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
高三历史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二第一、二单元。
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姓名式(如《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东坡全集》)外,还有一些其他命名方式,下列作品中以帝王年号命名的是()
A.《资治通鉴》B.《嘉佑集》C.《船山遗书》D.《太史公书》
2.孝公死,惠王代后(公元前338年)……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商巨贾
3.许多史书记载,在中国古代,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谓议”。
这种说法()
A.说明多数皇帝是比较开明的B.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C.目的在于限制丞相的权力D.反映皇权经常受到制约
4.《汉书·百官公卿表》载: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
”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B.法律制度C.中央集权制D.皇帝制度
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
6.英国史学家狄金森指出,“在论争中,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都逐渐认同、神圣的王权应该淡出英国的政治舞台,人类的幸福应建立在宪政的基础之上。
这就使英国避免了两个方面的极端权力:
绝对的王权和绝对的大众权力。
”这一观点是()
A.描绘了三权分立的矛盾和斗争B.论述了当时颁布宪法的必要性
C.论证了王权不应该“神圣化”D.说明颁布《权利法案》十分必要
7.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
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A.总统人选B.参议员席位分配C.大法官人选D.众议员席位分配
8.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发表言论说“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下列与“1875年宪法”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5年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麦克马洪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享有行政大权
C.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实行责任内阁制
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除了受日本的外来入侵、派系政客及新军阀的内部倾轧之威胁外,国民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共产党的更大、更根本的挑战。
”下列四幅地图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国民政府挑战的地区是()
A.B.C.D.
10.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场战争时说,“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两个从事现代化运动、经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
”这场战争的后果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梦梁录》记载:
“……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
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A.中央实行“一省制”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C.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D.《四书章句集注》编成
12.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
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
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官营手工业经济状况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13.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船从不列颠起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
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由此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1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土著人口骤减,白种人和黑种人口剧增,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总数大幅上升
B.提供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带去了近代文明和近代制度
C.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D.形成了美利坚民族
14.右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15.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有()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6.列宁死后的第七个年头,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17.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
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C.促成思想解放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18.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
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下列属于他说的“天时”的是()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③
19.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邓小平理论
D.主要矛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20.20世纪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
”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2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下列中国事件与俄国这一“过渡”性质相类似的是()
A.国民大革命B.解放战争C.三大改造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2.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
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史实的是( )
A.英国:
他们企图吞并英国的煤钢工业
B.美国:
这是对美国和英国的挑战
C.德国:
将最终结束两国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D.苏联:
这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加紧军国主义化
23.“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
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
下表对应符合该观点的是()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B
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机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
24.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最能体现这种“越位”的是()
25.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
“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26.2008年10月,欧洲小国冰岛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个牺牲品,整个国家濒临破产。
该国可向哪一机构申请贷款救助()
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欧洲联盟
27.《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
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体现了孔子“仁”“礼”的思想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8.《史记》记载:
“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29.儒家主张“民贵君轻”,君主统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在君民关系上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B.“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国将兴,听于民。
国将亡,听于神”
30.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C.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D.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第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4分)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一、文字信息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
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
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万历年间(1573~1620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根据材料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4分)
二、图片信息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2)运用这一图片信息可研究民国初期哪些历史主题?
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至少说出三个历史主题)。
(6分)
答题示例:
主题:
国民大革命
理由:
广告刊登时间为1926年;广告中有孙中山像、“革命尚未成功”标语。
三、数据信息
表一中国自然灾害朝代分布
水灾
旱灾
其他(如蝗灾、地震、
风灾,霜冻等)
总计
秦汉三国(前246—264年)
90
112
198
400
隋唐五代(589—959年)
254
194
108
556
清(1644-1911年)
926
1016
776
2718
表二古代欧洲国家各种自然灾害每四百年发生次数
水灾
旱灾
其他(如蝗灾、地震、
风灾,霜冻等)
总计
公元300年以前
20
2
10
400
1101—1500年
99
28
67
194
1501—1900年
240
51
229
520
——卜风贤《中西方灾荒史:
频度及影响之比较》(注:
命题人对上述表格略有删改)
(3)通过对比材料中两个表格的数据,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
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越接近近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就越高。
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请你结合材料分别说明理由(注:
从正确和不正确两个方面考虑)。
(4分)
32.(18分)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
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894页
材料二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通过这些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01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但毛泽东却说:
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XX文库
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
……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摘自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
(8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
(6分)
(3)材料四的法案违背了我们所学的中美签署的哪份文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
(4分)
33.(18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
“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
《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材料三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材一律禁用。
在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有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四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
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
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
你怎样评价?
(6分)结合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举措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2分)
(3)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德国创造的“19世纪末的奇迹”(4分)
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
高三历史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C
D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D
B
A
A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D
C
C
C
D
C
C
二、材料题:
(三大题,共40分)
31.(14分)
(1)原料丰富;政府的推动;分工细密,工艺精湛;国内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各地工匠汇集,生产规模较大;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关系)产生。
(4分,任答四点)
(2)如:
历史主题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理由:
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做广告。
历史主题②:
群众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理由:
广告中有“提倡国货,挽回利权”。
历史主题③:
时尚潮流演变(或“妇女解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
理由:
广告中时髦女性的穿着打扮。
历史主题④:
大众传媒的发展。
理由:
广告刊登在《申报》上,说明了大众报业的发展。
(6分)
(3)正确:
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的数据都显示,越接近近代,水灾、旱灾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都越来越高。
不正确:
因为自然灾害次数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史料记载,越到近现代,史料的保存就越完整,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的自然灾害就比近代少,只是古代的数据没有能够完整保留下来而已。
(4分)
32.(18分)
(1)世界形势: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对抗;苏联在东欧扩张,东欧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美国试图利用中国来遏制苏联;美国国内环境:
二战结束,战争需求缩减,出现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征兆,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4分)
影响:
政治上,加剧了国共破裂,加速了内战的爆发;经济上,美国商品和资本大量输入中国,是造成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4分)
(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结束了中美敌对,中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
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西欧、日本的冲击;第三世界的崛起。
(6分)
(3)1972年在上海中美签署的“联合公报”;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允许他国干涉;港澳问题是中国与外国的殖民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4分)
33、(18分)
(1)核心内容:
儒家学说(四书五经);
特点:
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4分)
(2)特点:
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
评价: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6分)
时代特征:
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主张民主共和的时代特征。
(2分)
(3)趋势:
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
(2分)
奇迹:
①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发电机、内燃机等;②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③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分)