防对初次受针刺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采用舒适体位,选穴少、手法轻;对身体不适者,休息后再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得气:

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现代称为“针感”。

腧穴:

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传输,输注的含义;“穴”即空隙的意思。

数腧穴俗称“穴位”、“穴道”,是针灸治疗的施术之所。

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2、经外奇穴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压痛点,即《灵枢。

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腧”。

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医务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施术部位。

常用的进针方法:

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经络:

即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通路系统。

十二经脉的含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

又称“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是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名称表:

1阴经: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2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奇经八脉:

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主要表现在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抗御外邪侵袭,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等方面。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举起双手,阴经自下向上走,阳经自上向下走。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胸-手三阴经→手-手三阳经→头(面)-足三阳经→足-足三阴经→腹→胸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肺→手阳明大肠经大肠-鼻翼旁→足阳明胃经胃-足大趾端→足太阴脾经脾-心中→手少阴心经心-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足小趾端→足少阴肾经肾-胸中→手厥阴心包经心包-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三焦-目外眦→足少阳胆经胆-足大趾→足厥阴肝经肝-肺中→手太阴肺经

十四经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针灸逢源»,共361个。

分三类:

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常用腧穴:

百会(督)水沟(督)阳白(胆)攒竹(膀胱)太阳(奇)听宫(小肠)风池(胆)(针尖向鼻尖方向刺0.8-1.2)寸。

神阙(任)关元(任)天枢(胃)大椎(督)大肠俞(膀胱)秩边(膀胱)肩髃(大肠)曲池(大肠)外关(三焦)合谷(大肠)内关(心包)环跳(胆)殷门(膀胱)委中(膀胱)膝眼(奇)足三里(胃)丰隆(胃)阳陵泉(胆)至阴(膀胱)三阴交(脾)承山(膀胱)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疼痛、咽喉肿痛、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痢疾、发热恶寒操作直刺0.5-1寸;可灸禁忌:

孕妇不宜

足三里:

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主治本腑病症:

脾胃病(肚腹三里留;虚实均治);虚劳羸弱(保健要穴);循经病症:

下肢痿痹(治痿独取阳明)。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三阴交(SP6):

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足太、少、厥阴的交汇点主治脾胃病(湿浊内聚)肾系病症;肝系病症(阴不制阳);下肢病症。

操作直刺1-1.5寸:

可灸。

禁忌孕妇不宜

涌泉穴:

定位:

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凹陷中。

主治:

头痛头晕、小便不利、便秘、小儿惊风、癫痫、昏厥、中暑。

列缺:

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针刺0.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