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781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docx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1、理想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比较空灵的哲理诗。

作者形象地将“理想“比喻为种种具体的意象并有层次地告诉读者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对于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重难点剖析: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主旨及朗读教学是教学重点;因为本单元哲理性教强,所以能借助关键语句(议论),把握课文的表达技巧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师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

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

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寂寥(liáo):

寂静;空旷。

扒窃(pá)

玷污(diàn):

弄脏,比喻辱没。

诅咒(zǔzhòu):

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洗濯:

(zhuó)洗。

缀连(zhuì)莹莹(yíng)船舶(bó)蜕(tuì)

可望不可即: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倔强(juéjiàng):

(性情)刚强不屈。

2、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补充。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1931年生于成都。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长期搁笔。

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诗情勃发,创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出版20种。

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

1、感情真挚而深厚。

他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是以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着诗人的兴际遭遇,如《妻颂》《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

2、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

在当代诗坛上颇显特色,如受到普遍赞扬的《太阳》。

3、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

从形式上看,流沙河的诗作无一定之规,有的异常规整,是标准的新格律诗;有的长短句相间,颇有词牌、小令之风;有的则行段很不整齐,是标准的自由诗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提示:

《理想》是一首哲理诗。

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的美、节奏的美、和谐的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

朗读中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

2、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3、学生集体朗读。

提示:

集体朗读可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

依诗歌脉络而安排2~3、4~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4、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生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

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2、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3、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怎么有欢笑?

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4、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

5、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

“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

“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

6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

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二)学生集体诵读全诗并背诵。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1、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

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

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

2、投影:

阅读诗歌《母亲对儿子说》,完成题目。

母亲对儿子说

喔,孩子,我要告诉你

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

它上面有钉子

有碎片

有裂板

那儿的地上没有地毯——

是光秃秃的

但是所有的时刻

我都在向上攀登

在到达楼梯平台前

要绕过许多拐角

有时在黑暗中摸索

那儿没有一丝光线

孩子,你千万不要后退

不要因为前面有艰险

便停步不前

现在你不要跌落下去

因为我还前进,宝贝

我还在攀登

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

思考:

这首诗意在表现____________,作者以母亲细致地讲述____________为表现形式,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

母亲对儿子即将踏上人生旅途的关照 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生活充满艰辛和困苦,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滞不前

六、课堂小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举凡那些历史上有所建树的风流人物,无不在青春年少就显露出非凡的远大志向。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正是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鹏程壮志而发奋攻读,终有所作为。

恰如诗中所言“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愿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划出美丽的弧线。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整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做分类卡片,积累语言材料。

2、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

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八、板书设计

理想

流沙河

{理想的意义

(1)

历史意义(2、3)

人格意义(4、5、6、7)

人生意义(8、9、10、11)}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九、课后反思

 

课题:

2、短文两篇

教材分析:

《行道树》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行道树的形象:

奉献、牺牲、无私。

学习本文要抓住行道树的这些特点明白文章所要阐述的人生哲理。

《第一次真好》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文章中精辟的议论,领悟文中折射的人生哲理。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行道权身上去体味奉献者的痛苦和快乐,学会正确的对待奉献与索取。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

教学难点:

从行道树身上体味奉献者的痛苦与快乐,明白托物言志。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利用网络及教学用书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并熟读课文,划出疑难。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培养技巧,自主合作。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爱因斯坦说过: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张晓风,走进她的行道树。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掌握的作者资料,师补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默写下列词语并解释它的含义

堕落点缀灯红酒绿繁弦急管风韵

2、教师放录音,学生纠正和巩固字词

3、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列出本文的脉络结构。

2、《行道树》给我们塑造了一种怎样的形象?

并说说你的感受(只要有见解就及时表扬)

3、从文中找出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

谈谈你的理解(鼓励学生多发言)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对课文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寻求理解

师启发性的出示几个问题:

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对教材有了一定的感悟。

那么请对照下列问题认真研读课文

学生四人一组研讨,教师适时点拨。

1、“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学生分组讨论,个别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堕落”本文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2、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师引导学生从城市污染、居民麻木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3、“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

写出了行道树怎样的生活?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明确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

忧愁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神圣的事业和本文的立意理解忧愁的含义,学生可以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对于本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合作交流。

(首先同位二人一起读课文,寻疑问难,然后前后位相互解疑,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遇到好的问题及精彩的回答及时表扬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集师广益)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你知道怎样阅读分析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吗?

(学生大胆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2、当你在做了好事,却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时,你会怎样?

一个心理片段。

(如果课堂有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交流,积极发言)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你怎样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呢?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生存环境恶劣奉献是一种牺牲

行道树生活环境孤独寂寞忧愁

也是一种快乐

思想精神深沉快乐

九、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点缀灯红酒绿繁弦急管

2、说说从《行道树》中悟出的道理。

二、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解释意思:

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多姿多彩不可磨灭

2、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第一次?

详写的是什么?

略写的是什么?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生读课文,讨论回答:

1、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2、“雏形”和“具体而微”有何区别?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4、怎样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

五、拓展延伸:

谈谈对“第一次真好”的理解,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第一次真好柚子树多姿多彩

十姊妹有益身心

八、教后反思:

 

课题:

3、人生寓言

教材分析:

在《白兔和月亮》中,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引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讲的是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而落难的王子说的则是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而变得坚强起来,文章都比较含蓄,要准确的概括寓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字认词,积累好词好句。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会学生归纳寓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学情分析:

文章情节比较简单,但学生归纳寓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予以引导。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师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的,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

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设计目的:

掌握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设计目的:

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设计目的:

理解寓意。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

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处,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仿写。

2、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3、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4、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对于本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合作交流。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

原因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根据上面的提示,写一篇随笔。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2、预习《落难的日子》。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而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

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3、“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有什么意义?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

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

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

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

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2、作文训练:

《居安思危》、《在逆境在成长》。

八、 板书设计

              前: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白兔拥有月亮 后:

紧张不安 心痛如割

             寓意: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前:

流泪叹息 脆弱

王子遭遇厄运 后:

正式相告 坚强

                 寓意: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九、教后反思

课题:

4、我的信念

教材分析:

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向世人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她的乐趣完全在科学本身,她志趣高洁,不图名利,但求自由与宁静,把全部精力投入心爱的科学事业中去,她认为要成就一番事业,目标必须始终如一,要坚忍不拔,满怀信心,勤奋工作。

《我的信念》自有作者的思路,教读本文,要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则要指导学生按逻辑顺序加以梳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字词、朗读、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阅读梳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认识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阅读梳理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老师准备:

多媒体、录相片、画像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一)导语: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

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

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

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

盛名--蹂躏--呵责—

逆来顺受----迷醉--沉醉—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老师补充:

作者介绍: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原名玛利亚.斯可罗多夫斯卡。

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课文朗读,学生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②概括细要,归纳整理

思想信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

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

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

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

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

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

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2、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

(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

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①完成思考练习二;

课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宗旨: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沉醉于科学之美

环境:

自由

安静

时间

工作:

目标

信心

坚忍不拔

勤奋努力

九、课后反思

 

课题:

5、小溪流的歌

教材分析:

《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

作为教读课,教授有关的童话知识,以及认识学习童话的规律,熟读课文,对文章内容做整体感知。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并且能尝试创作短小的童话作品。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童话知识创作简单的童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童话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向善的品质、乐观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溪流的永不停息、乐观向上的精神。

学情分析: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阅读过哪些童话作品?

读了这些作品,你了解他们的特点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一起感受小溪流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

小溪流经历了哪几个成长过程?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2、在小溪流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阻止它成长的事物?

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用动画配合。

(目的是再现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生根据题目提出本节课研讨的重点内容。

(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

并且有针对性的研究问题)

3、小溪流的成长过程中虽然遇到一些阻止它前进的事物,但小溪流却永不停息的前进,并且一路高歌唱着,那么小溪流的歌是什么样的歌?

为什么又唱不完呢?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只要你大胆的想象,身边的很多事物都会给你带来启示,下面请根据提供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想象,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例:

镜子即使打成碎片,每片仍是一个世界。

见别人哭就哭,见别人笑就笑。

题:

橡皮黑板风筝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运用幻想和想象写一篇童话。

八、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奋斗无止境

歌:

永不停息、乐观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